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百年
成都西城门外的一条小路,城墙上是春熙路上一家钟表行的广告。
看来,100年前的成都,仍然被绵延不断的城墙包围着。
现在,这里早已高楼林立,路上这位行人如果泉下有知,不知该作何感想?
这条路于当时而言,应该算是“大道”了——这么宽!如果摄影者刚好拍到一辆当时能在这边道上跑的车,就好了。
这是100年前的春熙路。现在,这里已是成都最著名的商业一条街,“春熙路”也成了成都的一张城市名片。
市区内鼓楼街上的了望台,1958年被毁。了望台早已不在,但有个社区还保留着这名字,叫鼓楼南街社区.
成都东门码头。这是成都的锦江,曾经船来船往。但现在,已经看不到这些乌蓬船的影子了。
想像得到,百年前的成都,也有江南水乡一般的景致。
成都东南面的金河。如果保留下来,成都会是个比现在著名N倍的旅游胜地
成都皇城坝,今四川省科技馆。老百姓仍然挂着长辫子,应该是清朝末期了。他们在这里汇集,是发生了什么事吗
这里已经是四川省科技馆
成都明远楼,今四川省科技馆。远处楼上有“明远楼”三个字。
上世纪90年代,这附近有家歌舞厅也叫明远楼,不知是不是来源于此?
从北方进入成都的城门。可以想像,多少名人雅士曾经从这里进出,多少伤心血泪曾经在这里演绎
春熙路第一代天桥~~~~劝业会颁奖仪式 成都二仙庵外
1911年春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四川通省劝业道周善培集资在总府街修"劝工场".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劝工场开业,改名"劝业场".
同时,青羊宫的花会-商业劝工会,由周善培改名"劝业会",由周题写会名.
1908年为首届劝业会,以后每年举办一次.
本照片为1911年春第四届劝业会及授奖仪式情况.在长达二十五天的会期即将结束时,
每届都进行参展产品的评优活动并授奖仪式.劝业会奖台搭在二仙庵外,台上台下站满官员,军警和平民百姓代表.
用竹,木料搭成的授奖台上摆有方桌和太师椅,桌上放着整包的钱币,待发给获奖者.
台口左右柱上插挂清朝龙旗,一官员正立在台口接收台上人颁发的奖状,奖品.
民国建立后,劝业会改为商业会,会址在总府街商业场内,直到三十年代才停办.
总府街的劝业场,于宣统二年(1910年)改名为商业场,沿用至今.
这是一位德国外交人员在到成都上任期间拍摄的玻片,时间大约是1908-1913年,
正是清末明初之时--- 如不看介绍简直不能相信这是咱成都?
1920年的东大街
人民南路哈,猜猜是哪段?
[
本帖最后由 红苕花 于 09-07-28 21:47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