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回
提起额济纳的西夏文明遗址,去过额济纳旅游的人都会说出黑城子的名字,(景区,需摆渡车进),地图上是个方方正正的大城子,其为西夏李姓王朝(唐王朝赐姓)的北端军事重地-黑山威福监军司所在。
我们知道广义上的中国在宋代疆域急剧缩水,版图上是一个类似军阀割据的格局。党项政权在东北疆域需要这么一个监军司去同时面对金和蒙的双重威胁,因国力弱小无险可守,只能左右摇摆,最终难逃被蒙古铁骑灭国亡种的悲剧下场。
西夏是神秘的,又是短暂的,黑城子不够西夏,因为其只是始于西夏,灭亡后兴于元代,终于明初征西大将冯胜之手,现存的外围城墙其实都是元代扩建的,周围的农耕区遗址也很少,他并不是那个年代居延地区的核心所在。
绿城子,一个仅在考古文献和当地牧民口中频繁提到的古城子,才是额济纳地区古居延文明的核心。这是一个总共12万平米、涵盖了青铜-汉-西夏几个时期、周围古农垦遗址密布的裸露在额济纳东南部荒漠上的神秘区域,只靠几个埋在车辙上的地钉去应对大自然无情的风蚀和毁灭的盗掘。
发现绿城子不是因为牧民指点,也不是因为百度百科,而是跟着近水而居这个在西域百试不爽的规律来的,你只需要跟着古黑水河河道在卫星地图上搜索就会有所收获,剩下的只是花费在地图上的时间而已,接近植被区就意味着我们越来越近,爱卡精绝探秘我们就是这么干的。
西夏绿城子深处额济纳南部荒原,知道的人甚少,这些图片素材在网上都是见不到的。
绿城子西边的千年神树,额济纳景区那供人观赏的所谓神树并非正统,这里,死和生相伴,生的依然顽强。
千年不死,而后千年不倒,再千年不朽,在这个死和生共存的林地,时光倒转,千年前在此乘凉嬉戏的过客、孩童早已归于尘土,她依然长存。
第一眼的烽燧,西侧的2km的台地上,那么的残破,那么的沧桑,物是人非,烽烟早已不再。
曾经,每个塔座下都有埋葬的僧人名字的西夏文,盗掘后已无踪影。
绿城的西区是可追溯历史最久的,上至青铜时代,下至西夏覆灭,也是盗掘最严重的区域,以摩托车辙为主的印子遍布整个遗址区。
城西区唯一且底座已经挖空的塔,倒塌只是个时间的问题,没有保护措施,说实话,看一眼少一眼的感觉,挺悲凉唏嘘的。
散落精美装饰铁器、破败刀剑和破败瓦当最多的一处高台建筑,千年前他的规模已经很宏大,至少是权贵的居所。
台子上满是盗掘深挖的坑和翻动的残迹,如果不是百度百科,此情此景你很难把她和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联系在一起,不过话说回来了,地处荒原,管护的难度确实太大了,就和罗布泊那些古城差不多。
时值宋金时代,铁器的工艺已经炉火纯青了,这个台子上散布着各式各样的小铁器件,都很精美,类似柜子之类的装饰物,只是锈迹斑斑,土层里夹杂的全是这种东西。
第一次看到这种物件,猜测是一把锁头,制作非常精美,很中原化的东西了,和周边残破的西夏弯刀一样,就静静的躺在那里,周边散落到处的枯骨总是会让你不经意的想象这里曾遭遇过的兵荒马乱,乌云压顶一般的蒙古铁骑在这个无险可守的地方横行征服,和黑城子不一样的命运,她没有被继续沿用下去。
唐砖宋瓦,文化的融合体现的是那么的没有界限。
虽然已经破碎,但很精美,很宋代不是吗。
北部起始于汉代的城区主建筑是非常宏大的,就算以现在的残存规模来看也是如此,这里曾经是绿城的中心,只是,风蚀的你已经猜不出他曾经的样子。
绿城子的文物保护碑是今年刚立的,就在北区汉代障城和西夏引水渠南侧
这个像极了楼兰城的单体烽燧基座,只是像而已,千年前是什么不得而知
最好不要一个人安静的驻足其中,因为不经意间,这里曾经的繁华热闹就会出现在你眼前,很生动的浮现出来
空中俯瞰,主城区的建筑是非常密集的,还都是夯土结构,胡杨木梁和抗风沙侵蚀的红柳芦苇夹层非常少。
“冬天,大风过后,一家子一家子的骑着摩托车来捡宝”,此话不虚,有西夏文的铜镜,玛瑙项链这些饰品当地牧民基本都有的。
西域有坎儿井(去过哈密旅游的朋友差不多都知道用途),古额济纳也有同样的设施,环绕全城,只是更加宏大,在卫星地图上都有非常清晰的显示
绿城子三个区域总计12万平米的椭圆区域的外围,在包含南部的农垦区,全是这种引水渠环绕着,非常浩大的水利工程。
近观你会发现,足足有2个车道那么宽,修建这种规模的引水渠是需要耗费相当大的人力物力的,也可见西夏时代,居延地区水比汉代要紧张。
南区,是绿城子保存比较完好的区域,车辙非常少,难到达,这种西域常见的地形地貌走起来挺难受的,有时候不得不不下车指挥着来
偶尔,枯萎的萧条也能出点片子。
古代居民生活物件残存保存的也好,铁犁(跟中原地区的样式区别非常大)、磨盘、石碾基本在废墟中都能看见,在西域塔里木盆地的诸多遗址里,一个木犁就可以进博物馆了。
断裂的西夏刀剑遍布四处,蒙古铁骑摧枯拉朽的痕迹是非常明显的。
农村长大的孩子基本都见过这个,只是这个家伙的历史已有千年而已
这是个5室一厅的大院子,这块飞来之石不知功用
磨盘圆心周边上的图案非常漂亮,比80年代农村的磨盘漂亮的多,古人对美的追求是细致的,不仅仅将其看作一个工具那么简单。
由于突如其来的大插曲导致的差点“全军覆灭”,耽误了3个多小时,绿城子又太大太分散,几近天黑才出,有遗憾,那几个西汉张掖郡的都尉府城没去成,有收获,领略了神秘的西夏文明,残存的东西总是让你耳目一新。留待下次把,该穿巴丹了。
陷车,扎的没有一台能动的车,风沙这些都阻止不了孩子们的开心和奔跑,虽然他们不知道西夏是怎么回事,或许也不知道越野穿越是怎么回事,但能有个地方开开眼界,撒撒野,就足够了,用女人们的话说,超值。
再见额济纳,再见西夏城子,下次再穿巴丹的时候再顺路来看你。
大插曲: 防盗墓埋藏的钉子并不知道来者的目的,不管你是来拍摄的还是干什么的,毕竟不是当地人,中招了,去的时候6台车扎了9条轮胎,回来的时候又扎了2条,简直防不胜防,倒立的三角钢口让所有的STT和百路驰都抵挡不住。
一下去就是一个三角口,两个胶条都塞不满,大写的服。
当所有人的扎胎信息都汇总在台子里的时候,那种焦虑、茫然不知道该干啥的心情真是一般人理解不了,这里已经很深入荒原了,弄不好晚上都回不去,插曲来的有点大
女人孩子们开始练摊烧水做饭,并没有焦虑的样子,很自然,节奏突然慢了下来,焦虑突然就减轻了,开始翻腾各种工具,这已经不是休闲游了。干活把,9条轮胎,在团结协作下只是个时间的问题。
老张,从一个摄影师,从三大无人区开始,已经逼成了一个全才,什么救援的脏活累活都能干,人的潜力真是无限的。可可西里沉湖,塔漠坏车该遇到的都遇到了,老男孩是能团结解决问题的。
慌乱、有序、返工,一套快补弄完了九条轮胎,消耗了三个小时,挺满意的,虽然计划中的白城子可能去不了了。
改进巴丹吉林了,同志们。
[
本帖最后由 日行侠 于 2017-10-20 19:53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