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轮胎世界 >  5款人气胎集体评比

发表于 2005-07-19 14:38    IP属地:未知

查看 54W | 回复 52
5款人气胎集体评比
在原厂轮胎已由以往的13、14吋,迈向15、16吋当道的今日,17吋以上的大尺码市场越显活络潮流至此,改装组立刻邀集Dunlop、Falken、Hankook、飞达与南港等五组17吋人气胎款,为各位进行深入测试。
    至于测试的项目,则包括轮胎重量、60km/h动态噪音、100~0km/h煞停、磨耗测试等五项;除此之外,试车组还将针对不同胎款的特性 进行分析,让您不再迷失于茫茫胎海。至于测试车款则是选用Impreza GT,在TIS龙潭赛车场进行极限大考验,以下,就让我们各款轮胎的基本介绍看起。
Part 1 基本数据
Dunlop LM702
    今年4月1日发表的LM702,是由LM701进化而来,同样是在日本生产,而由165/70R10延伸至285/30ZR20,总共提供61种尺寸,丰富的选择代表其「大众化」的程度。不过,LM702也是六条测试轮胎中,唯一一条未采用单导向设计的产品。为了延续LM701的高人气,LM702特别针对消费者较为重视的静肃性 进行修改,并在17吋以上的轮胎加入FRR纤维强化橡胶,用以提高轮胎刚性,加上BCF生化填料的应用,皆让LM702获得更佳的性 能表现。
Falken ZE 512
    在Falken的产品线中,以ST115闻名的Azenis系列是以Sport特性为诉求,至于ZE512的Ziex系列,则提高对于舒适性的要求。Falken ZE512的尺码也相当齐全,提供扁平比60~30,胎宽由155~265等41款尺码。ZE512除了在胎面胶质中,加入降低胶料劣化速度的劣化抑制剂之外,考虑激烈操驾可能造成的不对称磨耗,而设计了特别的胎纹走向与深度。另外,为了避免降低车身后轮弧与胎壁摩擦,ZE512也强调其胎壁线条的设计。
南港 NS-1
    南港NS-1也是国产高性能轮胎的代表作之一,与飞达S595共同成为市面上的畅销商品。NS-1具备相当齐全的大小尺码,从185/60R14~255/40R17一应俱全。NS-1采用单导向设计,除了中央两道纵向排水沟外,左右两侧的倾斜排水沟纹特别加上纵向的箭型花纹,有助于分散应力与加强排水性 。
飞达 S 595
    飞达S595可说是国内大尺寸轮胎低价风潮的始作俑者,以215/45R17为例,卖场中低于3,000元的实惠价格,满足了不少喜欢大尺寸轮胎,却又苦于价格高昂的爱车人士。除此之外,S595更提供18吋规格的大尺码。单导向的胎纹设计,在TFT(Tire Fashion Tech)的流行化设计理念下,创造出兼具性能与视觉感的胎纹线条,满足买家对于性 能与美观的双重要求。
Hankook K104
    来自韩国的Hankook K104,是今年中刚推出的新款性能胎,也是K102的后继胎款。K104专攻大尺寸市场,提供17~20吋等不同尺码。就胎纹的设计来说,K104同样采用单导向设计,除了中央两道纵向排水沟外,往外侧延伸的倾斜胎纹内侧,特别加上角度较大的横向胎纹,据厂方表示,此设计可以增加胎面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有效维持最大抓地力。
「信仰你的理念,而不是偶像。」——撒拉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07-19 14:39    IP属地:未知

Part 2 轮胎重量测试
    包括悬吊摇臂、连杆、卡钳、碟盘、轮圈与轮胎的悬吊下重量,对于操控特性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为这些机件位于悬吊下方,受频繁的上下作动所影响,就车厂所作的研究结果来看,增加或是减少1kg的悬吊下重量,相当于10kg车重差异。因此,轮胎重量也就成了车主斤斤计较的项目之一。在这个测试中,试车组以磅秤量测每款轮胎的净重,在测得五条17吋轮胎之后,竟发现最大重量差高达1.9kg。
    215/45R17这个组别中,重量最轻的是Falken ZE512,单条重量仅9.3kg,而另一条同样来自日本的Dunlop LM702,重量9.7kg。重量低于10公斤的还有来自韩国的Hankook K104,单一净重9.9kg。至于由台湾厂商生产的两条17吋轮胎,在重量测试中则较居弱势,除了南港NS-1为10.1kg外,飞达S595更是高达11.2kg。若与最轻的ZE512相比较,安装四条轮胎所增加的悬吊下重量,就达7.6kg,若再乘以十倍,相当于增加车重76kg。
「信仰你的理念,而不是偶像。」——撒拉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07-19 14:40    IP属地:未知

Part. 3 60km/h动态噪音
    60km/h动态噪音的测试场地在TIS大直线末端,试车组将速度控制在60km/h,并以踩离合器、怠速滑行的方式通过测试区。分贝计则以三脚架固定于距跑道1.5m、高1m的固定位置,并记录车辆通过测试区的最大分贝,最后以五次记录的平均值,作为每款轮胎的比较成绩。
    本次60km/h动态噪音测试在成绩上表现得颇为接近,17吋组的高低差仅1.8dB。Falken ZE512以71.8dB的表现拔得头筹,成为静肃性最佳的一条轮胎,Dunlop LM702则以72.4dB的成绩紧追在后。至于飞达S595与南港NS-1两条国产胎,分别测出73.2与73dB的平均成绩,动 态噪音值偏高。不过,来自韩国的Hankook K104,虽然在100~0km/h煞停测试中有着不错的表现,但动 态噪音却是五条17吋轮胎中最高的一组。
「信仰你的理念,而不是偶像。」——撒拉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07-19 14:41    IP属地:未知

Part. 4 100~0 km/h 煞停
    受TIS直线长度限制,以往轮胎评比的煞停测试,试车组多以80km/h作为起始速度,量测80~0km/h的煞停成绩。自试车组添购 VC3000这项测试利器之后,为了建立更具参考意义的数据,并与国际惯用测试方式接轨,特别将起始速度提高,进行100~0km/h的煞停测试。为此,试车组必须由直线前的大弯道开始加速,才能在进入测试区前达到100km/h以上的速度。
    在煞停测试中,每组轮胎必须获得五组的有效数据,最后成绩再以这五组成绩进行平均,以降低误差。同时为了避免煞车系统过热,每进行一次煞停测试后,试车组皆会适度地缓速行驶,降低煞车系统温度。经过超过35次的有效煞停之后,试车组分别获得七组轮胎的煞停成绩,进行加总、平均计算后,我们先由4,000元以下17吋组的成绩开始看起:在五组受测轮胎中,煞停时间与距离高低范围在2.94~3.15sec间,煞停距离则落于40.89~43.78m之间,若以煞停距离来看,成绩高低有着2.89m的差距,若以车长4350mm的Impreza GT来看,成绩差异超过半个车身。不过令人意外的是,南港NS-1在本项测试以2.94sec、40.89m的成绩拔得头筹,紧咬在后的是来自韩国的Hankook K104,成绩2.96sec、41.05m,两者煞停距离相差仅0.16m。而来自日本的Falken ZE-512与Dunlop LM702,在此项测试中的表现则略显弱势,分居四五两位。
「信仰你的理念,而不是偶像。」——撒拉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07-19 14:43    IP属地:未知

Part.5 轮胎磨耗测试
    本次轮胎集评的动态测试包括60km/h动态噪音、100~0km/h煞停,以及TIS赛道车手实驾,若与一般驾驶状况相比较,试车组的测试过程要来得激烈许多,因此,轮胎的磨耗现象也会显得较为剧烈。而各款轮胎不同的磨耗程度,相信也是各位读者相当关心的项目之一,为此,试车组特别加入轮胎磨耗这个全新的项目。
    首先,试车组在将轮组装上受测车辆之后,先经过和缓的短暂行驶,目的在于看出轮胎实际的接地面范围,接着,再利用光标卡尺量出最接近胎面中央的胎纹深度(A点),以及外侧胎面往轮胎中央10mm处的胎纹深度(B点)。第二次测试则是在完成五趟60km/h动 态噪音、五趟100~0km/h煞停测试,以及五圈的TIS实驾之后,再以游标卡尺量出A、B两点胎纹深度。至于A、B两点的深度变化,则分别代表不同意义:A点位于胎面中央,主要磨耗皆在煞停或是加速时造成;至于位于胎面外侧的B点,主要磨耗则在车辆过弯时造成,由于本次测试包括TIS实驾测试,因此,B点的磨耗程度往往较A点高。
    在17吋组中,飞达 S595无论在A点或是B点皆有不错的耐磨耗性,测试前后的磨损值仅0.2、0.37mm,至于Dunlop LM702 0.3、0.35mm的表现也颇为出色。至于A点磨耗0.3mm的Falken ZE512,0.6mm的B点磨耗值则较为严重。至于煞停成绩分居一二的南港 NS-1与Hankook K104,在磨耗测试中却也出现较严重的磨损程度,NS-1 A点0.45mm与Hankook K104 B点0.65mm的磨损值,分别高居17吋轮组之冠。
「信仰你的理念,而不是偶像。」——撒拉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07-19 14:46    IP属地:未知

Part. 6 试车组总评
    经过一整天的激烈测试,每条轮胎在各个项目中,皆有高低不一的差异表现,最后,试车组除了针对前项数据进行交叉分析外,更加入TIS赛道实际试跑,以及速马力威旭车队赛车手李思成的测试心得,为各位读者分析各款轮胎的表现。
首先看到Dunlop LM702,虽然煞停测试表现较弱,不过,无论是胎重、动态噪音、磨耗与循迹性皆有突出表现,若想在赛道中争取毫秒间的差异,LM702是相当不错的选择。不过在全负荷时若产生打滑现象,必须实时降低轮胎负荷,否则,下一秒可能就会立刻出现更严重的打滑,因此在全速飞驰的同时,也必须集中注意力。
    Falken ZE512则与LM702近似,纵然煞停成绩不尽出色,但对于安静诉求的车主而言,ZE512相当适合。加上突出的操控反应,可以提供更为清晰的路感。ZE512对于极限操驾下打滑的容许度较高,对驾驶者而言,可以用较轻松的心情控制车辆动态,即使车辆发生滑胎现象,也可以透过油门与方向盘掌控打滑程度。整体而言,ZE512可说是紧紧咬在LM702之后 至于S595则相当适合动力滑胎(甩尾),或是偏好活泼动态反应的车主使用,渐进的滑动感相当易于掌控。不过,偏高的动态噪音与胎重则是S595较为弱势之处。S595的胎壁强度较低,因此在迅速转动方向盘的同时,可以明显感觉到因胎壁变形,造成车头动向较不易清晰掌控的反应。
    南港NS-1的100~0km/h煞停成绩优异,为本次测试之冠,虽然73dB的动态噪音偏高,但有水平以上的操控表现。侧面刚性表现颇为出色,若是刻意提高过弯速度,或是加大油门开度,车手可以轻易地掌控侧滑的程度与方式,颇具驾驶乐趣。至于整体抓地力表现,NS-1则有水平表现,虽然不比LM702或是ZE512,但在巧妙的驾控下,还是可以发挥不错的速度。

    来自韩国的Hankook K104则有相当亮眼的成绩,非但100~0km/h煞停测试取得第二,低于10kg的胎重也让这条韩国胎不论与日本或是国产品相比皆毫不逊色。整体操控反应更令人印象深刻,除了激烈操驾时的轮胎尖叫声不大外,胎面胶质带来的黏腻感受,让这条新鲜胎货,有着与高价性 能胎相当接近的抓地力,至于胎壁刚性部份,K104的表现中等,只要不是过于鲁莽,在高速入弯的时候,并不会出现太过明显的推头现象。
「信仰你的理念,而不是偶像。」——撒拉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