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21-09-29 17:05 IP属地:未知
查看 68.5W | 回复 16
【途观大队】2021醉美多彩贵州(三)
黄果树大瀑布是亚洲最大的瀑布,位于中国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属珠江水系北盘江支流打帮河的支流可布河下游白水河段水系,古称白水河瀑布。黄果树瀑布属喀斯特地貌中的侵蚀裂典型瀑布,以水势浩大著称,瀑布高度为77.8米,其中主瀑高67米;瀑布宽101米,其中主瀑顶宽83.3米。

黄果树,我终于来了,32年来,至少有5次机会都完美错过,最近一次是2018年8月,听闻游客爆棚,改行程前往平塘大窝凼中国天眼景区。

天星桥景区是黄果树风景区中已全部开发的景区,景区规划面积7平方公里,开发游览面积4.5平方公里,分 为三个相连的片区,即:天星盆景区、天星洞景区和水上石林区。这里石笋密集,植被茂盛,水到景成,集山、水、林、洞为一体。

弯弯曲曲的石板小道,穿行于石壁、石壕、石缝中,透迄于盆景边石之上。

天然盆景区

美女榕

桥上桥

回望桥上桥

冒水潭

银链坠潭瀑布,位于黄果树瀑布下游,传说中的"龙犀相抟"的地方--三岔河下面的河咀濑伏流入口处,属于落水洞型瀑布。

瀑布只有十余米高,上面成漏斗形,底部是槽状溶潭。在潭沿面上隆起的石包,象一张张下覆的莲叶,交错搭连,河水在每一张叶面上均匀铺开,纵情漫流,象千千万万条小小的银链,轻音嚷嚷地缓缓坠入溶潭,永远没完没了。三岔河水被钙华滩分成串串珠链,坠入深潭,是黄果树瀑布群中最秀美的瀑布。

其形如斗,其声如歌,其状如链,河水清澈时是银链坠潭,因为涨洪水,已经成了黄链坠潭。

水上石林

公元1637年,徐霞客游历贵州,途经黄果树瀑布时,曾对黄果树瀑布作出了这样的描述;“透陇隙南顾,则路左一溪悬捣,万练习飞空,溪上石如莲叶下覆,中剜三门,水由叶上浸顶而下,如鲛绡万幅,横罩门外,直下者不可以丈数计,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历,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状也,盖余所见瀑布,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阁大者,但从其上侧身下瞰,不免神竦。”

乘坐扶梯下到大瀑布,扶梯长170米,垂直高度80米。

奔腾的河水自70多米高的悬崖绝壁上飞流直泻犀牛潭,发出震天巨响,如千人击鼓,万马奔腾,声似雷鸣,远震数里之外,让人惊心动魄。

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厉。

素影空中飘匹练,寒声天上落银河。

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
红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

白水瀑布信奇绝,占断黔中山水窟。

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放弃了陡坡塘景区,稍作歇息前往天龙屯堡。

天龙屯堡古镇位于贵州省西部安顺市平坝区,喀斯特地貌大山深处,有天台山、龙眼山两山脉,距贵阳市72公里。这里地处西进云南的咽喉之地,聚居着一支与众不同的汉族群体---屯堡人,他们的语音、服饰、民居建筑及娱乐方式与周围村寨截然迥异,这一独特的汉族文化现象被人们称之为“屯堡文化”,其中最有代表性之一的就在天龙屯堡。在元代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顺元古驿道上的重要驿站,名“饭笼驿”。明初时,朱元璋调兵镇南,在这里大量屯兵,兵来自江浙汉族,本世纪初被当地儒士改名为“天龙屯堡”。

屯堡人是明屯军的后裔,他们的祖先明初征南入黔,响应朝延号召,“屯田戍边”。

屯堡文化自成一格,它不同于其他汉族文化,又不同于本土少数民族文化,它是相对封闭的明代文化遗存。屯堡人在语言、服饰、建筑、宗教信仰等方面,保留着、固守着六百年前的梦。

屯堡妇女保持祖制,依旧是长衣大袖,精致的花边体现了江南刺绣的神韵;一双尖头的绣花鞋,透着屯堡妇女的才思,典雅而高贵。屯堡妇女的服饰已成为研究明代服饰的活资料。

屯堡人的语言多带卷舌音,发音快,透着军人的阳刚之气,它是明代的官话(相当于今天的普通话),专家把它称为“安顺屯堡方言”,两个老太婆告诉我们,他们祖上来自南京。

茶驿,歇脚及提供茶水、饮食。

糯米饭,加各种菜,丰俭随意,一般是3元----5元,塑料袋装,不收拾碗筷方便快捷,在古代估计是用荷叶类似的作包装,可以边赶路边吃。

中华财神沈万三祠,传说沈万三将后代裹挟在沐英的大军中南下滇黔一带,在沐英派出的陈、郑等军官的照顾下,沈万三的后人及其庞大家族隐姓埋名在屯堡。

离开天龙屯堡。前往青岩古镇。
[
本帖最后由 女支书的男秘书 于 2021-10-08 09:01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