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05-04-05 14:37 IP属地:未知
上面的链接里有关于抗磨剂的技术问答,如下:
1、个别车辆加注引擎抗磨剂后,发动机有"沉闷"的感觉是什么原因?
答:此种现象属正常情况。
①、加注发动机抗磨剂后有沉闷的感觉主要是因为抗磨剂在摩擦介面上镀膜成膜的过程。一般行使一段时间,成膜完全后会自动消失。
②、检查机油是否偏高。
③、检查发动机油是否已被其他物质污染。
2、 个别车辆换完油后气门较响是什么原因?
答:此种现象一般发生在气门属液压自调的车辆,,其主要原因:
①、由于新换的机油改变了原使用油的粘度,使其必须有一个重新调整的过程。
②、由于发动机比较脏,新换机油后将其脏东西清洗下来堵住了进、出油阀口(此种现象极少发生,一般为千分之一的概率)。
③、由于操作不当,将油膜破坏造成机械噪音(例:引擎清洗时,未按操作规程,使发动机在怠速运转状态下,将清洗剂缓缓倒入引擎内)。 以上几种情况一般自动运转一定时 间,故障会自然消失。如一天后仍没有改变,可找专业人员鉴定,判断原因。
④由于气门间隙较大,有积炭存在,在使用相关产品后由于其有一定的清洗功能而将积 炭清洗掉,造成气门响。这种现象在比较老、旧的发动机上偶有发生,一般一段时间后会自动消失。
3、 个别老旧车辆使用抗磨剂后会发生烧机油现象是什么原因?
答:此种现象一般发生在老旧车辆上。
①由于车辆长期使用已造成很大磨损(如:活塞环、缸壁、气门油封及活塞环槽的边隙),但由于环槽内、气门油封、气门杆根部及活塞顶部上止点处的缸阶淤积了很多积炭, 所以烧机油现象反映不明显,但由于抗磨剂所具备的独特的清洗功能将积炭清除下来,所以使其发生了烧机油的现象。
② 由于加入了劣质机油,使机油的粘度特性及抗高温性大大下降,在高温下机油变得 很稀,以至窜入燃烧室发生烧机油现象。
③ 正常机油消耗:一般活塞环与缸壁间是需要润滑的,但由于长期使用,环槽内产生积炭,使活塞顶环润滑状况变差,以至没有润滑。加入了抗磨剂及好机油后,将以往在环槽内的积炭清除掉恢复了活塞环与缸壁间的正常润滑,使其有少量机油参与了润滑,并有部分 随之燃烧,造成机油的正常消耗。
4、 使用燃油系统处理剂后有供油困难,加油时犯喘的感觉?
答:这种车多为化油器的车辆,由于处理剂的清洗作用将燃油路中的脏东西清洗下来;在流到化油器浮子室时,发生沉淀影响到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处理方法:清洗化油器浮子室,即可恢复正常。对于比较老旧的发动机,建议分2-3次加入。
5、 做完《顶部处理》后为什么气缸压力不升高反到降低?
答: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老旧车辆及长期燃烧状况不良的发动机上,其中主要原因是由于磨损或燃烧不良产生大量积炭,使气缸压力异常升高。做顶部处理后清除了燃烧室及环槽内的积炭使其恢复了汽缸的正常压力所以此种现象属正常情况。
6、 使用快速引擎处理剂后为什么烧机油现象没有变化,不管用?
答:烧机油现象分轻微、中度、严重烧机油三种。对于轻微、中度烧机油,"快速引擎处理剂"能有效的控制住其烧机油现象,但对于汽缸、活塞环磨损严重、汽门油封老化,其它机械故障,如活塞环断裂、对口等的车辆″快速引擎处理剂″使用后效果不明显。而且任何一种修复剂也都不管用。
7、 换用更高一个级别的机油时应注意什么?
答:因机油目前共有九个级别,每高一个级别,其清净分散性、抗磨性、氧化安定性、挥发控制性都有很大的提高,尤其是清净分散性的提高,可将发动机内的脏东西有效的清理下来,这样,对于长期使用机油级别较低的车辆,初次使用更高级别的机油时应注意多观察机油的使用状况。
8、 汽车的哪些运行情况会影响润滑油状况?
答:极短途的运行、走走停停、特别在低温、沙地或灰尘大的地方行驶,超高速运行,长时间发动机空转,颠簸的道路、拖曳其他车辆和其他重载等情况,比起适速和长距离的稳定运行,润滑油会因为要提供发动机额外的保护功能而迅速衰耗,因此需要缩短更换周期。长距离运行、适速公路上平稳运行,这些驾驶情况使润滑油容易保持性能。
请参考您的车辆用户手册,以确定合适的换油周期。同时应考虑不同的驾驶情况。以调整换油周期。
9、为什么发动机缸数不同,所要求的抗磨处理周期不同?
答:在发动机所用材质及加工、安装工艺安全相同的条件下,发动机缸数越多,磨损越小,原因有下三点:
(1)、发动机缸数小,所要求的最低稳定转速越高(即怠速越高),所以磨损严重。
(2)、发动机缸数越少,工作冲击性越大,磨损越严重。多缸发动机在曲轴旋转两周
720°内,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缸数越多,各缸作功冲程搭接越好,工作越平稳,磨损越小。
(3)、 一般情况下,发动机缸数越多,其相应减速比越小,也就是说传动率越高。在相同的车速下,缸数越少,其转速越高。如:
三缸奥拓车,其四档的传动比为:0.900,主减速比为4.35,也就是说从发动机曲轴转速到车轮转数为:0.900×4.35=3.9:1;
道奇车四档转动比为0.69,主减速比为3.62。即曲轴与车轮的转数比为: 0.69×3.62=2.50:1
也就是说在行驶相同里程内,三缸发动机磨损是六缸发动机的3.62/2.50=1.45倍,如果在考虑到车轮胎的大小,其磨损率要大于2倍 。
所以, 三缸车 四万公里处理一次
四缸车 五万公里处理一次
六缸车 六万公里处理一次
10、使用燃油系统处理剂后尾气仍未达标是什么原因?
答:谈到这个问题,就要从影响汽车尾气排放的因素来分析。 治理尾气污染现已成为许多地方政府及各级环保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为做好这项工作,有关部门采取了一些措施,如推广安装三元催化器、电控补气或真空延时阀等。但从实际效果看,都不理想,而且油耗还平均增加了7%-8%,究其原因,是没有根本抓起,"治标而不治本"。
以三元催化器为例来说,它起催化作用的条件非常苛刻,其中一点就是空燃比必须在某一特定值附近,否则三元催化器就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而往往是许多汽车由于油路故障直接影响到空燃比的控制。进而使尾气不达标。反过来,很多养护较好的车辆并没有安装任何尾气净化装置,尾气排放依然能保持较好的水平。这是因为抓住了保证尾气排放达标的根本--加强养护。 实际上,影响汽车尾气排放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即汽车油路、电路、缸压和燃烧室的积炭状况。
(1)供油系
人的血液系统需要疏通养护,同样,汽车的油路也需要经常使用燃油系统处理剂,保持油路系统清洁、畅通、避免油路故障的发生。正确调整化油器,保持燃油系统的清洁与畅通,使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混合气的空燃比尽可能地适合。
(2)点火系
对于电路系统要定时更换火花塞,调整点火正时及白金间隙,必不可少。点火系统应保证在各种工况下供应有足够点火能量的电火花,不应有断火或火花弱,使某缸燃烧不良,排放污染物增加。
(3)气缸的压缩压力
当气缸的压缩压力低时,发动机不易启动,发动机燃烧不完全,不但使油耗增加,同时HC和CO化合物的含量也增加。因此,要坚持使用优质的抗磨剂,防止因过度磨损及"卡环"所造成缸压衰退。
(4)燃烧室积炭
积炭具有多孔状的表面,它使燃烧室的面容比(活塞到达上止点时燃烧室的表面面积与容积之比称为燃烧室的面容比)加大,对混合气的激冷效应增加,从而增加碳氢化合物的排放量。此外,由于燃烧室积炭炽热后又会引起爆燃和表面点火,这些都将引起排放污染物的增加。 使用相关产品可以根本解决及防止影响尾气因素的发生。
(1)保持供油系统畅通
使用燃油系统处理剂,可高效、快速地清除整个燃油系统的积炭,并有效避免燃油系统积炭的生成,保持燃油系统的畅通。
(2)恢复气缸的压缩压力
使用引擎抗磨剂,可有效避免由于磨损而造成的气缸压力衰退,同时由于其独特的清洗功能,还可清除活塞环槽内的积碳使活塞环向外的弹性张力得以恢复,起到缸压恢复的目的。
(3)清除燃烧室积炭
使用燃油系统处理剂,可有效清除燃烧室内积炭,清除引起尾气排放开高的因素。
至于有些车使用引擎抗磨剂和燃油系统处理剂后尾气排放仍不达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点火系统有故障
应检查缸线、火花塞、白金及点火正时等。
(2)化油器的空燃比失调
如果原车的化油器的空燃比(即混合比),被调整过(或被分解清洗化油器),则其空燃比已失调,也就是说不是在最佳空燃比(过浓或过稀),在这种情况下应重新调整。
(3)清洗没有完成
因为燃油系统处理剂的主要功能是清洗燃油系统,它需要一个过程(即烧完一箱油),在清洗完成之前,原则上不要测试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