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爱卡自助游 >  走,去看雪呀!——帕杰罗V93的东北寻寒记(更新中)

发表于 2019-03-26 19:10    IP属地:未知

查看 262.9W | 回复 151
走,去看雪呀!——帕杰罗V93的东北寻寒记(更新中)
爱卡币+140
共获得爱卡币
米版温馨提示:此帖已荣登社区日报-第868期,更多精彩互动咨询请收藏【社区日报】
2019年1月份,从杭州到北京到满洲里,一场50多度温差的旅行。与帕杰罗V93一起度过七天,只为看看东北真正的雪景。
==============================================================================================================================================================
目录:1、 走啊!!去看雪啊!!(Day 1北京出发)
冬天开敞篷去东北啊?我才不干呢
-
2、熬夜双雄(Day2 北京到阿尔山)
——我有点困哎。
——我不困!!
-
3、早起的虫儿被鸟吃(Day3 阿尔山)
大叔真不是我冒犯啊,您这种玩法什么都拍不到的。
-
4、零下20度的冬泳体验(Day 4 阿尔山)
救命啊有人掉河里了!
-
5、下一个加油站还有多远?(Day 4 阿尔山到根河)
全都关门了?我就跟你说刚才应该加油的!
-
6、孤独的旅行 (day 5 根河到冷极村到额尔古纳)
——老陈,我觉得有点不对啊,咱不会是开进俄罗斯了吧?
-
7、我要去当汽车编辑!(Day 6 额尔古纳到满洲里)
我要发个朋友圈,看看有没有认识的汽车编辑在这里,带我混进去开奔驰!
-
8、满洲里毛妹攻略 (day 7 满洲里)
如何在男人的天堂顺利搞定俄罗斯小MM的全部经验
-
9、番外篇:所以零下30度到底穿什么比较靠谱?
实测始祖鸟的几款SV系列到底能不能扛住东北的冬天
-
==============================================================================================================================================================
关于视频中漂移内容的说明:
1、本人已确认现场安全,并已将车速控制在安全的范围内。
2、本人有比较丰富的漂移经验。
3、漂移有危险,玩之前请确认场地和车辆的状况,切勿在公共道路上危险驾驶。
把有趣的视频汇总了一下,素材不多,大家多包涵
在林海雪原中穿梭,真是妙不可言。在这一瞬间,仿佛整个世界都是你的。自己开在了一条永远没有终点的路上。
莫尔道嘎-额尔古纳的路上,静谧的森林小道和满天的繁星
阿尔山雾凇,只有在非常特殊的时间才能拍到粉色的背景哦!!!
1、序言 走啊,去看雪!每年的一月份,对于很多摄影师来说,基本上都进入淡季了。毕竟没有多少客户喜欢在冰天雪地里拍东西况且年关将至,客户爸爸的账款也都结的差不多了,心里的小鹿开始四处乱撞,提醒自己是时候去浪一圈了呀!屋外天寒地冻,去南方度个假是个不错的选择。广东的美食,福建的茶山,海南的沙滩,开车去兜兜风,所有的坏心情一扫而空!当然,国内有很多景点和旅行目的地仍然十分坑人,特别是春节旅游旺季期间,各路黑心商家可以说是磨刀霍霍摩拳擦掌,三亚这种地方,实在是万万去不得的。百无聊赖的打两局战地V,煮上咖啡小憩一番,缩进椅子里发个呆。小猫跳到腿上来卧住,满意的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
刚过完元旦的北京正在经历一波寒潮,而暖气正烧的滚烫,一缕阳光从窗帘间照了进来。休假的生活实在是太美好了。手机屏幕亮起,oldchen邀请你语音聊天。老陈其实也没有多大岁数,甚至还比我小半年。但是既然微信名字叫oldchen,所以大家也就都管他叫老陈了。老陈也是个摄影师,户外经验十分丰富,开车也是老司机级别。前阵子举家搬到杭州,开始开辟南方市场,算来也有好久没见了。“喂索大师啊,我想去东北转一圈,你走不走,看看雪呀拍点照片呀,我都好久没看见下雪了!........嗯,当然是开车去啊!.....................啥,你不是有车吗?”Emmmm.....我是有车没错。扭头往窗外看去,停车场上停着下面这三辆车。
小牛M1——高尔夫敞篷车——比亚迪秦EV300
来!你过来!你说哪辆车能开到东北去!!!你说!!我保证不打死你!
回想一下,北京确实也有快要一年没下雪了,而且连着两年的冬天都是直到春天开花的季节,才匆忙飘下几朵雪花,显得毫无诚意。
如此说来去东北的林海雪原里散散步,似乎也是极好的。我的脑子飞快地转了起来。
开电动车是不现实的。本来就是占号用的老款比亚迪秦EV,续航只有300km。就算是冬天的北京,不开空调续航都会降低到200km,何况零下二三十度的东北呢?更别说充电的问题了。踏踏实实在城里代步就好了。开敞篷车……那画面太美我不敢想。别误会,我并不是说开篷的问题,没有人会傻到冬天跑到东北去吹风。真正的问题是车子空间太小,后备箱只有250L,而且后座也很挤,就算一个人出去玩都要把所有空间塞得满满的才够用,更何况两个人呢?最重要的是:车子是前驱车。东北地区冰天雪地,积雪有膝盖那么高(出发前的幻想),开两驱车肯定是不靠谱的,万一陷进雪里毫无办法,而且驾驶安全性也大打折扣。怎么办?
哎!!!我哥不是有一辆帕杰罗嘛!“喂~弟弟啊,啥事儿?哦~借车啊~~~车是不可能借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借车给别人的……啥?一天500?”是的。最后我以每天500元加免费保养一次的条件,成功地把这个大家伙开了回来。
我堂哥是在某个大型商业银行任职的成功人士……在计算了一下8天的理财收益之后(40万本金,8天利息4000,年化收益率45%),果断出手
几个人合力将行李箱装到了车顶上。长途旅行的时候车顶行李箱非常实用,一些不常用的、备用的东西可以丢到上面去。当然,一定要捆扎牢固,不然物品在里面乱甩的话比较危险。另外就是行李箱因为会加大风阻,百公里油耗会多那么1~2L。
我哥在机场附近上班,没有车是不方便的,所以把我的车开过去给他代步一周
车子到手,本来是想随手记录一下里程的。但是右边那个AVG 24.3L/100km 着实吓到我了……
由于比之前开的车宽了很多,在晚高峰的北京一路提心吊胆的驾驶,直到稳稳的停在车位里自己才松了一口气。
V6啊嘿嘿嘿嘿……
前脸可以说是相当霸气了,毕竟是硬派越野车,光看外观就有一种放心的感觉
山猫配置的超选四驱系统看起来确实有点复杂,为了防止误操作,我还特意读了两遍说明书。
讲真我是一直很不喜欢开越野车的。尤其是作为一款中大型SUV,帕杰罗巨大的身材让开惯了高尔夫的我感到异常紧张。虽然视野开阔了很多,但是明显感觉到左右两侧车辆对我的压迫感。发动机虽然是3.0L的,但是账面上的马力只有174马力,比高尔夫敞篷的1.4T双增压略微大了十几马力,也不知道那剩下的1.6升排量都干嘛使了再考虑到车身重2吨多,就算是踩了地板油,也只能慢慢的把速度提上来。这个时候,怒吼的发动机仿佛在跟你说:“催啥催,你见过有大胖子参加100米短跑的吗?”相比之下,敞篷高尔夫的公路性能就好很多了。机械 涡轮双增压的1.4T发动机也是很线性的哟!加上车身重量只有1.4吨,在晚高峰的车流中穿梭可以说是身轻如燕,灵活自在。比亚迪电动车就更不用说了,无需换挡,只要轻轻深踩电门,推背感立刻汹涌而至。虽然和更高端的电动四驱车型尚有距离,但是也足够用了。更何况电费只有区区的8分钱每公里呢!沿着机场高速走四环回到家里,看看帕杰罗的平均油耗……24L/100km????我当然不会买这样的车上下班呀!!!!!!!==========================================可怜巴巴的分割线=====================================================好了,车子已经搞定了,但是零下30度的天气不是闹着玩的,更何况去了那边一定是要拍摄星空的。夜间的温度更低,而且需要在户外停留较长的时间,这就要认真考虑保暖问题了。
好在我和老陈都是户外经验丰富的摄影师,之前还作为陈坤《行走的力量》的摄影师一起行走、工作过。大家的装备都很齐备,只要查漏补缺就行啦。
北京的冬天不过零下十度,因此去到零下二三十度的地方,增加一件羽绒服很有必要。考虑到可能需要在雪地上行走,踏雪板会带来不错的体验。踏雪板不用买太贵的,迪卡侬的就可以了,毕竟是不太常用的装备。
一番买买买之后,开始收拾打包,准备装车。
考虑到自己的装备仅仅能应付北京的冬天,于是紧急采购了一件垂涎已久的羽绒服
作为一个经常在外面挨冻的摄影狗,适当投资装备能增加舒适度,提高拍摄效率。
自从我认识了一个经常在中美之间往返的朋友之后,买始祖鸟的价格就变成了国内的不到1/2还等什么,是时候清空购物清单了
图中包括:MSR HUBBA NX2 双人帐篷和地垫;Therm A Rest 超轻充气防潮垫;MSR WindBurner气炉锅具套装;
始祖鸟Fission SV棉服、Cerium SV Hoody 羽绒服、Cerium LT jacket轻薄羽绒服、Alpha SV冲锋衣、Alpha SL硬壳裤、Gamma LT裤子、Gamma AR裤子x2,Rho AR 保暖内衣套装、Altra 65背包以及军鸟Ninja Hoody抓绒、军鸟Assault 30背包。
还有一些速干衣作为内衣略过不表。在帖子的最后,我会简单给大家讲一下户外装备的购买、搭配使用方法以及这些服装的在严寒地区的实际穿着效果。
羽绒服面料比较软,而且不防水。如果是在干冷无风的环境下可以单独穿着,如果是去下雪、风大或者树林,就需要套一件硬壳冲锋衣做进一步的防护了。不然几千块钱买的新衣服被树枝划破一个大口子有你哭的……
排骨羽绒服轻便保暖,也可以套在Fission SV棉服里面,进一步增加保暖性能(在北京,Fission SV里面只要套一件抓绒就能过冬了,而且还是防水面料)
买了一大堆应急食品,事实证明,除了可乐和咖啡,其他的一点儿都没用上不过长途旅行还是应该准备一些,心里会比较踏实!
一番忙碌的收拾和打包之后,陆续将物资搬到车子上,然后去机场和杭州飞过来的老陈汇合出发。讲真,帕杰罗的后备箱实在是大,就算是R36旅行车这样的大屁股恐怕也不是帕杰罗的对手。以前自己开高尔夫出去玩因为车子太小了,哪些东西要带上,哪些东西没必要带,都要纠结好久。特别是各种摄影器材就要单独占一个巨大的箱子,加上架子滑轨无人机,生活物品和应急物资的空间可以说是捉襟见肘。现在可好了,看着方方正正的后备箱,甭管有用没用,先塞进去再说!
一个人的装备就有这么多了,还好帕杰罗的后备箱够大够爽,再塞两个人的装备恐怕都没问题
竟然还有暗格!开惯了小车之后面对这么多储物空间顿时觉得好幸福……
好了,就这样,东北寻寒之旅正式开始了!(未完待续)
==============================华丽丽的分割线,出发!=======================================
2、熬夜双雄
由于老陈从杭州飞过来,所以我决定直接在机场汇合上高速出发。中午的机场高速车流滚滚,有的着急赶路横冲直撞,有的出发早了慢慢悠悠,需要小心翼翼的驾驶。不过好在越野车底盘很高,可以看到比较远的地方,远处的交通状况一览无余,客观上也还是提高了一点安全性。
-
今天的计划是从北京沿大广高速到达通辽市。这一段800KM左右,路况不错,限速120。两个人轮换着开车,中午出发大约晚上8点多就能到了,可以说是毫无压力。
茅荆坝服务区,充电站亲测可用
路上来一张iPhone随手拍!
一路向北有说有笑,很快就到达了茅荆坝服务区。这个服务区我来过很多次了,之前为媒体拍摄电动车的试驾活动的时候,只要是往塞罕坝方向的路线,都要全体在这里进行充电。因为这里是去塞罕坝路上最后的一个充电站了。想想前几年还在做300公里续航的电动车测试,才一两年的功夫很多车型竟然已经可以达到400甚至500公里续航了,科技的进步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呀。
话说回来,这次虽然不用给车充电,但是开了一路没有休息,天色也不早了,人也是要充一下电的嘛干脆就在服务区把饭吃了吧!
简单几个菜,味道不错!!!
狼吞虎咽一顿大吃,拍拍肚皮准备继续上路。这时候一个问题摆在了面前:到达通辽预计8点半左右,就算早点休息第二天早点儿出发,到达阿尔山也要将近一天的时间。因为从通辽开始,前往阿尔山就不再是高速公路了,而是省道。接近山区的时候,路面还有积雪,肯定会影响行进速度。如果直接赶路到阿尔山,可能要凌晨才能到达,路上难免有点不安全。
这时候,两个老司机对视一眼,瞬间秒懂对方的意图。
——走啊?
——走!怕你啊!
内蒙古的92号汽油不到六块钱一升,综合起来看14L/100km的用车成本也没那么高……
1400公里,熬个大夜开过去!
开过通辽没多远,高速公路就截止了。之后就是看上去漫长无止境的普通公路。帕杰罗的隔音性能并不是特别好,开到100公里时速就能听到比较明显的风噪,车内交谈必须提高音量。当然,也有可能是装了行李箱的缘故,不知道做个全车隔音会不会好一些。
一口气又开出去100多公里,地面开始出现零星的积雪了。虽然积雪路面行车会有一点危险,但是不知道为啥我竟然有点隐隐的期待。可能是因为自己开的是超选四驱带中央和后桥差速锁加扭力放大的硬派越野车吧(内心戏真多……其实除了高速四驱4H档其他压根用不上
路面时不时会出现轻微积雪
听着歌儿,聊着天,在风噪和胎噪和发动机的轰鸣声中,我们一路向前狂奔。
地势渐渐走高,终于在大约凌晨四五点钟的样子,终于开始进山了。路上的积雪也随之变厚,在某些比较急促的转弯路段,可以明显感觉到车子在推头。这个时候,赶紧将档杆从2H也就是后驱模式切换成4H,也就是全时四驱。山猫的超选四驱系统可以在100km/h以下的速度随时自由切换后驱和四驱,非常的方便。只要一挂上四驱,立刻就可以感觉到后轮开始听话了,循迹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早上六点半到达阿尔山,赶紧加个油找地方睡觉啦!
睡了一觉起来,发现刚刚到中午,每个人只睡了四五个小时。看来第一天果然是最兴奋的,宾馆对面有一家叫做大草原羔羊火锅的店,看上去还不错,价格不错量又足,试吃了一下非常满意。后来,我们又在这里吃了三四顿,连老板娘都认识我们了。当然,这就是之后的故事了。
这里的雪特别厚,轮胎经常被陷住,所以就只好靠铁锹一下下的把积雪弄走了。
太阳落山啦,再待在山里恐怕不太安全。所以拍到这会儿,也就改往回走了。
入夜的阿尔山市区,灯火通明。
这要是在雪乡吃这么多,还不得照着800往上了
实际上我们每人只花了100多……
屋内的暖气,屋外的寒冬
阿尔山车站是一个非常古老有着悠久历史的车站。外观拍了一圈,打算进里面转转。这时候老陈提醒我说,里面其实没啥可拍的……
我自然是不信这一套了,走过去拉开窗帘一看,嚯~~~~~!!!
确实是没什么可拍的。相机都摆不下啊!
果然是“没什么”可拍的……
看完了小火车,附近的冰雪节大牌楼仿佛在向我们遥遥招手。不过“养生”冰雪节为什么能养生就不知道了每人缴纳了50元门票,进到场地里看看冰雕。
门楼还挺壮观的哈,千万别以为走到这里就到了,如果把车停在这门口那就悲剧了,因为往里还要走差不多一两公里……
颇有雪乡的赶脚
是天坛呀
快过年了,很有中国特色
阿尔山的冬夜果然冷的不寻常,即使是我穿了两层羽绒服,竟然感觉不到身体里有丝毫热乎气。尤其是脚,虽然登山鞋是防水的,但对于保暖来说几乎没什么作用,只要在雪地里踩一会儿雪,寒气还是会渗入鞋内,把脚趾冻得疼痛不堪。为了加强血液循环,必须不停地走动,不然就会有冻伤的风险。不过,来这种地方确实还是尽量要穿防水的鞋子。否则的话雪水会打湿你的鞋和袜子,在零下20多度的冰天雪地,那可就真够你受了。
溜溜达达的拍到九点多,终于转完了一大圈,该看的也都看遍了。脚早就已经没有知觉,身体也在一直剧烈地哆嗦,看来今天还是穿少了。出口附近有一片住宿吃饭的休息区,找一个房间进去暖和一下吧!
刚一进屋还没坐下,眼镜就已经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霜,紧接着相机和镜头上也出现了。这主要是因为室内的空气温暖潮湿,而相机表面的温度还在零下二十度左右,所以很快就会凝结成霜冻住。虽然专业级相机防水性能还不错,但这种情况还是应该尽量避免。解决方法很简单:套个塑料袋扎好口子就可以啦,等相机表面的温度慢慢恢复到室温水平即可。休息片刻,想到可能还要早起拍日出,两个人匆匆忙忙的回到了酒店。
从户外多斤屋内取暖,不出几分钟镜头上就结了一层霜
============================================累的半死的分割线==========================================
Day 3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起的虫儿被鸟吃赶了一夜的路本来也没休息好,中午又爬起来拍到晚上,其实是很累的。但是气温却没有想象中的低。评估了一下夜间的气温,似乎还是在能忍受的范围之内,于是我们决定,早早睡觉,夜里爬起来拍星空!
3点钟爬起来,开车返回到白狼岭的雾凇景区。老陈神秘兮兮的掏出了他新买的手机,跟我说要试一下能不能拍夜景。
Emmmm.......我记得iphoneX是没这功能的,就算安装了软件也不行。
再说了,用相机不是挺好的吗!
iphoneX和荣耀V20。国产机最近几年进步挺大呀。
EOS 1Dx2拍摄。这画面的纯净度,全画幅就是香,真香
用手电轻微对周围树木补光。由于风大,长曝光的时候树木摇动造成了轻微的虚影。
还真别说,这手机的夜景拍摄还可以……着实把我震惊了一把。当然,你不能看100%放大的细节,和相机比差距还是很明显的。但是……我还是很震惊。哈哈哈。
至少,普通人支个架子随手一拍就可以发朋友圈收赞了吧。挺好。
想不到现在手机都能拍星空了……
下面的树木其实没有这么亮,是我们用手电轻微补光的结果。
这张似乎曝光有点多了……
不知不觉天都快亮了。
景区附近的栈道
V20的HDR效果还不错,不用怎么后期修图就挺好看的
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朝阳给大地带来了万丈光芒,生机勃勃的一天又开始了。在朝阳刚刚露出的时候,天空和雾凇都会变成粉色,十分好看。但是这个时间非常短暂,只要太阳完全升起,一切就会回归到金黄的色彩。
抓紧这难得宝贵的十五分钟,我给车子拍了一组照片。
我还知道,很快,旅行团的大巴就要来了。
天亮了
一抹阳光洒上树梢
即将见到初升的朝阳
太阳即将出来的那一刻,淡淡的阳光将雾凇林染成了粉色
拍了半晚上星空,脚架都结霜了
不捂住鼻子嘴巴,冷。捂住鼻子嘴巴,眼镜起雾。可以说是很难受了。
简单的在非铺装雪地路面里开了一会儿。超选四驱确实非常给力,日常只要连接中央差速器就可以了,稳定性和抓地力都很有保障。在个别很滑的路面会偶尔单轮失去抓地力,锁止中央差速器也基本上就过去了。需要把后桥差速器锁止才能通过的路面目前没有遇到,主要是太过于危险的路段我不太敢走,毕竟车不是我的嘛!
-
车子底盘非常高,个子矮的人要上车还是有些吃力的。接近角和离去角都十分令人满意,除非是很夸张的障碍不然都可以轻松通过。3.0L的发动机虽然马力不大,但是低转扭矩还是可以的,配合低速四驱的扭矩放大功能,没有上不去的坡。当然,如果是3.8的发动机,高速上超车估计可以更从容一些吧!
-
总的来说,开着这款车出去玩,心里非常踏实。下面来一些细节图。
全地形轮胎,油耗上升1个左右,但是雪路驾驶非常稳健
拖车钩使用很方便,最近正在忽悠我哥买个拖挂房车
电动座椅,比手动方便
打开中后两把锁,脱困还是可以的。不过如果雪太厚还是得清理一下车轮前面的雪堆,不然没用
确实非常通透
冬天直接导航白狼岭即可。实际上这里也是我们在整个旅途中看到的最大规模的雾凇了
================================冻得发抖的分割线================================================
估摸着9点多钟吧,一辆辆满载游客的大巴搭载着各路老法师前来观景,原本静谧的林子里瞬间开始人声鼎沸,各种长枪大炮也都架了起来。在一片片晶莹的雪花和暖暖的阳光下,大家谁也不甘示弱,纷纷摆出最专业的架势狂按快门。
“哎小伙子让一让啊,你影响到我了,你这衣服是红色的,反光会导致我这株雪白的雾凇枝产生一些白平衡上的影响……”
看到我欲言又止的样子,大爷又说到:“你这个架子不太稳,镜头也不够长,还是先让一下吧。”
-
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那我就起身让位吧。
临走的时候,我打开相机屏幕,给大爷们展示了一下星空和朝阳,语重心长的解释:
“大爷真不是我说啊,您这种常规照片拍来拍去也就是那么回事儿,没啥新鲜的。要想拍到不一样的东西,您恐怕还是得早点儿来……我们夜里3点就过来了,您现在这会儿才过来拍,怕是有点晚了
-
然后,在老法师们一片捶胸顿足的懊悔声中,发动车子扬长而去。
====================================得意洋洋的分割线===========================================
4、零下20度的冬泳体验(Day 4 阿尔山)
离开白狼岭,时间已经是上午9点多钟了。太阳正在懒洋洋的照向大地,温度一点点的升高,外面终于没有之前那样奇寒彻骨了。
坐在路边打开气炉,我和老陈一边烧水泡面吃早饭,一边研究一会儿去哪儿干什么。
3点多起来一直熬了大半夜,虽然拍到了不少满意的照片,但是毕竟连续疲劳作战,眼皮已经逐渐发沉了。但是老陈正来精神头儿呢,想继续前进,前往阿尔山天池附近转转。看我似乎不是很感冒的样子,还拿出之前夏天去度假的时候拍的美景来诱惑我。
既然这样,那就去呗。
清晨的雾凇林,和正午的光影完全不同。
一路飞奔前往阿尔山景区,路上的积雪基本上只被清理掉一条车道的宽度。所以在进弯路前一定要减速,不然过弯的时候恰好与对面会车的话,压在雪地的轮胎很容易打滑造成危险。虽然大家都是老司机,但是我俩和当地的司机比起来,还是谨慎多了。经常是我们开60,蒙E的车开100……也不知道那些司机是真的悍不畏死还是心里有数,反正看他们在积雪路段以100的时速转弯,我的心里着实捏了一把汗……
当地最多的就是这种路况了,在中间开到120都不是事儿,但是会车的时候可就要额外小心了
森林公园门票
买好票准备进景区,回头发现一辆京牌的大皮卡停在我们旁边。定睛一看,原来是坦途啊!!
北京最近几年限购的政策,导致皮卡开始火爆了起来。虽然不能进五环,但是好歹是个京牌,一些摇号不中的人(包括我朋友),开始把希望寄托在皮卡上。虽然坦途确实贵了点儿,但是10几万还是有很多可选择的余地,比如我朋友买的日产纳瓦拉,2.4L自动四驱;空间合理价格不贵,出去玩还是相当爽的。
记住这辆车~~后面还会遇到
如果想在阿尔山周边彻底玩好,可能要花好多天的时间。
不冻河是一个很有趣的地理现象。阿尔山的地热资源丰富,河水在流经这里的时候,虽然室外已经是冰天雪地,但是冒着热气的河水却还汩汩从冰面上流出来。越是接近河心的地方水越不易凉透,因此一直在流动;而接近岸边的地方因为水深比较浅,很容易散去热量冻住,因此河边会有一层结实的冰,而河心的水却一直在流动。找到一处比较容易下到岸边的缺口,把车子开到山坡上摆拍点儿造型。老陈拎起箱子和装备,下到河边去拍风景。10点多的太阳把大地照的一片金黄,猛烈的大风把积雪吹散到了天上。虽然拍出来的照片还蛮好看的,但是身临其境却并不是一个很好的主意。
在零下20度的户外,大风会快速的将人体的热量带走,形成风寒效应。如果没有相应的防风衣物,身体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失温,甚至出现生命危险。虽然穿着两层羽绒服,但是我还是觉得冷气从衣服的各个缝隙里钻进来,没有一丁点暖和的感觉。
哆哆嗦嗦的拍了几张图,觉得可选的角度就那么多,赶紧躲进车里开足暖气,然后慢悠悠的往河边开去。
大风卷起积雪,甚是壮观。
挂上四驱和中央差速锁,积雪 泥巴的小山坡轻而易举的就开下来了。走到河边一看,确实甚是壮观。周围冰天雪地,而河水在缓缓地流动,某些地方甚至会冒出热气。一个牛群就在附近喝水,虽然不见主人,但想必是家养的宠物,而不是野生的。
老陈正趴在岸边拍摄河水和冰层,左手DJI OSMO Pocket,右手iphoneXS Max,拍的不亦乐乎。只是远远的看了看冰层的厚度,我总觉得有些不靠谱。正要提醒他小心一点,突然,人在我面前消失了!没错,老陈掉河里了。一瞬间我的脑子飞快地转了起来:
1、河水可能比较深,因为冰层边缘离岸边至少5米左右。如果我去救,必须考虑到冰层再次破裂的风险。
2、车子后备箱的暗格里有一根拖车绳,如果老陈无法爬上来,我就立刻去把绳子拿来抛给他,不然一旦衣服浸水,就很难再维持浮力,人会有生命危险。
3、周围有很多机器设备,一定要先抢救出来,避免冰层再次破裂殃及池鱼……
就在我飞快思考的3秒钟内,手机和OSMO Pocket先后从水中飞到了岸上;紧接着一个庞大的身躯灵活的爬了上来。事后分析,幸亏老陈穿了防风防水的羽绒服,虽然不防水泡,但是在短短一两分钟内,水无法快速将衣服浸湿,羽绒服里储存的空气反而起到了一个救生衣的作用。河水深不见底,如果一两分钟内无法爬上来,衣服浸湿加上人在冰水中丧失体力,可能就麻烦了。
喜欢拍照的人都有一个毛病,想拍到好看的东西可以不顾任何危险
看看河边的冰就知道有多薄了
还好带的衣服比较多,赶紧换掉一身防止感冒
有趣的是,老陈回忆说河水其实并不是很冷,也不知道是真的不冷,还是当时瞬间没有感觉到冷……反正如果让我跳下去冬泳,我才不干咧……
此次意外事故,导致DJI OSMO Pocket无法开机。看来没有防水设计的产品确实是很脆弱的……
换下来的衣服,几分钟就被冻得硬邦邦了。
中午时分,天气逐渐变暖,只穿一层羽绒服也敢在外面活动了。
四驱非常给力!
牛群的主人终于出现了。穿着大雨靴在肆意河边赶牛,完全不介意自己是不是会掉进河里。
照片拍了不少,衣服也湿了不少。看看目前的状况,也就只能在车里躲着了。把湿衣服挂在后备箱里晾起来,暖风开到最大,我们决定回到阿尔山市区再吃一顿火锅,然后直奔海拉尔。吃火锅的时候来了一群旅行团,据说政府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给游客很大的补贴力度,每人只要花极少的钱就可以来这里玩一圈。当然,我们这种自驾游的客人就只能不好意思了。
阿尔山飞机场。夏天直接飞过来度个假很方便。
======================================我是结满了冰的分割线============================================
5、下一个加油站还有多远?(Day 4 阿尔山到根河)
中午时分吃饱喝足,开始往海拉尔方向前进。开出阿尔山区,所见之处皆是大片草原,上面覆盖着厚厚的积雪。风力也在逐渐加大,甚至会有方向盘突然被夺的感觉。开了这一路,从阿尔山之后终于感觉渐渐进入冰雪的世界了。毕竟我们此行是来看雪的呀!
好景不长,快到海拉尔的时候,雪竟然越来越少了。
少到什么地步?
北京也下雪了,郊区的朋友发朋友圈庆贺,我们看了之后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南方……
此外,最最最最重要的一点!!!!
我们是在东北呀!!!!!为什么气温是零下十度!!!!
从北京出发那天,北京也是零下十度!!!
我们是来体验极寒天气的呀!!!!!
一路无话,我俩一边看着不断上涨的温度计,一边往海拉尔开去。
过了阿尔山,又是这种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了。
公路两侧的雪被风吹起来,可以想象一下风力有多么强劲了吧
雪呢??雪呢?!?!
路遇长城皮卡测试车。
海拉尔的城市建设得相当不错
近年的海拉尔发展的可以说是相当迅速,吸引了大量周边的居民来城市定居。不过大型城市可以吸引当地牧民,可吸引不了我们这样的游客没有低温,没有积雪,我和老陈在海拉尔没有任何停留和游玩的兴致。看看天色还早,索性直接奔向中国的极寒点所在地:根河。
说到冷, 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漠河。确实,作为中国最北端的城市,漠河经常可以测得零下三四十度的低温。但是要说到中国最冷的观测记录地,则是根河附近的冷极村,历史最低温度-58度。
既然本次旅行是来体验严寒的,根河和冷极村当然是要走一遭的。
出了城,往额尔古纳的方向前进,就可以到达根河了。
不管走到哪儿,只要看到这样的牌子,不用怀疑,你还在中国境内
刚出了海拉尔没多久,远处高速公路的辅路上有一个中国石油的加油站。不过这个加油站不在路边,目测要下高速然后稍微绕一段路才能过去。所以到底要不要去加油呢?
以我的习惯,长途行车只要油量低于一半,就要立刻找地方加油,尤其是离开大城市之前。况且上次加油还是在阿尔山,如果直接开到根河总计600KM,以帕杰罗的续航来讲,直接开到有点悬。
而老陈对此并不以为然。海拉尔到根河不是很远,大概只有240多公里的样子。油箱里还剩下将近一半的汽油,显示有250公里的续航。路上随便找一个加油站加一下应该就可以了吧?
好吧,看来我是太谨慎了一点。既然这么说,那就等下一个加油站再加油呗!
结果,这么个决定导致我俩差点儿在路上抛锚。
在东北的冬天,高速路上压根就没几辆车。尤其是往北走,有时候路上寂静的让人心里发毛。路边的服务区门前早就盖满了厚厚的积雪,厕所也锁了门,更别提加油了。
开到离根河还有150公里的时候,导航显示的最近的加油站竟然还是之前那个中国石油。汽车显示的剩余续航则始终和目的地的距离保持一致。这时候我是真的有点开始心慌了,这就表示只要我们路上出现任何的问题,比如走错路或者爬大坡,都有可能趴在半路上。
离目的地还有50km的时候,汽车已经不再显示剩余里程了,RANGE下面是----。
“……老陈,你说,以现在的气温,如果咱们在半路上抛锚了,是在车里裹睡袋等救援,还是下车扎帐篷等救援?”
“……老陈,路边那个救援电话你拍张图呗?”
“……老陈,你说咱们……”
“草,你有完没完了,你给我闭嘴!开车!!!!”
左边的油表已经快要到底了,没办法,用后驱开吧,省一点是一点
零下20度的天气里把汽油烧完趴在半路上是什么感觉?
一路战战兢兢开到根河市,油表的指针到最底下已经过好久了。远远地看见中国石油的大招牌,我的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看来油表的灯亮了还是可以再开至少50KM嘛,吓死我了。
高高兴兴停好车,接下来就是加满汽油,找地方住下然后饱餐一顿了。
“不好意思啊先生,我们这个加油站今天检修,不能给您加油。”
当工作人员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都快跪下来了。
大哥,我们的车马上就要熄火了好吗!
根据工作人员的指点,三公里外还有另一个正常营业的中石油。谁知道开车上路,左转右转就是怎么也找不到。跟着导航走了四五公里,看到的是一个被围栏围起来的中石油加油站,无奈导航下一个站点走了三四公里,找到一个民营加油站“兴安石油”,竟然也是关门状态。
把车子熄火停在路边,老陈也终于坐不住了。根河本来就不大,走了七八公里,这里已经有了城外的感觉,周围一片漆黑。说不得,硬着头皮往市里的方向开吧,就算抛锚了,也得抛在市区里啊!
回到大约市中心的位置,再次拦下一个的哥,终于给我们指出了正确的方向。1公里多以外,有一个还在营业的中石化。
加上油的一刹那,我已经热泪盈眶了。81.78升油?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帕杰罗的油箱是82升……
也就是说,我们可能还能再开不到一公里了吧。
找到一个带地库的酒店,终于想起来原来今天还没吃饭啊……
果然人一紧张,就什么都顾不得了,心里的大石头一旦放下,第一件事儿想到的,就是吃
坏消息是,根河也不是很冷,前几天冷空气刚刚过境,目前正好回暖,最低也就是零下20度左右的样子。而前几天嘛……白天也有零下三十多度哟!!!看来这次寻寒之旅八成要泡汤了。
随便找了个馆子吃饱饭早早睡下,第二天去冷极村碰碰运气吧。
在这种一年供暖9个月的地方,没有地库车会被冻坏的……

[ 本帖最后由 scicy 于 2019-4-2 22:57 编辑 ]
跟着超哥走,吃肉喝啤酒!
新浪微博:摄影师索超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03-27 21:17    IP属地:未知

爱卡币+20
共获得爱卡币
引用 HotCat 于 19-03-27 18:56 发表的回复
如果不会开,油门小了,油耗上20个就很正常了。我的4.7大切诺基才弄回来的时候26个油,现在会开了,3500转起步,左脚刹车,现在油耗降到16.8个了。我还有辆2.4凯美瑞,相同的上班路,相同的时间,油耗是15.2个。可能凯美瑞不适合大油门闷
厉害厉害……我确实对这个车不太熟悉,按照小车的开法,感觉十分捉急……
跟着超哥走,吃肉喝啤酒!
新浪微博:摄影师索超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03-28 11:15    IP属地:未知

爱卡币+20
共获得爱卡币
引用 我心向往的地方 于 19-03-28 10:15 发表的回复
对莫尔道嘎的印象很深,看来应该冬天去一次     好贴顶起来
冬天的雪景非常给力!
跟着超哥走,吃肉喝啤酒!
新浪微博:摄影师索超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iPhone版 发表于 2019-04-13 10:22    IP属地:未知

引用 自然达达 于 2019-04-13 10:20:05 发表的回复
这个帖子我总在期待,抓紧更新。。。
这两天拍摄多,实在是没时间编辑......图都传好了哈哈

跟着超哥走,吃肉喝啤酒!
新浪微博:摄影师索超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