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09-11-15 20:30 IP属地:未知
查看 81.2W | 回复 37
关于新凯美瑞断轴事件的质量检测报告
续江苏张先生和江苏南通张女士,又一车号粤B68XX0凯美瑞,在广东广惠高速公路高速行驶时,车辆在没有任何碰撞的情况下,左右后轮突然飞了,凯美瑞突然瘸了并失控,车上三名乘客吓得惊心掉胆,所幸车上人员最终无大碍。过后检查,发现左右后半抽折断。 (一)从设计和其结构耒看,原本不容易折断的车轴(又称半轴),为何突然折断? 这里我们不仿先研究以下原*****佳美后轴结构图。(原称佳美现称凯美瑞)
*****
该车后车轮中心有车轴,车轴紧紧插入双排角接触滚珠轴承,其末端由螺母紧固。后轮是非驱动轮,当车辆正常行驶时,车轴受两个力的作用,1.径向滚动力。2.轴向拉力。前者车轴在后轮的作用下在滚珠轴承内作旋转运动,这时的车轴完全靠滚珠轴承支承,车轴是在滚珠轴承内滚动,因此车轮基本没有对车轴产生扭力作用;而后者是受轴向拉力,以上这两种力如果能把直径3公分粗的钢质材料折断,完全可以说明车轴材料和制造有严重质量缺陷。
以上是半轴的实物图
*****
(上图)整体称:有轴承的后桥轮毂总成。红色尖号是后车轴(半轴)。黄色尖号是双排滚珠轴承。兰色尖号是轴承内套(座)。紫色尖号是螺母。 以上是原佳美2.0的后半轴结构图,与目前的凯美瑞的后半轴原理基本一样,但构造上有些不同。如:1.后者增加ABS感应轮,2.前者是用两个轴承内座(套)套入轴内,其半轴后部是用螺母把半轴和轴承座紧固;而后轴靠法兰部位取消轴承内座,即在制造半轴时就把半轴加工成轴承内座(套)形状,然后把半轴(直径36mm)过度变小(直径27mm),按装时把半轴直径27mm处套再上轴承内座(套),最后在半轴后部用技术处理使半轴无法产生轴向串动。3.上述两点决定了前者半轴可拆下解体,后者无法拆下解体。前者整支半轴直径30mm,后者(如下第五左上及左下图)直径由36mm过度变小27mm。前者无ABS感应轮,后者有ABS感应轮。 (二)对该车悬架结构而言,后轴是不易折断。因后悬架是双连撑杆式独立悬架,由在旁边并联的两个下悬架和向前延伸的支撑杆组成。如下图:悬架结构是由两根减震器、两组弹簧、一根稳定杆、四支下悬臂、两支撑杆组成。
*****
所谓的车辆因行驶在凹凸路面,车轮被凹凸不平路面的影响或撞击,造成了车轴折断原因,这种观点是无科学根据和道理,是无稽之谈!汽车在转向、制动、加上在凹凸不平或坑坑洼洼路面行驶时确实会产生难以估计的高行驶负荷,但这时,*****会瞬间承受着汽车绝大部分,甚至超过汽车总重量的数倍负荷,这瞬间除了轮胎,后桥其它部件,如减震器、弹簧、平衡杆、各悬架臂、支撑杆等含所有衬套都会起缓冲作用,即:上述所有的负荷能量基本上被以上机件吸收,而没直接传递给车轴,且旋转的车轴完全被滚珠轴承支承,从其结构原理解释,行驶在凹凸不平路面的车辆其车轴根本不会因此而折断。这时出现断轴应认定这后桥轮毂总成(包含其设计、制造、材料和结构)是不合格产品! (三)然而这部车半轴为何会折断? 令人不解的,当所有这些凯美瑞发生断轴事件后,丰田技术员都说(指着轮胎钢圈因断轴脱离车身后与路面摩擦的伤痕)是轮胎受撞击引起轴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