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7-08-01 19:24 IP属地:未知
查看 197.2W | 回复 132
【惠安崇武游记】与惠安县女有约
驾车去旅游,出发前先给车做个检查,顺便洗白白,保持帅气。
惠安崇武的大岞村坐落在福建省东南海滨,三面临海,西连陆地,地势婉蜒崎岖,非常壮丽。它夹在湄州湾与泉州湾之间,东临台湾海峡。近处海域遍及岛屿与礁石,地势杂乱,历史上是个战略方位非常明显的国防要塞,向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对于崇武来说,石头即是小城的魂灵,它见证了小城的早年,把历史的回忆一直留到今日。石房子、木结构,朴素的民居都没有太多的装修。这些不同年代的建筑透露出年月的斑迹,见证了明、清以来,当地军民抵挡侵犯,捍卫海疆的历史。一条条冷巷藏于一座座民居之间,走在狭隘的石巷道,老房子的门整天敞着,大家不急不缓地过着悠闲的日子。
也正如此才有惠安女民俗的传承。
大岞村的惠安女是惠安县惠东半岛海边的一个特殊的民间风情,她们以奇特的服饰,勤劳的精神闻名海内。人们把她们的花头巾、短上衣、银腰带、大筒裤,戏称为“封建头、开放肚、节约衣、浪费裤”。翻开泉州的史典,在渔歌的吟唱中,惠安女勤勉朴素、勇于开拓的精神和她们的独特装饰,已变成泉州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惠安女子的头部被斗笠和头巾包裹得仅露出一张脸——封建;而腰、腹部却暴露无遗——民主,而大筒裤的裤脚宽达0.4米——浪费,上衣却短得连肚脐也遮不住——节约,于是,所谓的“封建”与“民主”,衣料的“节约”与“浪费”,在惠州安女的身上有机的结合在一人起,表达了一种内涵丰富。既矛盾又统一和谐的审美观。
惠安女以吃苦耐劳闻名于世,大多以渔业为主。当男子出外谋生或出海打渔时,惠安女成了建设家乡的主力军。她们善家务、多才艺,不论下海、耕田、开公路、修水利、锯木、扛石头、拉板车,还是雕石、织网、裁衣、绣花和经商做买卖,敬公婆、教子女,不分粗活、重活、细活,事事能干、样样出色,里里外外自然成了勤劳的代名词。
惠安女虽穿着她们特有服饰,但应环境所需也会作一定的变通,比如,开摩托车时,为安全起见,也会戴上头盔;为了遮阳,也会戴上遮阳帽…… 虽然她们服饰奇特,却是地地道道的汉族哦。
[
本帖最后由 玻璃瓶装梦想 于 2017-8-1 19:56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