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温馨提示:此帖已荣登2019年8月21日爱卡游记版块,更多精彩游记请收藏【爱卡游记】
去过了摩洛哥,我才知道摩洛哥是多彩的,有舍夫沙万那醉心的蓝;有马拉喀什那耀眼的红;有拉巴特那洁净的白;有菲斯那古老的黄。在记忆中挥之不去的还有索微拉那美丽的落日;阿特拉斯山的皑皑白雪;西撒哈拉梅祖卡夕阳下的驼队和红色的细沙;艾本哈杜村古老的建筑和小山坡上要将人吹倒的大风;意外到访伊夫兰那让人意想不到的非洲“小瑞士”;还有艾西拉那悠闲遐逸的时光。
我们的行程 2018年1月12日,我们一行18人随春秋摄影团开始了13天的摄影之旅。
我们的行程是:法航飞机经巴黎转机——卡萨布兰卡——索微拉——马拉喀什——哈本哈杜村——梅祖卡——菲斯——舍夫沙万——丹吉尔——艾西拉——拉巴特——卡萨布兰卡——巴黎转机返回上海。我们的摩洛哥的行程是大环游。
巴黎戴高乐机场转机
原转机等待6个半小时,结果下一班飞机又晚点了一小时。
机场一景
由于飞机晚点,加上时差8小时,这一天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我们在机场用欧元换好迪拉姆(1:10.3),免费领了手机卡,导游帮我们购买一张20迪拉姆的7天充值卡,里面是2G流量(第七天后我又买了一张。用下来除了梅祖卡沙漠里没有信号外,其他地方比酒店里的免费WIFI信号要好,建议今后去的朋友不用租国内的WIFI,毕竟这个便宜,而且华为手机是可以放二张卡,不影响国内已开通国际漫游的卡)。
卡萨布兰卡
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得名于西班牙语,意为“白色的房子”。卡萨布兰卡是摩洛哥的第一大城市,东北距首都拉巴特88公里,濒临大西洋。
好莱坞电影《卡萨布兰卡》更是让这座白色之城闻名世界。卡萨布兰卡是欧洲人对这里的称呼,而它正式的名字则叫做“达尔贝达”,由于“卡萨布兰卡”实在响亮,知道城市原名“达尔贝达”的人反倒不多了。
在法国统治下,卡萨布兰卡曾经享有“北非巴黎”的美称。
穆罕默德五世广场
广场上成群的鸽子,后面是法院。
两个猫星人后面的单位有卫兵守卫,不让拍照。
哈桑二世清真寺
清真寺于1987年8月动工,耗资5亿多美元,占地面积9公顷,规模仅次于阿联酋的阿布扎比清真寺。清真寺三分之一面积建在海上,以纪念摩洛哥的阿拉伯人祖先自海上来。整个清真寺可同时容纳10万人祈祷。
广场非常大
一大早我们出发到海边拍清真寺
逆光,风浪非常大,清真寺犹如海市蜃楼一般。
其实拍摄的最佳时机是傍晚落日下的清真寺,因飞机晚点,加上机场上又耽搁了时间,就错过了。
清晨的礁石轮廓非常漂亮!
海边垂钓
电影《北非谍影》里的瑞克咖啡店,需要提前预约才能进去喝一杯咖啡。
电影《北非谍影》剧照
索微拉
索微拉是18世纪建起的北非海港城市 ,濒临大西洋,这里风高浪急,因此也称“风之城”。这里是一般旅行团不去的小镇。
从卡萨布兰卡5个多小时的车程到达索微拉时已经是下午近4:00了,在这个餐馆吃了午饭后,出去拍照已经是快夕阳了。
索微拉有特色的地方是老城和海港
老城
老城里商店门口的画
导游与带队老师一再关照摩洛哥不让拍女士,不然后果很严重!所以这张是盲拍的,眼睛看着其他地方按下快门,回放看了还不错。
老城城墙
索微拉的确风高浪急
海港鱼码头
码头上除了停靠的渔船,就是卖鱼的小贩已经成群的海鸥。不知怎么的让导游说的不敢拍人了。
鱼码头里卖地毯的小贩,地毯是手工织的,他在修剪上面的毛线。摩洛哥的房间里放的都是这种手工织的薄地毯。
落日从城墙上透过
海滩
索微拉渔港的落日。开始我们到的地方方向不对,是看不到落日的,眼看太阳已经下来了,只能紧赶慢赶重返鱼码头,总算找到在海堤上拍摄,这张是用三脚架、偏振镜和渐变镜拍的。
清晨的索微拉
这里7:30日出,我们便吃了早餐,来到宾馆对面的海滩想拍日出。
可惜太阳不是从海上升起的,只能拍拍海景了。
这只狗狗一直乖乖地跟着我们,好像它是这片海滩的守护者一样。??
露出了霞光
远处的老城也笼罩在霞光里了
最后一张是用手机软件制作的双重曝光的效果。
我们住的索微拉五星宾馆真不错!同样五星,相比卡萨布兰卡无论设施还是餐饮都要好多了,可能来索微拉的游客不多的关系吧,一般欧洲游客是去另一个海边城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