车辆定损送修,修车期间的打车费赔不赔?
bdjeanran
假设一下,如果你在路上被人追尾了,车辆损失倒是不大,尾灯没坏,就是后杠有些变形,油漆脱落,送修做漆的话总归需要几天,再小的事故都有些让人窝心。
习惯了开车上下班、周末出行,真要是没车用,还真挺别扭。那么,事故后把车送修,出行都使用滴滴的话,打车费用能不能获赔呢?
我们先从一个新鲜的迷你案例说起。
这是一个简单的迷你事故,2023年7月5日,在青浦区的一个停车场,吴某驾驶的苏U牌照小客车被汤某驾驶的浙E牌照小客车撞了,交警现场认定浙E的汤某全责。
7月6日吴某将苏U送修,7月9日维修完工,车辆修理费用1,680元,已经由浙E的保险公司理赔完毕。
事故发生后,因上下班通勤等需要,吴某均通过滴滴下单出行,车辆维修期间发生交通费491.47元。因与汤某就此费用协商无果,吴某将汤某诉讼至青浦区人民法院。
青浦区人民法院依法适用小额诉讼程序(一审终审),判决:(被告)汤某应当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赔付(原告)吴某通常替代性交通工具费用400元。
判决的理由是:(原告)吴某的车辆平时用于上、下班通勤,现因交通事故致车辆受损需要修理,原告在此期间下单出租车辆,作为替代交通工具,并无不当。但原告计算停运时间过长,应结合车辆损坏程度,维修进度、维修时间等因素,遵循必要性和合理性原则确定。根据……,本院酌定交通费400元。
这就算把车辆维修期间打车费的事说完了?当然没有,你有没有发现浙E的保险公司把苏U的车辆维修费赔掉,但没提及保险公司赔不赔打车费?这块费用,汤某能不能在自己的浙E三责险里赔偿拿回来呢?
从一个北京的类似案例中,似乎能找到答案。
2021年5月3日,在北京市石景山区复兴街与广宁路交叉口,袁某驾驶京H牌照小客车与金某驾驶的京N小客车发生交通事故,金某负全部责任。京H随即被送修,6月11日维修完工。
袁某就车辆维修期间的交通费向金某、京N的承保公司人保北分提起索赔,并提交了此期间的滴滴打车发票、行程单及出租车费发票,共3071.53元。
撇开这个案子还涉及到的其他理赔事项,单说交通费。一审法院支持了袁某的诉讼请求,判人保北分赔偿其交通费3,071.52元。
看到没,这是法院判肇事车辆的保险公司对替代性交通费进行赔偿。
对人保北分关于(保险条款约定)替代性交通费属于间接损失,不予赔偿……的抗辩意见,一审法院认为,因其未提交充分证据证实已将相关免责条款尽到了提示及明确告知义务,故对金某无效。
案子打到了二审,二审根据袁某上班、通勤、外出、见客户等需求,其自述家庭住址、单位地址等情况,酌定人保北分赔偿袁某替代性交通工具费1,500元。
看到这,你要是以为这类替代性交通费,保险公司都必然会赔偿,那你可能也想多了。
同样是在北京,同样经过了二审,但关于替代性交通费的判决结果却大相径庭。2022年6月26日,在北京市昌平区某小区内,张某停放的津A牌照小客车被吴某驾驶的津Q小客车剐蹭,津A轻微受损,并于6月28日送修,7月8日维修完工,维修费用409元,该费用由津Q的保险公司人保北分已支付。
你看看,这是个小的不能再小的案子,车损就409元,比前面提到的上海的案子还小,但这个案子居然打到了二审。
单说这个案子里的交通费。张某称,车辆维修期间其上下班产生打车费共计799.9元(包括过路费60元),要求吴某、人保北分赔偿。
一审法院经审理判决,肇事方吴某向张某赔偿交通费739.9元(扣除了过路费60元)。判决理由是,人保北分已举证证明在投保过程中向投保人提示过阅读相应免责条款,因此该损失不属于保险公司的赔偿范围,该损失应当由侵权人吴某自己承担。
前面提到北京的那两个案子,肇事方的保险公司都是人保北分,二审法院都是北京一中院,但对保险公司是否承担替代性交通费的判决却截然不同。这其中的原因让人琢磨不透。
我猜,问题可能出在投保方式上。
北京第二个案子的判决书里提到,津Q的车险是通过400电子投保的,投保时已通过短信告知其阅读保险条款,投保人如不点击短信链接无法进行下一步操作,……。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一审昌平区人民法院据此认定,人保北分已经尽到提示、说明义务(替代性交通费是间接损失,不予赔偿);
与此相对应的是,虽然人保北分在第一个案子里也提交了京N的投保短信截图,(该短信应该不影响投保流程),但一审石景山区人民法院还是认定人保北分没有尽到提示、说明义务。
或者,以上都不是,就是纯粹属于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还是要回到开头提到的上海那起案子,怎么没有保险公司出现?答案很简单,受害方吴某苏U只诉讼了侵权方汤某浙E,没有把浙E的保险公司一起拉进被告席。
兜兜转转,我们讨论了三个案子,关于车辆送修期间的打车费用,似乎可以做一下总结。(前提是对方责任)
其一,车辆送修期间的合理打车费用,肇事方是需要赔偿的;
其二,至于肇事方的保险公司是否承担这个费用,那要看其是否尽到提示、说明义务。
之所以这两点都要提到,那是因为,现实生活中,你有可能被人追尾;也有可能追别人的尾。
发布于 2024-07-04 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