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湖北论坛 >  第一推动丛书

发表于 2008-03-27 13:54    IP属地:未知

查看 28.7W | 回复 1
第一推动丛书
有谁看过或是很喜欢第一推动丛书吗,可以互相交流一下,现在出到第四集了,个人认为真是好书。
第一辑
《时间简史》 S.霍金著, 吴忠超 许明贤 译作者被全世界公认为“继爱因斯坦以来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
《时间简史续编》 S.霍金 著 吴忠超胡小明译作为宇宙学无可争议的权威,霍金的研究成就和生平一直吸引着广大的读者,影片《时间简史》和本书(包含影片内容和影片容纳不下的材料)正由此应运而生。对于非专业读者,本书无疑是他们享受人类文明成果的机会和滋生宝贵灵感的源泉。
《霍金讲演录》 S.霍金 著, 吴忠超 杜欣欣译本书由霍金1976-1992年间所写文章和演讲稿共13篇结集而成。讨论了虚时间、有黑洞引起的婴儿宇宙的诞生以及科学家寻求完全统一理论的努力,并对自由意志、生活价值和死亡作出了独到的见解。
《皇帝新脑》 彭罗斯 著, 许明贤 吴忠超 译 本书对电脑科学、数学、物理学、宇宙学、神经和精神科学以及哲学进行了广泛、深入浅出的讨论,体现了作者向哲学上最大问题——“精神-身体关系”挑战的大无畏精神。书中充满了天才般的猜测,贯穿着探索真理的灵感和激情。
《可怕的对称》 A·热 (徐一鸿)著, 荀坤、劳玉军 译本书详细探讨了给20世纪物理学带来活力的以及使人类对自身、宇宙、物质直至各种基本粒子层次上的寻求“第一推动”力的努力的美学动机。引用了大量翔实的科学史料以及西方文化、艺术典故,生动风趣,并着重介绍对称性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和历史。
《上帝与新物理学》 保罗·戴维斯著, 徐培廉译本书谈及四大存在问题:为什么大自然的规律是现在这样?为什么宇宙是有现在组成它的各种东西所组成?这些东西是如何其始的?宇宙如何获得了组织?《时间之箭》P.柯文尼 著, 江涛译本书从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计算机、宇宙学等学科出发,探索时间之箭这一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概念,并注入了人文科学的色彩。对普通读者和各领域专家而言,这是一本各有所得的科学名著。
《原子中的幽灵》 戴维斯著, 易心洁译 量子理论不仅与19世纪经典物理学相矛盾,而且根本性地改变了科学家们关于人与物质世界关系的观点。渐渐的,人们感到爱因斯坦的驱除原子中幽灵的探索是徒劳的。本书包括了许多卓越的物理学家的访谈录。
《细胞生命的礼赞》L·托玛斯著, 李绍明译作者被誉为“当代科学家中知识最渊博的人”。他从医学家、生物学家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关于生命、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思考,其思想博大精深。本书信息庞杂新奇,批评文明,嘲弄愚见,无愧为大家手笔。它出版后立即引起强烈反响和震动,获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被译成数十种文字,被称为“激动人心的科学著作”。
第二辑
《时空本性》霍金, 彭罗斯著, 杜欣欣 吴忠超译 80年前广义相对论就以完整的数学形式表达出来,量子理论的基本原理在70年前也已出现,然而这两种整个物理学中最精确、最成功的理论能被统一在单独的量子引力中吗?世界上最著名的两位物理学家就此问题展开一场辩论。本书是基于霍金和彭罗斯在剑桥大学的6次演讲和最后辩论而成。
《黑洞与时间弯曲》基普·索恩著, 李泳译本书作者不仅告诉大家天上的奇迹,而且把发生在物理学家头脑中的更多的奇迹和故事端出来了,使读者看到不同科学家是如何以自己的方式工作的。跟随霍金、彭罗斯、爱丁顿、钱德拉萨卡…….杰出的头脑,读者将不知不觉对黑洞、白矮星、中子星、奇点、引力波、虫洞、时间机器这些奇异事物熟悉和了解起来。本书是一部关于黑洞研究的历史。也是一部正在继续的历史,几乎没有哪一个问题有最后的答案。
《千亿个太阳》R·基彭哈恩 著, 沈良照 黄润乾译本书介绍了恒星能源、结构和演化,射电脉冲星、密近双星质量转移、致密X射线以及地外文明的知识。全书基本上撇开了数学公式,运用了许多生动比喻,叙述了许多著者亲身经历的故事,是一本颇有特色的科普佳作。
《数学:确定性的丧失》M.克莱因 著, 李宏魁 译绝大多数有知识的人今天仍然认为数学是关于物质世界的不可动摇的知识体系,数学推理是准确无误的。本书驳斥了这种神话。全书在非专业层次上探讨数学尊严的兴衰,详细介绍了数学真理的起源、数学真理的繁荣、科学的数学化、数学向何处去等内容。
《夸克与美洲豹》M.盖尔曼 著, 杨建邺 李湘莲译 本书由诺贝尔奖得主根据自己的研究经历写成,目的是向读者对正在边沿科学中出现的一种综合趋势提出他的看法。研究表明,物理学、生物学、行为科学甚至艺术和人类学,都可以用一种新的途径将他们联合起来。
《惊人的假说》F·克里克著, 汪云九译本书试图用科学方法来揭示意识的奥秘。作者因发现DNA分子双螺旋结构而改变了我们对生命本质的理解。全书把视觉神经作为突破口,概括了研究脑的方法;描述了视知觉心理学中的少数几个复杂问题;并对大脑特别是视觉系统作了扼要的概述;还论述了各种可能的研究视觉意识的实验方法
《我们为什么生病–达尔文医学新科学》R.M.尼斯 C.C.威廉斯著, 易凡等译 本书依据进化学的观点来理解人类疾病的起因。具体内容有疾病的奥秘、传染病的体征和症状、基因和疾病、变俺二人以八拜之交,同三军之事人们用“八拜之交”来表示世代有交情的两家弟人们用“八拜之交”来表示世代有交情的两家弟子谒见对方长辈时的礼节子谒见对方长辈时的礼节反应、医学的展望等。
《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S.钱德拉萨卡著, 杨建邺 王晓明译 本书收集了杰出的天体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S·钱得拉萨卡教授的7篇演讲。文章阐述了作者对于科学研究的动机以及科学创造模式的一般观点。
《水母与蜗牛》L.托马斯著, 李绍明译 作者以清新、幽默、含蓄的文笔,描绘了一个生物学家对于生命、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思考,思想博大而精深、信息庞杂而新奇,通过阅读,读者可以领悟到本书的主题:人与自然通过交流与合作而达到生命的和谐。
第三辑
《宇宙的琴弦》B·格林著, 李泳译 B·格林是当今世界领先的弦理论家之一,他十分精妙地把科学思想与写作融合起来。本书撩开了弦理论的神秘面纱,揭示了一个十一维的宇宙。那里,空间的纤维撕裂了又自己缝合起来,一切物质——从最小的夸克到最巨大的超新星——都在微观的小能量环的振动中产生。从愉快的园中漫步到浇花龙头上的蚂蚁,为了说明现代物理学正在揭示的美妙而困惑的实在,格林用了很多例子。本书为1999年AMAZON网站科学类图书排行榜榜首。
《时间、空间和万物》里德雷著, 李泳译 本书作者用生动的没有数学的语言讲述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不论是物理系的学生还是发愿走进科学殿堂的高中生,都能从中得到启迪和鼓舞。表达清晰,论述精当,真是见树又见林,值得一读再读。
《终极理论之梦》S·温伯格著 李泳译 这是一个物理学家在哲学边缘做的梦。本书写的是与物理学有关的哲学和信仰,而不是系统或点滴的物理学常识,是“一点希望”。理论物理学家对终极理论的希望。作者被誉为”也许是世界上最权威的终极理论的倡导者”。
《生命是什么》薛定谔 罗辽复等译是20世纪伟大科学经典之一,它是为普通读者写的通俗作品,然而事实证明,它已经成为分子生物学诞生和随后DNA发现的激励者和推动者.本书把和合为一卷出版,后者也是薛定谔的科学散文,文中研究了那些自古以来就使哲学家困惑的问题.还有他的自传,通过对他一生的回顾和引人入胜的描述,提供了他从事科学的背景材料.
《从反粒子到最终定律》费曼 S·温伯格著 李培廉译 本书是两位著名物理学家为纪念量子力学创始人之一的保罗·狄拉克逝世一周年而做的演讲报告。他们各自以独特的风格阐明了作为狄拉克反物质预言基础的物理实在以及如何将引力理论与量子论协调一致的设想。
《宇宙为家》斯图亚特·考夫曼著 李绍明 徐彬译斯图亚特·考夫曼是自组织理论和复杂性理论在生物学上的应用方面的前沿思想家。本书论证了自然选择固然重要,但生命还有另一个源头,那就是自组织,那才是有序的根源。作者巧妙地把心智探索上的激情和丰富的远见卓识结合起来,为读者呈现了这一新兴科学令人神往的一角。
《科学新领域的探索》 斯图亚特·考夫曼著, 池丽平 蔡勖译美国新墨西哥州洛基山脚下的圣菲研究所离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ANL)不远,以研究复杂系统而著称。在圣菲研究所永远充满了对“复杂性”这一科学新领域的激动人心的讨论。圣菲研究所拥有国际顶尖的科学家,包括因凝聚态物理的工作而获得197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菲利普·安德森,因发现粒子物理中最基本的组分——夸克而获得196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马瑞·盖尔曼,因普适平衡经济理论而获得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肯尼斯·阿罗和圣菲研究所的创始人、原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研究部主任乔治·科安,以及《宇宙为家》和本书的作者,麦国科学家斯图亚特·考天曼等。
《智慧的动力》约翰·立恩哈德著, 刘晶等译每天,上百万的美国人打开收音机,收听立恩哈德教授主持的《智慧的动力》节目。本书即以立恩哈德教授的电台系列节目《智慧的动力》第一年的广播稿为基础。在本书中,立恩哈德教授把他对科学、文化、人类发明以及技术发展的反思重新梳理成章,展现了技术的变换莫测:它宛如一面镜子,一种危险,或者是某种大英雄主义的傲慢,全书洋溢着来自于细微观察的真知灼见。发明家、数学家、工程师们以及独木舟、CD-3、胡佛大坝、二极管和缝纫机的故事烘托着本书的主题。立恩哈德从人文主义的角度审视科学技术史,说古论今,动态地把握住了科学技术对人类历史的驾驭,同时也展示了社会环境、人类需求向来都决定着技术革新的方向。本书与其说是一部历史,还不如说是一部人类自传,因为我们的一切都已经写入了我们所制造的机器之中。
《未来50年》J·布洛克曼著, 李泳译本书是25个顶尖科学家的一篇篇有思想、有挑战的文章,也是一次次理性的历险。这25篇原创论文的主题和出发点是作者各自领域的“未来50年”。未来半个世纪的科学进步将如何改变我们的世界?如何改变关于我们是谁和是什么的问题?在每一个领域或学科,我们能期待哪些成果?它们又将如何影响和跨越其他学科?哪些期望是不现实的?哪些可能令人惊奇地改变我们的观念?在这里,我们开始重新思考自身的本质,思考我们生活在怎样一个世界。
第四辑
《逻辑的引擎》马丁·戴维斯,张卜天译 本书讲述的是我们的现代计算机所基于的那些基本概念和发展出这些概念的人。
《四维旅行》R·L·普瓦德万著, 胡凯衡 邹若竹译时间与空间是我们经验的最基本特征,也是我们经历的最大困惑。时间有起点吗?宇宙之外还有空间吗?当万物停止了运动,时间还会继续吗?空间能空空如也地存在吗?时间旅行可能吗?有多个平行的宇宙吗?时间可以倒流吗?空间存在第四维吗?空间和时间只不过是我们思维的产物吗?
《果壳里的60年》S·W·霍金等著, 李泳译本书要主讲的是科学教育,特别是自然科学的教育,是提高人们素质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核心。科学教育不仅使人获得生活和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使人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使人获得非生物本能的智慧等等。
《时空的未来》S·W·霍金等著, 李泳译 这不是一本内容单一的书,它汇集了趣味不同的文章。我们的编辑、W. W. Norton出版公司的Ed Barber自始至终支持着这件事情,尽管我们好象有几回听他不无忧虑地说起“大杂烩”,他还是支持的。其实,这本书本来就该是这个样子,一本中庸的不同品味的文章的集合。科学和科学家也正是这样的——不同的人物和事件混合在一起,没有紧张的约束,也没有十分明显的组织。不过,书的背后还是有着组织的原则:作品是优秀的,也是可读的——几乎没有一个方程。它们都在谈现代的时空物理.
《物理天文学前沿》F·霍伊尔, J·纳里卡著, 何香涛,赵君亮译本丛书是为了传播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思想,特别是自然科学的精神和思想,从而起到倡导科学精神,推动科技发展,对全民进行新的科学启蒙和科学教育的作用,为中国的进步作一点推动。。
《新量子世界》安东尼·黑, 帕特里克·沃尔特斯, 雷奕安译量子物理是我们现在理解自然的基础。《量子世界》是第一本不用数学思维介绍量子物理的科普读物。到目前为止,作为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的私有领地,量子力学的完美和重要性,对非专业人士来说,仍然是难以言传的。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