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0-10-12 15:47 IP属地:未知
4、鸣沙山、月牙泉:千年的守望
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
鸣沙山,因沙动成响而得名。山为流沙积成,沙分红、黄、绿、白、黑五色。其山东西绵亘40余公里,南北宽约20余公里,主峰海拔1715米,沙垄相衔,盘桓回环。沙随足落,经宿复初,此种景观实属世界所罕见。
月牙泉古称沙井,俗名药泉,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晓澈”。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面积13.2亩,平均水深4.2米。水质甘冽,澄清如镜。有之称“沙漠第一泉”。
流沙与泉水之间仅数十米。但虽遇烈风而泉不被流沙所掩没,地处戈壁而泉水不浊不涸。这种沙泉共生、泉沙共存的独特地貌,被誉为沙漠奇观
70年代中期,当地垦荒造田抽水灌溉,及近年来周边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导致敦煌地下水位急剧下降,从而月牙泉水位急剧下降。月牙泉存水最少的时间是在1985年,那时月牙泉平均水深仅为0.7至0.8米。由于水少,当时泉中干涸见底竟可走人,而月牙泉也形成两个小泉不再成月牙形。这使得“月牙泉明日是否会消失”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此后,敦煌市采取了多种方式给月牙泉补水。2004年的水位下降至1.3米,泉水面积减小到7.8亩。
目前,月牙泉水位在1米左右回旋,如果不进行根本性治理,月牙泉这一世界级遗产将面临干涸枯竭的危险。
[
本帖最后由 商都小马 于 2010-10-12 15:50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