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欧蓝德论坛 >  山西浑源“永安寺”

发表于 2023-10-31 12:02    IP属地:未知

查看 56.2W | 回复 66
山西浑源“永安寺”
爱卡币+67
共获得爱卡币
小编温馨提示:此帖已荣登2024年1月29日爱卡游记版块,更多精彩游记请收藏【爱卡游记】
永安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城东北,当地人称“大寺”。始建于金代,后被大火毁废。元代初年,浑源人高定任云中招讨使都元帅、永安军节度使,他归乡后见寺院被毁,便邀请高僧归云禅师主持,捐资重新修建。因高定官职是永安军节度使,致仕后又号永安居士,寺院建成后命名为“永安寺”。后明、清两朝又多次修葺,也因此保留了多个时期的建筑和文化特色。
永安寺的山门很有特色,其他寺院的山门一般为一个门或者三个门,而永安寺则设有五个门,其规格和五台山塔院寺以及北京永安寺同等,后两者可是皇家寺院。
永安禅寺多教融合的特色在琉璃瓦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山门正脊的脊刹采用了稀有的景教风格琉璃构件,颇有特色。
永安寺坐北朝南,现存两进院落,一进院南侧为护法殿,面阔五间,进深两间,为单檐悬山顶,覆有黄色琉璃瓦,门外有八字扇面墙,饰有二龙戏珠琉璃高浮雕,两侧建有单檐硬山顶的东西垛殿各三间。
前面为单檐硬山顶的天王殿,殿后为卷棚歇山顶的瞻仰楼,二者前后相连,融为一体。
走过瞻仰楼便进入了二进院落,传法正宗之殿居中,两侧东西配殿各七间,配殿木柱为金代原物。
配殿南端两侧为钟楼、鼓楼,均为歇山顶二层楼阁,飞檐翘角。
传法正宗之殿,为永安寺主体建筑,元延祐二年(1315)由高定之孙高璞出资主持建造,单檐庑殿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大殿建于高大的基座上,檐柱高敞,出檐深远,外观古朴庄严,是山西省现存较好的一座元代大殿。
被称为中国第一传法正宗殿的黄色琉璃屋顶更为壮观,极尽皇家规格,精美绝伦。
更巧妙的是屋顶的琉璃构件中既有狮子和白象驮着宝瓶与宝珠,也有八仙过海的场景,以及“天地十界十方万灵真宰”题字;这些遗存和山门的琉璃构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展示了永安禅寺多教融合的风貌。
殿前设有月台,明间宽大,次、梢间略小,沿袭了宋、金的规制,明间、次间均安装有隔扇门,后壁明间开板门,其它均用砖砌。檐下柱头、补间铺作均为单抄单下昂计心造五铺作,明间补间铺作两朵,次间、稍间、两山面均为一朵,转角铺作采用缠柱造,素面朝天,不饰彩画。
正殿居中的一块匾额,为元代初年书法家雪庵和尚所题“传法正宗之殿”,雪庵和尚以擘窠(b k)大字见长,元代宫殿的匾额有很多都是出自他的手笔。此处题字系雪庵和尚真迹,为国内孤品。
更有特色的是,正殿外墙题有“庄严”两字,是元代主持月溪和尚所书。
下图,天王殿北墙上原本还有张煖所写的“法相”二字,与“庄严”遥相呼应,可惜“法”字已经无存。
殿后墙面还有“虎啸龙吟”四字,是清代乾隆年间张煖所书,这些墨宝无一不散发着元代书法苍劲雄浑的气息,也令永安寺显得更加特别。
传法正宗殿是寺内现存唯一的元代建筑,采用传统的木骨与斗栱相结合的建筑手法,殿内支柱排列也沿袭金代做法,减去前槽金柱,显著扩展了建筑物的内部空间。
殿内的佛坛与佛像早已不知所踪,但顶上梁架间雕有天宫楼阁和六道轮回的六边形藻井,十分精美!
大殿内四壁绘有巨幅工笔重彩元代壁画,共画有各种人像882人,其画幅内容丰富,表现技法高超,882个人物表情生动自然,儒、释、道三教融汇,集我国宗教神祇之大成。
永安禅寺最大的亮点就是极为少见的藏传、汉传、道教、萨满教等多种宗教合体的元代水陆法会道场壁画,绘制了135个故事共计189个人物,在一间大殿内见识到如此之多的宗教元素和故事,令人大开眼界。
壁画均采用矿物颜料绘制,朱砂、金钵、青金石、绿松石等,从元代至今历经700多年的时光,依旧鲜亮。
2001年6月25日,永安寺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