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北京汽车BJ40/BJ40L论坛 >  二战库布其-论沙漠新手的快速成长[肆零无界,归雁出品]

发表于 2017-06-03 09:47    IP属地:未知

查看 50.4W | 回复 24
二战库布其-论沙漠新手的快速成长[肆零无界,归雁出品]
爱卡币+60
共获得爱卡币
我是一个沙漠新手,加入肆零无界后,清明节第一次随队进入库布其沙漠学习。这次趁端午节,第二次来到库布其,就想磨练一下沙漠技巧,顺带解一把沙毒。
看了队友们已经发了很多精彩的作业,纷纷详细讲解了全部过程,精彩瞬间,情感心路,都非常精彩。我就换一个角度,从几个横刨面,来谈一谈本次沙漠穿越的路线,沙漠越野的心态和技巧。对于老炮们,可能不值一提,但对于像我这样的新手们,希望有所助益。
一、穿越路线
不得不说,窗队是有很大魄力的。整队30几台车,80%的新手,这次选择了库布其沙漠西段穿越,从夜鸣沙,沿着沙漠的南缘,一路向西,寻到玛瑙购之后,再转向穿越高沙区,一路向北,直抵神湖。
下图是我用软件记录的本次全部穿越路线。全程72.7公里,最高海拔1117.3米,行动耗时7小时19分。运动平均时速9.9公里。

穿越之前,我对库布其的西段是不了解的,回来后,拿出清明节那次的东端训练路线比较,大吃一惊。这两次的路线长度、沙漠难度,跨度果然都是巨大的。
下图中,黑色路线是本次穿越,蓝色路线是清明节训练的行进路线。进步之大,一目了然。

这次行进过程中的几个主要节点,我也简单说明一下。
1.起点,夜鸣沙酒店。

2.午餐地点。
先到的队友们,在此等候后面的救援时,在此地吃了便餐。

3. 第一次尝试进入高沙区。

4. 高沙区折返点
由于队内新手过多,无言选择从此处折返向南,然后继续向西寻找更合适的穿越路线。

5. 过了玛瑙沟
不知不觉间穿过了一片草地,不大,较稀疏。事后娃娃惊呼,那就是玛瑙沟啊,可惜,没有留下一张照片。
下图是过了玛瑙沟后的休息地。

6. 露营地

7,神湖

未完待续。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触屏版 发表于 2017-06-03 10:32    IP属地:未知

引用 大叔A老车夫 于 2017-06-03 10:24 发表的回复
兄弟 忒牛了!!!!
车夫哥,你才牛!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6-03 20:53    IP属地:未知

二、沙漠里的心态
在茫茫大漠里,人都会自然产生一种敬畏感。当烈日高照,滚滚热浪扑面而来,那种敬畏就会逐渐化作焦躁;当日头西斜,而目的地还远无指望的时候,那种敬畏则会变成一种隐隐的恐惧;当你突然间直面高沙区那山一样高的连续不断的陡坡时,那种惊悚不可名状;当你满满自信地斜滚一个沙梁,却被挂在坡上动弹不得,那种自信瞬间被击毁,转化为一种自卑。

这一切,在沙漠里都会发生,而大漠非常擅长的,就是肆无忌惮的放大你的感官,夸张你的感受,无论是兴奋、悲伤、愉悦、还是愤怒,恐惧和焦虑,  都超越语言,  力透纸背。
正如海市蜃楼,不一定都是物理现象,有时,它也是一个心理现象。
冷静、淡定和理智,在沙漠里行车时就是金科玉律。
我们看到那些令人崇敬的沙漠老炮,不在于他开的有多快、走过有多远、经历过几次翻车,而在于他身处困境时的那份冷静和淡定。

新手,尽快摆脱初始进入沙漠的恐惧感,看见前方略显倾斜和陡峭的沙坡,能够敢于给油。凡是做不到快走沙子慢走水的,大都出于内心的恐惧;在看到前方60度左右的断崖,应能够敢于将车头向下,缓缓加油下行。
新手,尤其在经历了一次沙漠之行后,尽量避免那种冲动、那种过度的兴奋和无所畏惧。时刻记着宁担勿飞,时刻记住我们的渺小之于沙漠的宏大,只可遵循沙漠划定的自然规则,顺势而为。


[ 本帖最后由 归雁入胡天 于 2017-6-7 12:10 编辑 ]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6-06 17:50    IP属地:未知

三、论沙漠行车感受
在这个议题上,我本没有多少发言权,因为我还只是个2进沙漠的新手。
不过,这两次的经历,从窗队,老A,行者哥等几位高手这里,我学习和感悟了很多。驾车在沙漠里,就不停的琢磨前车的路径和动作;回来后,就对着照片琢磨自己的操作和问题。这样下来,也渐渐得有了一些感受。
1. 谈谈“起一不起二”
这句话的原意是,在沙漠里,如果第一脚油下去,产生空转,就不要再踩第二脚了,免得越挠越深。我的实际体会是,第一脚油如果前进空转,那么就再试试倒车;第一脚油如果高四不动,那么就再试试低四。所以,没有那么绝对,换句话说,起二不起三可能更合适一些。
2. 再论“停下不停上“
这句话的原意是,沙漠行车阻力很大,停车时最好车头向下,否则起车很费劲。我基本是这样遵照,但也有不同体会,40L这个车的动力够强,扭矩够大。只要轮胎没有埋在沙子里,即便有小角度的上坡,高四一档足够加起速度来。如果坡度较陡,又没有后退空间,那么就用低四二档起步。

3. 关于”走高不走低“
这句话我全部地赞同。这次库布其西段,尤其在过了高沙区之后,沙窝是一个接一个。我们选择从南向北的穿越,刚好与风向相反。换句话说,我们是在从背风坡爬坡,再从迎风坡下坡。有沙漠经验的人都知道,这个走向要比反穿来的更加困难。因为背风坡的沙子更软,更容易挂坡。
我仔细观察了头车无言的行进路线,只要条件允许,他都在选择沙梁边的高位行车。就像窗队所说,高处的沙子更硬一些。
得此真谛,我尽量沿着沙窝的高处,一路涮过去。嘿嘿,高手涮沙锅,我来涮沙窝,尽量走比前车辙再高的地方.不过这一路沙窝涮得也是行云流水,车里的小朋友高呼过瘾,免费过山车。
4. 关于翻A梁
无言在选择向北的穿越路线时,我注意到他尽量选择翻梁的方式,而不是滚刀锋。我琢磨可能是两个原因,一是队里新手太多,怕走刀锋有麻烦;二是一路都是从背风坡上坡,沙子既陡又软,想滚刀锋也不容易。
但这样就给我们足够的翻A梁的机会。
窗队曾经说过,翻A梁时要宁担勿飞,B柱收油且带一点刹车。我充分实践的结果,至少证明了一点:凡是敢在B柱收油的,都是勇敢的汉子;凡是敢在B柱不收油的,都是想飞的鸟。
我的极限点,就那么存乎一心,只要车感告诉我,惯性还能把车推过去,我就宁愿在A柱收油。由于头车路选的好,一路也就这样顺利通过了。
这次穿越,我仅有的两次陷车,都发生在同一个A梁上。上坡陡,下坡也非常陡。我按照之前的经验,A柱收油,还带了一点刹车,结果车头微翘担沙梁上。请行者哥把我从后面拖下来后,再次冲破。不死心,还是A柱收油,但这次没带刹车,惯性的力量不如所愿,再次平平地担在A梁上了。再请行者哥把我拖下来,这次加大油门,改为B柱收油,顺利通过。
实践体验:坡不太陡或不太长,A柱收油也可以;但如果陡坡且长的,还是要B柱收油。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6-06 17:53    IP属地:未知

四、论沙漠脱困感受
沙漠陷车的可能性有很多,比较多的情况是担梁,挂坡,陷入鸡窝坑,脱圈。车队行进时,很多时候是用拖车绳把前后车友拖出来。但如果能够快速自我脱困,也可以加快车队行进的速度。
1. 担梁
如果车腹被担在梁上,导致前后轮都空转的,最好呼叫队友拉一把,这样远比挖沙子来的快。
如果车腹没有被担住,例如只有1-2个轮子空转,那么就顺着重心方向,用低四试试前进或倒车,有时很管用。比队友拖车更快脱困。
2.挂坡
如果车头朝上,就用低四倒车;反之车头朝下,就用低四二档前进,多数时候可以自我脱困。
如果坡下一侧的轮子陷得太深,可以用锨挖开顺势方向的阻轮沙,挖的到位时,很快就可以自我脱困。但是,如果侧倾严重,车子重心的下垂线接近或已经指向坡下车轮,就不要挖沙了。此时,阻轮沙已经成为救命沙,已经是阻止翻车的沙子了。此时挖沙,搞不好会被车子拍在沙坡上。

3.脱圈
我还没有经历过脱圈,有时幻想,是不是我的原厂轮毂太牛?或是原厂轮胎太新?是不是也该脱次圈了?
不知是否有过这种说法,“没脱过圈的都不算沙漠越野" 云云?
在沙漠里,每每看到窗队奔波前后的景象,老A救援无数后疲惫的眼神,太子为救援新手自己都滑落鸡窝坑.....想想还是算了吧,别给大家添堵了,别再体验啥脱圈了。还是老老实实尊照窗队的建议,"方向不要打死"。
经常听说,脱圈是由于操作不当造成的,之前我一直没想明白到底什么是当?什么是不当?为什么我的后胎压低到0.3还不脱圈?为什么有人胎压高于0.8也会脱圈? 后轮不转向,为什么还有人会从后轮脱圈? 
回来后躺在床上仔细想,从物理学的角度,我终于似乎想明白了。
没有脱圈,是因为轮胎在沙地里没有产生剧烈的横向运动。无论前轮还是后轮,当埋在沙地里剧烈地横向侧移而非直向滚动时,就离脱圈不远了。前轮剧烈打方向,是造成轮子横向运动的原因之一;挂坡时的剧烈横向侧滑,也会是造成前后轮横向运动的原因。
想清楚了这些原因,行车时就当知道如何规避了。
脱圈后,出了沙漠要尽快洗轮胎.


[ 本帖最后由 归雁入胡天 于 2017-6-6 18:00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6-06 17:58    IP属地:未知

五、手动40L的使用感受
知道多数人都选择了自动档,不过我还是为能驾驶手动档穿越沙漠而感到自豪!
这一点,我和在路上,闲自在都讨论过。手动档和自动档在沙漠里的驾驶方式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在路上的老40,起步用高四2档,老40虽然动力不如40L,但低扭调焦的极好,据在路上讲,800转即可产生80%的扭矩。
在路上的老40

我的40L,是在1900转才进入扭矩平台,平地起步要用高四1档。
下面我重点说一说40L 2.3T 手动版的驾驶感受,老40 2.4的还是留给在路上去分享吧。
1. 下坡起步,高四2档;平地或缓坡起步,高四1档。
2. 转速起来以后,高四1档的扭矩够用,能处置一般坡度,在一般坡度上(目测5-10度),高四1档不仅可以起步,起步后还可以加速。
3. 在有足够距离的情况下,高四2档上缓坡也可悠起足够的速度,所以涮锅时,只要半径够大,2档更好用。
4. 上坡时换档,难度远大于自动档。在沙地上阻力很大,手挡车想从高档退回低档,瞬间就会失速,结果就是挂坡。在路上给了一个很好的建议,上坡换档时不松油门。实践后感觉有一定效果,但手动换档还是比自动M1和M2之间的电子切换来的慢很多,失速更明显一些。所以,开手挡车在上坡前,要做好判断和预案,坡度较陡或较长的,索性就用1档直接上,避免中途换档。
5. 非常陡的沙坡,或陷车后的脱困,低四2档非常好用。低四1档容易刨坑,尽量少用。
手动40L素车的油耗真的很省,本次从北京出发,含库布其74公里穿越,再回到北京。平均油耗只有8.7。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6-06 18:06    IP属地:未知

六.特别感谢
特别感谢窗帘、大钟、老A、太子、行者、无言。
窗帘、大钟、老A、太子,自始至终在忙着救援。没有他们的辛劳,20多个新手一次成功穿越玛瑙沟和神湖将成为梦话。对于他们,我深信他们自己并没有玩爽。
由于窗帘、大钟上午就返回酒店护送受伤车辆,在进入玛瑙沟之前,老A和太子基本都已经转到后队去实施救援了。此时,我们前面的几个车子,是跟着无言一路穿越玛瑙沟、穿越高沙区、最后抵达露营地和神湖。无言有多少沙漠经验我还不太清楚,但他有着冷静、淡定和理性的优良沙漠心态,选择的路线更是深思熟虑,适合众多新手。
行者哥,自然成为第一梯队的指挥车和救援车。于困难处,总有行者哥的车影,不断给新手们支招,救援。使得第一梯队能够快速抵达露营地。
还要感谢肆零无界的其他组织工作人员!
队长窗帘

2组领队老A

一会收尾一会打头,不幸陷落鸡窝坑的太子

神湖大合影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触屏版 发表于 2017-06-06 19:02    IP属地:未知

引用 澳洲毛豆 于 2017-06-06 17:57 发表的回复
写的好,感受真切,归雁谦虚了,有机会可以担当领队了。加油

[ 本帖最后由 归雁入胡天 于 2017-6-7 12:02 编辑 ]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触屏版 发表于 2017-06-06 19:03    IP属地:未知

引用 大叔A老车夫 于 2017-06-06 18:14 发表的回复
你是2.3T手动?我的是2.0T
手动。
2.0T一路160,除您没谁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