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河南论坛 >  周其仁:商界不宜仿官场

发表于 2016-01-06 21:00    IP属地:未知

查看 35.4W | 回复 10
周其仁:商界不宜仿官场
周其仁:商界不宜仿官场


12月31日,2016正和岛新年论坛暨新年家宴在厦门举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周其仁教授表示,商界仿官的最大代价,是企业家思维受官场文化侵蚀,对等级的关注压倒对市场、消费者的关注。想不到的、谁也想不到,甚至根本就忘了还可以想一想。想到的、看明白了的,那就层层刮风,层层跟风成风,所有“峰会”一个调,同样的口号一起喊,满大街刷一样的标语,不搞成过剩产能那叫不算罢休。以下为演讲速记摘编,由演讲者根据录音记录修订。



本来没有新话要讲,但东华不放过我。新年了,可我不会讲过年话,想来想去,只好选了这个话题——“商界不宜仿官场”,希望不会扫了各位的兴。转型怎么过坎,涉及到很多方面,其中一方面是我们的观念与思维,还有心态与文化氛围。


这个题目来自一些直接观察。因为工作关系,我们和官场有一些交道,和商界也有一些交道。教出来的学生,一部分到了政府部门,一部分到了企业,当然还有部分在学界。我的观察不算严谨,只是一个印象,就是我们的商界,似乎比较喜欢仿官场。


昨天晚上听说这里有个“主席团会议”,我就冒出一个问号:干嘛叫“主席团”?一个主席还不够,还来了一个团?当然正和岛还不错,各地叫岛邻机构,不那么官化,但“主席团”,是不是就有点过过官场瘾的意思?


还有动不动就叫“峰会”,还不是从官场移过来的?当然不过一个名,也不是什么太大的事。我只不过觉得这些小事情跟这次年会讨论的怎么渡过转型的坎儿,多少有一些关系。所以利用这个机会,简单讲几点我的思考。


官、商究竟有什么不同?


首先文明国家无一例外,有官又有商,一个不能少。但是官商之间的关系,在不同国家差别很大。这样我们先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有官商两界?或者问,官和商究竟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追下去,还蛮深的。今年去世的诺贝尔奖得主道格拉斯蘒斯,他最后关注的是国家理论,就是经济学到底怎么看制度演化里国家、政府、官场的作用。


简略讲,国家、政府或者我们习惯讲的官,其实就是一个掌握强制权——或者更严格讲叫合法强制权——的组织。这么一个唯有国家才掌握的权力,实质就是有权给其他社会成员、机构、组织,不管他们乐意不乐意,强制性地增加成本。通过这么一招,来维持国家主权、社会安宁和市场秩序。


大家想,收税、发命令、管制某些行为、禁止某些行为、还有对违禁、违令、违法之辈,给予处罚、限制人身自由,甚至剥夺生命,概括起来,都可以叫“强加成本”。国家的权威、“官”之威风,就来自唯一得到此种授权。


经验说,一个文明要没有这一套,授权给“官”唯一行使合法强制力,恐怕就要乱套。


那么什么是商界,什么是企业?商界、企业立足于市场的自愿。文明世界再大的公司,再大的老板,手里也不会有强制力,无权强加成本给他人。商界、企业之权,是财产权之权,是权利(rights)之权,不是权力(power)之权。商界和企业靠什么发展?靠基于自愿的契约,靠给顾客、客户创造、增加价值,提供好产品好服务,吸引别人掏钱来买,由此赚取收入、获得利润、积累资本和财富,也产生影响力。


所以官、商非常不同。最根本的差别,就是合法强制力的配置,现代文明就是不会把这唯一的合法强制力配置给商界和企业,一定把放在国家。当然,合法强制力拿在官府之手,怎么监督,怎么关进笼子,涉及一套现代现代法治、民主发展的大学问。不过,官商之间的这条界限总是要清清楚楚的。


商界不宜仿官场


所以,商界不宜仿官场。首先就是仿不了,不管怎么看上去像,讲到底还是个仿制的赝品。讲到底,合法强制力不会、不应该、也不能配置给商界。其次,商仿官仿成了习惯,会伤害商界、企业、企业家发挥自己真正的长处。


大家看官场特征是什么?第一条就是要严格讲政令统一,讲令行禁止,讲上上下下保持一致。还有,行政权力系统要把权力边界划分清楚,行政范围很确定,要“画地为牢”,讲地盘,谁也不能越雷池一步。厦门市政府就关厦门的行政,邻市、邻县的事,管不了也不能随便去管的。训练有素的官员,根本不会随口去讲行政范围之外的问题,哪怕有极其高明的想法,也只好放在心里。


再有一条,官场讲命令、讲服从、讲纪律、讲规矩。要把不能出错放在前面,否则国家机器的运转,就会出问题。所以官场文化,一般不大容忍官员个性。官员出场,连着装都要求一样。为什么?那是“制服”呐。反正要承担行使唯一合法强制力之重任,非有这么一套不可。喜欢不喜欢,没有这一套,不成。


商界企业仿官场那一套,就没必要了。至于心向往之,仿仿官场来过瘾,我看还有害处,主要就是可能歪曲企业功能,窒息企业家精神。


刚才讲了企业不靠强制力,无权给别人强加成本。企业要靠在市场创造价值安身立命。是不是创造了价值,要别人说、别人认,要顾客说、客户认,不能自说自话。企业没强制力这把“刀”,就无权说我做这门生意,别人一律不准碰,独家生意、强买强卖,不好也只能说好。


企业家领导企业,工作地基截然不同于官场,所以非有旺盛的企业家精神,否则难以在竞争中立足。按熊彼特的说法,谁承担创新职能,谁就是企业家。这里创新有个前提,就是市场竞争是企业物种生存、发展的基本环境。讲来讲去,还是企业家手中没有强制力,产品要不好,人家不买帐,那叫一点办法也没有。或者你的产品还不错,但冒出来更好的,“既生瑜,又生亮”,那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唯不断改善产品、改善服务,控制成本,开发新品,不断取悦消费者、顾客、客户。


所以创新重要。何谓创新?那就是向一切可能的方向探索,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潜在需求。厦门的企业家可不仅仅为厦门消费者服务,不限于考虑赚厦门市场的钱。任何企业、企业家都可以打全天下的主意。这跟行政思维鲜明不同。从这一点看,官商极其不同。


我们在座各位都读过不少优秀企业家的故事。最近一条新闻,是带动全球电动车潮流的特斯拉老总马斯克,所领导的另一间太空探索公司,于12月22日上午9点将自主研制的火箭“猎鹰9号”发射升空,向着“可回收太空火箭”又迈进了一步。马斯克的故事大家都知道,31岁那年带着从网路公司赚得的1.8亿美元创业,公司定位居然是“从人类角度来看,本世纪需要解决最大的问题”,包括“可持续能源“和“太空开发”,探索“实现星际之间永久移民”的商业化途径。有可能问,他算老几啊,又不是联合国秘书长,怎么去想人类问题?不过这正是企业家精神,跟官员思维大不一样,无远弗届、百无禁忌。做企业就不要那么受制于行政的条条框框,不是联合国秘书长也可以考虑人类某种需要的商业化满足。


中国也有这号企业家。马云起家的那句话,“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也可以笑话他是谁啊?当年谁也不知道他是谁,又不是商务部部长,凭什么敢想天下生意?


生意首先就是“生出一个主意”,有那么一个想法。这是商业行为的基础。没有好的商业主意,或只有同类主意,不能花样百出、出奇制胜,就影响商界活力,影响企业竞争能力、甚至威胁生存。商界仿官的最大代价,是企业家思维受官场文化侵蚀,对等级的关注压倒对市场、消费者的关注。想不到的、谁也想不到,甚至根本就忘了还可以想一想。想到的、看明白了的,那就层层刮风,层层跟风成风,所有“峰会”一个调,同样的口号一起喊,满大街刷一样的标语,不搞成过剩产能那叫不算罢休。


大家看看我们的市场,高位下行、转型困境、去库存压力山大、产能严重过剩,当然这些成因复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过追根溯源,从商界思维的角度看,是不是跟我们商家喜仿官场,因此多多少少把本不适合商界的思维方式、信息传递模式等等过多移植进来有点关系?否则,各位怎么解释一头是严重的库存、产能过剩,同时另一头发生如此夸张的中国消费者的“暴买”?


所以我想提一个问题,用国家强制力搞生意,恐怕不是一条可持久的路径。国家、政府、官场直接搞经济,直接配置资源,虽然对很多后起之秀难以避免,甚至一时可以风光无限,但假以时日,会不会越来越得不偿失?


中国近代搞官办企业、官督商办,后来国家工业化又搞清一色国有企业,有得也有失,不过终究发现,还是不能由此奠定中国经济的持续国际地位。国企改革要“政企分开”,同时鼓励民企发展,讲到底就是国家的合法强制力不能再用错了地方。在这样的经验背景里,让我们的思考再进一步,争取官场与商界之间不同的组织特征、思维模式、信息传递方式鲜明有别,振奋企业家精神,过好转型这道坎。


对话环节:


贾国龙(北京西贝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这两年我们的发展还是挺顺利的,今年开了52家店,明年计划再开70家。其实这个行业竞争挺激烈的,但我们一直保持一个比较快的增长速度。我们的梦想是要做一个像麦当劳和星巴克一样的国际品牌。我们的愿景是全球每一个城市、每一条街都开有西贝,并且成为顾客最爱用餐地。中国这么大的市场机会一定有,我计划先在中国做成1000多家店,然后我就能往国外走了,现在特别听听周教授的建议。


周其仁:我是你西贝莜面的常客,我提不了什么建议,你的本事比我大多了。


坎不管多大,不要一起过,各过各的坎,因为每个产业是不一样的。前一段时间都说互联网,马云把全中国的实体店冲的一塌糊涂,但就是这个冲,冲出了好多机会。为什么?实体店的租金下去了,下到一定程度,就非常合算了。这两年,大家在做互联网的时候,很多实体店做的很好,比如“名创优品”这两年开了1100家实体店,年销售额做到50亿。我带学生专门访问过“名创优品”西单店,挤都挤不进去。


任何时候不要被一股风刮倒,一定要从实体出发各过各的坎。


我们喜欢听大报告喜欢喊口号,我还是强调那句话“政治上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搞市场是不对头的”,像熊彼特当年说的,向一切可能的方向探索,千万不要共振,千万不要没那个病也吃那个药,你是什么病就吃什么药。


还有一点,中国企业在(经济)下行的时候,手起刀落的永远差,至少跟美国企业比差,不敢砍,一个东西抓在手里不敢扔也不敢切掉,所以整个国家结构转型老这么费劲,政府有政府的问题,企业有企业的问题。事情投错了就切掉,精力不被拖在一个没有希望的生意里头,可能走出来更好一点。


肖知兴(领教工坊联合创始人):月有阴晴圆缺,经济有冷暖、上下,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大家一定要有平常心,中国既然走市场经济的道路,周期就是不可免的。


我想特别提醒大家的是,中国各行各业的竞争水平其实是相当低的,很多做企业的人不是自己选择成为企业家,而是因为一些很偶然的原因,比如当初找不到进入体制的门路,这跟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放弃体制内工作,放弃约定俗成的职业生涯,选择去做创业的人是完全不同的。很多同质化,很多非常低的竞争行业的水平,都跟这个是分不开的。不过,只要你沉下心来,回到价值创造的基本点,坚守公司核心价值创造的逻辑,就不会有什么坎,各行各业只要深挖一层、两层、三层,都是一片蓝海,一望无际的蓝海。


我还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要自画牢笼,自己给自己下限制。好像我是泉州的,我就只做泉州,我是福建的,我就只做福建,我是中国的我就只做中国吗?资本没有国界。


我做企业,就以企业利益为大,企业就是我的天就是我的命,中国成本那么高,我为什么不去缅甸?中国官场那么难对付,我为什么不去英国?资本没有国界,大陆之外还有一个海外中国,政治中国之外还有一个文化中国,这才是真正的大中国,世界中国。大家脑子要开放一些,观念要新一些,努力去跟世界接轨。


地球2/3的面积都是蓝海,大家没有什么坎,只要回到企业的价值创造的本质,一定会做得越来越好。


李宁(李宁有限公司董事长):对我来讲,最大的问题是同质化的问题,这个同质化就是商业模型在过去十几年,产品、商业模型都很同质化,使得空间做的越来越小。我们知道,这些问题导致我们在要转型的时候,面临很大的难度。老要转型,怎么转?要转型就要找到新的商业模式,然后技术、门面、市场空间要重新转,那需要时间培养。在你还没有培养出来的时候,可能企业就已经死了,有时候会想我要转型吗?还是找一个我认为还有发展空间的去提升,或者说去改善?如果这个模式不行再怎么改善也只能越来越差,挺纠结的。


周其仁:我更纠结。李宁刚才讲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词“同质”,为什么困境这么大?就是同质,你要反思同质是从哪儿来的?同质,首先来自于想法太一致,听不懂做不了,一听懂一起上一起做,这是对创造性最大的一个(伤害)。


公司做大以后,一定要解放董事长以下的各个层次的人,不要说整个公司最高的想法就是你的想法,你职位最高、想法最先进,这不行,这是官场文化,一定要把你下面的才智解放出来。有时候我们没办法,不见得年轻同志没办法,问题是我们的公司文化允不允许。


我研究过张小龙的故事,微信的开发不完全是最高层定了以后才上,而是底下的产品经理有很大的自主空间,看准了资源就可以打。很多在硅谷的以色列人,他会很坚定的要求老板把资源调过来,支持他打一仗。


这种文化,跟官场是不同的。官场就是一级服从一级,只要官大就得听他的。在商界,这个东西是很不必要的,在公司治理过程中,如果想要让公司内的创新资源激发出来,就一定不能被行政一级压一级的东西给抑制了。


(本文为演讲者根据录音记录修订)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1-06 21:03    IP属地:未知

俺了帖子,还有一部分是可看性比较强的。。。。
大家自行挑着看吧。。。。。
请加俺了 关注
,帖子随时看。。。


【2016】1月贴子汇总
图贴
【2016- 1 月】走进笑林乐一下吧。。。
它:
政府研究退休人员缴纳医保 每人每月或缴180元
万恶的新西兰养老制度,中国人看完都哭晕了!
周其仁:商界不宜仿官场
幽默
【幽默】剧情突然发展得好迅速!!!简直毫无铺垫啊!!!
【幽默】什么都没漏 。。。
【幽默】香蕉是你这样的吃法吗?都吞下去了,你还吐出来干嘛??
【幽默】山东情妇馆 ,贪官的情妇都关在这里! 看后不许笑!
小说:
【长小说】我当方士那些年(完本)
【转载】屌丝道士(全文完)
【转帖】我当道士那些年_(解禁啦,继续更新中
《李逵日记》(多篇,完
明朝那些事儿                 作者:当年明月(转载中)
【转帖】中国式骗局大全---作者:我是骗子他祖宗(转载中)

【转载】民调局异闻录
_(全本)
【转载小说】麻  衣  神  相(全本)

我就是传奇       作者:伪戒(全本)
天 才
神 医        作者:章无忌

都市无上仙医
(全本)
【小
说】最后一个道士
(全本)
【转载小说】民调局异闻录后传

【转载小说】《遥远的救世主》----电视剧《天道》

【转载小说】《 背 叛 》
(全本)
《陈二狗的妖孽人生》(全本)
行脚商人的奇闻异录
【转载小说】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完本》
【转帖】苗疆蛊事 (完本)
【转载小说】苗疆道事

俺以往帖子的链接地址。。。。。希望大家能喜欢。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1-09 15:16    IP属地:未知

引用 见了西西不要命 于 2016-1-7 16:50 发表的回复
亲,说两句呗!在这片土地上,离开官场何谈经商赚钱?
所以叫做官商。。。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1-31 09:39    IP属地:未知

凡有利穷人的都不接轨 凡让穷人倒霉的猛接轨
2015-01-17 网际传媒

改开后的中国,叫的贼响的一句口号,就是“与国际接轨”,这也成了改开推行种种改革措施的一个口实,可就在改开者大力、不断、恶狠狠地,实施各种与“国际接轨”中,老百姓渐渐从自身的痛苦指数中,对这个与“国际接轨”,越品越不是个滋味,越看越不是个东西,越琢磨越感到蹊跷。咋与“国际接轨”的,都是野蛮剥夺老百姓的;而能给老百姓带来好处的,咋都不“接轨”?

1、油价咋不与“世界接轨”?
2014年上半年原油每桶100美元,现在跌到40多美元,***才羞羞答答的把油价降了几毛,可财政部紧接着在半个多月,就两次上调1元消费税把税!这一年就可多收1000多亿。连央视都问:美国油价仅相当于每升3.61元人民币,并还将降低23%,消费者可省下1000亿美元。而中国的财政部上调消费税的理由,竟是与发达国家收消费税接轨,可发达国家是在低油价的绝对前提下收高消费税,2014年12月,中国的油价是美国的1.84倍。或者说,增加了高税收仍然是低油价。另外,低油价咋不与发达国家接轨?而且,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为什么收税不与发展中国家接轨?世界低油价,中国高油价,这无疑是抢劫百姓;高油价又高税收,这不是二次抢劫?!

2、“四大福利”咋不与“世界接轨”?
“四大福利”是当今文明社会的底线,俄罗斯搞私有化一度物价上涨2900倍,国民经济全面崩溃,社会制度根本改变的情况下,也没取消“四大福利”。尤其,高福利已成发达国家的一个重要标志,从“摇篮到坟墓”,几乎无所不包,甚至失业都是“带薪休假”。德国失业工人得到失业救济、住房补助等,超过低收入者收入。瑞典失业者领的失业津贴,相当本人原工资90%。咱中国穷,中国的老百姓都是懂事的孩子,体谅国家困难,不奢求“高福利”,只希望能有基本的“四大福利”。***时代就实行的“四大福利”,改开竟然作为改革的伟大成果,将“四大福利”改没了,全推进市场了,这造成多少悲惨的世界?

3、就业保障咋不与“世界接轨”?
现在全世界用工的“国际惯例”,都以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为主,仅日本2002年,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就占89%(占比高于***时代),因各国对雇主解雇工人都作了严格限制,雇主随意解雇员工的国家并不多见,基本实行终身雇佣制,失业也有高福利。
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相似***时代的“铁饭碗”,***实行“铁饭碗”,是为保障工人的就业权,而无数工人以主人翁的责任心,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在勒紧裤带的坚忍中,在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下,全力投入到建设新中国,他们托举起新中国那一轮朝阳初升。可改开一面砸碎了“铁饭碗”,将7000万工人被下岗,被赶出工厂;一面对实行终身雇佣制的“国际惯例”视而不见,工人随意被解雇!

4、土地收入咋不与“世界接轨”?
以征收不动产保有税作为地方政府主要税源, 这是现代发达国家的通例。可中国的改开以廉价出卖土地,催肥了无数富豪。1998 年国家启动住房商品化改革以后,土地开发市场化,房地产开发商各显神通拿地。那时开发商只要一手拿到工厂单位或城郊集体出让的土地, 一手公关取得城市规划部门许可, 只支付极少土地出让金, 就可拿到开发土地。这种关系拿地、官商勾结、囤地暴富严重到相当程度。
为改变廉价攫取土地财富流入个人,国家2004 年出台了开发土地出让,一律要由政府收储, 实行土地招、拍、挂的政策。可土地收入是全民的,不是政府的收入,政府不能支配,这是国际惯例。而中国土地拍卖的收益, 都进了地方政府的腰包, 从而形成了政府日益膨胀的土地财政。2009年中国的土地财政1.59万亿,2010年土地财政2.9万亿。

5、向富人高征税咋不与“世界接轨”?
在国外,向富人征收财产税和遗产税,30%高收入群体缴纳的个税,要占75%的税收比例,这是“国际惯例”。对个人全部财产课税,美国:对拥有2500万美元以上财产,遗产税税率50%,遗产额在60万美元以下者免征遗产税。日本:最高税率70%。继承税税率分13档。德国:实行7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从7%到50%不等。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遗产税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注意护穷人的遗产不征和少征税。
改开以来的中国税收,一面挖空心思、变着法、创造性的,向百姓巧立名目收税,每年70%的个税都是中低收入群体所交;一面不知是遗忘,还是有意保护富人,只征房产税和契税,竟不征财产税和遗产税。富豪们不管财产如何增加,除房产税和契税外,一概不做征收。而房产税和契税,也基本是向中低收入者征税。中国大富豪的财产增加,极少与房产税和契税有关。不征富人的财产税和遗产税也罢,可自改开以来,各级政府又五花八门地为富人,出台了多少优惠税收政策、免税政策、补贴政策?中国的税收只注重保护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造就出世界第一多的富豪,也造就中国贫富差距世界第一。这是社会主义应有的税收政策?这连资本主义的税收政策都没接轨!

6、“阳光法”咋不与“世界接轨”?
世界通行的“阳光财政预算”,对政府的开支,细化到买个茶杯都要列支。中国的预算则是个“暗箱预算”。这是造成大面积腐败的重要原因,领导肆意挥霍公款,盲目决策造成惊天浪费等等。以致***都痛斥:财政厅、局长当领导家的“账房先生”,领导的“钱包”。在国外,官员财产公示制度被称“阳光法案”或“终端反腐”,现全世界已有近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官员财产公示制”入法。要求实行财产申报制度,这是社会长久的呼吁。可自1994年全国***会曾将《财产收入申报法》正式列入立法规划,至今20年未见动真格的。可见其阻力极大,利益集团的反对力量极大,“阳光法”为什么不与“世界接轨”?

7、旅游门票价格咋不与“世界接轨”?
门票价格在美国和西欧,一般平均不超过月收入1%,美国所有城市都有不少免费开放的城市公园,如,著名的纽约中央公园、旧金山金门公园等。中国是个第三世界的国家,现在全国130家5A级景区,门票价格一半突破100元以上,绝对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用买四川九寨沟门票的220元,可以通游美国黄石公园、印度泰姬陵、日本富士山后,还有100多元结余。“安徽黄山门票价格为230元,而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月311.75元;扬州瘦西湖门票价格为150元,而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390元。
旅游已成民生重要需求,景点门票飞涨已成民众痛恨的热点,大多数景区都带有公益性质,都是国家公共资源,是全民的财富,不能百分之百成商品。即使旅游景点的管理权归地方政府所有,门票也不能说涨就涨。很多地方政府门票乱涨价,变着法盘剥百姓,几近胡作非为,他们怎么不“与世界接轨”?

8、社保缴费费率咋不与“世界接轨”?
缴纳低保费,获高社会福利是世界惯例。可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缴纳社保费之高,在全球181个国家排名第一!根据清华大学教授白重恩的测算,中国五项社保法定缴费之和相当于工资水平40%,有的地区达50%;我国社保缴费率在全球181个国家排名第一,约为“金砖四国”其他三国平均水平的2倍、北欧五国的3倍、G7国家的2.8倍、东亚邻国的4.6倍。
且缴费基数还在涨!2015年天津用人单位和职工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费基数的最低和最高标准分别为2812元和14058元。社保缴费基数下限上调282元,上限上调1278元,涨幅分别为11%和10%。根据上一年“社会平均工资”确定,福建、江西、广西、湖北等地社保缴费基数年年上浮。以致 新华社发文四问:为何缴费费率偏高,缴费基数还在涨?涨了之后负担是不是更重?是不是普遍上涨?(2015年1月7日新华网)。
更可恶的是,英媒:中国地方政府纵容外资不给工人缴保险。1997年,中国开始实行全国性的养老金制度,公司应根据薪酬总额缴纳养老金,但许多公司以不包括加班工资为计算基数。工人通过加班得到的收入是基本工资的几倍。对此,政府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它不希望给工厂太大的负担,因政府需要外资(2014年5月8日参考消息)。

9、公路收费咋不与“世界接轨”?
当今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公路免费,德国实行客车免费,只对12吨以上货运卡车分类计费收费。英国高速公路绝大部分地段不收费,只有个别桥梁隧道及伯明翰附近的几十英里私营路段收费。即使收费的国家,收费公路占道路总里程一般不超过1%。如,美国收费公路仅占公路总里程的0.1%,费用也很便宜,一般为2-20美元。
我国1978年收费公路为0公里,现在收费公路有400万公里公路,虽只占总里程的4%,但包括350万公里的农村路,95%的高速路、61%的一级路都是收费公路。全世界收费公路不过14万公里,竟有10万公里在中国,全世界82%的收费公路在中国,收费公路总里程及所占比例世界第一。而且,不仅收费,更滥收费,拦路抢劫的收费,不说人力收费的凶狠霸道,仅那“电子警察”就狠过“车匪路霸”,收费让公路成了政府的印钞机。

10、其他的不与“世界接轨”数不胜数。
至于工会职能的“国际惯例”,是在宪法规定范围内维护行业工人的权利,调整劳资关系,甚至组织工人全线***。而中国的工会由行政供养,工会官员由组织部任命,简直就是个衙门。“工会法”还没“***”一说,更看不见工会维护工人利益。几千万工人被下岗,工会发声了吗?无数女工被迫当妓女,工会发声了吗?现在连国际劳工组织,都不承认“中华全国总工会”是工会.
至于中国的人口政策和世界接轨了吗!全世界哪个国家有中国只生一个孩子,这样灭绝种族性的人口政策来发展经济?一个人口无法取得增长的国家可能面对毁灭,而中国实行30多年的晚婚晚生,几乎就减少了一代人口,又只剩一个孩子,已经让一半家庭断子绝孙,改开吃光了***时代的人口红利,百姓未富却提前进入老龄社会。

说什么中国的国情是资源少,养不了太多的人口,全是胡扯!
      公款吃喝一年消耗多少?
      贪污浪费一年是多少?
      全国又养了多少条狗?
      还养了多少计生干部?
      2万亿元超生罚款又干了什么?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4年度《经济蓝皮书: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中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4,远低于“国际惯例”的2.1更替水平,已非常接近国际上公认的1.3“低生育陷阱”。过去政府有手段不让生,现在让生都不生,政府能有什么手段?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