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爱卡iPhone版
发表于 2020-05-13 21:09 IP属地:未知
查看 57.6W | 回复 16
一座城,两千五百年历史。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唐)李白
其实一句诗,就是一座城。
来扬州之前,搜索攻略之余看到这样一段话:到扬州旅游,肚子里不装点诗词歌赋是很难受的。在这座如诗如画的城市,每到一个景点如果不吟出点什么,你会有憋胀感。你可以说:我并不会作诗。但可怕的是:整个扬州城,乃至每一处景点,都已经入诗。不需要创作,只需要背出来。哪怕只是经典的那一句,整个旅行都好了,整个人生都好了。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看似简单的事情,有时又似乎很难。
就拿背诗这事说。长大以后,对于儿时朗朗上口的诗词已然忘记许多,但是诗仙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却一直铭记。也是因为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带给我无限遐想,或许还有一点好奇:烟花三月的扬州到底有多美?于是,曾经无数次幻想过它的模样:是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还是暖日凝花柳,春风散管弦;是园林多是宅,车马少于船,还是春光荡城郭,满耳是笙歌?总之对于扬州,我有过一个个幻想,也几次造访江南水乡,往来于苏浙沪上,但最终都与这座城市擦肩而过。其实,对于江南我总是有种种期盼和幻想,那时候蓁蓁总会说,“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共饮一江水。”那时候,便是我和江南故事的开始。
今日终圆此梦,也算是应验了另一句诗:“十年一觉扬州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