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07-08 22:40 IP属地:未知
查看 24.3W | 回复 0
再上大石头
一、再见了,冰山梁 和自己的车队一起前行,是一种幸福。
和自己的朋友一起穿越,是一种快乐。
和自己的心情异起放松,是一种超然。
曾几何时,我们曾经光临过石头,这个赤城县后城镇的亚洲最大单体岩石。
但总有一种还想去的愿望和冲动。
不知道为什么,对这里情有独钟。
就在上周,竟然想单车前往。
后来去了一渡。
那么今天,从冰山梁回来,路过赤城。
如果再不去,都对不起自己。
2019年6月30日,D90大队5辆车计划登顶赤城大石头。 清晨5:20起床,煮早餐,欣赏云雾中的冰山梁,感受夏季的寒冬。
收拾行囊,结束露营之旅。
8:50,队伍离开美丽的冰山梁。
分两队回京,部队直接回京,二队穿越大石头回京。
而我,当然选择二队。
在我们昨天露营地的下坡处,还有大片的帐篷,未曾收起。
再见了,朋友们!我们去大石头喽! 如果不是很冷,如果今天是晴天,我们会更加喜欢冰山梁。
山顶的一览无余,山下的郁郁葱葱,分散在荒野中坚强的花花草草,无不彰显着自然的神奇和魅力。
一路下山,到达一个小木屋。
在此休整,合影留念。
二、我来了,大石头 再见大石头,心中依然兴奋。
和上次,其实仅仅两月之隔。
但风景已完全不一样,到处是郁郁葱葱,到处是生机盎然。
更高兴的是,这次和车队一起穿越,不用有任何担心。
路线选择也有所不同。
这次在进入水泥路之后的第一个上山岔路口,就开始上山。
和4月相比,路显得很窄,可能是两边的树枝生长的缘故。
很多地方有水和泥坑,偶尔会打滑。
好在前半段难度不大,大家行驶顺利。
后半程,在一个三岔路口,一边是极陡的陡坡,一边是未知路线。
眼看一边陡坡上有几辆车,最前面的已经停下等待救援。
大家决定不去冒险,走一边的路线试一试。
结果没走多远,发现有一个难题。
侧坡很大,而且同时出现台阶式路面,很多大石头,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滑下山崖。
我是头车,第一个尝试。
好在有宝平哥指挥,侧坡、石头台阶、胳膊肘弯,都顺利通过。
大家也都有惊无险地通过。
过了这一段,上面的路线就没有难度。
而此时,目测距离大石头顶峰不超过1公里,都能看见山顶的小房子。
10分钟后,顺利登顶。
大家在顶峰合影留念,休整吃西瓜。
风很大,不建议距离悬崖太近。
欣赏美景之后,集体下山。
在下山路段的后半程,和上次的轨迹重合。
下山路线可以参考我以前的大石头的帖子,不再赘述。
13:50,安全抵达山下,在附近午餐。
大家有些累,但吃谈甚欢!
吃饱喝足,集体结队回京,
18:50左右,安全到家。
三、我用车,我来说 以下分析非专业,如有不对之处,请见谅
1、车身:车身宽度192cm,外观威武,内部横向空间和其他车相比,有很大优势。但是在山路上行驶,尤其两边还有各种树枝的时候,车身宽并没有优势,车漆容易刮伤。
2、减震:我到现在用的仍然是原车减震,和车友后换的氮减相比,舒适性差些,在沟沟坎坎行驶时,会有些颠簸和弹跳,但这不影响车的通过性能。
3、通过性:其实,原车的通过性已经很好了。我做了增高,在大石头穿越,没有什么压力,全程无托底现象。
4、悬挂行程:D90在应付一般的非铺装路面时,非常不错。但是一旦遇到大的交叉轴的时候,会经常出现某个轮子悬空,悬架行程不够长。
5、动力:没的说,源源不断,在经过爬坡、涉水、岩石、交叉轴等各种路段时,动力都很及时,均能轻松通过。
更多精彩,敬请期待视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