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上海论坛 >  谁说寒门再难出贵子?

发表于 2017-08-26 11:48    IP属地:未知

引用 a8997 于 2017-8-21 19:44 发表的回复
我看了这三张照片的家庭都挺符合寒门标准的,在想什么清华北大都不如胆子大,说这话的人是否因儿被边控而有些悔意?
...
上清华不代表就是贵子 如果以后只是个普通的工作呢?
狂歌走马遍天涯,斗酒黄鸡处士家。

逢君别有伤心在,且看寒梅未落花。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8-26 14:25    IP属地:未知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8-26 14:25    IP属地:未知

没人敢说了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8-26 14:44    IP属地:未知

引用 很平凡的人 于 2017-8-22 09:00 发表的回复
楼主首先没有弄明白的就是:什么是“贵子”。考上清华又怎么了?北大照样有学子找不到出路去卖猪肉。
其次没弄明白的是:什么是“寒门”。所谓的寒门不是指金钱的贫穷而是思想的贫穷。
北大猪肉佬开公司了
思想的武器,行动的力量~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8-26 17:29    IP属地:未知

一般都是民办高中给的奖励,也是为自己打广告
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17-08-27 12:20    IP属地:未知

现代社会信息爆炸,大家都是选择性失忆或者说睁眼瞎,如果是跟自己不对付的观点或者说铁证如山,除非在法庭上质证,其余时间都没看见没听见,如果是对自己观点有利的信息,哪怕是百万军中一粒扣子都能找得到。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8-27 14:27    IP属地:未知

进个清华就是鬼子了?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19-07-12 09:44    IP属地:未知

时隔两年,国民才女武亦姝再度刷屏。
这一次,她带着高考613分(上海高考满分660分)的傲人成绩,即将入读清华大学新雅学院。
这些日子,尽管武亦姝不在江湖,江湖却始终有她的“传说”。
还记两年前,这个看似文弱的女孩带着一身书卷气初登舞台,谁能想到,年仅16岁的她,竟成了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
莞尔少女、及腰长发,灵动双眸,脱俗汉服,2000首诗词储备,横扫百人团,三战三捷, 一举夺冠,惊艳世人。
尤其是争夺攻擂资格的飞花令环节中,当期的主题字是“月”。
在被提醒诗句重复的紧要关头,她不慌不忙,脱口而出《诗经》里的名句: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几番过招,评委惊叹连连,对手赞口不绝。
人们都说“她,满足了大家关于古代才女的一切幻想”。
这个女孩到底有多优秀呢?
就是无论是菜场的陈叔叔,还是邻居王阿姨,都会说上一句“生女当如武亦姝”。
但尽管低调如她,名声高涨的同时,非议也随之而来。
知乎有人专门提问:多优秀的家庭能培养出武亦姝这样优秀的人?
底下的答案让山叔感到意外。
他们没有讨论对的教育方式,而是一味猜测武亦姝父母非富即贵。
“她的人生本就拿了一副好牌,如今有这番作为是理所应当,作为普通人想要达到就是痴人说梦!”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其实她出生在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没有资产千万呼风唤雨的父亲,小时候顽劣捣蛋,令父母头疼。
后来,夫妻二人去拜访朋友,发现朋友的家里随处可见读物,闲来无事一家人一起读书,言传身教培养孩子。
回去后,武爸武妈大受启发,决定以身作则。
爸爸不再玩象棋,下午4:30之后一定放下手机,陪着武亦姝一块读书。
妈妈陪着武亦姝一起画画,一家三口玩起“诗词接龙”,谁输了谁就做家务。
武亦姝的妈妈说:“教育,其实就是拼爹妈!”
但拼爹,也有不同的拼法。
还记得山叔前两日写过的玛莎拉蒂醉驾女吗,她的零花钱都是家人几万几万地给。
到头来,她的父亲坦言平时忙于工作,对子女的管教较少,后悔也来不及了。
同样优渥的家庭条件,有人能教出才女,有人只教出恶棍,其中区别真的是钱财吗?
还是,你们只看到别人表面的光鲜亮丽,却选择性忽略他们父母背后的奋力托举!
到底什么样的家庭能教出优秀的孩子,看看武亦姝父母的教育方式,一切有迹可循。
不少人,曾经都活在“别人家孩子”的阴影之下。
然而“别人家的孩子”到底是如何养成的,那些逞口舌之快的父母,又真的细细想过吗?
嘴上说说,却什么也不做,因此孩子永远都是别人家的好。
抛却万贯家财,抛却高知环境,普通的父母就培养不出优秀的孩子吗?
一支根据真人故事改编的泰国广告令山叔感慨万千。
这对母女以贩售现切水果维生,妈妈没有上过学,在教导孩子时,不知道给如何用言语表达,于是直接示范给女儿。
“看到她从模仿与实践中学到东西,哪天要是我不在她身边,我相信,她也会很好”
现实中的这个小女孩已长大成人,上了泰国最好的大学,并于2013年顺利完成了本科学业。
就像作家鲍德温说的,“孩子永远不会乖乖听大人的话,但他们一定会模仿大人。”
思维方式、教育方式、处世方式,都会对孩子的心理和行为产生长期、深远的影响。
我们自以为,好孩子就必须富养,没有钱就提供不了最好的教育,殊不知这是对教育最大的误解。
很多人都没有一个天生优质的家庭,很多父母也只是千千万万平凡人中的一个。
他们不懂诗词歌赋,不知三角函数,更没有闲情逸致去聊阳春白雪下里巴人,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教育。
因为真正的富养不是金钱的堆砌,而是精神的浇灌,平凡的父母也能教育出不凡的孩子。
近年来,“寒门难出贵子”的论调越发猖獗:
“无论是遗传还是后天培养,只有中产及其以上的家庭才能培养出学霸。”
但是“难”不代表不能,纵观世间之事,但凡有意义、有价值的,哪有容易二字?
人是善于为自己开脱的,那些口口声声称,寒门学子没有出路的人,其实只是变相为自己的平庸找借口罢了。
图上这位笑容灿烂的女孩,名叫王心仪,2018年以707分的高考成绩被北大中文系录取。
她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妈妈体弱多病,家中还有两个弟弟,一家六口,全靠五亩地和爸爸外出做零活补贴家用。
父母无法为他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却始终鼓励她做她坚实的后盾。
夫妻二人面对生活不屈的样子,是她成长最好的养分,让她一路奋发向上,渴望用知识改变自己和家人的生活。
还有前几日刷爆热搜的,在清华毕业典礼发言的寒门女孩张薇。
第一次去省城参加物理竞赛时,她甚至没有见过比赛所用的仪器,终于找到开关时,实验时间已经到了。
经过高中三年的拼搏,她来到了清华园,在这之后,她的微积分作业要比别人多花三四倍的时间,竞选班长不成功,仰卧起坐只拿到了20分……
种种挫折和落差没有让她放弃,苦练辩论拿到冠军,当上班长,拿到奖学金......
与此同时,她不忘初心,饮水思源,推研成功以后,决定延迟入学一年,加入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成长的过程让人揪心,进步的蝶变让人惊艳,毕业的志向让人钦佩,这就是世人口口相传的“寒门”难出的“贵子”。
说到底,认为“寒门无贵子”就像学渣鼓吹“读书无用论”一样,是一种开脱,一种自嘲,一种借口。
多少人,即使到了20、30多岁,依然浑浑噩噩地虚度人生,回望来时路,只能将这一切归结于自己的原生家庭和阶级固化。
人们怕的真的是“寒门”?还是“寒门”成为了不努力不成功的理由和借口?
是因为你天生热爱平庸,还是一生碌碌无为,到头来只得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山叔承认,每个人与生俱来拥有的东西是有差别的,有人住在高楼,有人淌在洪流,有人为日子皱眉头。
但是,有的人一手好牌可以打得稀烂,有的人却能抓住手中的石头,点石成金。
阶级固化固然存在,与其为此忿忿不平,不如扪心自问,有没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有没有勇气为梦想买单?
有人说,现实很残酷,教育是“拼爹”。
可在山叔看来,拼的不是爹的财力,能打通多少关系,而是父母的品性、三观、行为。
若此刻你为人父母,在别家孩子爸妈搏命的时候,你在钓鱼、打麻将、玩游戏。
那就不必抱怨阶层固化,孩子没出息。
因为世界真的会惩罚不努力的人,你的现状就是你子女的将来!
同样,若正值青年的你一无所有,那不妨单枪匹马的杀出一条血路来,别人靠爹靠妈靠全家做到的并不稀奇,你凭一己之力开辟的疆土才难能可贵。
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是出身豪门,都是要靠自己的,正如《超级演说家》刘媛媛说:
你要相信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希望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
这故事不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童话没有一点人间疾苦;
这故事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这故事是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19-07-12 09:50    IP属地:未知

这个事情还是有些牵强附会,一是目前的选拔考试高考其实是一个应试教育的结果。录取的优胜者其实可能只是应试高手,而非学习好的同学,二是这些顶级高校可能也只能培养出利己主义者而非耐得住寂寞的科学家。三是成功和寒门鬼子都很难界定,我觉得张大师就是寒门成功人士,估计这个会有好多人跟我观点一致。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07-12 09:56    IP属地:未知

引用 ouyuu 于 2017-8-21 20:09 发表的回复
一个两个孤例毫无意义,要看统计结果。
患癌症康复的多了去了,难道癌症就不算是绝症了?
狼性们都以为自己能成为马云
正在送外卖的路上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