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远门次数多了,才发现自己连生活的周边都没有看完! 七月末八月初的 杭州 几乎每天都是36度+,焦灼的空气弥漫的哪里都是,好在这么高温的季节和太阳的热情,天气还是非常的给力,蓝天白云每天一幕幕的上演着,很多喜爱摄影的人在这个好天气里也没少收获自己喜欢的照片, 比如 朝霞 比如 晚霞。而蜗居的宅了几天之后,终于在八月一日这天买了一张 宁波 的车票,一大早就从 杭州 去往 宁波 了。第一次来 宁波 ,在来之前跟朋友说 宁波 ,首先给我推荐的就是天一阁,让我也猛的回想起了在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中看到的那篇文章:风雨天一阁。所以虽然对于 宁波 知之甚少,至少有一两个比较明确的目标可以前往了。
在 杭州 很多年了,距离 宁波 的距离差不多就是一场电影的时间,路过了很多次从没有下过车。关于 宁波 ,这次是开篇,还会有很多次吧,至少了解的会越来越深刻,就像初识的人一样,接触多了便会慢慢的深入了解。造访了南国书城--天一阁,看了“宽处似满月,狭处似眉月”的月湖日落,去了看到外形就觉得很特别的 宁波 博物馆,最后登上回程车的时候抽空了溜达了那个被叫做“ 宁波 失恋博物馆”的地方,总之, 宁波 ,第一就特别美好。
为了不辜负 宁波 的好天气,进酒店放下行李就直奔鼓楼了,鼓楼位于 宁波 海曙区,因为从景点分布来说,周边有城隍阁、天封塔、天一阁月湖景区都基本在附近了,很方便一个一个的来游玩。当然对于鼓楼,在 甘肃 河西四郡几乎每个地方都有一个钟鼓楼,所以也特别好奇 临海 城市 宁波 这里的鼓楼会怎样的面貌。
临海 城市的鼓楼确实和大 西北 地区的鼓楼有着差别,但从建筑风格上来说,这里的鼓楼是中西风格合体的,最高处可以看到西洋式的钟楼,下面是三层比较中式的建筑,再下面就是城墙。这样的建筑风格估计也是这里的特色,国内少有的风格
鼓楼这里现在已经是鼓楼历史文化街了,穿过鼓楼大门很容易能看到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大部分都是卖吃的店铺,虽然现在是三十六度以上的温度,也会时不时的身边还有拉着拉杆箱或者背包游客三三两两的在这里游玩。
鼓楼旁边可以看到这样一片废墟,围绕着废墟有一圈参观栈道,废墟中间可以到大小的石砾,还有几个石墩。这个就是国内首次古代地 方城 市的大型仓库遗址,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是见证 宁波 作为对外贸易港口城市的重要证据。
经过修缮中的城隍庙,拍个牌匾我就走,因为修缮这里弥漫着一股油漆味,还是忍着气味去拍了一张,也不是说对城隍庙有多喜爱,只是记录下到过这里,以便下次来的时候可以回忆, 杭州 也有城隍阁,但是是一次没有去过,只在朋友圈看到了朋友发的美照。
走过城隍庙那条街,隔着马路就看到了对面的塔尖了,这个它就是天封塔,出酒店门的时候做了下功课,发现有这么个塔,于是就奔着来了。过了马路感觉就有那种很市井的感觉,走不远就看到这个塔的入园了
没进去天封塔就索性直奔天一阁,这个才是 宁波 之行比较核心的目标。带着余秋雨先生对天一阁的描述,着实想知道现在的天一阁到底是何面貌,八月有幸,月初造访 宁波 ,走了一遍天一阁博物院,天一阁的历史,它的创始人,经历的波折和现在的规模都在看完之后汇聚。
如今的天一阁,早已今非昔比,经过历代的修缮与扩展,尤其是近年来的扩建,已经不单单是藏书楼了,是博物馆、是著名景区。
内有水北阁,原来是晚清著名学者徐时栋的藏书楼,后来移迁到这里;尊经阁原位于 宁波 府学内,民国时期迁入天一阁内,内藏御赐典籍及儒家经典;有天一阁前期的 东明 草堂、秦氏支祠、范氏故居、司马第等诸多古建。
“书藏古今 港通天下”,天一阁随着时代的发展,传承着 中国 文化的辉煌里程
除了看天一阁之外,这里还有一家国内唯一以麻将为展览的专题性陈列馆,讲述这麻将与 宁波 的渊源。
十里红妆对于 宁波 来说是这里婚嫁的代表,天一阁景区有这样一个花轿馆,陈列着很有代表性的古代花轿--万工轿,其精致程度可见一斑,轿子周边讲述了一些关于结婚的常识。
初见 宁波 博物馆就非常喜欢这个外观的设计,后来查了资料知道这建筑为首位 中国 籍“普 利兹 克建筑奖”得主王澍“ 新乡 土主义”风格的代表作,是 宁波 市“十一五”重点文化工程之一。整个博物馆就在一堆石砾滩里,给人的感觉都像是一个遗址上的建筑(这是自己的个人感觉)。
在回去之前还去逛了一下靠近 宁波 火车站附近的失恋博物馆,总觉得这里叫博物馆有点夸大了,不过这个不想多说啥,门票还是挺贵的,40元,来的人基本都是小年轻,很多都是女孩子,应该也是因为网上很多人来这里拍照才来的吧。里面的星空馆拍照还是挺好看的。
都说第一次是美好的,虽然是两日的短暂,但感觉 宁波 对于是很不错的,至少这两日里天气除了有点热之外,晴空万里白云,对于喜欢摄影的自己,没有雾霾,内心是特别欢喜。对于第一次的初来乍到,感觉还是会来第二次、第三次,对于这里应该以后还会有更深刻的了解。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