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飞度论坛 >  一人一车一个月,黄瓜带您逛长春。每日更新~~~

发表于 2008-10-09 11:46    IP属地:未知

这里是唯一一条横穿长春的河流——伊通河的带状公园。
如果不是为了给大家拍照片我可能不会来这里,虽然天天路过。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107.61 KB)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10-09 11:48    IP属地:未知

这就是长春的母亲河
    伊通河,满语“波涛汹涌的大河”。古称“益褪水”、“一秃河”、“易屯河”,皆为古女真语音译。伊通河发源于伊通县磨盘山屯、板石屯之山腰水泡,经古伊通边门入长春城,再由长春城东向北,经新开河抵农安,再经依勒门河注入松花江,长达200余里,为长春历史上的第一大河。古时的伊通河水面宽广,平时可载三丈五尺的大船。清康熙年间,在反击沙俄入侵的雅克萨大会战中,她为中华民族保家卫国的壮举谱写了光辉篇章。康熙帝下令南北延长伊通河道,沟通松花江和辽河;为确保雅克萨大会战的胜利,下令在古吉林城造船百艘,每艘体长7.3丈,宽6尺,船腰宽9.8尺,后身宽6.6尺,每艘装粮200石,船上载有土炮,每艘船可运兵135人。在以后的1681年至1690年间,由大小运输船组成的粮草辎重船队,以威武的长龙阵式浩浩荡荡地穿过伊通河,经古伊通边门再向黑龙江瑷珲城进发,为前线提供粮食辎重,为确保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做出过重大贡献。古伊通河也因此载入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

  历史上的伊通河有过她的光荣与自豪,也有过痛苦与哀伤。在近代史上,每至雨季,大水泛滥十数里,周围田地和村舍均遭水害,给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和痛苦。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由于年久淤塞,水土流失,加上1939年末,“京大”(注:指伪新京至大安)铁路通车后,伊通河的水运作用大幅度降低,那时在她上面行驶的,主要为帆船,而不再是大船,长途水运也黯然失色,而由区域性水运取而代之。解放后,伊通河获得了新生。1988年在她的上游兴建了太平池水库和新立城水库,不但保证了市民生活用水,也大大增强了伊通河的防洪抗洪能力,但由于受上游水库的限制,伊通河从此基本断流。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77.95 KB)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10-09 11:50    IP属地:未知

上一张图远处的小区我很向往,可是我买不起。

这张图片里也可以看得见。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99.04 KB)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10-09 11:51    IP属地:未知

公园里的路灯很有中国特色哦。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82.15 KB)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10-09 11:53    IP属地:未知

幽幽小路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120.93 KB)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10-09 11:54    IP属地:未知

公园里的雕塑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94.42 KB)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10-09 11:57    IP属地:未知

公园里的雕塑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126.09 KB)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10-09 11:59    IP属地:未知

很向往的小区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132.12 KB)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10-09 12:00    IP属地:未知

晨练太极的阿姨。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119.7 KB)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10-09 12:01    IP属地:未知

小飞在河堤上等我。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164.99 KB)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