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欧蓝德论坛 >  山西逛不够---稷山大佛

发表于 2024-08-07 12:56    IP属地:未知

查看 61.1W | 回复 49
山西逛不够---稷山大佛
爱卡币+67
共获得爱卡币
稷山大佛寺,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城东北1公里的高崖之上,原名清凉院,又名佛阁寺,因寺内有一巨佛,故俗称"大佛寺"。
稷山大佛寺,始建于金代皇统二年(1142年),据清同治《稷山县志》及寺内所存碑碣记载,该寺自兴建后,元、明、清各代曾多次重修或扩建。
原寺规模较大,寺院坐北朝南,南北长233米,东西宽150米,总面积4000佘平方米,依崖而建,平面布局虽不规则,却自有一番错落有致的韵味。拾级而上,坡道两旁殿宇棋布有序,塑像极多,因战乱大部分建筑遭毁,后仅存正殿(大雄宝殿)、垛殿及十王洞、十六罗汉洞等。
2004年5月,由于遭受雷击,稷山大佛寺突发大火,寺内高二层的古建筑正殿很快被大火烧塌,所幸大佛得以保存下来。
2004年重新修建后,占地面积达1.5万平方米。
大雄宝殿两侧的配殿分别是地藏王菩萨殿和观世音菩萨殿,其中,地藏王菩萨殿内现尚存有元代的地藏王群像十三尊和十六罗汉,均是难得的泥塑像精品。
大雄宝殿系仿元楼阁式建筑,殿内存有释加牟尼坐佛一尊,气魄雄伟,保存完好。佛身串通阁之上下,攀木梯登至楼顶,不仅可瞻仰大佛之整体,稷山县城全景亦历历在目。
大佛座像依崖而雕,高20米,宽6.8米,大佛的头部用的是泥塑,身部用的是土雕,两者完美结合,浑然天成。
大佛最初身着彩绘,岁月沧桑,大部分浮漆现已剥落。
大佛体态丰满,比例精确,形象逼真,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匠人的精湛技艺与深厚情感。
佛像衣裙飘带的褶纹,被匠师们处理得疏密相间,宽窄有度;头部密集螺髻,鼻梁高挺,两眼端庄,神采奕奕;两只巨大的双耳垂在宽厚的双肩之上,嘴角微翘,流露出善意祥和的喜悦;大佛左手下垂扶于左膝之上,右手上举呈“说法印”的佛手状,双腿下垂,脚踏双莲。
大佛整个形体超凡脱俗,高大雄伟,使人一进殿中,便能感受到巨大的视觉冲击。
大佛寺居高崖之上,土雕大佛又以此为基,更显其巍峨壮观、气势恢宏。大佛寺位“合邑龙脉”之冲要,自古以来就有“一佛镇三县(稷山、新绛、河津)”之美称。
大佛奇闻轶事:
其一,稷山县地域地震多发,每次大佛都能安然无恙。如元至正七年(1347年)五月,稷山"地裂水涌,崩城陷屋";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十二月,"稷山县城垣尽毁,文庙学宫塌圮";上述两次大地震加上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到上世纪70年代间稷山发生的18次地震,这大-大小小二十次地震,大佛寺建筑屡遭摧毁,大佛却岿然不动!
其二,抗日战争时期,稷山驻扎的日本炮兵,曾炮击大佛寺,其中一发炮弹击断大佛右臂(后已补修),随后这门大炮不知何故哑掉。
其三,2004年5月11日,大佛殿雷击起火,焚烧得只余下三面残墙,而大佛稳如磐石。
其四,2004年11月11日午时,大佛殿上梁,本来阴云密布的天,在鸣炮上梁时,竟然云开见日;上梁结束,雨点飘落….
稷山大佛寺的土雕大佛,在全世界都是极为罕见的,在我国雕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013年5月3日,“稷山大佛”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24-08-17 22:49    IP属地:未知

引用 游资UZ 于 2024-08-17 21:23:15 发表的回复
上墙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