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7-08-23 17:07 IP属地:未知
C919的成功首飞无疑代表了中国航空的巨大成就,也提醒人们还任重道远。首飞到航班运营一般需要2年,波音737MAX只用了1年,空客A320NEO是1.5年。波音737MAX和A320NEO都是现有机型的深度升级,试飞和认证需要的时间较短是自然的。大得多的波音787用了2年,“问题女王”A380也是2年。庞巴迪尔CS100用了3年,这是全新设计,首飞后还遇到很多问题,包括普拉特·惠特尼PW1500G齿轮驱动涡扇的顽固问题。C919需要3-5年,这是很保守的估计,也凸显了中国对大飞的基本想法:不急于求成,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这不是说要是做不到漫无边际的最好,就永远拖下去。对“最好”有一个清楚的定义,对达到这个“最好”有明确的路线图和万一达不到目的的备选方案,凡事不从最理想情况出发,而是留有余地,这是认真、严谨的工程素质。
C919从一开始就体现了这样的工程素质。C919在2008年立项,按照原计划,应该2014年首飞,2016年投入航班运营。这是比较雄心勃勃但并不离谱的进度。实际首飞拖了两年,首飞到预计投入航班运营的时间将拖1-3年。不为什么,没有准备好,就不勉强。除了已经首飞的101号机,C919还将有5架飞机参加试飞,数量之多,试飞量之大,这也是罕见的,反映了商飞稳扎稳打、首战必胜的理念。
C919没有赶在哪个黄道吉日首飞,不搞献礼、争光,该干嘛还干嘛,没有准备好就继续认认真真准备,准备好了就干。中国过去有赶节点、争献礼的习惯,那是因为好消息不够多,黄道吉日弄点好消息,大家喜庆喜庆。现在不需要了。特大桥打破世界纪录,高铁线开通运营,液化气船建成交付,都只是一条新闻而已,关注度还不及武林擂台或者丹麦生蚝。到了C929首飞的时候,可能关注度还不及C919,这不奇怪,也不见得就是坏事。
C919是中国设计、中国制造的大飞机。没错,世界上比C919更大的飞机多的是,连当年运-10的起飞重量都超过C919。但C919依然是大飞机,不是小飞机。C919是中国设计、中国制造的,这与C919采用了引进的发动机、航电、起落架、辅助动力等关键系统不冲突,中国不仅要造一架能飞起来的客机,还要造一架能与行业翘楚波音737、空客A320竞争的好飞机,因此要“天下英才、尽为我用”,这一点错也没有。中国在努力研发国产的发动机、航电、起落架、辅助动力等关键系统,可能需要一点时日才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那就从气动设计、机体制造做起。庞巴迪尔和巴西飞机也和中国商飞一样,发动机、航电、起落架、辅助动力等也是来自美国和欧洲,一样不妨碍他们打出加拿大和巴西的飞机品牌。说远点,大名鼎鼎的“女王用车”路虎揽胜从来就没有自己的发动机。早年一直用别克V8发动机,进入21世纪后,品牌被宝马购入,但依然独立运作,从发动机到车用电子系统统统来自宝马7系,现在和捷豹XJ系列共用发动机和很多车用电子,但这一点不妨碍路虎的名车地位。
C919项目的各合作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