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路虎发现论坛 >  身份与尊严

发表于 2009-06-23 15:56    IP属地:未知

查看 10.7W | 回复 37
身份与尊严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科学家道格拉斯博士研究发现,有名字的奶牛产的奶要多得多。这份前不久刊载在著名学术刊物《人与动物》的研究报告得到的结论是:“就像人类对待被人关怀的反应一样,如果给予奶牛多些一对一的关爱,他们会感觉更快乐,更放松。”
[ 本帖最后由 忍变曲昂 于 09-06-23 16:11 编辑 ]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6-23 15:59    IP属地:未知

    一百多年前,美国著名诗人沃尔特·惠特曼曾写下这样的诗句:
“我想我可以回转去,
与动物为伍,
它们是如此恬静温和、默默无言
……
它们不为自己的生存条件忧虑烦恼,哀诉悲嗥
它们不在黑暗中沉思不眠,为自己的罪过哭泣叹息
……
没有谁向另一个屈膝下跪,
或是向千年前的祖宗顶礼膜拜
在整个大地上没有谁体面高贵或是痛苦不幸。”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6-23 16:01    IP属地:未知

    如果我们用超现实主义的眼光来扫描道格拉斯博士的发现和惠特曼的诗词,我们就能读出与低下层群体有关的社会学隐喻。

    表面看,道格拉斯博士与曼特曼诗人对低下层群体的看法完全相左,事实上有一点是完全一样的:低下层群体不因处于阶级劣势而对尊严渴求出现“递减效应”,他们对尊严的感知和敏锐一点也不逊于其他群体,只不过是道格拉斯眼中,他们因“赐予”尊严而提高了生产力,而惠特曼眼里则是因对应群体“糟蹋”尊严而猪狗不如。

[ 本帖最后由 忍变曲昂 于 09-06-23 16:03 编辑 ]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6-23 16:03    IP属地:未知

    我们先从美洲殖民时代讲起。伯特兰·罗素在其《个人与社会的拯救》一文中写道:“斯文的英国绅士鞭打非洲人如此之狠,以至他们经过数小时难以言喻的极度痛苦之后便死去。即使这些绅士受过良好教育,懂艺术,善谈吐,我仍不能承认他们有美好的人生。”

    以“历史计量学”为特色的《新美国经济史》(杰里米·阿塔克等著)虽然歪曲美国独立战争之前印第安人人口锐减三分之二的原因是欧洲疾病“生物恐怖主义因素”,但也承认,殖民地时期黑人出生率虽然一直高于白人,人口增长速度越远逊于白人,贩奴时代黑人预期寿命低得甚至无法统计。约19世纪时创作的一幅“农奴劳作”版画中,两名白人处于画中央,一人持棍,另一个拿着皮鞭,四周是一群低眉弯腰劳作的黑人。版画的主题指的是白人种植园主获得的利润大都是由这些黑奴所创造的。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道,远古时代的人类奴隶社会大都出现在同一群体或同一种族之间,他们的身份甚至是可交流的。而在十七时世纪前后在美洲的奴隶制,则是某一种族有预谋有计划地把另一种族系统沦为奴隶,因而是人类文明史之耻辱。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6-23 16:05    IP属地:未知

    马克斯·韦伯对禁欲主义和低下层群体“尊严”生存状态有过相当深刻的论述。在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韦伯说道,在欲望面前,人并没有三五九等之分,也无制度之碍,“获利的欲望及对营利、金钱(并且是尽可能多的金钱)的追求,与资本主义并不相干。这些类似的欲望一直存在于所有的人身上,侍者、车夫、艺术家、妓女、贪官污吏、士兵、贵族、十字军战士、赌徒、乞丐都是如此。”

    在其《对现世的宗教性摒弃》一书中,韦伯认为,低下层群体在生活困苦、备受欺凌的情况下苦觅生活的尊严。“他们没有在现世中得到尊严,而正是在对尊严饥饿般的渴求中,产生了拯救的观念。……一个人在社会身份等级的阶梯上越下降,他对拯救的需要就越强烈。……非特权阶层的尊严建立在一种宗教承诺上,对于在现世中没有得到的尊严,他们或者用在将来某个时刻会具有的尊严,或者用注定在某一未来世界或另一世界中获得的尊严,来作为替代物。”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6-23 16:07    IP属地:未知

    到了路德时代,职业与职业人的尊严更加明晰地划定出来。1881年,格罗姆的“当法律遇上美丽”的油画表明,即便是妓女,即使是犯了貌似不可饶恕的罪孽,在尊严的面前都可以得到谅解。这个被史上称为“弗里内审判”的故事讲到,一位妓女,因渎神而被控死罪,面对最高法院的终审,其律师当众扯下她的长袍作为辩护,她秀美的胴体使法官们折服,于是一致将她判为无罪。

    路德的职业即天职的宗教改革思想,在托克维尔的论述中也提及。托克维尔说到,美国民主社会发展到了这样一个层次,“从事服务行业的人决不认为自己低人一等,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是在劳动,而且看到周围的人无不劳动。”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6-23 16:08    IP属地:未知

    现在我们回来看“邓玉娇案”。“邓玉娇案”出现在低下层群体尊严大面积受到损害的时代背景,案件放置于贫富分化、制度不公、权力失控、贪官污吏、道德沦丧的现实条件下,而这样的时代因其“逆向性”,往往也是尊严价值回归时代。现有的法律并没有回应“尊严”渴求,因此也就无视邓玉娇自我防卫行为的正当性,以及对邓玉娇人格羞辱者的“死亡”的意外性,反倒错置成防卫的过当与伤害的故意性。一审判决下来后,邓玉娇以“有罪之身”获“制度性免刑”,从法律角度上看,她即是罪人又是个没有责任能力的人,从人身尊严的角度上看,相当于邓实际上受到双重再羞辱。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6-23 16:09    IP属地:未知

    最后,以房龙《宽容》中的一句话结束本文:“人类具有难以置信的生命力。它的寿命比神学长。总有一天,它的寿命将超过工业主义。它经历了霍乱和瘟疫,残酷迫害和清教徒法规。它将学会怎样克服许多扰乱这一代人的精神罪恶。”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6-23 16:19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美食客老张 于 09-06-23 16:17 发表
听老肖讲课
好吃吗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6-23 17:47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Reuben 于 09-06-23 17:16 发表
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讲的是基督教徒(新教)把做好世俗职业工作视为自己已被上帝预先选择获救的确证,所做的一切是天职。教徒们勤勉工作,在经济活动中工于算计,因而积累了财富,在竞争中 ...
正在理解中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