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欧蓝德论坛 >  泉州纪行(13)---蔡氏古民居

发表于 2023-03-06 12:13    IP属地:北京

查看 1.5W | 回复 41
泉州纪行(13)---蔡氏古民居
爱卡币+20
共获得爱卡币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位于福建省南安市官桥镇漳里村,为菲律宾华侨蔡浅所建。
主要建筑:
1、蔡浅厝
蔡资深乳名蔡浅,蔡浅厝是整个蔡氏古民居群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2、蔡浅别馆
蔡浅别馆是当当年蔡宅的佣人和仆人住的地方,正门牌匾书写着“锦亭衍派”四字。
3、世祐厝
世祐厝是蔡资深的长子所建,也称“龙吻厝”,屋顶上脊梁上装饰有一对龙吻,龙吻在建筑装饰上具有“保房屋永固”的寓意。
4、德梯厝
蔡德梯是蔡资深三弟,德梯厝就是为蔡德梯而建,德梯厝水车堵和墙面都饰有泥塑和砖雕,上面刻绘有八仙图案。
5、彩楼厝
彩楼厝是蔡资深给他第四个儿子建的,二进砖墙上两侧有砖拼“文章华国,诗礼传家”两联,中间墙面砖条拼着“腾蛟起凤”,中间是个“寿”字。
6、德典别馆
蔡德典是蔡资深四弟,德典别馆门堵上有石雕的麒麟宝鼎、花瓶蝙蝠、玉象和金果、鱼尾狮,寓意着平平安安、多子多孙、福禄呈祥。
7、德典厝
德典别馆正门明墙砖柱上用砖条拼有“忠孝廉节,仁义礼智”八字。
8、世用厝
世用厝是蔡资深给他的第三个儿子建的,正屋三进制,东为护厝,西有花厅,花厅北段筑有小楼,正门牌匾为“龙鳞衍派”。
9、世双厝
世双厝是蔡资深给他的小儿子建的,二进五开间制,燕尾形屋脊,穿斗式斗拱,东西带有护厝。
10、启昌厝
启昌厝是蔡启昌所建,是整座蔡氏古民居群最古早的建筑,正门牌匾题名“锦阳流芳”,竹叶形石刻组成门联:锦亭家声旧,五里世泽长。
11、德棣厝
这是蔡氏古民居群最具有特色的一座建筑,是蔡资深二弟蔡德棣的宅院,后轩东侧建有一座两层的梳妆楼,上有清末状元吴鲁和江苏状元陆润痒的题字,这个梳妆楼流传着一个忠贞女子吴宝珠的故事。
12、攸楫厝
攸楫厝为蔡启昌所建,为三进五开间制,带有东西护厝,门廊两侧彩绘与砖雕灵禽瑞兽粗狂简朴。
13、醉经堂
醉经堂为蔡氏家族的私塾,是平时蔡氏族内子弟读书聚会的地方。
14、孝友第
这是蔡资深第七、第九和第十三个儿子共同居住的屋子,大门牌匾为“孝友传芳”,两旁明墙由砖条拼接成“凤毛麟趾、鹤寿龟龄”八字。
15、当铺
当铺在20世纪60年代已倒塌,现状为一座有窗无门的平房。
16、蔡氏宗祠
蔡氏宗祠的砖雕、石雕、木雕都精美无比,用料最为上乘,是整座蔡氏古建筑群建造最讲究的建筑,但如今只剩残垣断壁,成了一座遗址。
蔡资深(1839年~1911年),乳名浅,字永明,号安亭,南安人,是清未旅菲爱国华侨。清代末年,16岁的蔡资深随其养父蔡其昌到菲律宾经商,历经数年打拼后建立了不小的基业。清光绪十一年(1905年)泉郡受灾赈济,诰授资政大夫。
清咸丰五年(1855年),二人回到故土后,在漳里寮广购土地,选址立宅。蔡氏古民居建筑群的建设历时52年,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才得以完工,其规模宏大,现存建筑占地面积就有1.6万平方米。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整体布局坐北朝南,每座民居均为二进或三进,有护厝或东西厢房,主体建筑为硬山及卷棚式屋顶,上铺红瓦及筒瓦,燕尾形屋脊,穿斗式木构架,雕梁画栋。
各大厝既是独立门户,又以花岗岩石条铺筑成的石路彼此连接在一起,这些石路可作行路,又可用为晒谷场及休息纳凉之地。整个建筑群规整通透,布局精妙,反映着明清时期闽南传统民居建筑的主要特点。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南北中轴线南偏西5°,南北长约100多米,东西通长200多长,占地面积约3公顷。
现存古民居18座、祖祠1座(新建)、书房1座、当铺1座,损毁宗祠1座,民居1座,共计23座,大小房间400多间,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
民居的基本建造顺序是由东部向西部而建,而东部则由北向南而建。
东部大厝:东部共建有大厝10座,由三排三列九座加其东部一座而组成,这10座大厝排列整齐,厝厝相连,所形成的庞大建筑群给人以建筑规模无比宏大、雄伟壮观的感觉,各大厝之间平行排列,纵向进深按南北中轴线排列,中轴线贯穿纵向三座大厝,纵向大厝山墙之间留有2米宽的通道作人行、防火、排水之用,其南北贯穿。
大厝前后之间由10米左右的石埕相连,干净并整齐划一。东部建筑群北面中间的“攸楫厝”及中部的“启昌厝”均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为整个建筑群最早的建筑。地处最东端的“醉经堂”,是群体中最小和最晚建造的,完成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建筑小而布局完整,后有灶间库房,中有挂落敞厅,前为花圃,大门两侧分别额书“吟风”、“弄月”,为昔时主人聚宴消闲之处,后为学堂。
西部大厝:西部共建有大厝13座,其布局因建造年代由东向西依次而建,而且东部和西部之间设有院墙和院门。建筑群的西部基本分为两大块,即南块和北块。南块主要顺沿东部的石埕大道向西延伸,并在其石埕两侧建造二列大厝共6座,使石埕大道形成整个建筑群体的东西轴线,整个大厝给人以无比开阔宏伟的视觉冲击力。南块沿石埕大道南侧建有“蔡浅厝”和“蔡浅别馆”,其东西两侧各设院门,相对独立构成一个整体。
泉州人一向注重风水,家宅关系家族兴衰,尤其是泉州人受宗族观念的影响,一个大家族得住在一起,按照家族辈分分配住房。因此泉州家族大厝的格局,便是由主厝向两侧排开,由小通道隔开,随着家里人丁的增加、家族的扩大,逐渐形成了围合式大厝。
也因此,按照风水观念和家族礼序观念,蔡氏大厝便是泉州现存的、最典型的一处家族式大厝,这就是为什么称蔡氏古民居为“闽南建筑大观园”,及为什么说“一处古民居,半部官桥史”的主要原因。
“蔡浅厝”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为蔡资深晚年自用。整座建筑占地1250平方米,庭南石埕前有倒屋一列,俗称“回巷”,为佣仆所居,中间为一宽大石埕,庭北正屋两进,并东面护厝,大门居中,额书“莆阳世胄”,其建筑规模不算最大,但轴线完全对称,等级分明,十分庄严。
“蔡浅厝”装饰十分精美,并在其屋脊装有“龙稳”,以表示蔡资深被诰封为“资政大夫”的官品。西部北块的建筑群,基本分为东和西两部分,西部建有蔡氏宗祠和古民居建筑群中最大的一座大厝“孝友第”,两座大厝大门均朝西。东部建有大厝5座,均为其管家、经理所建或买地资助堂亲而建,建筑风格相近,但规模和装饰都比蔡资深家族所居稍逊一筹。
这座古建筑群不仅仅是象征一座历史遗留建筑艺术,更是代表了蔡氏大家族的薪火相传和当时的文化遗韵。
这座建筑和泉州其他地区古建筑的不同在于,这座古建筑群规格严整、设施完善,其中除了大厝,还有祠堂、当铺、书堂、梳妆楼,防火和防盗措施也保留了下来,值得考究。
蔡氏宗祠的砖雕、石雕、木雕都精美无比,用料最为上乘,是整座蔡氏古建筑群建造最讲究的建筑,但如今只剩残垣断壁,成了一座遗址。
蔡氏古民居群是座聚族而居的大厝,一个大家族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有助于增长家人的感情,同时也增强凝聚力。这样围合式大厝的建筑形制,除了方便家族聚居以外,同时也是为了抵御外敌。在解决外患的同时,内忧自然也得顾及。
如此大的一座建筑,内部的防水、防火措施必须得完善,否则一失火就是祸及根本的大事。
徽式建筑的马头墙是防火的一种措施,而闽南大厝的防火措施最重要就体现在内部的“水”布局上。
庭院中有“水”,这是汉族古民居中常见的布局,北京的四合院、广东的围龙屋,以及闽南的大厝,中部都有水井、或是水缸。
水在风水学上具有财源滚滚之意,但同样的,它也是救命的东西,闽南人对风水的讲究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水缸的用处,大概在风水学上有某种意思,却很少有人往防火安全措施上面想。
除了防火,在排水上也有着讲究的铺设。
大厝内部主厝和护厝、护厝与护厝之间的通道除了用于隔开火势,通道的地面还巧妙地设计了排水渠。防火通道宽2米,由石条铺成,表面上看这防火通道就是一条普通的石板路,但是走到通道尽头往回看你会发现,这石条下面暗藏玄机。
防火通道的石条从中间向两端呈不明显的弧形,方便雨水朝路面两侧流动,雨水流入石条下面暗藏的排水沟中,再通过排水沟排放到大厝外。这样的防水通道不会湿鞋,同时也不会囤积污水,安全又环保。
风水理念泉州人可谓是贯彻到底,这排水沟还连接着天井中的水井,风水学上讲究“得水为上”,天井的水原本就极为讲究,这水的排出自然也十分讲究。
通过暗沟进行排水,除了排水的用处以外,也具有细水长流之意。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不仅以其宏大规模为闽南所仅见,其设计和施工亦为闽南之上乘。建筑群的单体布局为两进或三进带单边或双边护厝,房屋结构均采用穿斗式木构架,硬山屋顶,屋脊线采用两头微翘起的优美造型曲线,其端头采用燕尾形作法,好象燕子展翘飞翔,使整个建筑群有一种群鸟争飞之感。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不仅保存大量石雕、砖雕、木雕、泥塑精品,门廊石堵和厅堂隔扇还保留有许多书法绘画。书法楷、行、隶、草、篆,一应俱全,题辞者从状元、榜眼、探花、进士到举人,不乏名家手笔,如读书楼上就有清末泉州籍状元吴鲁和安徽籍状元陆润庠的书法真迹。
一幅幅作品均取自于历史典故、戏剧中的人物故事和民间传说,其做工精细,使整个建筑群成为艺术的海洋和宝库,被誉为民间瑰宝。建筑群中雕刻艺术更是充分体现了闽南地区古建筑的巧、美、秀、雅的风格,同时也将匠师们的艺术才华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得淋漓尽致。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在整座建筑的装饰造型中,有许多地方表现了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如石雕及泥塑中的鱼尾狮,透出了南洋文化的气息;葱头形山花则反映出受伊斯兰艺术的影响;承托襻间斗拱的力神,又具有西方建筑的装饰倾向。古民居精美的雕饰,不仅是代表着当时闽南建筑雕塑的最高水平,而且也是研究中国特别是福建沿海中外建筑艺术相互交融难得的实物资料,极具文物价值。
2001年6月25日,蔡氏古民居建筑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8年,蔡氏古民居建筑群营造技艺以“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南安)”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更换皮带四件套+手套箱修复...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