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哈弗H2论坛 >  《陆军步兵漫画物语》(前传):前日本兵创作的侵华经历漫画

发表于 2016-11-26 14:52    IP属地:未知

这支训练队里有个驻扎在山西省的”河“师团(第41师团)的士兵——一等兵S。一等兵S和我一样也是锁骨骨折,比我早入院,但却和我编在同一支训练队里。
    一等兵S骨折的原因听说是在追击敌人时受伤落马所致。
    河部队和我的部队一样,原来都是驻扎在宇都宫,所以凭着这层关系,出训练队前都算战友。
    训练队最后一天我们打算游览万寿山。虽然一等兵S昨天起肚子不舒服,但因为是最后一次活动,他依然坚持和我们一起去。
    去万寿山的路上没什么难走的地方,走到一半一等兵S突然捂住肚子:
    “我到地里办点事儿,你们先走吧。”
    我们商量着要不要等他,考虑到公园近在眼前,他很容易就能赶上我们,所以就继续往公园走去。但不知为啥,一等兵S就是没跟过来。
    一个小时后,他还没过来。这事儿也办得太久了吧,我们有些担心。
    这里位于北京郊区,治安也算不错,不担心会出事,但也不能马虎。
    我就和另外三个人回到过来的路上去找一等兵S。从之前一等兵办事时进去的那片高粱地开始,一路搜索附近的农田;但就是找不到他。
    “喂,一等兵S。”我们大声叫喊也没人回话。
    我们越来越感到不安。
    “这万一真出什么事儿……”
    正想着,就从训练队最近的高粱地里传来哗啦哗啦的声音,紧接着一等兵S就冒了出来。
    “怎么回事儿,出什么事了?”
    我们赶紧问道,一等兵S一时没开口答话;后来冷静下来再问他,他告诉我们:
    一等兵S进高粱地办事儿,结果却发现眼前有片西瓜地,就想:还是在西瓜地里拉爽快,就跑到西瓜地里蹲了下来。突然从高粱地里有五六个农民拿着镰刀锄头满脸怒容跑了过来。
    “西瓜小偷!”
    一边喊着一边往一等兵S这里冲。
    虽然自己没偷西瓜,可看到农民们舞刀弄枪的样子太吓人,一等兵S觉得如果再呆下去可能会被打死,就拔出刺刀胡乱比划几下后,立刻逃到高粱地里去了。好不容易保住条命,这时就遇见我们了。


    这番话虽然有些疑点,但看到一等兵S安全无事,我们就松了口气。
    “我当时就想给西瓜施点肥,不过也确实吃了两口,那瓜瓤黄黄的挺好吃。”
    一等兵S在回到他山西原来队伍时跟我这么说,其实我早就这么觉得了。你要不偷人东西,怎么可能被农民追着跑啊?!
    此后我就没再听到他的消息了,我也是从那时候起,每次吃黄瓤的西瓜就会联想到一等兵S。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6 14:59    IP属地:未知

最后一口水
    我握着枪走过的地方基本都是在山区。并不是说没去过平原,只是不知为何我对山里发生的事到现在印象都很深。
    有一次我们去进攻冀西山区里一个叫楼水的村子,据说那里有八路。
    在山里行军经过一周时间总算到了那个村子附近,结果八路军却已经不在里面了。
    这是常有的事:开始听说有八路,过去一看根本没这回事儿。于是队伍就不必赶路;正巧旁边有条水质不错的小河,中队就决定在此大休息。
    为了进攻这个楼水村,除我们一中队外,还有另外两个中队;那两个中队抵达时间有些晚,所以我们中队也借大休息停下来等他们。
    那时候我作为重机枪分队的一员参加作战,和以前一样负责马匹。
    休息了不到一小时,后续中队总算从山脊后冒了出来。于是我们中队也准备出发。
    到楼水村,离这里还差4公里。就算没有八路也不能掉以轻心,一边注意周围情况,一边向河中走去。
    走了大概十分钟。河正对面台地上突然发出“哒哒哒……”“咻——咻——”的声音。
    八路军突然用机枪和迫击炮发起了攻击。
    打仗基本上都是不知何时何地突然子弹就打了过来,这可不是什么让人高兴的事情。一受到攻击,中队立刻就往河流左右分散。我牵着马躲进左手边一块大石头的阴影里;这时突然注意到周围携带重机枪的马只有我一匹,其他的全都在河流另一侧。
    敌人的攻击越来越猛烈,迫击炮弹越过我头顶,把树叶都打散,朝后方飞去。“咻咻”的尖啸声太可怕了,简直就是死神的口哨。
    八路军应该就在正面的台地上构筑阵地,等着我们过去。敌我之间隔了有400米,如果再放日军走近些攻击的话,大概还会有更多人牺牲,这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6 15:27    IP属地:未知

    但是我们中队也不能光挨打。
    步枪和轻机枪已经绕到右侧的高地上开始应战,重机枪自然也该尽快投入战斗。可重机枪枪身还在我这里,是在没办法架起来。我很着急——得赶快过河,把枪身交给右边的主力部队去。
    从马背上卸下枪身,我决定破釜沉舟,抱着它踏进河里。水深大概到腰部,河底的石头长满水藻滑溜溜的。我一个人渡河,就像给敌人指明了目标一样,子弹也往我前后左右集中过来。子弹碎石拼命往我身上、头盔上砸。
    我已经什么都顾不上了,虽然这河只有50米宽,但等到我爬上对岸已经是气喘吁吁。
    “斋藤往这边”
    小队队员,一等兵M从高地上跑下来帮我,我打起精神刚要再努力往前走,
    “咕噜噜——”
    我突然和重机枪一起陷了下去,直到胸口。同时“嗡”的一下一股恶臭把我憋了个够呛。
    我居然掉进了个粪坑里。一等兵M把我捞上来,一边捏着鼻子一边发出“呜呜呜”的哀鸣。
    这种情况下,士兵首先考虑的是武器。而我的身体自然就沾满大便,但重机枪枪身不但没损伤,而且也没沾到一点大便。
    不一会儿重机枪就开始射击了。重机枪被形容为步兵之花,射击时“突突突突……”的声音非常有重量感很独特,这是士兵已经停止步枪射击,把任务都交给了重机枪。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6 15:30    IP属地:未知

    不久,后续的两个中队也到了,把八路军阵地三面包围开始猛攻。加上其他中队的重机枪,一共有五六挺吐着火焰,在山里枪声合着回音声音大了好几倍。
    高地上敌人阵地附近出现刺刀明亮的闪光。白刃战大概开始了,重机枪也不能再打了。我一直忍着这股翻江倒海的恶臭盯住阵地方向。
    激烈的战斗在接近傍晚时分结束。到阵地上一看,死尸重重叠叠,还有好几个敌人重伤未死。
    这些濒临死亡的八路军士兵看到日本兵后不知怎么想的“水,给我水”恳求起来。我把水壶凑到快死去的八路军士兵嘴边喂了;其中有一个人对我说“谢谢”,还有一个什么话都没说就死了。

    战斗告一段落,我拿起八路军的衣服,换掉臭烘烘的军装。
    “挺合身啊,斋藤和八路简直一模一样。”
    “臭死了,吃饭时别过来,影响食欲。”
    回警备队前我都被他们一路冷落、嫌弃。
    对我来说,这次战斗真是“吃屎”一样。现在我记忆里还留有那个向我讨水喝的八路军士兵少年一样年轻的脸。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6 15:33    IP属地:未知

驴子
    自从到前线以后,我整天被驴子那种独特的叫声所困扰。
    估计以前在北支服役过的士兵也会对那种高亢婉转的嘶喊留有难以磨灭的印象吧。
    驴子在我们山区的部队里被用来驮运和乘坐,是种非常有用的动物。可以吃粗糙的饲料,耐力持久,而且还很听话;连女人和小孩都能随意使唤,所以无论那户人家都会养上一两头。
    在一些连马都走不了的山路,驴子都可以通行。因此每当警备队出征的时候都会指定要求驴子来运输弹药粮草。
    驴子的数量按每次战斗的规模来决定,但在一般情况下都会从附近村里征集50头左右来用。同时驾驭它们的“马夫”(原文如此——译)也会被征召进来,只不过是强制的;照顾50头驴大概需要10人左右。
    这样组织完一支骡马队伍以后还得派两三名负责帮忙和监督的人员上去。我就经常被指派担当这个任务。这任务看着简单轻松,其实是件苦差事。
    开始行军,骡马队就会跟在主力部队的后面;但马夫他们动作迟缓,队伍行动起来也就慢得要命。于是后卫部队就会说:
    “别慢吞吞的,监督都干什么吃的?”
    听了这话,我们就把它原封不动转给马夫:
    “慢慢的不是,快走!”
    如此这般,士兵操着中国话在骡马队伍里前后左右跑来跑去传话。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6 15:35    IP属地:未知

   山区里面既有山谷又有河川,危险地形不少。驴子一般只要人能走的地方它都能通过,只不过它还要驮着一百多公斤的物资,所以经常会有蹄子打滑掉到深谷里的事故。
    除了跌进山谷以外,还有踩到地雷被炸飞的,所以每次行动都会损失好几头驴,这些责任最后都会落到监督的头上,实在是不好做啊。
    一旦发生战斗,情况就会雪上加霜。一边要手忙脚乱地把驴子牵到安全地方去,另一方面还会有马夫“跑了,跑了”;这就不仅要掌握驴子的数量,而且还得注意马夫人数,这种监督工作比打仗还辛苦。
    等到打完仗宿营的时候,又要去为马夫准备伙食。当地普通民众一般都吃小米粥,但对马夫会给他们专门的面粉,让他们自己做最爱吃的大饼和烧饼。
    马夫平时只吃得上粗粮,所以看到面粉他们都欢呼起来。
    进入地区的村子后,不仅日军,对保安队(协助日军的中国人部队)的抢劫活动也都是当作没看见。但马夫们绝对不会去做这种事。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每次出来打仗就会变成这样。
    某天傍晚,进入了一个敌方的村子,并决定在此地宿营。我带着马夫在村子里看看有什么值钱的东西。
    结果在一户人家里发现一个没来得及逃跑的女人,看着有三十岁。
    她脸色苍白,浑身发抖,这也是当然的。在这种地方被凶恶的鬼子发现了的话……
    我走近那女人,突然:
    “不好,不好,媳妇有病的。”
    后面跟着的马夫说着就在我面前跪了下来。
    我被这马夫认真的样子阻挡下来。
    看到这马夫还算是个好人,就卖了他个面子。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6 15:37    IP属地:未知

   “明白,明白”我说。
    “谢谢,谢谢。”
    马夫边说边磕头。
    不过日军对女人可是很敏感的,这样放着不管也不行,所以就想了个办法,决定把驴赶进这户人家里。
    几十头驴塞满了这户人家里里外外,士兵看来还以为是驴厩,所以没人往这里钻。
    当晚看到发情的公驴追着母驴跑。
    “这畜生”我就往公驴肚子上狠狠踢了一脚。
    这个故事还有后话。
    打完仗回到警备队后过了一个月。
    我正在离开警备队所在村子的分哨所站岗。
    一个老年农民笑嘻嘻的跑到我面前,鞠了两三次躬后从篮子里取出梨子、花生那意思是让我吃。
    由于事发突然,我一下子没明白,不过还是认出了那个人就是上回打仗时跪下来求我救救女人的马夫。
    “谢谢”
    我手下他拿出来的梨子和花生后,他又几次三番鞠着躬朝着过来时走的河边小路回去了。
    马夫走路的方向上有个穿红衣服骑着驴子的中国女人。后面跟着个年轻男子,可能是她丈夫。
    他们站的比较远,看不清楚,但感觉似乎也在行礼。
    从山沟里的小村跑到这里路程非常远,估计他们可能是去城里医院看病。
    那马夫和那个女人不知道是啥关系,肯定是亲戚什么的。
    此后我又参加了好几次作战行动,也是负责监督骡马,但却再也没见到那个马夫。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6 15:39    IP属地:未知

献给驮马
    离开皇国数月矣,
    生死与共和你战斗在一起。
    (《愛馬進軍歌》——译)
    这是首赞美战马与士兵同甘共苦的军歌,这首歌被广为传唱(被改编成《愛馬進軍曲》后,至今在陆上自卫队里仍经常被演奏——译);只不过它歌颂的都是日本的马,却从没听说过对中国的马有过任何的褒扬。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6 15:42    IP属地:未知

中国的马虽然从来没被称颂过,但却曾替我中过弹,对我来说它就是我的救命恩人。
    昭和17年(1942年)秋,当时正在河北省西部某山区地带进行战斗。我负责看管驮运弹药的马匹。
    那时候在前线我们使用的马和国内所谓军马不同,都是从中国农民家里征集的“中国马”。这种马个子较矮,但非常温顺,耐力持久,在一般的山地上都能跟上部队行动,所以非常便于行军。
    另外,由于它们不属于正式的军马,所以也没必要费力照看,这点真是帮了我大忙了。
    这次,中队正要翻过一座山,到山腰的地方,发现了个泉眼。所以为了补充水源,中队就决定在此地大休息。每到这个时候,掌管马匹的人就会和一般士兵不同,忙得不可开交。
    要给马喂水,卸下弹药让它休息等等一堆活儿要干。真是好笑,明明该休息的人却忙得要死。
    给马饮完水,总算可以靠在一边休息下;这时离我四、五米远处有匹我负责的马不知为何笃笃笃地往我这儿过来,还把躯体靠在我身上。
    “好奇怪,它还想要水喝吗?”
    我正想着,突然敌人就从正面山腰上一齐向我们射击。与此同时这马突然膝盖就弯了下。由于敌方从马的另一侧射击过来,所以一时也不清楚到底有没有打中马。
    我立即将马牵到岩石背面的安全地区。
    仔细一看,马的侧面腹部有两个弹孔;腹部的另一面(即休息时面对我的那一侧)却没有开口。看来是个盲孔,弹头还在马肚子里。
    看到这个样子,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很明显,这马正是由于刚才跑到我面前才会挨了这两发敌人射出的子弹。要是没有这匹马我早就被击中了。
    简单说就是这马帮我挡了子弹。可它为何当时要跑到我面前来?
    马经过连日行军疲惫后,一旦遇到休息的机会就会站定不动,这时怎么去推去打它都不会动。但这匹为什么就会跑了过来?我无法理解。
    战斗结束后,抵达下一个宿营地。这马把它巨大的躯体横放在地上,就这样再也没能起来。
    埋葬马匹的地方是一片高坡,开满无垠的野菊花。如果要不是它替我挡枪的话,躺在这里的恐怕就换成是我了。
    战士们心境的灿烂,
    远胜过晴朗的天气,
    你的功劳将永远不能忘记。
    (《愛馬進軍歌》——译)
    当知道这件事以后,战友们一起唱起了这首歌来安慰战死的中国马的灵魂。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6 15:49    IP属地:未知

跨过紫山绿水
    在那山的远方,
    住着一群八路;
    啊,我们今天又去进攻,
    死掉几个战友就回来。
    (改编自诗歌《山之彼岸》——译)
    这是我在山里的时候经常哼的一首德国诗人巴斯(Carl Hermann Busse,德国某超级路人诗人——译)作品的改编版。
    在山区警备队里基本都没啥休息时间,连续好几天都是出击作战。与其说在山里行军,还不如说是在山里兜圈子更好。
    我本来就不擅长走路,结果却还要背上重重的装备走山路,这样一来苦头就比别人多吃了一倍。不过,在部队里,就算你走不了路,那也必须跟着队伍走。
    一旦出发就不得回头。战死自然除外,所以你只能咬着牙坚持下去,就算是兜圈子也必须和部队一起行动。
    现在回想当时的情景,即佩服自己又有些后怕:居然能背着那么重的装备走过这么远的路程。
    平均每个月有10天战斗。如果每天平均行军30公里,那么一个月就是300公里,一年3600公里,两年7200公里。这距离相当于从北海道到九州往返两次。
    要走这么远的路,还得带上沉重的装备、物资,并且一边行军一边还得打仗。回想起那时候当兵可真是苦啊。
    为什么装备会这么重?首先就是兵器——步枪、刺刀、弹药(步枪弹120发),此外还有钢盔、地图包、水壶、背囊(帆布做的大口袋,装好东西后用绳子把口扎起来背走。现在俄军依然在用——译)。
    这背囊(那时候还没用背包)里装有携带的粮食大米、干面包、牛肉罐头、味增粉等等;皮带上还得在前后弹药盒里装上120发子弹、2枚手榴弹;按照不同小队,还会再给每个人分担上备份的掷弹筒、轻机枪弹药。
    如果是新兵的话,还得再加上小队长、老兵的份额。具体重量没有估算过,但光带上这些装备,还没出发腰就已经被压弯了。
    如果是出去赚钱或者经商的话,那还可以忍忍算了;可你是去敌人地盘里打仗的啊,还弄那么多东西的话士兵的性命可就危险了。我和其他士兵经常说:“小兵没法子。”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