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湖北论坛 >  西安小雁塔

来自 爱卡iPhone版 发表于 2018-10-15 14:53    IP属地:未知

查看 22.5W | 回复 12
西安小雁塔
爱卡币+40
共获得爱卡币
小雁塔位于唐长安城安仁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郊)荐福寺内,又称“荐福寺塔”,建于唐景龙年间,与大雁塔同为唐长安城保留至今的重要标志。小雁塔是中国早期方形密檐式砖塔的典型作品,原有15层,现存13层,高43.4米,塔形秀丽,是唐代佛教建筑艺术遗产,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汉族文化的标志性建筑。
小雁塔和荐福寺钟楼内的古钟合称为“关中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钟”

见识各异的学术理论  领略不同的治学风范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iPhone版 发表于 2018-10-15 14:58    IP属地:未知

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朝廷资助在长安大慈恩寺西院建造用于安置玄奘由印度带回经籍的佛塔,此塔名雁塔。唐中宗景龙元年(707年),由皇宫中的宫人集资、著名的道岸律师在荐福寺主持营造了一座较小的佛塔。后来,为了区别两塔,慈恩寺塔名为“大雁塔”,而荐福寺塔外形似雁塔又小于大雁塔,故名“小雁塔”,一直流传至今。
小雁塔所在塔院是荐福寺的一部分,不过塔院并不在当时的荐福寺内,而是与寺门相对。塔院位于安仁坊,与位于开化坊的荐福寺门隔街相望。唐末战乱,荐福寺屡遭破坏,寺院毁废,只有小雁塔得以保存。

见识各异的学术理论  领略不同的治学风范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iPhone版 发表于 2018-10-15 15:02    IP属地:未知

宋哲宗元祐年间(1086年—1094年)的文献记载,当时的荐福寺已从最初的开化坊迁入了安仁坊的塔院内,与小雁塔成为整体。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年),一位自称“山谷迂叟”的信士发愿修缮小雁塔,将风化严重的塔檐、塔角修好,以白土粉饰,至今塔身可见白土粉刷的痕迹。
明、清两朝对荐福寺和小雁塔进行过多次修缮。明代曾有五次大规模的整修,基本上保留先有的格局。明宣宗宣德元年(1426年),陕西西宁卫弘觉寺番僧勺思吉蒙钦锡度牒,到荐福寺住坐,见这里殿堂荒废,遂发愿重修。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大修竣工后,向朝廷乞赐寺名。“敕赐荐福寺”匾额就是明英宗的御笔。明宪宗成化末年(1487年),西安地区发生地震,小雁塔的塔身震裂。后来重修时在塔的底部砌了一层包砖,但没有修复塔身的裂缝(至1965年经过一次整修,才修复了地震震裂的裂缝)。小雁塔原有15层,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1556年),遇到华县大地震时塔顶两层被震毁,现存13层。

见识各异的学术理论  领略不同的治学风范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iPhone版 发表于 2018-10-15 15:08    IP属地:未知

小雁塔是密檐式砖结构佛塔,由地宫、基座、塔身、塔檐等部分构成,塔身为四方形,青砖结构。原为15级,约45米高,明嘉靖三十四年(1556年)大地震时,塔顶被毁掉两层,现存13层。1989年测定塔的总高度是43.395米,底边长11.38米,高与底边的比例是100:26。
小雁塔的基座为砖方台,塔基座南北各开有一券门,青石门相,券门下为青石踏步。石门框上布满精美的唐代线刻,尤其门楣上的天人供养图像,艺术价值很高。底层北券门外紧靠塔体的砖砌门楼,系清代增建。塔基座南侧有清代石门坊,南额刻有“万汇沾恩”,北额刻有“不二法门”。
基座下有地宫,为竖穴。基座之上为塔身,塔身底层高大,二层以上高、宽递减,逐层内收,愈上愈促,以自然圆和收顶,故整体轮廓呈现出秀丽的卷刹。
小雁塔的塔身单壁中空,塔壁不设柱额,空筒式的内部设有木构式的楼层,有木梯盘旋而上可达塔顶。塔身上为叠涩挑檐,塔身每层砖砌出檐,檐部迭涩砖,间以菱角牙子,塔身表面各层檐下砌斜角牙砖。每层南北各辟券门,以起到采光透气的作用。
小雁塔第一层塔身南北开辟门洞,以供出入,南北门框均以青石做成,石质门楣上线刻供养天人和蔓草、祥云、迦陵频伽等具典型佛教寓意的装饰图案,反映了初唐时期的艺术风格。飞天原是古印度神话中的歌舞神和娱乐神,后被佛教吸收于天龙八部众神之内,成为佛教中常见的装饰题材。祥云纹样是仙界、理想和现实结合的浪漫主义产物,是古代纹饰的审美特征;迦陵频伽,佛教又称“妙音鸟”,声音美妙动听,婉转如歌,在佛教经典中,常以其鸣声譬喻佛菩萨之妙音。

见识各异的学术理论  领略不同的治学风范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