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山东论坛 >  有感 老人永远不是“跟你过”

发表于 2013-11-06 10:34    IP属地:未知

查看 17.6W | 回复 36
有感 老人永远不是“跟你过”
    上周五的时候,和朋友吃完午饭回单位的路上,突然心情有点小伤感。对朋友说,以后我要跟我爸我妈说,“带我出去转转,带我出去看看电影,带我出去。。。。。。”朋友不解,觉得“跟我和带我”没啥区别。其实不然,一个字就改变了心态,可能我们现在总是自然而然的对父母说,我带你们去这里那里吧,或者你们跟我去干什么吧,虽然事情没问题,但是语气会有些偏差。老人或许会有现在得看着子女脸色心情或者仰仗孩子的感觉,而他们在我们的生命中以前一直是“领着”我们的人啊。我的意思表达不出来,只是感觉换种说法,可能父母会更开心些。于是晚上我跟老爸说,“老爸带我去看电影吧”,爸很高兴,冲着妈说,“明天我带她去看电影。。。。。。”第二天也是让老爸自己选座啥的,突然有种小时候的感觉。
    回到家正好看到晚报上一篇文章,不约而同也是这个涵义。
   
    前些天,我最为敬重的老首长从烟台来到济南。谈到双方老人,老首长问我母亲现在生活状况,我脱口而出:“她跟我大哥在老家生活。”
    老首长立即打断我的话,说:永亮,我给你讲一个故事,你就明白你刚才这句话有哪些不妥。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一位副营长乘火车从烟台回潍坊探亲。车上,副营长与对面一位知识分子模样的长者闲聊起来。长者问副营长到哪里、干什么工作,副营长一一作了回答。随后,长者问起副营长家庭以及双方老人生活情况。副营长不无自豪地说:丈母娘现在享福了,跟我们在部队大院过。
    话音未落,刚才还和蔼可亲的长者立马拉下脸面,用手轻轻拍了拍副营长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这位年轻人,恕我直言,你刚才说的话差矣。你要记住,老人永远不是跟你过。你只有跟老人过的权利,直到你成为老人……
    霎时间,副营长以及旁边的旅客都静了下来。副营长本来就黝黑的脸孔这会更是黑里透红。
老首长最后对我说:那个副营长就是我。
    回到家,我一宿辗转难眠。
   “老人跟我过”,“我跟老人过”,五个相同的汉字,只是顺序调了调,但仔细琢磨,五味在胸。
   “老人跟我过”,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表明自己有孝心,其次还说明自己有一定经济实力。说“老人跟我过”时如果声音洪亮,洋洋得意之外更多的是带有自我表扬的成分,甚至大有居高临下之势、恩赐老人之嫌;抑或还有对老人有“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感觉。说“老人跟我过”时如果声音低沉、顾盼,讲出来好像是一种无奈,是一种推脱不掉的分工。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当着老人面同别人说“老人跟我过”时,一旁的老人脸上虽说表现的是自豪,但内心滴答的恐怕更多的是酸楚。
   “我跟老人过”,说话者始终把自己摆在儿女的位置上,是一种自谦、孝敬,对老人是一种仰视、敬重,给人感觉是一种围着老人生活的场景,其情其景是天伦之乐。“我跟老人过”,脱口而出,是一种自然自觉自愿。“我跟老人过”,说出来不仅仅是孝敬,更多的是一种责任。如果当着老人面说“我跟老人过”,那感动的不仅仅是老人,有你有我更有他。即便是真正意义上的“啃老族”说出“我跟老人过”,老人听后本来埋怨儿女的情愫大都会深藏心底,即便是旁观者,冷嘲热讽力度也会大大降低。
仔细揣摩老首长的话,猛然感到还有一处不妥,那就是“她跟我大哥在老家生活”中的“她”也用得不当。
    我经常看到许多作者在写老人的文章中,常常是一开始说到妈妈咋样、爸爸如何,随后就是“她”、“他”的指称了。还有平日里口头交流时,用“他”、“她”指代老人也比比皆是。过去,我并没有感觉不妥,现在想想则有了惴惴不安的感受,甚至为以前的无知汗颜不已。“她”、“他”用在长辈身上,实在有些不恭;用在平辈身上,当面议论时都有些让人不悦;用在小辈头上,还要看说的内容。对待长辈,我们无论是文章写作还是口头交流,一定不要怕麻烦,只要主语出现的时候,该喊娘就得喊娘,该写爹就得写爹。我想没人说你啰嗦,没人怪你重复。
    现在,儿女与老人一起生活的情况越来越少了。要不然,《常回家看看》怎会令许多人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人热泪盈眶,且常唱不衰。不管咋讲,说出上面一席话,给自己也给大家提个醒:善待老人,无处不在。

明里得,暗里失,疏忽三分不为痴。远避风波多静日,笑让他人我欲时。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11-06 19:48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独步青云 于 2013-11-6 16:03 发表
有深意,现在总觉得自己对老人付出不够。
  我们现在总是给自己找很多很多的理由 什么工作忙了累了 需要应酬啊 自己的小圈子需要打理了 或者有了小家的 更多的心思都放到小家上 老婆老公孩子身上 却总是忽视了打小全心全意为我们付出的父母
其实父母一天一天的在变老 有时候就是个“小孩子”了 他们现在很需要我们的关心
其实不在于吃什么好吃的 或者去哪里玩 只要平时心里有他们就好
就如我们小时候 总是盼着引起他们的关注 有时候甚至会小恶作剧 只要爸妈跟你说话就好
所以现在面对年迈的父母 不要不耐烦 你的一句不经意的话 会伤他们的心 觉得自己没用了 他们老了会敏感 一旦伤了 就很久不会愈合 越来越觉得自己不中用了 所以千万不要给父母这种感觉
要让他们觉得 我们很需要他们 就如小时候 他们依旧是我们的天
明里得,暗里失,疏忽三分不为痴。远避风波多静日,笑让他人我欲时。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