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集】凌云浩坤湖,阿乐的推荐
欢迎收看《走进科学》,上集我们解开了《野合村子》的神秘谜团,但随着西南出海大通道的深入,种种传闻层出不穷,笔者上路后这些谜团非但没有解开,还越滚越大,同行的队员却中途离奇失踪,敬请关注本期的《走近科学:诡异叫声的野天坑群》及《走近科学:女队员离奇失踪的神秘溶洞》 两集连播。
第六天:
今天的线路, 主要目的地是岩流天坑和浩坤湖,其中人间奇迹弄福公路到沙里乡一段是坑爹线路,原计划抄小路到巴马,无奈因暴雨山垮路毁,原路退回至凌云。正常推荐线路为百色-伶站-凌云即可。
离开百色,将大叔同学送到百色车站,她无法适应这个坑爹的队伍,决定脱队坐大巴直接到南宁,剩下三人继续将坑爹进行到底。路上的雨一阵接着一阵,刚出城看到了一个路上孤独行走的驴友,徒步深圳—拉萨,红色的字眼很醒目,我立即靠边停车,示意是否需要搭一段。
这位来自深圳的gg叫土豆,谢绝了我,坚持每一步都是真实的走到拉萨。打心里佩服他,因为我以前遇到的所谓徒步去拉萨的其实多是途搭,没几个是真正全徒步的。从深圳走到百色这里他已经用了40多天,再走到拉萨全部预计4个月,每天快的能走50公里,慢的30。截止写这篇游记的时候已经过去两个月了,土豆已经顺利的走到了西藏八宿县怒江七十二拐。期待着他能在十一月大雪封山之前到达拉萨。刚聊了几句,又下起了大雨,立即把他加进了QQ群,匆匆告别,日后再聊。
初进凌云,就深深的被这个地方吸引了
美景多在清晨和雨后,而我现在这两个都占了。情深深雨蒙蒙之中,远方一道天门咋开,那将是我们即将穿过的地方,兴奋得同学们一阵下车狂拍,要不是有电线杆和村子提醒我们这是现实,那感觉就如同身在魔戒里一般。
从伶站瑶乡开始进入预先规划好的景点,由于都是野风景,并没有现成的指导,是我根据一些户外帖子结合卫星地图和实际所见制作的,绝版原创,要去的同学赶紧收藏。
上图全程路况良好,各种小车无压力,这是最差的一段路了,路面尚好,在坡贴水库驶离S206主道,进入县道。我喜欢一路搭人,在这里搭了一位进村去看亲戚的姑娘,下着大雨,毫无犹豫的叫她上车了,到地方后姑娘送了我们一串葡萄做感谢,可能是自家种的葡萄酸得要命。
凌云山水,太漂亮了
草原来的妹纸确实是比一般妹纸胆肥,或许站在悬崖边上更能感同身受这壮美的山水,到也不担心自己掉下去,可我担心把我车门拉下去啊
停车拍照没注意给副驾开门的空间,但这也难不倒我们套马的妹纸
一个巨大天坑旁的村庄,晨雾缭绕下宁静而安详
“凌云山水美如画”,话是不假,但字是差了点
我们看到的第一个天坑,虽然不是很标准的那种,边上有点坍塌,但同学们还是难耐心中的激动,公路沿着天坑转了大半圈,照片也拍了大半圈。
天坑旁的一柱擎天,这一路的天坑有七八个之多,但有的要么大的没法拍下,有的要么因垮塌形状不佳。
这个天坑够大,底部还有田地和人家
这个天坑若隐若现的地下河。。。
凌云的天坑有个好处,一串都在公路边上,在资料不全的情况让我们的寻找带来很大方便,若不然在山里鬼才找的到。这个天坑很标准,一个巨大且垂直的坑洞
坑中有洞,甚是神奇,洞中到底会有什么呢?让人有一种进去一探究竟的冲动,可惜看了半天发现除了岩降是没有其他办法了。
就在我们站在天坑旁边,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坑洞中不时传来一阵阵诡异的声音,时长时短,时而如窃窃私语,时而尖锐急促。。。
这奇怪的声音是什么?和无数来访者之间又有什么样的联系呢?是什么吸引了他们?
带着更大的疑问,我们询问了一些神秘的游客:身边的两位妹纸
请问,您来这里干什么的?
额。。。什么?
请问,您来这里干什么的?
滚,有病!
大家诡异的回答让事情更加扑朔迷离,我只能自己展开调查。
然而事情远没有我们想象的简单。。。
我们在天坑旁的村子询问了许多上了岁数的村民。
村民说,村里里经常有怪叫声,有时半夜把全村人吵醒,大家都不敢出去看,战战兢兢地失眠到天亮。
又传说这里出没野兽,经常到村子作怪,闹得人心惶惶。
一个背着孩子的农妇说上世纪曾经发现过野人。。。
就在我们的调查有了极大进展的时候,身边的妹纸一语道破了其中的玄机:你个傻X,那是你说话的回音!
感谢收看本期的《走近科学:诡异叫声的野天坑群》 ,再见。
这里便是岩流天坑,因其规模不如隔壁县乐业的天坑大,而没有开发。但这正是我喜欢的,喜欢去自己寻找没有开发的风景。
很久以前就知道了天坑这种东西的存在,但只知其名不知其义。
天坑是指具有巨大的容积,陡峭而圈闭的岩壁,发育在厚度特别巨大、地下水位特别深的可溶性岩层中,底部与地下河相连接(或者有证据证明地下河道已迁移)的一种特大型喀斯特负地形。
天坑的成因分两种,大多是(广西乐业天坑群、凌云天坑群),罕见的是冲蚀型(重庆武隆后坪冲蚀天坑群)。
天坑是因为地下暗河长期腐蚀造成巨大地下空洞后引起地表大面积坍塌所致。
看到这些文字可能并不会有什么直观感受,当我亲眼看到凌云天坑成串排列后,我顿时就明白了,下面有一条地下河,把它们串起来了,地下河带走了可溶解的岩石泥沙,导致地表塌陷,这就是天坑。
正所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当二者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能学到很多知识了。
天坑旁的岩流瑶寨,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漂亮的瑶寨,而是千篇一律的民房,稍有失望。相比其他省,广西的民房没什么特色,包括河野村的民房,个人觉得算是给风景拖了后腿。
公路旁几个瑶族妇女在卖当地产的瓜果,估计等了一上午,就只来了我们一波游客。自然要每摊都支持一下,我买了一些黄瓜和黄皮果,离开广西后就没有吃过黄皮果了,新鲜,熟悉的味道。
有同学说我之所以能跟群众打成一片是因为面善,没有杀气,看着就像好人,银家本来就是好银好不好,这叫本色流露。
自从在东川红土地跳高的时候把裤子蹦破之后,就没有裤子穿了,路上也没时间买,随后的辣么多天都是穿着家里自己做的睡衣睡裤在晃荡。
在岩流瑶寨的对面便是通往浩坤湖的简易隧洞。出行前并没有做浩坤湖的功课,也不知道它的存在,犹豫了一会,在村民的建议下还是决定过隧洞去看看,反正看看不要钱。
殊不知这一看不得了,当我们穿出破破烂烂的隧洞那瞬间,所有人都震精:一潭碧绿的湖水呈现在眼前,在阳光的照射下变幻着多种颜色,湖中柔和的连片小岛,房子竹子点缀其上,四周全是桂林那样的山将湖围成一个封闭的空间。让人兴奋的不光是美景,还有那意外捡到宝的心情。
湖畔的浩坤村,坐落在小山之上,俯瞰着整个浩坤湖,风水极好。
湖中连片的小岛,柔和的颜色、圆润的线条、一丛丛竹子更是画龙点睛,在太阳的光影下,色彩斑驳,爱死个人咧。。。
远处的群山,浩坤湖到这里并没有完,小山的那头还有一长段
我只想划船。。。我只想划船。。。我只想划船。。。喜欢的事情说三遍
刚刚还阳光灿烂,转眼间又是大雨倾盘,浩坤湖待我们不薄,毫不吝啬的向我们展示她最美的方方面面。
湖边三两的放着钓鱼人的摩托车,原处依稀可见群山婀娜的身影;
空气里的水分,仿佛湿得一抓,都是一把水。
伞,开了又收,收了又开。
雨,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雾,茫茫又迷离。
我感受了风,感受到了景,风景全在我身边,而我就是你的风景。
天将青色等烟雨,我却在等你。
转眼间又雨过天晴,漫步湖畔。当我看到美得不行的风景,一般会有两种感受:想哭或是想骂人(是不是很变态)。而我现在只想骂人,我去年买了个表真特么靓。
我想露营。。。我想露营。。。我想露营。。。
本来计划着中途有露营计划的,但三个妹纸怕累不愿意背帐篷,指望我一个人,这事儿咱可不干。面对此情此景,姑娘们开始后悔了。
我想划船。。。我想划船。。。我想划船。。。
可惜我那小澡盆在这里恐怕随时会完蛋,罢鸟,没干下去。只能干过烟瘾,下次再整个大船或者皮筏艇。
然而浩坤湖的神奇远没有我们看到的那么简单,回去后结合卫星地图,很快发现了其中奥秘。浩坤湖四面群山环抱,是一个密封的环境,看似一潭死水,实则不然。在湖的两端均有巨大的地下河相连接,而这地下河恰恰是刚才我们看到的行成岩流天坑的地下河。
关于浩坤湖神奇的今生前世:
浩坤湖发源于青龙山的澄碧河是珠江源之一,澄碧河水自一个叫水源洞的山洞(已开辟成景点,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喷流而出,先在洞口盘根错节的千年古榕下聚成一弯绿莹莹的湖,再流穿过凌云县城中心曲曲折折地流出城外去。澄碧河穿过泗城,流经一个叫下甲的地方,在彩架钻入地下,潜行5公里后在弄盘露出地面,河水流经下甲弄盘至伶站浩坤一带受地下暗河口狭窄所阻而成湖,这就是浩坤湖。
然而浩坤湖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在2006年隧洞修通以前,这个猪笼洞是浩坤村千余群众通往外界唯一的交通要道。猪笼洞垂直贯穿于那面悬崖的峭壁上,高60多米,因形似猪笼而得名,勤劳朴实的当地人民用竹,木,藤等材料搭成梯子,世世代代的男女老少每天外出都沿梯攀爬穿洞而行。看似多么浪漫的世外桃源,当背着一百多斤大米爬上爬下的时候,变得多么艰辛与无奈。现在,一条公路从猪笼洞头上划过,瑶寨人们出行已不再用爬猪笼洞,倒成了户外爱好者探险穿越的一个地方,只是至今木藤已有些老化松动,因此穿行者需要小心谨慎。
红色这条便是村民世世代代出村的通道,穿过3个高难度的洞,两个天坑,依次是猪笼洞、通天洞、野棕峒天坑、千丈崖、天眼洞、芭蕉峒天坑。即使到了今天对全副武装的户外爱好者来说依然是挑战级,穿越一次4个小时,何况是当年背着柴米油盐的村民。蓝色是隧道修通后的行车线路,这下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爬坑穿洞了。
这就是广西版的“坝美”,但我觉得相比坝美有过之而无不及,无论是风景、地质地貌、民风民情。
鉴于难度和身边两位穿着裙子的妹纸,我们决定只能探寻其中的一部分:通天洞、野棕峒天坑、千丈崖。
激动人心的神秘探洞开始了
所谓通天洞,两头是通的,更像是一个巨大的天生桥。洞内大有乾坤,宝物众多,让我们挨个去探寻
巨大的钟乳石石墩,跟青城山蝙蝠洞里的洗手盆类似,只是中间没水。
格式的钟乳石,没有了那些景区溶洞里五颜六色的灯光,溶洞展现了它原本朴素的一面
溶洞版古墓丽影,上面还有一个洞
洞里有宝么?
妹纸说洞口风很大,要冷死人,她不敢爬进去,可我连爬上去都不敢
钟乳石表面异常坚硬的钙化沉积纹路,不过还是要温馨提示,攀爬钟乳石是不文明行为,请勿仿效。
就在我们的探索有了极大进展的时候,同行的妹纸之一离奇失踪了!
剩下的两人面面相觑,心里直发毛,思来想去,我们决定找找。
就在溶洞里一个幽暗的角落里,传来朋友的呼喊,却不见其人,同时传来阵阵水声,我们紧张起来。
一道黑影闪过,啊,的一声。。。
失踪的人出现了,同时解开了谜团:
原来她刚才去如厕了。。。
感谢收看本期的《走近科学:女队员离奇失踪的神秘溶洞》 ,再见。
通天洞的另一头就是巨大的野棕峒天坑,对面的石壁是千丈崖,在石壁底下有一个天眼洞,通向背后另一个天坑。这就是自古村民出山的通道,如果没人说,打死我也不信,完全没路的感觉。天坑下的场景如同侏罗纪世界。
天坑底部的热带丛林,原来以为底部是一片平坦的,现在才发现,其实天坑底部也是起起落落,怪石嶙峋,灌林纵横的,整一个缩小版的株罗纪公园。
浩坤湖这样一个封闭的世外桃源,有漂亮的风景,有奇特的地貌,更有淳朴的人文故事,各种卖点都齐了,目前还没有开发不收门票,我觉得这种地质地貌这个星球都不多见,个人非常喜欢。户外多年,走来走去,最后发现还是家乡广西最美,强烈推荐。
离开浩坤湖,继续往凌云方向前进,路边的一块指示牌吸引了我们,”人间奇迹“,名字听起来好诱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东西可以叫人间奇迹呢?会不会又像浩坤湖一样捡到一个惊喜呢?冒险精神让我们决定一探究竟。。。
几公里后发现了地下河入口,感觉好神奇,就像一个黑洞,吞噬着滔滔河水,心中莫名泛起一丝恐惧
第一次看到神秘的地下河,有点小兴奋,好想划船进去探险,通过卫星地图得知,出口距入口1.4公里,实际内部曲折程度未知,进去的可能性还是有的,不过我那小澡盆就算了,只能说肉包子打狗。回到南宁后,专门请教了已经从广西地质队退休的姐夫,他是广西喀斯特地貌的专家,也是我地理的启蒙老师吧,跟我讲述了他年轻时进地下河测绘的经历。在地下河内突然遇到河水快速上涨,一个解放军中尉为了掩护专家撤离而自己没能及时逃出,直到第二年春天涨水时衣物才从洞中冲出,而遗体已经溶解无法寻找。非常可惜,可见地下河探险的危险程度非同一般。
地下河和人间奇迹公路的卫星地图,地下河出口处便是我们刚才看到的浩坤湖上游
这就是传说中的人间奇迹——弄福公路。原来所谓的人间奇迹是指这条公路非常难修,最后居然被人们修成的意思。感觉有点坑,客观的说只能算是广西的人间奇迹,相比川西和西藏的很多公路,诸如318国道怒江大峡谷段,这里虽然堪称壮美但也是见多不怪了。不过看了当年的修路故事,还是非常感人的,一条修了13年的村级公路,通车的时候广西书记曹伯纯也来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百度。
在人间奇迹远眺浩坤湖
长长的湖面,被山隔成几段
至此理论上应该见好就收,打道回府了,而冒险的我决定穿越人间奇迹,抄近路走乡道去巴马,最终结果是好奇害死猫,史无前例的坑爹开始了。当时是7月底,正值今年广西厄尔尼诺肆虐,当地已经连续下了半个月的暴雨,乡村一级公路遍地塌方损毁,唯有省道县道还能勉强维持通畅。错误估计形势的我最终只能。。。自己约的炮,流着泪也要打完。。。
一路各种越野,各种掉头,一路泥沙四溅,污水横飞,人心惶惶,不知前方何时是个头,没想到区区一个广西的丘陵地带被我走出了317国道进藏的效果。甚至多么希望自己开的是QQ,就完全不会走到这些地方来了。
要死要活的开了40公里,过了沙里乡后,一个骑摩托的大哥告诉我,前面还有个更大的塌方,路全断了,摩托车都过不了,他是沿着田埂推过来的。我一瞅这哈弗沿着田埂开不过去呀,这下终于彻底判了死刑。好不容易走了这么远,结果又要倒回去再走一次,彻底疯了,又走了一次烂泥和人间奇迹。人间奇迹,这次我是记住你了。
终于在天黑时赶到了凌云县城,今天敢死敢活才走了160公里,坑爹的一天终于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