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奔驰E级论坛 >  悬挂结构的作业

发表于 2015-06-01 20:01    IP属地:未知

查看 144.4W | 回复 113
悬挂结构的作业
就事论事,没有褒贬。
就是说说悬挂的基础知识。
反正不说奔驰好,也不说奔驰不好。
也不说别人不好。
说悬挂之前,先说说一个比较简单的事情,就是初中物理所说的
杠杆
在车身、车轮、弹簧、避震筒几个结构之间,
基本上所要用到的物理知识就是:杠杆。
如果要用到数学知识的话,主要是三角函数。

车身连接点,就是杠杆的支点。
车轮连杆就相当于杠杆。
开车就像挖鼻屎,日常带着挖、用心挖、自己挖,才是最舒服的。一旦懒了、胡挖了,身体就完蛋了。
国际油价跌破30了,老百姓越来越像包身工了。
论坛泡得少了,跟车友们玩微信群了。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06-01 20:03    IP属地:未知

连杆在人们的使用过程中,有多种感受。
一种是,灵活的。省力的。
例如,电报机

开车就像挖鼻屎,日常带着挖、用心挖、自己挖,才是最舒服的。一旦懒了、胡挖了,身体就完蛋了。
国际油价跌破30了,老百姓越来越像包身工了。
论坛泡得少了,跟车友们玩微信群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06-01 20:08    IP属地:未知

另外一种非常常见的,
感觉用起来特别费力的情况
架梯子

由于架梯子的时候,人在梯子的重心与支点之间,所以人要付出几倍的量。
而电报机很明显,触点弹簧在人的按钮和支点之间,人在按击电报按钮的时候,就很灵动和方便。
开车就像挖鼻屎,日常带着挖、用心挖、自己挖,才是最舒服的。一旦懒了、胡挖了,身体就完蛋了。
国际油价跌破30了,老百姓越来越像包身工了。
论坛泡得少了,跟车友们玩微信群了。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06-01 20:13    IP属地:未知

同样,回到第一张图,
奔驰的后悬挂机构,就是类似第一张图。
从外向内的排序,依次是
轮胎、避震筒、弹簧、车身支点。
借用其他网上的一张图。很清晰

开车就像挖鼻屎,日常带着挖、用心挖、自己挖,才是最舒服的。一旦懒了、胡挖了,身体就完蛋了。
国际油价跌破30了,老百姓越来越像包身工了。
论坛泡得少了,跟车友们玩微信群了。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06-01 20:17    IP属地:未知

这样的设计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第一,悬挂上,有两个力在车辆静止的时候是平衡的。
一个就是车身支点的力,一个就是弹簧支撑的力。
这是一个悬挂上最大的两个力。
同时这两个力,有区别,车身支点的力,是定点的,而弹簧的支撑力是随着车身运动要变化的。
更加正确的说,弹簧支撑的力,要随着车轮遇到的路况不同,而变化,尽量减少通过弹簧传导到车身来。
那么,将弹簧放到车轮与支点之间,是不是就和电报机的按钮结构类似,使车轮在压缩弹簧的过程中更加省力。
车轮压缩弹簧更加省力,这个车轮的运动灵活度是不是就更大了呢?
开车就像挖鼻屎,日常带着挖、用心挖、自己挖,才是最舒服的。一旦懒了、胡挖了,身体就完蛋了。
国际油价跌破30了,老百姓越来越像包身工了。
论坛泡得少了,跟车友们玩微信群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06-01 20:21    IP属地:未知

爱卡币+3
共获得爱卡币
但是,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如果不加约束滴容易压缩弹簧。
这个车辆就会像船一样,晃来晃去。
所以就需要避震筒。
避震筒里面装的是避震油,避震筒内有一个带有阀门的活塞,使避震伸缩的时候,油能够通过。
一般情况下,压缩和伸长走的不是同一个阀门。
通过阀门的大小、油的黏度,可以调节避震的脾气。
通过连接在车身和避震连杆之间。
将车轮的上下颠簸运动,转变为油流经活塞的热运动,从而阻止车轮随意的晃动。
开车就像挖鼻屎,日常带着挖、用心挖、自己挖,才是最舒服的。一旦懒了、胡挖了,身体就完蛋了。
国际油价跌破30了,老百姓越来越像包身工了。
论坛泡得少了,跟车友们玩微信群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06-01 20:27    IP属地:未知

避震筒的调节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
因为流体力学,热力学对于人类来说,
还是非常难的科目,再加上避震油在不同温度下黏度会改变。
再加上避震油会混入气体,形成气泡,气泡会影响流动。
难上加难。
所以避震筒,如果可能,就把它放在支点和弹簧的外侧。
因为按照杠杆原理,避震筒在这个外侧的位置可以获得更好空间、用更小的力就能约束弹簧和车身。
开车就像挖鼻屎,日常带着挖、用心挖、自己挖,才是最舒服的。一旦懒了、胡挖了,身体就完蛋了。
国际油价跌破30了,老百姓越来越像包身工了。
论坛泡得少了,跟车友们玩微信群了。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06-01 20:39    IP属地:未知

看看。谈起来原理和设计都很简单。
难道汽车厂家都不知道用么?
呵呵。问题是,这么做,很烦人。
1、空间,横向很占空间。
在C坛,有朋友就问,为什么C级车内部空间比3系小很多。
这个结构很占用空间,有时候,对于后排沙发来说。左右各缩小3cm,车内空间就小很多。
2、成本,当然,上面说的空间,也算上一种成本。
这个成本指的就是生产和设计了。
避震簧、避震筒,在现代工业设计领域,一般都是成套、成对、同中线设计了。
因为,这样的话,调教、测试、生产、组装,可以不在生产线完成。
拿到生产线的时候,就是簧、筒上下阻尼垫,以及其他附件机构完成的了。
而且优秀的避震公司,比如FOX,他们也不愿意到每个厂家去调教平台,
所以他们一般也是设计筒簧一体的成品避震。
3、说说在空间和成本上,犯错误的反面教材。(如果有人有意见,你好好说,我把下面批评的内容删掉)
那么简单的道理,有的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扩大空间,居然都违背了。

看上图。
从杠杆的支点到杠杆的最外侧,顺序变成了:支点、车轮、避震筒、弹簧。
这个由于是扭力梁的结构,所以看顺序不是多连杆那种从里向外,而是从前向后。
开车就像挖鼻屎,日常带着挖、用心挖、自己挖,才是最舒服的。一旦懒了、胡挖了,身体就完蛋了。
国际油价跌破30了,老百姓越来越像包身工了。
论坛泡得少了,跟车友们玩微信群了。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06-01 20:44    IP属地:未知

我们刚才说了。
作用在悬挂连杆上最大的两个力是什么力呀?
就是车辆在静止的时候,相互平衡的两个力。
支点的力,和弹簧的力。
这个结构,支点、弹簧分别在车轮的两头,在车子的悬挂历史上,大货车经常用。
就是这个结构。

比起我们经常说起的板车悬挂(扭力梁)还不如。
(由于用OSX系统,爱卡一次只能传一张图,所以,我要插入另外一张图,就得再回一贴)
开车就像挖鼻屎,日常带着挖、用心挖、自己挖,才是最舒服的。一旦懒了、胡挖了,身体就完蛋了。
国际油价跌破30了,老百姓越来越像包身工了。
论坛泡得少了,跟车友们玩微信群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06-01 20:50    IP属地:未知

这种,支点在两端的结构。我们其实生活中经常遇到。
就是这个动作

就是折断一个物体。
车轮在支点和弹簧之间的时候,就会反复扭转这个连杆,结果就是,连杆就像每天被反复扭断。
终究不撑而断裂。说到这,大家知道我说的是什么车了吧。
而一般的板车悬挂(扭力梁)的顺序是什么呢?
是:支点、车轮、弹簧、避震筒。
由于避震筒在最外侧约束了一下弹簧,限制弹簧的扭力,所以,板车悬挂没有那么容易断,而那个悬挂就容易断。
开车就像挖鼻屎,日常带着挖、用心挖、自己挖,才是最舒服的。一旦懒了、胡挖了,身体就完蛋了。
国际油价跌破30了,老百姓越来越像包身工了。
论坛泡得少了,跟车友们玩微信群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