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轩逸论坛 >  经典轩逸改装弹簧增高垫块升高底盘

发表于 2019-05-18 17:18    IP属地:未知

查看 286.6W | 回复 69
经典轩逸改装弹簧增高垫块升高底盘
爱卡币+10
共获得爱卡币
缘起,应该是4年前制作45号钢法兰盘解决经典轩逸高速发飘那事,因此结识了很多全国各地爱好折腾研究爱车的车友朋友。闲暇时和车友们共同讨论用车改车的话题成了生活的一份小乐趣。
曾经一度认为解决了经典轩逸高速发飘的大问题,其它的小改装也就不那么重要了。再加上近几年公司慢慢发展自己也越来越忙,并且去年又入手了其它代步车,即使经典轩逸还放在公司作为通勤用车继续服役,但我摸的机会也不像之前那么多。想来不会再费闲功夫为经典轩逸折腾啥的了。最终手痒又弄一次,全靠热心的车友朋友们的鼓励和支持。
经常在交流中有车友吐槽经典轩逸的底盘尾部偏低,特别是尾箱放点货物或者后座坐人的情况下尾部压塌得更低,前高后低塌屁股的样子很难看,走点稍带坡度的沟沟坎坎还易挂底盘和排气管。我最初的打算是改装加长加硬后弹簧,但进一步考虑以移动大沙发著称的日产可不仅仅是座椅柔软这么简单,很大程度是得益于原厂弹簧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发挥的柔韧性,换装加长加硬弹簧后能否保持乘坐舒适性是一方面,再有改装弹簧的质量可靠性也未知。继续研究,比较可靠的办法原厂弹簧加装增高垫块,这样即升高了底盘也保留了原厂弹簧的柔韧舒适性。
原本想弹簧垫块这东西简单,某宝买一对换上省事。但搜索了解一番发现一些问题,某宝上的增高垫块与弹簧固定座并非原装位紧配,还有铝合金材质的增高垫块直接扣在弹簧上。车辆行驶过程中弹簧伸缩振动,很可能会引起弹簧与增高垫块接触处还有垫块与弹簧座非原装位配合处这两个地方产生晃动形成摩擦异响。
买不着合适的就自己做吧,垫块这东西简单,不像当初开发45号钢法兰盘那么麻烦。
首先要采集增高垫块与原车安装配合的相关数据,根据采集的数据进行3D模拟设计。将车停放在平地测量前后轮眉在空车状态的离地高度:前轮眉的离地高度695mm,后轮眉的离地高度676mm,空车状态后轮眉离地高度比前轮低19mm.
前轮眉的离地高度695mm
后轮眉的离地高度676mm
接着找一处有台阶落差的地方,车尾尽量停靠在边缘。千斤顶将车顶起,这样台阶上铺张毯子就可以坐在上面完成数据的采集工作了。
找一处有台阶落差的地方,车尾尽量停靠在边缘。千斤顶将车顶起,这样台阶上铺张毯子就可以坐在上面完成数据的采集工作了。
测量弹簧数据
松掉避震固定螺丝,后悬架和轮胎一直往下掉就可以取出弹簧
弹簧取出,对弹簧固定座进行测量取数据
进一步测量弹簧数据
进一步测量弹簧数据
根据采集的数据进行3D模拟设计,因为空车状态后轮眉离地高度比前轮低19mm,设计增高垫块厚度20mm,让空车状态前后轮眉保持持平。

设计完成,接着需选择合适的材料,我选用质轻散热快的7075铝合金作为制作材料,虽然7075铝合金的强度比不上钢材,但是做为垫块使用是完全够用的。趁热打铁,驾着经轩直奔铝材销售点订材料。

材料买回来就开始加工制作了,制作增高垫块很简单,仅动用了一台锯床锯料和一台数控车床加工就可以完成。制作过程很简单就不祥表,有对数控加工制作感兴趣的车友可以翻看我之前关于制作45号钢法兰盘的那篇贴子有祥尽的制作过程介绍。当然,因为这垫块是首次设计开发,再简单也不能100%保证一次性制作出来的就能完美适用。出于开发的谨慎考虑,先试制一只,加工出垫块关键部位的配合形状,试装车验证采集的数据与原车安装配合位是否吻合。
试制品
试制品
试制品
测试增高垫块与弹簧的配合
测试增高垫块与弹簧固定座的配合
通过试制品的安装测试,记录下需改善的数据尺寸稍作调整就可以正常加工了。
制作成品
制作成品
制作成品

订制了5mm耐强压橡胶垫块,起到一定缓冲作用的同时也避免了增高垫块与弹簧直接接触产生金属摩擦异响。增高垫块与弹簧固定座配合面不需要橡胶垫块是因为垫块与固定座为锥孔配合,越受力越紧,不存在晃动摩擦的。

5mm橡胶垫片 20mm铝合金增高垫块
5mm橡胶垫片 20mm铝合金增高垫块

制作完工,最后装车。
经过前2次对后弹簧的拆装,没有弹簧收紧器比较费劲,这次特意网购了一对弹簧收紧器,很便宜,一对26元。

有了这装备就简单了,先安装左侧。开始安装。
1,收紧弹簧
2.千斤顶把车顶到最高
3.松掉避震固定螺丝,后悬架和轮胎一起往下掉就可以轻松取出弹簧
松掉避震固定螺丝,后悬架和轮胎一起往下掉就可以轻松取出弹簧
4.将增高垫块卡进弹簧口
5.弹簧带增高垫块一起装上固定座,然后拧紧避震固定螺丝
6.退松弹簧收紧器螺丝,取出弹簧收紧器
退松弹簧收紧器螺丝,取出弹簧收紧器
7.拆走千斤顶
左侧增高垫块安装完成,完美。
左侧安装好的效果。
右侧增高垫块的安装与左侧顺序相同就不重复了。
右侧安装好的效果。
将车开至平坦处测量加装20mm增高垫块后的前后轮眉离地高度:前轮眉的离地高度696mm,后轮眉的离地高度702mm,后轮眉离地高度比前轮眉高6mm.很满意,因为考虑橡胶垫片在后继使用过程中存在受力压缩,所以目前后轮眉离地高度比前轮眉高几个mm应该说是正到好处。
前轮眉的离地高度696mm
后轮眉的离地高度702mm
整体效果:尾部上扬有气势,不像之前那种低塌臃肿
尾部上扬有气势,不像之前那种低塌臃肿
尾部上扬有气势,不像之前那种低塌臃肿
尾部上扬有气势,不像之前那种低塌臃肿
尾部上扬有气势,不像之前那种低塌臃肿
尾部上扬有气势,不像之前那种低塌臃肿
实际驾驶体验,虽然底盘仅仅升高了25mm(增高垫块20mm,橡胶垫片5mm)上车却明显感觉到坐姿比以前增高不少,有那么点像开SUV居高临下的味道。还是那种日产大沙发的舒适,没有一点杂音异响。让我意外惊喜的,感觉驾驶感好了很多,完全没有了以前那种前高后低拖着尾巴走的拖曳感。效果超出预期,非常满意。
正好路遇一辆同颜色的经典轩逸,随手一拍。才发现车头上翘车尾低塌真心不美观,玩车改车的朋友们普遍认为的一低遮百丑并不适用于经典轩逸,低塌的尾部让圆润风格外形的经典轩逸显得太过臃肿无气势。

找出一张经轩几年前的侧身照和现在加装了增高垫块的侧身照对比一下作为收尾吧。非常感谢在整个构思和制作过程中热心关注支持的车友们。

[ 本帖最后由 DAIHANB12 于 2019-5-18 17:53 编辑 ]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05-19 15:44    IP属地:未知

引用 南桥糊糊 于 19-05-19 10:22 发表的回复
是的,感觉好像用处不是很大,加个精华,大家参考参考
本身没太刻意追求结果,比较享受折腾的过程。版主辛苦,非常感谢你的精华鼓励。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05-19 15:45    IP属地:未知

引用 齐鲁潇湘雨 于 19-05-19 12:38 发表的回复
支持折腾,楼主是个追求完美的大神啊。认真学习了
朋友过奖了,学习谈不上,车友朋友相互间交流。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05-19 15:46    IP属地:未知

引用 广州龙仔 于 19-05-18 21:40 发表的回复
支持折腾,但感觉怪怪的
感谢朋友的意见,其实比较享受的是折腾的过程。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05-22 07:10    IP属地:未知

引用 太原老邓 于 19-05-20 12:59 发表的回复
我个人觉得你做的这个有安全隐患,现说说我的看法,一起探讨一下吧。
这个“增高垫“并不是牢牢固定在顶座里,而是“松散活接”方式,一旦过颠簸路段,弹簧大变形时,很容易松脱掉;就算不会松脱,也有可能两边力量不一致而导致弹簧上部飞掉,从而引起一系列安全问题:比如卡死刹车造成甩尾、击穿油箱造成起火等。
...
朋友分析的“松散活接”会脱落过虑了,因为使用千斤顶将车升到最高让车轮悬架下垂到最低的情况下弹簧也还是紧紧顶住垫块的,不存在“松散”情况。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05-22 07:18    IP属地:未知

引用 太原老邓 于 19-05-20 13:12 发表的回复
另外:弹簧和“增高垫”之间又加了一个橡胶圈,但弹簧顶部并非在一个平面上,橡胶圈在这样受力不均匀的情况下,也会发生上面我所说的问题,就算侥幸不发生,橡胶圈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开裂松掉了,起不到原来预期的要求;再者,“增高垫”与顶座直接金属“松散接触”,金属摩擦声音肯定避免不了。所以,我觉得,这个拿来玩玩可以,但建议尽快拆掉恢复原状,或者买根更硬的弹簧来达到目的,不然,真的有极大安全隐患,希望引起重视和注...
弹簧顶部就是一个平面的。橡胶垫块是使用模具行业专用的防油防强压橡胶块,我认为比原车的软橡胶座耐用多了,保守来说起码也得超出原车橡胶座的2倍以上使用寿命。感谢你的提议,我暂时保留自己的观点,等待时间验证。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06-08 05:43    IP属地:未知

聚氨酯棒完全可以的。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06-13 01:17    IP属地:未知

引用 abslion 于 19-06-08 09:49 发表的回复
首先支持折腾
但是楼主要注意安全,你几次拆卸弹簧都是直接用原车的千斤顶,又没有放缓冲或者固定的顶到底盘,而且人还在车底,这样是很危险的。
按照楼主这样搞的成本,个人估计跟换一根一样的加强强度的弹簧差不多价格吧
另外我看那个7075怎么没光泽的,按照7075-T6的应该车出来表面是很高的光亮度的。。。
非常细心的车友,安全方面在操作的时候也是特别留意的,很感谢你的提醒。
成本如朋友所说和换加强弹簧差不多,但我认为这个放心些,毕竟保留了原厂弹簧的质量可靠性和舒适柔韧度。图片上的那只是初期试制阶段用的6061 T6料制作的试制品,所以光泽度与7075 T6有差异,这也能看出来,绝对的内行。很高兴认识你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