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四川论坛 >  目前是全球经济至暗时刻。。。更新完毕。。。

发表于 2022-07-29 13:38    IP属地:未知

查看 108.4W | 回复 275
目前是全球经济至暗时刻。。。更新完毕。。。
爱卡币+135
共获得爱卡币
我03年毕业参加工作,到现在将近20年时间,全世界的经济在过去的20年也有一些起伏,甚至有08年金融危机,但经济的大势是一直在发展的,特别是中国。。。但是疫情到现在两年多时间,严重地打乱了经济节奏,对全球经济的破坏开始逐步体现出来,目前的全球经济处于过去20年,甚至40年以来最差的时刻。更糟的是,目前看不到好转的迹象。。。


先从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一下肉感上经济有多差。。。
国内部分:三件小事。
1,我们家每年寒暑假固定两次三亚度假,过去将近20年都住同一家酒店,亚龙湾的天域,算是一路见证了它的发展、转型以及目前的窘迫。 刚毕业时去天域,客人一半以上都是俄罗斯人,那时候服务比较西化,食物做的很精致,沙滩有酒吧,晚上有party,对于年轻无子女的我们来说,体感非常好,很喜欢。。。再后来,国内中产阶级起来了,俄罗斯经济没落,客源大幅减少,天域果断进行了转型,主打国内中产,主打亲子。。。再去这里,我们大人的体验大幅降低,不过我们自己也有孩子了,娃娃喜欢的不得了,关键是同龄小孩多,随时都在结交好朋友,所以,天域依然是我们的首选酒店。。。然而今年暑假再去,感受就大不同了。第一个意外是酒店预订,娃娃放假日期一确定下来,我就马上联系了熟悉的预定小哥,因为是多年老客户了,小哥很清晰我们的需求,我把日期一说,小哥很抱歉地回复我,超级海景套已经完全无房了,甚至豪华海景都没了,只剩山景或园景房。这也太意外了,我印象里三亚应该是受到疫情巨大冲击,酒店基本没人啊,怎么突然房都订不上了。。。小哥说他们也没想到,之前空房率极高,很多楼层都是直接关闭了,酒店餐厅也关了好几家,甚至连二区游泳池都关了,只开了一区。 谁知道,一到暑假,突然订房暴涨。不过小哥说给他点时间,他去努力一下看能不能帮我挪个房间,我的底线是海景,没海景房去海边还有什么意义。。。第二天回复,搞到两间豪华海景,也可以接受。 紧接着第二个意外就出现了,酒店的***,怎么那么便宜!!!不到900一晚含双早,豪华海景,我是vip客户还免费送了酒店内所有游乐及各类活动,印象里上次900一晚的***起码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小哥说,前段时间生意太差,所以酒店就搞了618促销,基本都是五折***,给我也是这个价。。。当时心理还觉得赚到了,***真好,这一趟光酒店费就比之前省了2万啊!!!
然而到了酒店之后,逐渐开始感觉有些不对。。。首先,人爆满,这是肯定的。。。但是,我们最喜欢的两家餐厅,船屋和渔家火锅都没开。惯例第一天是要在船坞吃海鲜的,厨子手艺好,海鲜也新鲜,竟然关门了! 退而求其次,椰苑吧,海南菜做的也不错。在椰苑,看到了很奇怪的现象,除了我们这一桌点菜,其他桌统一都是椰子鸡。。。后来知道这个椰子鸡是一个短住特价套餐送的。。。
吃完之后带熊孩子们游泳,感觉就越来越不好了。。。下了泳池,总觉得哪不对,但又说不上来,话说这个二区泳池的游了十多年了,怎么这次总觉得怪怪的。。。过了好久,突然反应过来,泳池变浅了!!!不知什么时候,二楼无边泳池的围墙被降低了,降了至少20厘米,外观和之前一样,一眼看不出来变化,所以纳闷了半天! 而一楼的环流河边缘与地面齐平,无法降低,就把水面降低了20厘米!!! 为了降低成本,酒店已经这么没有下限了嘛???好在小熊孩子还小,感受不到,但大熊孩子也和我一样感觉到水变浅了,不好玩了。。。
十天的假期,喜欢的酒店餐厅关门后,最大的挑战就是吃饭问题了。亚龙湾前些年比较荒凉,除了酒店没其他地方能吃饭,这些年修了很多商业,餐厅也五花八门,但整体上素质较差,食材比不上酒店,而***和酒店里吃基本同一个水平,所以我基本不会出去吃的。 但天天吃椰苑,人都要吃吐了,那就出去试试吧。没名气的小馆子不敢吃,专门找了个海南大型餐饮连锁,没想到还是踩了坑。菜品很一般,食材更一般,最让人受不了的是,餐厅没有任何酒精饮料,想喝杯冰啤都没有!!!没有啤酒,这还是海边度假嘛? 这是什么情况啊!!!后面还是缩在酒店里吧。。。好消息是,渔家火锅开业了!!!连着吃了两天!!!服务员都是实习生,好在火锅是自主的,也不需要太多服务。。。虽然海鲜都是活的,连着两天白水火锅煮着吃也很厌烦,我们想吃大厨烹饪的海鲜,只有船屋提供,但船屋到现在还关着门。。。终于在假期结束前两天,船屋要开门了,我们那个激动啊,我们那个开心啊。。。守着门第一个冲进去,然而,迎接我们的实习生小妹妹直接给了一个晴天霹雳,船屋只提供椰子鸡,没有点菜! 椰子鸡,又是椰子鸡,全是椰子鸡,还让不让人愉快地玩耍了啊。。。
假期要结束了,没吃好,就尽量玩好吧。。。带着大熊孩把所有海上项目玩一遍。。。没想到不愉快还远远没结束。。。按照以往的经验,海上娱乐项目就在酒店沙滩上出发,买了票就去玩。。。结果走过去发现,各个项目的师傅都懒洋洋地躺在遮阳伞下睡觉。。。我们第一个项目是香蕉船,俩人不能开,要等。。。等了好久,完全没人玩海上项目。。。那就先海上降落伞吧,还是要等,因为只剩一条船做海上降落伞了,起码要等半个多小时。。。好吧,那就先玩飞龙,就是那个像火箭筒一样喷水在天上飞的,结果那个项目这里直接关门了,只能去两三公里外海军基地旁边玩。。。大太阳下人的心态简直要崩溃了,三亚旅游服务业都怎么了,为何感觉都不想好好做生意?
假期结束后,回到成都,我突然理解了三亚的一切。。。三亚的旅游现状其实就是疫情影响后的全球经济缩影。。。整个上半年,三亚旅游业是惨不忍睹的,大量餐馆关门,亚龙湾这些酒店为了活下去,大量辞退老员工,关闭部分酒店设施,而海上游乐项目基本全体停业,很多人转行或失业。。。亚龙湾的酒店把赌注压在了暑假,因为暑假是传统旺季,他们他需要暑假的客流了,为了能吸引人,在618搞了大促销,用低价吸引人。。。是的,他们成功了,低价确实让酒店爆满,但是低价不足以支撑一个优质酒店的优质服务,所以,他们低价的同时降低了服务标准。。。后来我又很好心地站在酒店角度上思考这个问题,会不会他们也想提供优质服务,也想开船屋,开草坪烧烤,毕竟餐饮是酒店利润的重要来源,然而我突然想到,618五折***吸引来的客源,是低消费力群体,他们来这里,只打算消费酒店房费,所以在早餐时,我看见很多年轻的妈妈拿着大乐扣盒子偷偷装食物放在包里偷偷带出去,这也许就是他们一家的午餐。所以在椰苑,我看见基本都吃的是椰子鸡,而极少有点餐的。这也就是说,如果开了船屋,准备了海鲜,点的人太少,他们可能会亏钱。客人虽然多,但有餐饮消费的比例太少,还不足以支撑他们把辞掉的大厨重新召回来。。。
此次三亚之行让我感受到一丝凄凉,一些悲哀。。。曾经的好日子都不在了,而且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这些酒店即使暑假生意好起来了,他们也不敢做任何新的投资。。。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突然变得冷清,这两年亏怕了,不敢想长期生意了,只想在暑期大捞一笔,以弥补之前的亏空,或者为今后的冷清做一些储备。。。哪怕现在酒店***已经从暑期第一波的900涨到了2000多,依然提供着打了折的服务。。。


2,我家干了三年的阿姨膝盖旧伤复发,不能爬楼梯了,而在我家每天要上下楼梯十几次,就只好辞职了。然后只好去找一个新的阿姨。联系了两家平台,惊讶地发现全职保姆***比前两年有了大幅下滑。 我家阿姨走的时候工资是6千,现在各大平台喊价才4千,我说要找好一点的,他们才喊价4千5。 后来约面试,第一个就看上了。住的离我们很近,可以不住家,早上9点来上班,晚上7点回去,双方都很***。 开始上班后,聊天得知,他们一直开农家乐的,烧鸡公,开了很多年了。 这两年疫情影响太大,开农家乐又很辛苦,索性关门了。 餐饮这两年开不下去关门的太多了,包括开了很多年的***。 像阿姨这种情况,这次关了,就不打算再开了,没人知道疫情什么时候才能过去。。。


3,我的三间铺子,其中两间属于拐角正门面,一直租给连锁超市的,那两间永远不愁出租问题。剩下一间在侧面中间位置,前两年也很火爆,都要转让费才能租的到。之前租给房产中介的,他们也是交了转让费才拿到的这个铺子,然后花了20多万装修,今年龙湖政策转向,把中介全关了,赔了两个月租金就退租了。。。当时我想着分分钟就能再租出去,就在门口贴了个电话,到现在快要一个月了,打电话咨询的人不少,竟然没一个租的。。。曾经抢手的社区底商也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疫情下人都开始变得保守,消费的人变少了,愿意投资的人就更少了。。。

国外部分:三件小事



1,合作了十年的一家德国工厂,我们联手拿下了国内8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他们300年历史,熬过了两次世界大战,熬过了东西的分裂,面对这次疫情,竟有些熬不下去了。疫情一开始德国管的是很严的,也是要居家隔离,工厂停工,好在政府给一些补贴,后来放松一些,但一些核心员工在停产期流失了,后来生产一直不能完全恢复正常,我的一个订单延期了一年多都没交完。 没交付就没收款,资金链就要出问题。更可悲的是,俄乌战争了,能源暴涨,作为高耗能企业,资金链直接被击垮,竟然过起了靠卖设备才能活下去的悲惨日子。没设备就更没生产交付了,这就进入了恶性循环。 现在只保留了两条特种产品生产线和一些专利资质苦苦挣扎。 国内市场是没戏了,没有设备,价都报不出来了,眼睁睁看着国内客户一个个被小日本拿下。


2,合作了15年的美国公司。 刚认识他们的时候,还是私人老板。眼看着业务一步步做大,被投资公司看上,老板套现5000万美刀走人。见证了投资公司注资扩产,买地盖新厂房,你年内业务规模翻几番。然后转手高价卖给业内龙头,从此成了500强一份子。进入500强后傍着集团大腿,业务也是做了个风生水起,直到疫情。。。疫情两年多后的今天,业务收缩一半以上,人员流失也过半。。。直到现在,办公室长期有一半人缺席,要么感染了,要么轮流居家办公。。。车间生产就更惨不忍睹了,工人都是老莫老黑,这些人种都是饿不死就不上班的,政府一发钱,人就跑光了,所以车间长期人手不足。。。合作这么多年,很多人都成了老朋友,办公室的大多数还在坚守,但收入大不如前,有些离开了,但到了同业那里,情况都差不多。。。


3,我做的某个产品全球只有两个工厂能生产,都在美国。 从疫情开始后,生产就不正常了,开始美国也是要疫情管制的,工厂就停产。后来政府发钱,复工后有些多年的熟练工人再也没回来。招的新人短期内上不了手,至少培训三个月才行。生产就靠着老工人了,产能大幅降低。老工人们干了几天就开始***,因为他们心理不平衡,他们辛苦上班的,和那些不上班拿国家补贴的收入差不多,他们要涨工资,要不然就不干了。于是接下来就是各种***,谈判,扯来扯去一两个月都完全停产状态。 老是不能正常生产,市场现货就开始涨价了。卖现货的都大赚一笔,我也是卖现货的,也含泪赚了一些钱。但我心里不踏实,这不是长久的生意。 工厂好不容易不***了,涨了工资,又耽搁了那么长时间的生产,产品就必须涨价。因为市场缺货,工厂涨价大家也抢着买,只要能尽快交货。后来发现因人手紧缺,产能也就能恢复一半左右,完全不足,工厂卖的价格就越来越高。工厂开始赚钱了,但他们赚了钱之后,并不打算进一步扩大产能,一方面人手紧缺,另一方面,前面停产亏了那么多钱,靠现在补回来呢,现在没人看长期,谁也不知道长期会怎么样,短期能赚钱就使劲赚。其实这不是一个行业,美国的各行各业都是这样,都在涨价赚短期的钱,都涨价了,就通胀了。。。


一些数据:


美国一季度经济萎缩1.6%,二季度萎缩0.9%,但是美国政府不承认自己经济萎缩了,就像当初他们不承认自己通胀一样。不管他们承不承认,经济学上连续两个季度萎缩就定义为技术性萎缩了。 不管他们承不承认,他们的通常已经破四十年记录了。 不管他们承不承认,美国40%的家庭支付日常账单有困难了。。。不管他们承不承认,纽约州水电费欠款12亿了,八分之一的纽约州人支付不起水电费了,这个州居民平均欠水电费1467美刀了。。。这些数据让人难以置信吧,这是美国,躺平后经济比控制期数据还要糟糕的多。。。
德国,天然气价格涨了10倍,电费也翻了几番,这就是压垮300年德国工厂的最后一根稻草。
中国上半年增速2.5%,看上去是正的,但中国特殊体制,这些正增长基本都是大型国资换来的,给普通人更多肉感的私营经济,应该是已经萎缩了。。。


一切的根源:疫情


快下班了,越写越水,大家将就看吧。 目前全球经济差的核心还是疫情的破坏力。疫情的破坏力并非体现在对患者本身的健康损害,而是对整个经济运行的损害,对全球供应链体系的损害,对生产活动的损害。
疫情,只要没有被清零,它对经济的损害就持续存在,不管你有没有躺平。 我们现在的防疫学,都是从西方国家学来的。大流行病,隔离阻断传播是最重要的手段。西方现代医学这么教的,我们也是这么学的,但放眼全世界,我们是唯一坚持这么做的。
所以,结论也清晰明了:
疫情清零,就能拯救经济。
躺平,经济会持续恶化。
回想疫情前两年,中国做到了动态清零,所以中国在过去两年经济一枝独秀。在清零中的中国人,前两年是全球最自由的人,可以随意吃喝玩乐,除了不能出国,两年的日常生活几乎是和疫情前没有区别的。。。而所谓放松管控的海外,感染了还是要隔离,还是有大量人死亡,还是有大量人要忍受发烧,偶晕,无力,呼吸困难等等症状。。。后来海外开始躺平,开始共存,国内很多人也很向往那种躺平。。。以为躺平了就没有病毒了,以为躺平了生活就正常了,以为躺平了经济就恢复了。。。你不知道的是,躺平了的拜登依然会感染,躺平了依然很多人有症状,躺平了依然很多人会死去,躺平了的经济依然变得更加糟糕。。。他们不是躺平了,也不是和病毒共存了,而是开始闭上眼睛开始假装看不见了。人类的本性是,当你无法克服一个困难的时候,那就试图忘掉这个困难。 人们厌倦了封城,厌倦了检测,厌倦了感染,于是人们开始选择彻底忽视这个问题来作为反击。 于是人们选择了“共存”这个字眼来麻痹自己。。。共存后的美国一天要死三四百人,有几百万人因为感染不能上班,有几千万人难以支付日常账单,通胀达到四十多年最高,经济开始萎缩,但没人再指责疫情了,大家忽视了新冠病毒后,就觉得新冠病毒不存在了。。。没人去想是什么导致这么多人死掉,没人去想为什么几百万人不能上班,没人去想为什么支付不起账单了,他们都忘了病毒的存在。。。于是他们开始怨俄罗斯打了乌克兰,他们开始怨中国隔离没人权。。。


中国曾经做的很好,直到今年四月,有人羡慕国外没有病毒的生活,上海想躺平了,疫情开始失控了,中国经济开始和国外一样崩了。。。然后他们说,看吧,你们中国和全世界逆行,非要搞病毒清零,经济崩了吧。。。你不能怨他们,他们早就主动选择做瞎子了。。。


我相信中国能从这一波里面走出去,因为清零恢复生产秩序才能恢复经济,而中国是唯一还在坚持清零的大国。这个过程会很痛苦,很多人经济收入受到影响,但是痛苦也要保持清醒,不要因为痛苦就选择闭上眼去和病毒共存,因为那样会更痛苦,而且是长期没有希望的痛苦。。。

当下建议:
虽然有很多不确定性,但中国目前策略是对的。我相信中国能第一个走出目前的经济泥潭。所以,如果你资金雄厚,可以去市场上碰碰运气低价收资产了,这里的资产指的不是住宅,而是你自己行业内的,自己熟悉的资产,或者是业务。随便举个小栗子,你自己有个业态,一直想进某大商场,或者想换一个C位商铺,现在机会很多了。

如果普通家底,老老实实熬时间吧。 尽量收缩,就地卧倒,躺下装死,等大环境起来了再说。乐观看,年底也许就能有起色。






[ 本帖最后由 yesme2005 于 2022-7-29 16:27 编辑 ]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2-07-29 14:05    IP属地:未知

爱卡币+21
共获得爱卡币
海外部份,也写三件小事:
1, 我和一个德国工厂合作了十多年,在我的协助下,他们的一个产品在国内拿下80%+市场占有率。我们愉快地合作了这么多年,直到疫情突然袭来。300年历史的工厂,熬过了两次世界大战,现在老厂房墙上还弹痕累累,熬过了德国解体,但现在眼看着就熬不下去了。。。先是国家要求隔离,停产,后来放开了,核心员工感染,停产。。。两年多就没能顺顺利利正常开工过,生产一直断断续续,我的一个订单竟然延迟了一年多,到现在才交付完毕。。。新订单就不要想了,这种交货期,拿不到任何订单的。。。雪上加霜的是,俄乌战争又来了,能源暴涨,作为一个高耗能企业,终于熬不下去了,为了发工资,把厂里设备都拉去卖了。。。工人能辞退的就辞退了,只剩下两条特种产品生产线和一些专利和资质吃吃老本。。。现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小日本一步步侵蚀我们离去留下的空白市场。。。


2,我合作的美国公司。 十五年了,当年还是私人老板,一起看着业务壮大起来,然后被投资公司收购,老板套现5000万美刀,再经历投资公司对它的大幅投资,买地盖厂房扩大几倍规模,包装几年后转手翻了几番卖给了美国业内第一大龙头,成了500强的一份子。。。不管是私人老板期,还是投资公司包装期,甚至加入500强的前几年,公司都是朝气蓬勃,业务年年两位数增长,而这一切,都在疫情后嘎然而止。。。疫情到现在两年多,业务缩水50%,人员流失将近一半,剩下的人直到今天都不能全勤上班,办公室人员要么因为感染,要么因为轮流居家,长期有一半左右座椅空置。。。车间流动更大,本来那些老莫老黑就是干一天混一天,政府发了补贴就更不干活了。。。一直处于严重人手不足状态。。。


3,一个重要的产品,目前全球只有美国两家工厂生产。 但疫情后,出现一段时间完全停产。。。原因是拿到政府补贴的工人就不上班了,坚持上班的人觉得自己吃亏,罢工要求涨工资。。。闹了好久,还不容易要复产了,新招来的工人需要培训三个月才能上岗,所以还是生产不出来,交货期长达恐怖的16个月到24个月。。。没有可替代产品,生产受到影响,但需求一直在,于是市场上的现货产品价格暴涨,做现货的都赚了很多钱,我是做现货的,我也含泪赚了很多钱,但这不是好事。。。这是疫情下的特殊情况,现在的现货我赚钱了,但是我不能为未来囤货,一方面工厂交货期厂,另一方面,工厂的价格也飞上了天,我这么贵把货没进来,怕砸到手里。。。工厂那边也很为难,虽然现在这个产品价格飞上天,他们赚暴利,但他们也不敢增加投资,一个是人手不足,更重要的是,增加投资,扩大产能后价格就下去了,万一市场不好,就亏大了,还不如现在呢,产量虽然低,但是赚的多啊。。。其实这种情况在美国各行各业都很普遍,因为疫情扰乱生产,导致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工厂恢复生产后,能赚更多钱,但他们不会把赚来的钱用于新的投资,因为他们不确定长期疫情合适结束,宁愿继续低产能高价格,这就是美国通胀核心原因,整个生产体系被破坏了。。。




[ 本帖最后由 yesme2005 于 2022-7-29 14:48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2-07-29 15:20    IP属地:未知

国外部分:三件小事
1,合作了十年的一家德国工厂,我们联手拿下了国内8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他们300年历史,熬过了两次世界大战,熬过了东西的分裂,面对这次疫情,竟有些熬不下去了。疫情一开始德国管的是很严的,也是要居家隔离,工厂停工,好在政府给一些补贴,后来放松一些,但一些核心员工在停产期流失了,后来生产一直不能完全恢复正常,我的一个订单延期了一年多都没交完。 没交付就没收款,资金链就要出问题。更可悲的是,俄乌战争了,能源暴涨,作为高耗能企业,资金链直接被击垮,竟然过起了靠卖设备才能活下去的悲惨日子。没设备就更没生产交付了,这就进入了恶性循环。 现在只保留了两条特种产品生产线和一些专利资质苦苦挣扎。 国内市场是没戏了,没有设备,价都报不出来了,眼睁睁看着国内客户一个个被小日本拿下。
2,合作了15年的美国公司。 刚认识他们的时候,还是私人老板。眼看着业务一步步做大,被投资公司看上,老板套现5000万美刀走人。见证了投资公司注资扩产,买地盖新厂房,你年内业务规模翻几番。然后转手高价卖给业内龙头,从此成了500强一份子。进入500强后傍着集团大腿,业务也是做了个风生水起,直到疫情。。。疫情两年多后的今天,业务收缩一半以上,人员流失也过半。。。直到现在,办公室长期有一半人缺席,要么感染了,要么轮流居家办公。。。车间生产就更惨不忍睹了,工人都是老莫老黑,这些人种都是饿不死就不上班的,政府一发钱,人就跑光了,所以车间长期人手不足。。。合作这么多年,很多人都成了老朋友,办公室的大多数还在坚守,但收入大不如前,有些离开了,但到了同业那里,情况都差不多。。。
3,我做的某个产品全球只有两个工厂能生产,都在美国。 从疫情开始后,生产就不正常了,开始美国也是要疫情管制的,工厂就停产。后来政府发钱,复工后有些多年的熟练工人再也没回来。招的新人短期内上不了手,至少培训三个月才行。生产就靠着老工人了,产能大幅降低。老工人们干了几天就开始***,因为他们心理不平衡,他们辛苦上班的,和那些不上班拿国家补贴的收入差不多,他们要涨工资,要不然就不干了。于是接下来就是各种***,谈判,扯来扯去一两个月都完全停产状态。 老是不能正常生产,市场现货就开始涨价了。卖现货的都大赚一笔,我也是卖现货的,也含泪赚了一些钱。但我心里不踏实,这不是长久的生意。 工厂好不容易不***了,涨了工资,又耽搁了那么长时间的生产,产品就必须涨价。因为市场缺货,工厂涨价大家也抢着买,只要能尽快交货。后来发现因人手紧缺,产能也就能恢复一半左右,完全不足,工厂卖的价格就越来越高。工厂开始赚钱了,但他们赚了钱之后,并不打算进一步扩大产能,一方面人手紧缺,另一方面,前面停产亏了那么多钱,靠现在补回来呢,现在没人看长期,谁也不知道长期会怎么样,短期能赚钱就使劲赚。其实这不是一个行业,美国的各行各业都是这样,都在涨价赚短期的钱,都涨价了,就通胀了。。。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2-07-29 16:47    IP属地:未知

引用 worry007 于 22-07-29 15:09 发表的回复
我怎么觉得楼主表达出来的意思大概是整体大环境都不行了,我还可以呢
哈哈,今年是含泪赚了些钱,但是这种短期爆赚不长久啊。。。但是我所处的这个行业全球都在赚短块钱,没人考虑长期利益了。。。这才是让人最担心的。。。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2-07-29 16:52    IP属地:未知

引用 kila 于 22-07-29 16:47 发表的回复
你自己有个业态,一直想进某大商场,或者想换一个C位商铺,现在机会很多了。
抄底现在也许是机会,但大商场本身也是江河日下啊。自身能撑多久都很难讲。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所以要资金雄厚的才去做这个啊。。。如果经济起来了,就没有这个机会了。。。例如Tims咖啡,想在中国扩张,现在就是好时候,之前成熟商区星巴克都占了好位置,Tims想找位置很难。。。这段时间机会就开始出来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iPhone版 发表于 2022-07-29 18:18    IP属地:未知

引用 xuser7892746 于 2022-07-29 17:54:08 发表的回复
第二点赞同,第一点不敢苟同,欧美经济没你说的那么惨
不是我说的,是我感受到的。。。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iPhone版 发表于 2022-07-29 18:19    IP属地:未知

引用 lengshowaa 于 2022-07-29 17:48:06 发表的回复
军工行业了解下
哈哈,我算半个军工人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iPhone版 发表于 2022-07-29 18:23    IP属地:未知

引用 当你认为 于 2022-07-29 15:41:00 发表的回复
唉,今年都难,我这行百分之八十亏损状态,手上还有2干多的货,不知道要好久才能回来,做了20几年生意今年最难,消费都降了好多个档次,不是说消费不起是看不到好久环境变好,心里没底,所以花钱都比较谨慎
我这个行业08年时和你说的差不多,我躺下装死了两年。行业周期再回来时,发现生意好做多了,我收缩装死活下来了,而好多竞争对手摊子铺得太大没熬过来。。。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iPhone版 发表于 2022-07-29 18:27    IP属地:未知

引用 老同志新问题 于 2022-07-29 15:28:25 发表的回复
那你有没有想过今年是今后20年的高光时刻呢?
中国我不确定。但是美国如果再不修复供应链,那现在将是美国未来20年高光时刻。。。当然了,美国毕竟是老大,不会轻易让自己陨落的。。。如果病毒不能自然消亡,美国会不惜发动一场战争来维护自己的地位的。。。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iPhone版 发表于 2022-07-29 20:13    IP属地:未知

引用 甩锅 于 2022-07-29 20:08:51 发表的回复
大兄弟也认为这病毒可以做到清零?
过去两年时间我们大多时间都做到了。。。
如果国外能和我们一样,可能一年前全球都清零了。。。
如果不是上海这一波有人要共存,我们今年不会这么糟糕。。。
但现在思想统一了,国内能回到过去两年的状态。。。
至于国外,再躺两年大概也能意识到,闭着眼不看,并不能消灭病毒。。。不消灭病毒就不能修补供应链,不修补供应链就不能拯救经济。。。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