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0-01-07 22:36 IP属地:未知
3、整体与局部及环境与对象
有些美是相比较而存在的,特定环境下的美,如果脱离了那个赖以依托的环境就可能不美,红花虽好需要绿叶相扶,红花这一特定的对象离开了绿叶这一环境,其美就会大打折扣。有些景物整体是美的,而局部不一定美,可是有的景物局部很美而整体的美却大打折扣:断臂塑像维纳斯很美,而试图让她装上臂膀,却不管怎么设计都有损残缺塑像的美好形象。
人处于自然界中,面对实际景物,是在整体中考虑局部,是在环境中考察对象,拍摄时必须冷静思考一下,当割断了景物与环境之间的联系或脱离整体而只取局部,会生色还是逊色呢?
4、感光范围及感色性
人眼只能看到可见光,而有的数码相机影像传感器或传统相机使用的红外胶卷,则既可“看”到可见光,又可“看”到人眼视而不见的红外光,人眼看到的仅是通过可见光反映出的美,在记录了红外光影响下的影像上可能更美了,也可能是变丑了。拍摄者必须对红外胶卷和影像传感器感光特性及红外光对摄取影像的影响规律了如指掌,在拍摄时有的放矢。
人眼对可见光中的偏振光非常敏感,但不可能在眼前加偏振镜片对偏振光进行过滤,用相机拍摄时完全可在镜头前加用偏振镜,只要调节得当,可将蓝天的蓝表现得刻骨铭心,可使本来存在于玻璃后的影子在影像上无影无踪,可使直射光照射下本已变得泛白的花和叶在影像上表现出极为饱和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