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四川论坛 >  ~~解密潜伏原型~~

发表于 2009-04-28 10:59    IP属地:未知

查看 55.8W | 回复 12
~~解密潜伏原型~~
2009-04-26 01:35:00 来源: *****(天津)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潜伏》一剧的几名主要角色均有原型人物,不少次要角色更是史上确有其人。《潜伏》小说的作者龙一是地道的天津人,他将很多当时天津的人和事写了进去。此外一些同一时期发生在其他地方的事也被搬到了天津,整部小说乃至后来的电视剧都透着浓浓的天津味。
  余则成 龙潭三杰+吴石
  《潜伏》中余则成有如下几个特点:很早打入国民党情报机关内部,身居高位,同时对我党的事业忠贞不渝,曾为我党情报事业做出重大贡献。在红色隐蔽战线的辉煌历史中,有“龙潭三杰”之称的李克农、胡底和钱壮飞就符合这些条件。
  龙潭三杰,就是中国**在与国民党争夺政权期间,打入国民党情报机构的内线间谍钱壮飞、胡底和李克农。
  1928年春,周恩来筹建中央“特科”,李克农成为其中一员。此后,他成功打入特务机构“上海无线电管理局”。
  上海无线电管理局由特务头子徐恩曾掌管。他曾得意地夸耀手下有三员干将——贴身的机要秘书钱壮飞,坐镇设在南京的特务首脑机构“正元实业社”兼管“长江通讯社”、“民智通讯社”;上海无线电管理局的特务股长李克农;天津长城通讯社社长胡底。这几个机构是国民党政府当时最灵通的耳目。
  国民党政府做梦也没想到,他们的情报网竟然是由**员建立并掌管的。很多机密情报会在上呈蒋介石的同时以抄件的形式出现在**中央领导人的面前。
  1931年4月25日,身在上海的李克农收到了当时已升任国民**调查科机要秘书的钱壮飞派人送来的绝密情报——当时的**中央**候补委员、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在武汉变节。
  李克农将情报连夜通知了周恩来、陈赓。**根据这一情报采取了断然措施,中央机关全部转移。
  剧中的余则成最终官至中校副站长,为我党提供了大量绝密情报,颇有“三杰”之风。该剧的编剧、导演姜伟也说,他曾向李克农、钱壮飞等人的后人征求过意见,并得到了一些好的建议。
  “深海”余则成最后去了台湾,从这一点上看似乎有吴石将军的影子。吴石将军是我党打入国民党内部职位最高的情报人员,牺牲前曾任“国防部中将参谋次长”。
  1911年,吴石在家乡福建参加辛亥革命。在之后几十年的戎马生涯中逐渐看透了国民党内部的腐败,对中国**人抱有好感。1948年6月,吴石介绍老友、中国**员吴仲禧前往“徐州剿总”,吴仲禧趁机获取重要情报,为淮海战役的胜利立下大功。
  1949年初,吴石准备在福州起义,他力主将大批国防部机要档案运往福州,最终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奉上了一份大礼。同年7月,吴石改任“国防部中将参谋次长”,他坚定地向吴仲禧表示,“自己决心已经下得太晚了,为人民做的事太少,现在既然还有机会,个人风险算不了什么。”
  吴石赴台前,**地下组织给他的代号为“密使1号”。1949年11月27日女党员朱谌之(应为晚秋原型之一)赴台,吴石向她提供了《台湾战区战略防御图》以及涉及舟山群岛、大、小金门等地的重要军事情报。不幸的是,1950年1月29日,**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被捕后叛变,包括吴石、朱谌之在内的400多名地下**人被捕。蒋介石大为震怒,同年6月10日,吴石、朱谌之等人在台湾壮烈牺牲。
  潜伏 “黄雀行动”确有计划
  剧中的“黄雀行动”构思于国民党军东北全线溃败之际,李涯调配人员、申领装备时间相对充裕。但历史上国民党在天津部署潜伏小组却十分仓促。
  火线上任的李俊才匆匆挑选了一些未曾暴露过身份且有一定社会关系和职业做掩护的特务分子,分成4个情报组潜伏下来。由于时间紧迫,人员素质低,器材陈旧,根本不可能发挥太大作用。
  通过余则成藏在鸡窝里的情报,“黄雀行动”中的特务第一时间就被一网打尽了。现实当中,解放军取得的战果更辉煌——李俊才除了交代潜伏人员外,还供出了保密局在津的全部地下机构。
  翠平 女游击队长现居天津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北京门头沟妙峰山内有座交通联络站。站内一名叫王凤岐的女战士有着和翠平类似的经历——女游击队长、与同志假扮夫妻,而且她枪法一流,开始时也是大字不识。
  一个是农村妇女,一个是留苏学生,王凤岐与负责发报的“丈夫”王文在文化与生活习惯上的差异一点不比余则成和翠平小。但不同的是,考虑到假结婚很容易被敌人识破,为了更好地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两人在北平见面20多天后秘密举行了婚礼,成为真正的两口子。如今王凤歧已经90多岁了,而且据称就生活在天津。
  李涯 队长终于当上站长
  原本吴敬中和余则成走后,李涯就是天津国民党情报机关的一号人物。但廖三民抱着李涯同归于尽了,李涯的站长梦终成一枕黄粱。
  李涯的原型应该是最后一任天津站站长,原天津警备司令部稽查处副处长李俊才。二人都姓李,掌管的部门都有行动队的职能。只不过,李俊才没有死。天津解放后,李俊才被解放军俘虏,1966年被人民政府特赦。
  锄奸 俩原型凑成袁佩林
  剧中袁佩林的叛变威胁着整个北平地下组织的安全。袁佩林之死的过程类似军统天津站潜入北平六国饭店击杀张敬尧——秘密潜入、未动火器、一击致命,全身而退。而这一人物变节后的“待遇”与大叛徒顾顺章有些相似。
  顾顺章投敌后,国民党当局一度对他奉为上宾。袁佩林也是好吃好喝,天津北平两位少将站长都拿他当宝贝(剧中的乔站长应为当时北平站站长乔家才)。
  剧中的袁佩林应该是被“打狗队”处决的,而历史上令汉奸叛徒闻风丧胆的“打狗队”正是顾顺章领导的中央“特科”行动科“红队”。
  地图 两图一表建立殊勋
  在余则成的巧妙安排下,出身西点的钱斌最终走向了光明,依据这份“活战图”,人民子弟兵成功解放天津。事实上,早在1947年国民党天津当局修筑城防工事时,就有地下党员绘制了《天津城防堡垒化防御体系图》,并派人送到解放区。1948年陈长捷再次修筑城防工事,结果新的《天津市城防工事布置总图》更是被直接送到了解放军前线指挥部。
  攻城前,天津地下党还及时绘制了标明天津市内各重大目标位置的图表。有了这些情报,解放军的炮火指哪儿打哪儿。天津解放后,老百姓纷纷传说:“解放军炮弹有眼睛,只打国民党,不打老百姓。”
  站长 景中“敬中”一字之差
  历史上军统天津站有位站长叫吴景中,二者只有一字之差。但从剧中的细节看,“吴敬中”是以吴景中为主要原型,添加部分前任站长经历的产物。
  吴景中到任天津的时候是1947年4月,当时军统已改组为保密局,戴老板更是一年前就死了,所以他不可能在津见戴笠和经历军统改组。
  敲诈穆连成的也应该是他的前任,因为按照当时国民党接收大员们的“胃口”,穆连成这种级别的“肥肉”留不到1947年。
  而且吴景中不是奉命撤退而是临阵脱逃。吴景中在南京被毛人凤关押,1949年去了台湾,1950年经蒋经国保释出狱。
  本版撰文 新报记者 郭诗亮
  本版摄影 新报记者 王健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