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投票标题: 三国人物简介,你认为武力第二的是谁?(单选) 参与投票的会员最热投票最新投票
张飞
  81 (7.89%)
赵云
  471 (45.86%)
典韦
  111 (10.81%)
黄忠
  4 (0.39%)
关羽
  109 (10.61%)
魏延
  5 (0.49%)
孙策
  8 (0.78%)
甘宁
  1 (0.10%)
许褚
  12 (1.17%)
马超
  96 (9.35%)
姜维
  5 (0.49%)
貂蝉
  116 (11.30%)
颜良
  8 (0.78%)
对不起,您无权投票。您可能尚未登录或等级不够.查看 会员积分及功能对照表

迈腾生活FB联络专区 >  三国人物简介,你认为武力第二的是谁?

发表于 2009-07-29 10:02    IP属地:未知

查看 75W | 回复 225
三国人物简介,你认为武力第二的是谁?
第一当然是吕布,方天画戟手中握,一柱擎天捣四海。
第二是谁?
中文名:张飞    英文名:FAYE(王菲的FANS)   身高:1。81米(可能更高)   体重:180公斤(可能更重)   最喜欢的人:刘备(怎么骂都那么听话,有同性恋的倾向)   最有文采的一句话:“三姓家奴”(骂得太有水平了!)   最讨厌的人:吕布(因为这小子没少挨大哥的骂!)   最喜欢的东西:酒……   中文名:赵云   呢称:子龙   身高:1。78(标准身材)   体重:160斤(魔鬼身材)   口头谗:吾乃常山赵子龙!   最自豪的事:在当阳坡打群架。(一个人一把西瓜刀杀出一条街,利害!)   最恨的人:也是吕布(评什么把演义里最风花雪月的事加在他身上?我比他帅多 了!)   中文名:许禇   昵称:虎痴   身高:1。80   体重:230公斤   最喜欢的人:曹操   最恨的人:典韦(有他在,就得不到曹操的心)   最光容的一件事:裸衣战马超(在众人面前展现了自己的优美曲线)   中文名:刘备   呢称:大耳朵   身高:150CM(五短身材)   体重:150斤(板凳身材)   口头谗:相信我,没错的。   最自豪的事:耳朵可用来赶蚊子。   最恨的人:哪个比我帅我恨哪个。   最糗的事:上错厕所。   姓名:夏侯敦   呢称:独龙眼   身高:1。98(乔丹)   体重:198斤{匀称)   最喜欢的人:曹操(他是我老大)   最恨的人:曹性(呜,呜,呜,我的EYE)   最自豪的事:诸葛亮的处女作《博望坡》,我是第一反面角色。   中文名:关羽   英文名:美髯公(卖剃须刀的最怕这种人)   身高:1·80米(没量过)   体重:178公斤(卖枣的肯定要比卖肉的瘦点)   最喜欢的人:貂婵(曹操为什么把她送给大哥,早知道当初用不要赤兔马要貂婵 了)   最有后悔说过的一句话:“虎女焉能配犬子”(不骂是不是孙权就不杀我 了?!)   最讨厌的人:曹操(在华荣道为放这小子,差点没被军师砍了!)   最喜欢的场景:XX军队溃逃中……忽然当中一面大道旗,上书汉寿亭侯中间一个 斗大的関字……   中文名:庞统   别名:凤雏   身高:1·69米(三等伤残人士)   体重:69公斤(要减肥了不然不成比例了)   最喜欢的人:所有人(看谁都比自己美,爱谁是谁吧)   最自豪的事:来阳县日审百案(其实这些案子都是我自己编出来讨刘备开心 的!)   最讨厌的人:诸葛亮(因为这小子我总是排第二!)   最喜欢的东西:诸葛亮的羽扇和鹤敞……(听后人说那玩意在游戏里都算宝物 呢!!!)   中文名:诸葛亮   英文名:Sleep Dragon(为什么人们总是叫我卧龙,不是站龙呢)   身高:1·80米(白马王子)   体重:70公斤(身材标准)   最喜欢的人:周瑜(要不是有你,怎么显出我的智商之高呢?)   最有文采的文章:前后“出师表”(听的刘禅想睡觉,只好发兵!还有害得后世 子孙上语文课还多了一篇要背的文章)   最讨厌的人:黄阿丑(要不是看你有那么一点点小聪明,能帮助我成为天下第一 偶像,我早休了你了!堂堂丞相夫人…$#%@~…唉!)   中文名:周瑜   昵称:小鱼儿   身高:1。78米   体重:70公斤   最喜欢的人:自己(我实在是太帅了)   最有文采的一句话:既生鱼,何生粮。   最讨厌的人:猪哥恐鸣(要不是他,……我)   最喜欢的东西:还是自己   中文名:典韦   呢称:恶来   身高:2。30   体重:250公斤   最喜欢的人:许褚(这个家伙真的象头猪一样,我现在是曹营中智力   排名倒数第二了。)   最讨厌的人:曹操(他妈的,他泡马子,倒把我命赔上了,唉——)   最喜欢的东西:双铁戟(可惜被胡车儿这小子偷掉当废铁卖了,当年我可是花了 十两银子买来的啊!)   中文名:黄忠   呢称:老黄   身高:1。68   体重:60公斤(千斤难买老来瘦)   最喜欢的人:严颜(这老头我喜欢)   最讨厌的人:诸葛亮(这个人老是用激将法,要知道我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 病等等,他到底懂不懂尊老?)   最喜欢的东西:夏侯渊的脑袋(我的养老保险、住房基金、儿子出国留学费都指 望它了。)
[ 本帖最后由 小牛怕我 于 09-07-29 10:18 编辑 ]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7-29 10:19    IP属地:未知

1级吕布
  2级颜良 马超
  3级关羽 典韦
  4级赵云 张飞 庞德
  5级许褚 文丑
  6级黄忠 太史策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7-29 10:21    IP属地:未知

大家不要小看了颜良。
辉煌战例:正常交锋20合败徐晃,曹营将领栗然。比较许褚曾50合战徐晃不分胜负,颜良武力明显在许褚等曹营诸将之上。而“众将栗然”足以说明曹营诸将对颜良武力之怯
  辉煌战例:曹操请关羽商量时曾说颜良勇诛二将,连日诸将败者及多,勇不可当。“连日败曹营诸将极多”说明颜良的武力表现不仅仅只是打败徐晃,而是打败极多曹营将领
  其他描述:(曹操)“心中忧闷”之时程昱推荐一人敌颜良,而且称非关羽不可。曹操最初竟然问是谁可敌颜良,由此看来曹操手下的确没有可敌颜良的武将,否则曹操还能想不起来?“非关公不可”也同样可以理解为除了关羽之外曹营已经没有武将可敌颜良,包括曹营第一勇将许褚。如果许褚可敌颜良,则许褚是没有任何理由不出战的。曹操也不必心中忧闷。而后程昱说关公“如胜则重用,如败则决疑”,由此看来程昱曹操也只是认为关羽可敌颜良,而没有把握谁胜谁负
  常有初读三国的网友说关羽刺颜良,故关羽比颜良武力高,关羽当时“倒提青龙刀”,将“盔取下放于鞍前”,来到颜良阵前,河北军根本没有与其交战,而是如波开浪裂,分作两边放开一条大路,这种情况下关羽飞奔前来。而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到来,恰欲问之,马已至近。云长手起,一刀斩颜良于马下。而且某些版本的罗版三国中还用括号补充一段(原来颜良辞袁绍时,刘玄德曾暗嘱曰:“吾有一弟,乃关云长也,身长九尺五寸,须长一尺八寸,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喜穿绿锦战袍,骑黄骠马,使青龙大刀,必在曹操处。如见他,可教急来。”因此颜良见关公来,只道是他来投奔,故不准备迎敌,被关公斩于马下),书中特地加上一句诗“只因玄德临行语,致使英雄束手亡”书中已经明言是因为刘备临行语,才导致颜良束手亡。
  颜良的武力上限是多少?首先华雄败各路诸侯之时,盟军首领袁绍尚且可以说“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催军未回,得一人在此,岂放华雄施威哉!汝众诸侯许多将士,只无艺人可追华雄?”,而虎牢关吕布败各路诸侯之时盟军首领袁绍也没有再提及其上将颜良文丑,则可以理解为在袁绍看来,颜良武力不在吕布之上;其次许褚不敌颜良(参见曹操与程昱之对话),而许褚亦不敌吕布(战20合后曹操派典韦助战),如此看来,颜良武力可比吕布;最后以颜良20合败徐晃比较巅峰吕布约十余合(或许是不十数合)败战局不利的夏侯惇,颜良武力亦可比吕布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7-30 09:22    IP属地:未知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史载其“身长八尺,姿颜雄伟”,属于那种标准的河北汉子。现在很多人受演义和游戏的影响,往往将赵云视为文武双全的代表,但其实历史上真正的赵云与其说是智勇兼备,不如说他虽然武勇过人,但却缺乏统帅大军作战能力。若将他与同时代的武将相比较,他应该是和典韦、许诸较相像。
  赵云初出山时可以选择的势力有两个,一个是袁绍,一个是公孙瓒。可能是考虑到自己无显赫的身世背景,况且袁绍手下良将如云,较难会受重用,于是就率领当地的一些义勇兵投靠了公孙瓒。当然,史书上借他与公孙瓒的交谈,将他选择公孙瓒的动机作了十足的美化。(云答曰:“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
  在跟随公孙瓒几年后,赵云终于遇上了真正有雄才大略的人物——刘备。当时寄身于公孙瓒的刘备缺兵少将,对勇猛的赵云自然是礼遇有加,而赵云也看中刘备是成大器之人,双方很快便“情投意合”。不久,赵云便借口兄丧,离开了公孙瓒,临行前更是向刘备信誓旦旦的保证:“终不背德也”。果然,刘备转投袁绍不久,赵云即到邺与刘备会合。此时刘备为了取得赵云的忠诚,又使出他拿手的一套方法,与赵云“同床眠卧”,以表示对他的无条件信任。受到如此恩宠的赵云自然对刘备忠心耿耿,当时他奉刘备密令,私下里招募了数百人。虽然史书上并没有记载招募这些人的用意,但以常理推测,这些人应该是作为刘备的秘密警卫队而存在的,那么作为这支部队统领的赵云,他当时的身份应该是类似于刘备的警卫长之类。
  之后赵云跟着刘备东奔西跑,直到荆州。这期间内他显然并没有立下什么功劳,因为不但史书上缺少他这段时间的活动记载,而且最重要的证据就是赵云一直没有受封官职。再然后便是到了赵云一生中最辉煌的地点——当阳长阪。由于受到曹操精锐骑兵的连夜追击,刘备在长阪一败涂地,抛弃娇妻幼子,独自与几个手下仓皇逃窜。史载赵云此时怀抱后主刘禅,同时还保护着刘禅之母甘夫人,在一片混乱之中将他们平安带出战区,并以此功劳受封为牙门将军。这一段经历其实是赵云研究中很重要的一段,有很多可以探讨的地方。其一,刘备当初逃窜时重臣如徐庶、诸葛亮、张飞等都在身边,独独赵云却和刘禅母子在一起,那么他在刘备集团中的地位问题大可打个问号;其二,史书上至此才终于出现赵云受封官职的记载,而且还是品级很低的牙门将军,这更进一步应证了在此前赵云虽然跟随刘备多年,但始终是毫无功绩的推断。而如果依作者在前面文章中的臆断,赵云在刘备集团中多是以警卫长身份立足的话,那么以上这两条都可以有较圆满的解释。正是因为赵云警卫长的特殊身份,他才会在长阪之战中待在后方负责保卫家眷,从而得以保护了刘禅母子,而徐庶、诸葛亮、张飞等应该是作为大本营成员与刘备共同迎敌,而后一同逃亡。作为警卫长,自然不象将领上阵杀敌般容易取得功劳,领受封赏,那么赵云多年来没有官职也是正常的了
  那么,接下来问题就又摆在我们面前,为何长期以来刘备只是将赵云作为一介警卫长使用,而不是让他上阵杀敌?以刘备用人之能,断无屈才之事,这应该能说明两点。其一,刘、赵关系密切,正因为对赵云的信任,刘备才会委以贴身警卫的重职;其二,刘备认为赵云擅长格斗而不擅长领兵作战,故不让他带兵。
  长阪之后,本书上直接转到刘备入蜀,而赵云则被留在荆州,关于赵云在赤壁大战以及随后的荆州攻略战中的表现如何,只字未提。倒是裴注所引的赵云别传中记载着赵云在荆州攻略战后受封偏将军,领桂阳太守,刘备入蜀时他出任留营司马,并随后与张飞一起“横江截阿斗”。但该别传以史料而论并不严谨,所记载的多是与赵云相关的逸事,真实性有待商榷。虽然前文有几处引用了别传中的记述,但在涉及到赵云所立功绩,受封官职等重大事件上,还是依从本书。
刘备在蜀中的攻略中遇到顽强的抵抗,损失惨重,陷入进退不能的窘境,只得急招诸葛亮率领张飞、赵云增援,此时赵云在刘备集团中的地位已经发生了改变,正从单纯的贴身警卫而过渡为上阵搏杀的武将。乍看之下,这与文章前面的观点有所矛盾,但其实不然。一方面,此时刘备已经有了自己的地盘,不再象以前寄人篱下时需要时时刻刻防备他人的暗害;另一方面,赤壁战后刘备势力急剧扩充,而身边旧部下人数太少,新归附的荆州人士又不放心将兵权交付给他们。相比之下,赵云的忠诚是毫无疑问的,即使缺乏统兵的能力,但他的武勇始终是影响战斗结局的一个重大因素。因此,此后赵云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或领兵作后备,或在他人的指挥下参加战斗。以入蜀为例,赵云先是在诸葛亮率领下“溯江西上”,到江州后又领偏师“从外水上江阳,与亮会于成都”,避开了与刘璋主力的正面交锋,始终没有独自与刘璋大军交战。蜀中平定后,赵云以援军之功受封翊军将军。
  这之后本书上对赵云的记载又有很长时间的阙如,而赵云别传中倒是记载汉中战役时赵云与黄忠曾共同作战,刘备东征伐吴时赵云被留在江州为刘备后援等事。单以史料而言,赵云在汉中时遇曹操大军,在营地被包围的情况下以“空城计”吓退曹操一事的真实性相当可疑;而刘备东征前力谏刘备先魏后吴,以至于被刘备留在江州一事则较有可能。
  建兴元年,刘禅登基后大行封赏,赵云受封中护军、征南将军,永昌亭侯等职衔,不久又晋升为镇东将军。这些封赏,应该和当时赵云在蜀汉集团中的地位密不可分。蜀汉政权的权力其实是在原从集团、荆州集团和益州集团三者之间共同分配的。刘备死后,原从集团中的元老级人物只剩下赵云一人而已,而新皇帝登基后,为了安定人心,对三个集团的代表进行赏赐也在常理之中。
  原从集团的代表人物,赵云这一特殊的身份在为他带来了荣誉和地位的同时,也意味着他要卷入复杂的政治斗争之中。蜀汉军制,分为内军和外军两种,内军由皇帝亲自统帅,在建兴年间,基本上为诸葛亮所掌控;外军是刘备推行都督制的产物,其代表为驻汉中的魏延以及驻永安的李严。赵云虽然身为镇东将军,但他并不属于外军之列,没有都督的官职就是最好的证据。当然,如依本文的一贯论点,赵云自身缺乏统兵才能,自然不会受封重要的都督职位。以此推论,赵云应该属于内军编制。而这也符合本书记载的“五年,随诸葛亮驻汉中”,即与诸葛亮同以内军将领身份北伐。而正是这次北伐,标志着赵云在内部权力斗争中的全面落败,也意味着他政治生命的结束。
  建兴六年,诸葛亮北伐,派赵云、邓芝领偏师出箕谷,吸引曹真主力,自己率大军往攻祁山。肩负重任的赵云在与曹真作战中失利,被迫据险固守,直到终战。回成都后,因此过被贬为镇军将军,直至建兴七年病逝,再无升迁。这段经历看似简单,但其中却大有可以推敲之处。最重要的一点是,这是本书所记赵云第一次独自领兵与敌人大军作战,而所负的责任又相当重大。作为偏师,目的是与曹军周旋,进可能的拖延其赶赴主战场的时间,甚至还可以配合主力部队对敌军前后夹击,其意义绝不能小视。就是这么一个关键的职位,诸葛亮却偏偏派给了缺乏统兵经验与能力的赵云,这个战略失误,不在其误用马谡之下。
  其实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中的表现有很多值得探讨之处,不过这不在本文的范围内,暂且搁置。这次北伐的直接后果,即是以诸葛亮为代表,融合了荆州人士以及新进益州人士的新荆州集团在蜀汉权力架构中站上了顶点,而原从集团和原益州集团逐渐趋向没落。尤其是原从集团,唯一的元老赵云从此一蹶不振,不久即病逝,劳苦功高的原从集团也就此消亡。
  赵云虽然在最后几乎是以一个政治斗争失败者的身份病逝的,但他毕竟跟随刘备多年,所谓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再加上曾经于乱军之中救下刘禅,素为后主感恩。因而在他死后多年,蜀汉灭亡前的景耀四年三月,刘禅终于下诏追谥其为顺平侯。这在赵云别传记载的刘禅诏书里反映的很明显:“云昔从先帝,功积既著。朕以幼冲,涉涂艰难,赖恃忠顺,济於危险。夫谥所以叙元勋也,外议云宜谥。”姑且不论该诏书的真伪,其中所叙的赵云得以受谥的原因则不会有太大的偏差。其实,看一下赵云所受封的谥号就可以大致明白对他所谓的盖棺定论了:“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姑且不论正确与否)”。也就是说,赵云获此殊荣凭借的并不主要是战功。也正因功绩的不著,他才会成为蜀汉最后一批才追谥的宿将。
当然“建兴六年,诸葛亮北伐,派赵云、邓芝领偏师出箕谷,吸引曹真主力,自己率大军往攻祁山。肩负重任的赵云在与曹真作战中失利,被迫据险固守,直到终战。回成都后,因此过被贬为镇军将军,直至建兴七年病逝,再无升迁。这段经历看似简单,但其中却大有可以推敲之处。最重要的一点是,这是本书所记赵云第一次独自领兵与敌人大军作战,而所负的责任又相当重大。作为偏师,目的是与曹军周旋,进可能的拖延其赶赴主战场的时间,甚至还可以配合主力部队对敌军前后夹击,其意义绝不能小视。就是这么一个关键的职位,诸葛亮却偏偏派给了缺乏统兵经验与能力的赵云,这个战略失误,不在其误用马谡之下。”
请问当时曹军和蜀军的比例是多少?曹真也是三国名将,再加上手中兵多将广,赵云难以战胜也是情理之中了!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8-07 15:12    IP属地:未知

骗子太多,傻子明显不够用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7 23:31    IP属地:未知

都说是赵云,其实不对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1-23 18:55    IP属地:未知

亻奄 米青 礻申 分 歹刂 鸟……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