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机油专家 >  《合成概念以及PAO合成油问答》

发表于 2008-01-24 15:17    IP属地:未知

查看 211.8W | 回复 264
《合成概念以及PAO合成油问答》
爱卡币+54
共获得爱卡币
机油论坛一直成天讨论合成、PAO,可是错误论点横行,很多东西需要辨明根源,让车友不再受误导,特作系列文章解析何谓合成概念。(本人尽量通俗易懂的讲,很多专业词汇大家知道即可)


一、何谓合成概念?
通过化学反应透过人为的控制达到预期的分子形态,这一过程就叫合成Synthetic


二、何谓PAO?
其全称为:α烯烃合成油 POLY-α-olefin Synthetic Lubricants
PA0 合成油是由 α烯烃(主要是C8 C10馏分 )在催化剂作用下聚合(主要是三聚体、四聚体和五聚体)而获得的一类长链烷烃。其前一工序产物叫LAO直链α-烯烃


三、PAO是合成出来的新物质吗?
   其实没必要把PAO看的神秘,这玩艺在搞石油化工的眼力不过就是一个烯烃中间产物。在石油馏分的热加工和催化裂化的生成物中,都普遍含有 α-烯烃。但生成物组成复杂、异构体多, 无法分离出 α-烯烃。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α烯烃曾由植物油加氢所得的伯醇经脱水制取。所得产品虽纯度高,但价格昂贵。战后,随着高碳烯烃需求的增长,石油炼厂的催化裂化气体中廉价的丙烯、丁烯用于生产工业产品的 α-烯烃,碳数范围分布很宽(C6C40)。有广泛用途的是碳数范围为C6C18(或C20)的直链 α-烯烃。一般不将其分离成个别组分,而根据用途需要将其分离成各种馏分。如制增塑剂用的是C6C10馏分,制洗涤剂用的是 C12C14C16C18馏分。C6C18 α-烯烃均为油状液体。
   因此PAO是一个宽馏分物质,化学分子式并不确定,形象比喻就是PAO是一颗挺拔的大树,杂树枝少,因此性能好,结构稳定。


四、聚α烯烃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下列两种:


  石蜡裂解法乙烯齐聚法。


60年代开始欧洲开始使用石蜡裂解法,随着乙烯齐聚法生产聚α烯烃的工艺日趋成熟,价格又逐步接近石蜡裂解法,石蜡裂解法已逐渐失去竞争能力, 1986年以后,欧美石蜡裂解装置已全部停产。因此国外各公司的 PAO 基本都是由乙烯齐聚生成的。--待续



[ 本帖最后由 樱桃牛肉丸子 于 08-01-24 15:20 编辑 ]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1-24 15:52    IP属地:未知

爱卡币+32
共获得爱卡币
原帖由 卞牛医 于 08-01-24 15:41 发表
请教:加氢异构油是所谓的3类油吗?
加氢异构油目前业内认为是3+,是三类油里面质量最好的,在国外简称HC或MC基础油。
其实三类油里面也是高低档次混杂,这也是引起纷争的根源,大家知道VHVI是三类油的中低档,XHVI或MSDW、MC是三类油里面的最高档次即可,也只有后者,近几年来被认为是可归于合成油范畴里面。
合成只是化学概念,而不是选取机油的唯一指针,我可以告诉大家:不要以为用了PAO就是好油,有些产品是用了PAO。但是添加剂组分级别却降低了,综合性能其实一般而已,因此需要看最后的综合性能。
[ 本帖最后由 樱桃牛肉丸子 于 08-01-24 15:53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1-24 16:07    IP属地:未知

爱卡币+20
共获得爱卡币
原帖由 趴着不动 于 08-01-24 15:46 发表
顶一下!现在有的同学说灰壳是伪合成机油〈乃矿物油〉,你的看法如何?我本人认为现在市面上量产的机油不论是否是全合成只要等级一样其质量〈使用效果〉很接近的!如灰壳与美孚一号就很难比较出谁更好些!
此言论以本论坛一群假专家喧嚣最厉害。
灰壳的XHVI的性能我原来帖子说过,这里就不再重复,业内思维正常以及抱着正确学术思想的人不会可笑到认为XHVI是矿物油或者塔底油,这是外行的胡说八道和误导,其言论背离了论坛的宗旨,背离了润滑油技术发展的正确方向。
全合成其实就基础油来说都是半斤八两的事情,关键是调配技术工艺和添加剂组分,不是用了PAO就是好油。
MOBIL-1自70年代在欧洲和日本畅销以来,基本是业内的标杆,其成分是75%的PAO+25%的酯类油,1994年又推出三重合成概念,基本上一直引领业内技术的潮流,其质量无可辩驳。
SHELL的XHVI是润滑油技术进步的产物,其实SHELL的PAO技术也是一流,其SHOP技术是当时领先于康菲、BP等公司的,在业内属于最高水平,XHVI的成功是新一代润滑油技术进步的开始,PAO只是上一代的技术产物,不能用陈旧的眼光看待。这点需要车友扫盲。
[ 本帖最后由 樱桃牛肉丸子 于 08-01-24 16:09 编辑 ]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1-24 16:31    IP属地:未知

爱卡币+12
共获得爱卡币
原帖由 lubexpert 于 08-01-24 16:23 发表
四氯乙烯(干洗)洗衣服不要加洗衣粉,零下也不会结冰,因为是合成的;水洗衣服要加洗衣粉,零下还会结冰,因为不是合成的。壳牌的XHVI最多只是蒸馏水,干净一点而已。
加的东西(添加剂)越多,只能说明这种的 ...
你首先搞清楚啥LAO再说话,估计你没听说过啥叫LAO,PAO知道就知道合成了?笑话!
对于石油化工的无知造成了你今天的胡说八道,自己却不知羞耻和改过。
你的记忆好像有问题,脸皮也有问题,不是说了不让你跟本人的帖子吗?
你也算男人?没羞没臊的
[ 本帖最后由 樱桃牛肉丸子 于 08-01-24 16:32 编辑 ]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1-25 08:36    IP属地:未知

爱卡币+12
共获得爱卡币
五、关于合成概念有统一的定义吗?
目前关于润滑油的合成概念并没有标准上的严格定义,起因就是1993年美孚公司与嘉实多公司那场著名的合成官司,其结果是API和SAE机构均在标准中删除了原先的合成定义,目前关于合成概念在润滑油行业虽存在争论,但是普遍把加氢异构化基础油列入合成油范畴,这点是业内共识。对于合成概念目前论坛里非常混乱,有些自称专家的人也在胡搅蛮缠,一些连基本化工常识都不具备的人却在大谈合成机油,简直是悲哀中的悲哀。
六、目前PAO工艺的主要工艺和生产商:
用乙烯齐聚法制备聚 a -烯烃的工艺主要有 3 种代表工艺:即 Chevron Phillips BP SHELL

Chevron Phillips化学工业公司使用的工艺技术是由Gulf oil化学工业公司开发出来的,1985年Chevron Phillips公司购买了该技术,生产C4-C30的α-烯烃采用的是一步法齐格勒反应.即在较高的温度下使链增长反应与置换反应一步完成。
BP 公司生产α-烯烃的技术采用的是Ethyl 公司技术,该工艺是改良的 ziegler两步法工艺技术,两步法的优点是链增长反应可以单独加以调节,产品中各碳数α-烯烃分布灵活性大.所需要碳数范围α-烯烃产率较高。
SHELL公司1977年首次商业化使用SHELL公司的 SHOP 工艺技术,它复合并发展了以前的工艺过程,采用齐聚、异构化、歧化、置换及碳基合成等工艺过程于一体,使所得烯烃的分布超过了帕桑分布的规律。


美国主要PAO生产商有Ethyl 公司、ExxonMobil公司、Chevron Phillips、Neste公司、Uniroy公司;
欧洲市场上主要是BP ExxonMobil、FORTUM公司


-待续
[ 本帖最后由 樱桃牛肉丸子 于 08-01-25 08:41 编辑 ]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33.91 KB)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1-25 09:11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世霸小情人 于 08-01-24 23:31 发表
真正的学习贴!顶!!!问个题外话,红线和摩特这两款脂类油从技术层面来讲哪个更先进点???
首先指出:是酯不是脂。两类东西了。呵呵
摩特300V是世界第一款商业化全合成机油,欧洲国家由于环保的原因,很早就从蓖麻油中进行加工双酯合成油,其目的就是能降解环保;
红线的基础油工艺是制皂的后续产物加工成的多元醇酯,性能上够好一些,但是不环保,呵呵
从分子结构上可以简单比喻成:双酯是单层分子结构网,多元醇酯是双层分子结构网,后者分子结构更牢固结实。
其实在普通民用车,几乎用不到酯类油30%的性能,无端资源浪费,心里安慰而已。
这个坛子里面有种怪论调:非的是四类油、五类油心里才好受,半懂与不懂得都跟着瞎忽悠,实际上你真的用的上这些油吗?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1-25 10:42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卞牛医 于 08-01-25 09:56 发表
问题是假如4类油的价格卖的比3类油的价格还低,难道还非得用3类油的产品吗?
1、你指的是水美的价格吧?首先,美国的汽油和润滑油是世界最便宜的,美国的强势石油掠夺政策的果实,同样的原油资源,美国由于其跨国垄断集团的油田控制,其自用资源很便宜,而东亚的中、日、韩、印等国家由于互相竞争,往往支付“石油溢价”。
2、你以为水美是单纯的四类油吗?呵呵~~~近几年MOBUIL已经在配方中开始大量运用三类加氢异构化油,目前的MOBIL-1已经不是最早的PAO+酯,是一个多种组分的混合物。
3、合成首先要把概念和来龙去脉搞清楚,当初坛子里某些假专家论证SHELL是三类油的时候是非常可笑的闹剧,首先,API的基础油 分类是1993年制定的,其标转分类已经落后于当今石油化工技术的进步;其二、三类油里面分好几个档次,这些假专家连起码的加氢、加氢异构化名词都没搞清楚就胡乱论证,我本人并不是对于SHELL有啥好感,但是在这个专业技术论坛某些人胡说带八道  ,连基本的化工知识都不知道就胡侃机油,自己不觉得丢人现眼吗?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1-25 13:27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china17 于 08-01-25 13:02 发表
厉害,搞的自己跟外行一样,大家把水冰冻看看是不是透明的
呵呵,某些人岂知是外行,连洋相都不会出,小丑一个~~~还把名字和润滑油挂上,丢人到家了
机油论坛笑话:
1、冷冻区分合成油。
能把人笑死,您老是测试倾点还是凝点?估计出这招的人自己根本不懂倾点、凝点之间的关系,它能说出他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我就服他!
家用电冰箱也就-18度,润滑油里面的添加剂组分对倾点也有影响,出这招的人不以为耻反而还大肆推介,丢人呀!!!
2、新车用5W-30、老车用5W-40。
此言出自水美吧?我说话不拐弯,直接批评。
机油黏度的选择在车厂是根据发动机活塞面积以及活塞壁间隙得来,另外和油道长度直径等也有关,并且涉及工作温度、压力等,也就是机油厂家根据发动机进行相应配套,其黏度代表的油膜厚度是与发动机相匹配的。出此招的人难道是为了有意磨合发动机,把间隙磨大了再用厚油膜为你的损招买单不成?
3、张嘴PAO,却不知PAO如何而来,PAO是直构烷烃的一种,而不是合成出来的新物质,连这个都不懂就满嘴胡说八道冒充机油专家,自己丢人都到老家了~~回头先学学化学再喷吧~~~
[ 本帖最后由 樱桃牛肉丸子 于 08-01-25 13:28 编辑 ]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1-25 14:09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Devon 于 08-01-25 13:52 发表
麻烦了,我的车原厂要求是5W40,我现在用5W30的原厂全合成(好像1 7 大 众)没有5W40的全合成,这个会不会对我的车造成伤害?我是5000公里的时候把机油换成5W30的,现在1.5万公里了,我是否要换回5W40的机油 ...
所谓新车磨合,其实指的是活塞与活塞壁之间的磨合,记得资料上说过大概在运行2小时后,活塞边角角度开始发生磨损变量,直角变钝角,不过这种磨损量是在车厂设计已经考虑的,不必担心,大家知道即可。
我们一直强调机油黏度实际上是和油膜厚度以及机油压力相关。你的车已经过了磨合期,其实无所谓了,用5W-30如果有机油压力表的话应该能看见机油压力降低了一些(油膜薄了,密封没有5W-40严,压力自然降低一些)
5W-30这类油最近几年欧洲国家也开始大量使用,原因是节能要求,另外发动机精度改进,其对基础油有一定要求,耐温性其实也没必要担心,其测试方法中就有耐高温持续试验程序。
可以继续用,但是还是建议用原厂推介黏度最好。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1-25 14:14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lubexpert 于 08-01-25 14:07 发表
你不要跟一般的车主讲这么复杂,矿物(沥青石蜡)油在低温下,沥青和石蜡会变成固体,所以会浑浊,合成油不含那些杂质,所以透明。
再一点,请你不要人身攻击!谈技术,但不要太复杂,不要把消费者的头绕昏 ...
主人已经下逐客令了,你难道脸皮是城墙吗?
论坛随便你喷,本人的帖子不欢迎你跟,你听不懂中国话吗?
对你这种人我也懒得搭理你,别跟我的帖子就行。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