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平津战役
11.40分,我驱车离开了杨柳青古镇,在我的行程计划中,如果来到天津,有一个我认为必须观看的点就是平津战役纪念馆,若干年前我们车友会自驾游路过锦州的时候,我特意要求观看了辽沈战役纪念馆,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和那场惊心动魄的战役给我留下了太多的记忆,那今天我有机会来到天津,我就不能错过这个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地方。如果我有机会路过徐州,我还会去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这样三大战役的汇聚地点和它们分别代表的那场战役我就都了解了~
听大侄子说天津市区要限号行走,幸好我所感兴趣的地点都在天津市区外围,心里便少了违章的压力~
当然,城市大,变化就大。道路也存在不确定性,一会儿车少,一会儿车多~
这个地段车流明显多了起来~
身在外,导航就是我的依赖。话说我的导航很给力,那啥为的终端,我的手机操作完了,这里便显示出来了~
我还是扎进市区了,后来我没有接到违章通知,看来今天的限行与我无关,这个路牌显示还有2.9公里就到平津战役纪念馆了~
天气依然晴好,心情大好~
一路上不停的有路标指示平津战役纪念馆的位置,彰显着这场战役在天津乃至全国人民的心中的地位~
看到了这个高耸的柱子和上面举枪呐喊的解放军战士及旁边的雕塑墙我知道我的目的地到了~
雕塑墙前面是车位,我的车刚好停在雕塑墙的前面,沾沾英雄们的阳刚之气~
平津战役纪念馆大门独特的柱子和广场中间那柄高擎的利剑~
平津战役纪念馆附近的环境很好的~
平津战役纪念馆门前的广场被称作胜利广场,有各种雕塑和武器陈列~
仿制前苏联M30式122毫米榴弹炮,50年代装备部队。口径122毫米,初速930米/秒,最大射程11.8千米,最大射速5-6发/分。
国产152毫米加榴炮~
国产59——1式130毫米加农炮~
广场前矗立的大型雕塑——并肩作战。
群雕长20米,高11米。煅铜铸造。由中国军事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和鲁迅美术学院联合创作,群雕以平津战役中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两支部队并肩作战为主题,塑造了人民解放军摧枯拉朽,勇往直前,夺取胜利的情景。群雕构图错落有致,人物生动自然,艺术处理完整大气,气势宏伟博大,具有强烈的感召性。煅铜材质增加了历史凝重感和作品的艺术表现力2009年,该群雕被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
这组雕塑展现的是在平津战役中,人民群众支前的场景~
着急进纪念馆内部参观,远处的坦克、装甲车啥的我就不过去看了~
平津战役纪念馆的大楼还是期数恢弘~
老帅聂荣臻,也是这场战役的主要指挥者之一亲笔题词~
纪念馆前面的这枚指向苍穹的利剑,就像一只刺向敌人心脏的利刃,所向披靡~
走进纪念馆,这5位伟人的塑像呈现眼前,他们是这场战役的重要决策者和指挥者~
后面的壁画展现了这场战役的轰轰烈烈的场景~
轰轰烈烈的支前场面也呈现出来,正如伟人所说: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我想这铜铸的文字应该是当年指挥这场战役的文件和电报的手稿的再现~
真可谓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
平津战役,是ZHONGGONGZHONGYANG、ZHONGYANGJUNWEI、MAOZEDONGZHUXI亲自领导指挥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华北军区部队百万余人,于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在东起唐山、西至张家口长达500公里的战线上,对国民党华北“剿总”傅作义集团进行的规模巨大的战略大决战。
经过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共歼灭、俘虏、改编国民党军52万1千余人,基本解放了华北全境。
平津战役的胜利,是MAOZEDONG军事战略思想的胜利;是广大指战员英勇作战,东北、华北两区人民全力支援,ZHONGGONG平津地下组织积极配合,以及其它战场人民解放军密切协同的结果。
平津战役的胜利,连同辽沈、淮海等重要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平津战役中产生的“天津方式”“北平方式”和随后产生的“绥远方式’,对解决国民党残存军队,加速全国解放战争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时局面临和平与战争两种可能。
ZHONGGUOGONGCHANDANG争取和平民主,与国民党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1946年6月,蒋介石调重兵突然进攻我中原解放区,挑起全面内战。
以MAOZEDONG为首的ZHONGGUOGONGCHANDANG领导解放区军民奋起反抗,经过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到1948年秋,敌强我弱的形势有了很大改观。
1948年9月,ZHONGGONGZHONGYANG召开ZHENGZHIJU会议,根据解放战争前两年的战绩和全国军事、政治、经济形势,认为用大约5年左右(从1946年7月算起)时间,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政府是可能的。
会后,ZHONGGONGZHONGYANG、ZHONGYANGJUNWEI、MAOZEDONGZHUXI因势利导,及时将人民JIEFANGJUN在各个战场展开的秋季攻势引向战略决战。
辽沈战役的胜利,使人民JIEFANGJUN获得了巩固的战略后方,东北野战军成为一支强大的战略机动部队;华北军民经过两年作战,巩固、扩大了解放区,将国民党华北“剿总”傅作义集团60余万人压缩在平津张唐一线的狭长地带内,平津决战的条件基本成熟。
为夺取战略决战的全面胜利,在淮海战役胜利发展之际,ZHONGGONGZHONGYANG、ZHONGYANGJUNWEI、MAOZEDONGZHUXI抓住有利战机,毅然决定提前发起平津战役,并制定了“抑留傅作义集团于华北地区,时机成熟各个歼灭”的作战方针。
这幅画这5个人就是刚进纪念馆大厅看到的塑像的那5个人,决定全中国命运的5个人~
平津战役开始前华北的形势~
指挥平津战役的主要人员组成~
聂荣臻穿过的大衣、皮靴,使用过的马褡子,还有萧克使用过的手枪,这都是国家二级文物~
战功赫赫的人民解放军~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宣传部门大肆宣扬人民解放军在东北沉浸在欢庆胜利的氛围中,掩盖秘密入关的事实~
东北野战军进入平津与华北军区 部队汇合~
这是一场斗智斗勇的战役~
解放军依然是小米加步枪的装备~
平津战役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围而不打,隔而不围”,将国民党华北“剿总”傅作义集团分割包围在张家口、新保安、北平、天津、塘沽5个据点上,切断其西退南撤的道路;第二阶段“集中优势,各个歼灭”,解放新保安、张家口、天津,陷北平国民党守军于孤立;第三阶段“以打促谈,北平解放”,采取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相结合的方式,促使傅作义率部接受和平改编。
平津战役组织领导机构和指挥关系:整个战役的指挥权,在东野主力入关前由中央军委直接指挥;入关后,由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统一指挥。
1949年1月10日,ZHONGGONGZHONGYANG决定由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组成平津战役总前委,统一处理军政、外交等一切事宜。
李天焕使用的文件箱、望远镜和马褡子~
杨成武穿过的皮衣、皮帽子,国家二级文物~
解放军部队开始有序的动作起来~
杨得志读过的书和使用过的物品~
潘自力使用过的武器~
程子华使用过的药箱、钢笔和印章~
杨得志使用过的皮箱,国家二级文物~
聂荣臻使用过的手枪、望远镜等物品,国家一级文物~
罗荣桓穿过的军装(国家一级文物)和大衣(国家二级文物)~
林彪使用过的皮箱,国家一级文物~
林彪穿过的大衣,国家二级文物~
对于这个时期的人民军队来说,打密云那都是小意思了~
人民解放军阻击战情形~
阻击战后缴获国民党的卡宾枪~
西八里大捷的情景再现~
人民解放军由被动变主动,展开追歼战~
缴获的望远镜、刮脸刀等物品~
人民解放军开始大动作,阻断平津,包围北平~
军队开始大规模入关~
东北野战军指挥机构进驻关内~
肖劲光穿过的皮大衣、皮靴,国家二级文物~
陈伯钧使用过的手枪、放大镜和公文包~
谭政使用的牛皮箱,国家二级文物~
战略第一步:阻断平津、津塘联系~
潘峰使用的望远镜~
平津战役动态沙盘推演~
平津战役双方使用的短兵器汇总~
情景再现这场你死我活的争斗~
红色笼罩大地,人民当家作主的日子来到了~
决定国家命运的这五个人~
天津解放后,对北平的政策是围而不打,因为,那千年古都如果毁于战火,那损失实在是太大了~
解放军在北平外围抢修工事~
平津战役由攻打新保安拉开了序幕~
新保安是平张线下花园至沙城(怀来)间的一个集镇,长1公里,宽1公里,面积约1平方公里,城墙高12米,顶宽6米,号称“锁钥重地”,坚不可摧。
郑维山使用的文件柜~
王宗槐使用的收音机、被面~
王昭使用的望远镜和王道邦使用的收音机~
国民党傅作义集团主力“王牌”第35军(欠262师)及保安团共1.6万人被华北军区第二兵团围困于新保安。
国民党中将军长郭景云亲自率部突围无果,只好转为固守,以第101师守城西半部,以第267师守城东半部,军部设在全城的制高点钟鼓楼北侧。
华北军区第二兵团司令员杨得志、政治委员罗瑞卿、参谋长耿飚,指挥所部及配属的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炮兵团共6.7万人,大炮156门,于1948年12月22日7时10分从东门、西门、西北角三个重点方向发起总攻,经过10小时激战,全歼国民党“王牌”第 35 军1.6万余人,中将军长郭景云自杀毙命。
新保安歼灭战的胜利极大的鼓舞了我军的士气~
华北军区第二兵团4纵队29团团长罗保顺使用的潜望镜~
华北军区第二兵团4纵队12旅副旅长何友发使用的卡宾枪和保存的子弹~
华北军区第二兵团4纵队10旅副旅长陈信忠使用的公文包~
部队攻打新保安的情景~
原来我们的指战员手里也有像日本人使用的战刀,估计是抗战胜利缴获日本人的~
战士的荣誉是用鲜血换来的~
郭景云使用的马灯、油壶~
新宝安城的墙砖~
新保安胜利后进行的是张家口追歼战~
唐延杰使用的枕头包、马褡子和毛巾~
文年生使用的皮衣和和旷伏照使用的派克钢笔~
攻击张家口守军的作战命令~
王平是用的线袜、绑腿带,姚诘使用的马褡子、烟嘴儿~
部队开始攻城~
战士们前仆后继、勇往直前,战事也是异常惨烈~
内蒙古骑兵师使用的马鞍子和护腿~
内蒙古骑兵师使用的军号、蒙古刀、立功绶带、布军帽、胸章等物品~
巴图敖其尔使用的蒙药和医药包~
内蒙古骑兵师使用的日式战刀~
张家口大境门~
平津战役中这场硬仗要开始了~
李天佑使用的绘图包和穿过的军大衣~
刘震使用过的三龙盘砚和皮箱~
吴法宪使用过的美式睡袋和邓华使用过的文件箱和资料~
天津地处我国华北平原东北部,东临渤海、北依燕山,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北运河在这里汇台后流入海口,是北宁、津浦铁路交汇点和华北工商业大城市,也是国民党华北“ 剿总 ” 傅作义集团由海上南撤的重要通道。
天津中心城区东西宽5 公里,南北长12.5 公里。
国民党守军多次加筑城防工事,环城区挖了条深 3 米、宽 10 米、总长 82 华里的护城河。
河岸内侧筑有高 4 米、宽 2 米的土墙,上面架设电网,每隔30 至 50 米修建碉堡一座。
国民党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1948 年6月到任后,进一步加固城防工事,在主要地区修筑数百个大型钢筋水泥碉堡,并在护城河内外埋设数万颗地雷,设置铁丝网和鹿砦等障碍物,自诩“ 大天津堡垒化 ““ 固若金汤”。
陈长捷指挥 2 个军 10 个师及保安部队共 13 万余人,企图依托坚固工事和严密火力配置负隅顽抗。
刘亚楼穿过的皮衣和使用过的公文包,国家二级文物~
东北野战军使用的发报机、指挥旗和电话机~
1949年1月3日至12 日,东北野战军攻城部队首先扫清天津外围据点:1月 14 日上午 10 时,在陈长捷拒绝投降的情况下,东北野战军参谋长、平津战役天津前线总指挥刘亚楼率领 5 个纵队 22 个师共 34 万人,配属火炮 538 门、坦克装甲车 40 余辆,按照“东西对进,拦腰斩断,先南后北,先分割后围歼,先吃肉后啃骨头”的作战方针,从东、西、南三个方向发起总攻。
在天津地下党和天津人民的支持配合下,仅用 29 个小时激战,全歼国民党天津守军 13 万余人,活捉国民党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解放了天津,取得平津战役的决定性胜利,促进了北平的和平解放。
攻城部队使用的“武器”~
东北野战军将士的随身物品~
攻城进行时~
东北野战军缴获的战利品~
东北野战军配发的皮帽子,好难看呀~
东北野战军缴获的美式行军床~
战争的残酷和惨烈无法想象~
东北野战军缴获的战利品~
解放军缴获的精致的指挥刀~
傅泽国穿过的军大衣~
攻城部队缴获的文件箱~
在平津战役中,天津方式被推崇~
东北野战军第十二纵队35师政治委员粟再山使用过的望远镜~
当年的天津日报创刊号刊登的天津大捷的消息~
老人家说宜将剩勇追穷寇,塘沽追歼战开始了~
胜利啦,会师啦!这是我昨天去过的解放桥,攻城部队在这里会师了~
攻城部队功进天津的情景~
美式卡宾枪~
中正式步枪~
分别是德国和美国造的步枪~
解放军接管天津~
解放军发布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