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辽宁论坛 >  中日战争是谁发动的? [连载] 99楼更新

发表于 2009-11-01 16:42    IP属地:未知

这下田中抓了瞎。

一看风声不对,田中就又跑到宫里和天皇说,“查了,和陆军没有关系,确实是南方革命军干的”,这下把昭
天皇气得不行。天皇也有天皇的消息渠道,再者前几天你田中不刚刚来汇报了吗?一下子就把他给轰了出去
天皇转身对侍从长铃木贯太郎(后来败战时的首相)说,田中说话前言不搭后语,看到他就烦。铃木就把这句话

原原本本地批发给了田中。

田中这一下可慌了。不管天皇的位置怎样,在当时一片“皇国论”的历史背景中,失去了天皇的信任,这内阁可
就完了蛋了。好说歹说,请铃木给美言几句,求天皇再给个机会,能让他把话给圆过去,但是被铃木一口拒绝了。
这一下田中内阁只好在1929年7月2日辞职。田中义一本人也于9月29日去见了天照大神

对于田中义一的死,一般说法是挨了天皇训斥,连惊带吓病死的。但民间也有一种说法,说田中是死在小老婆肚
子上的。笔者总觉得第一种说法可能性更大。第二种说法,怎么看怎么有点像为昭和天皇在开脱,其实是有掩饰
天皇干涉政治的意思。

据说从这件事以后,昭和天皇就再也没有对国事发表过看法。因为内大臣木户幸一(后来的甲级战犯)警告过他,
说这门“天皇功”您们家练了这么多辈了,不外法门就是装聋作哑,现在老爷您可练得有点偏了,怎么把个当朝

宰相给吓死了?从今往后,老爷您可得闭上您那嘴了。

昭和天皇呢,后来也确实没怎么多过嘴。就两次,一次是“二二六事件”时,坚持要杀为首的叛逆,还有一次就
挨了原子弹以后,要不要接受波茨坦公告,两派又争执不下,最后来请“圣断”。昭和天皇选择了接受。

没多嘴是没多嘴,可也没有反对什么。说实话,天皇真要是反对,那谁也玩不起来,所以战败以后,昭和天皇也
是提心吊胆。昭和天皇倒也说不上是什么甲级战犯,但是真要是追究起战争责任来,安个“不作为”的罪名,废
了他,不让他们家接着练“天皇功”,倒是完全可能。可麦克阿瑟不想废除天皇,蒋介石也不反对,加上东条英

机和木户幸一(在麦克阿瑟的授意下)帮着把罪名全接了下来,天皇也就平安无事了。

那边田中是死了,可河本们呢?没有受到任何追查,所以这件事到现在也是谜团重重。下命令的到底是不是当时
的关东军司令官村冈长太郎,主谋真的就仅仅是河本?还有没有其他“二叶会”成员和参谋本部的人参加?荒木贞

夫真的是事后才知道吗?如果发生军事冲突,河本们准备怎么办?有没有增援力量?这些都不知道。东京军事法庭

也就是把皇姑屯事件往河本身上一推了事,但是号称是“陆军第一**通”的第10师团长佐佐木到一中将(陆大
29期),在回忆录里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这件事的真相永远不可能印成铅字!”

这位佐佐木到一在“南京攻略”时是第16师团步兵30旅团少将旅团长,在他的《佐佐木少将私记》中留下了不
少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珍贵资料。

正因为这件事谜团重重,所以各种谣言也多多。最新的谣言就是根据解冻的前苏联秘密文件,判明了那是苏联

人所为什么的。这种谣言在日本根本就没人关心,反而在中国倒引起了波纹,这是因为中国以前对这段历史实

在太不关心的缘故。

这件事的真相永远不可能印成铅字”,并不是说“这件事永远不可能印成铅字”,事实上河本大作在满铁的

时候自己就留下了口述记录稿,这份稿子由河本大作的小舅子平野零儿从太原监狱带回了日本,发表在1954年

12月号的《文艺春秋》杂志上,文章题目就是《我杀了张作霖》。

摘两段里面的文字:

我时常在沉思,世界在向自由主义倾斜。用武力解决满蒙问题受到了他们的集中攻击,在最为激进的论客中,

甚至有外交官胡说什么放弃满蒙。

国年年增大的人口问题如何解决?我们的食粮政策是什么?现在不正是从根本上来解决这些问题的时代了吗?

作为当然的解决方法,离开了去往大陆的方策难道还会存在?我所采取的武力方法,到底是不是应该受到世间

的批判,还是批判我的世间应该反过来反省?

河本大作大佐的一片忧国忧民之心跃然纸上,然而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进入20世纪以后,原教旨
殖民主义思维方式已经不能再存在下去了。河本大作的创意只是开始了一个毁灭大日本帝国的进程而已,在关
押在太原监狱的日子里,成天痛骂河本大作的并不是中G的审讯官们,而是同狱的日本同胞:“要不是你,我

们不会落到这个地步”。

起码这些骂河本大作的日本人,知道问题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的。
[ 本帖最后由 三雇茅驴 于 09-11-01 19:00 编辑 ]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至于你信不信 我反正是信了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11-01 19:08    IP属地:未知

起码这些骂河本大作的日本人,知道问题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的。

日本陆军对中国东北的垂涎,也就是所谓满洲情结由来已久。早在1906年的“有关满洲问题协商会”上,当时的
参谋总长儿玉源太郎表示:“是不是要委任来研究满洲的主权问题,有没有必要成立一个官衙来主管这个问题。”
但这个建议当时就被重臣伊藤博文顶了回去:“满洲不是日本领土,满洲是清国领土这点是不容置疑的。”

儿玉源太郎的这句话,虽然被伊藤博文驳了回去,但意义是相当大的。它反映了日本陆军对满洲的固有看法,后
来发展成了“日满一体论”。日本陆军认为,使他们跻身于现代军队行列的日俄战争就是在满洲打的,所以满洲

应该是“他们”的(是不是“日本”的倒还是其次)。从大正到昭和,日本陆军的政策像万花筒似的乱变,但唯一
从来没有变过的就是满洲政策,要维护所谓在满蒙的“帝国权益”。

常常可以看到“满蒙权益”这个词,那么日本当时在中国东北和内蒙古,也就是他们常说的“满蒙地区”到底有
些什么特殊权益呢?主要有以下七项:

一、到1997年为止的包括旅顺、大连在内的关东州租借权。

二、到2002年为止的长春以南的“南满洲铁道”(即“满铁”)的经营权,包括附属地的行政权和禁止铺设平行线

路及支线等“有害满铁的线路”。

三、到2007年为止的安奉铁道经营权。

四、满蒙五条铁道的合资敷设权和两条相关铁道的受托经营权。

五、矿山开采及森林采伐权。

六、土地商租权、自由往来居住权以及工商营业权。

七、铁道守备兵驻屯权(一公里铁道15名士兵,总共16665名以内)。

这些大多是出于1905年9月日俄战争后的《朴茨茅斯和约》,从沙皇俄国手里接收来的,又由当年12月的《日清

善后条约》得到确认。而后1915年的《日中条约》(就是那个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又大大加以了扩充。

你看这些“权益”怎样?由于这些权益的存在,东北其实已经是日本的半殖民地了。可是用当时《朝日新闻》论
说委员大西斋在《**的现状》里的话来说就是:“仅仅是满蒙(东三省和东部内蒙古)全土的1/310,只不过是

相当围棋盘上的一颗黑子”。他们要求更多的权益。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至于你信不信 我反正是信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11-01 19:18    IP属地:未知

所以后来对于皇姑屯事件的处理,仅仅是关东军司令官村冈长太郎退休,河本大作退出现役。没一人受到

军法审判。河本大作退出现役后,还是在满洲混。先任“满洲铁道”理事,后任“满洲炭坑”理事,负责帮关
东军的后辈参谋们挣钱。什么意思?石原们搞满洲事变的经费几乎都是河本给的。1942年以后受第一军(当时司
令部在太原)参谋长花谷正(陆大34期)的邀请,就任“山西产业株式会社社长”,一直到抗战结束。
这个花谷正也是关东军出身,皇姑屯事件两个月后赴关东军任少佐参谋。后来在石原莞尔手下混,参与柳条湖

事件(“九一八事变”)。1955年曾经写过一篇《满洲事变是这样计划的》。“九一八事变”参与者自己写文章
说明“九一八事变”,这是几乎唯一的一位,那篇文章里谈到了搞阴谋用的资金来源:“因为有河本前辈,用

钱根本就不要考虑。”
抗战结束后,河本没有回日本,而是继续在山西活动。“山西产业株式会社”被国民党接收后,改名为“西北

实业建设公司”,河本大作也不知是受蒋介石之邀还是受阎锡山之邀,反正就任了公司最高顾问。河本那个最
高顾问可不白干,他帮阎锡山挽留了一半日本雇员约1200人继续工作,待遇不变。一直到1949年G 产D 来了,
才把他抓了起来,关在太原收容所。1953年8月25日在收容所病死,逃过了审判。






任山西产业株式会社社长时的河本大作
[ 本帖最后由 三雇茅驴 于 09-11-01 19:24 编辑 ]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至于你信不信 我反正是信了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11-01 19:38    IP属地:未知

1巴登巴登四人帮

在谈石原以前,不妨先回到1921年10月的德国旅游胜地巴登巴登(Baden—Baden),去看看发生过什么事。当时日本
**派了永田铁山少佐(驻俄国武馆,陆大23期)、小畑敏四郎少佐(驻瑞士武官,陆大23期)、冈村宁次少佐(陆大
25期)、东条英机少佐(陆大27期)去欧洲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三人全是陆士16期毕业的,就东条是17期的,调
查完了就跑巴登巴登泡温泉去了。

                   石原莞尔

看完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几位当时三十六七岁、自命在未来10年到15年内要掌握日本陆军的野心家们,感受相

当深。一次大战和任何战争都不同,坦克、飞机、毒气都被使用,没有了前方和后方,没有了军人和平民,剩下

来的就是一个词:杀戮。

日本没有参加一次大战的主战场作战,但是将来呢?日本应该怎么办?这四人中除永田铁山外全有留德经验,他们
的结论是:只有照德国元帅鲁登道夫的《总体战》的思想去做,才能取得胜利

因此就有了“巴登巴登密约”。根据《冈村宁次日志》,“密约”主要内容是:实行“军主政从”,国家的政治、

经济、产业、文化、社会等一切都应该转为战时体制。要做到“军主政从”,就必须打倒那时在日本陆军中占统

治地位的从山县有朋经桂太郎一直到上原勇作这一批长州派阀,改革陆军体系。

这个“巴登巴登密约”是现代日本军国主义的真正宣言书。请注意一下,《冈村宁次日志》里没有提到天皇,这
就是他们这些后来被称为“统制派”的人,和“皇道派”的区别。目的虽然都一样,但“皇道派”是要通过“天
皇亲政”来达成,“统制派”就是自己来干了。

就四个少佐,能成什么气候?所以四人回国后又找了土肥原贤二(陆大24期,甲级战犯)、河本大作(陆大26期)、
板垣征四郎(陆大28期,甲级战犯),结成了一个“二叶会”,定期活动。受其影响,1929年山下奉文(陆大28期,
乙级战犯)、铃木贞一(陆大29期,甲级战犯)、武藤章(陆大32期,甲级战犯)等人又结成了一个“一夕会”,

原莞尔(陆大30期)就在这个组织里面。1930年桥本欣五郎(陆大32期,甲级战犯)还组织了一个“樱会”。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至于你信不信 我反正是信了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11-01 19:59    IP属地:未知

再说说这个桥本欣五郎。这是个有名的“陆军叛逆儿”,怎么有这个匪号呢?这位的业余爱好有点与众不同——
是搞政变!他居然在一年里接连策划过两次未遂政变:“三月事件”和“十月事件”。前一个是前文提过的1931
年3月流产政变,事后什么处罚没有,就宇垣一成大将倒了霉,永远圆不了首相梦。桥本看出甜头来了,过了半
年又从关东军那儿弄了钱来要搞政变,这次是要推荒木贞夫作首相,还是北一辉、大川周明这两个文痞做军师。
桥本和这两位文痞天天下馆子大吃大喝,把政变经费全在料亭(高级馆子)给吃没了。钱吃没了,两位文痞也就
变了心眼,跑去告密去了,结果又没弄成。这次总算是受了点处罚:禁闭25天。那位要问了,阴谋政变就只禁
闭25天?嗯,你要知道那关禁闭的地方,还更要昏过去呢:还是料亭。

吃饱喝足了,出来还是做他的中佐。直到1937年12月南京战役,当时是炮兵大佐的桥本欣五郎杀中国人杀红了
眼,架起炮来打伤了英国军舰“帕特夫人号”,这才把他解除军职,转入了预备役。以后组织“大日本青年D”
,鼓吹法西斯主义,战后被作为甲级战犯判处终身监禁。只不过是一个炮兵大佐列为甲级战犯表面上的原因
是在“大日本青年D”的法西斯言行,但其实理由不是那个,甚至都不是炮打英国军舰,因为炮击中立国军舰
的罪行撑死也就是个乙级战犯,而且那事当时就了了,日本向英国做了赔偿。东京审判时根本就没提那事,桥

本欣五郎一个小小大佐之所以名列甲级,是由于得罪过俄国人但是要很遗憾地说,桥本欣五郎在中国大陆贩

卖鸦片的罪行没有受到应有的追究。

桥本欣五郎从陆大毕业后是做的驻土耳其武官,因为这段经历,桥本信奉一种在日本都很少有人听说过的东西:
凯末儿主义斯大林凯末儿主义本来就不感冒,更不要说桥本在土耳其时勾搭上了托洛茨基一直在做苏俄

的情报关东军的对苏战略,他在里面掺和了一大半俄国人恨他不比恨辻政信、板垣征四郎恨得少。东京军
事法庭上,俄国人的检察官就咬着他不放,这么着,一个退役大佐和现役大将们站到一起当甲级战犯,也挺
滑稽。
         
                  1948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接受审判前的桥本欣五郎
桥本是个异类还不仅于此,他身为陆大毕业却是“皇道派”,这也是不多的。怎么说呢?如果硬要用“阶级斗
争”来分析的话,那么“皇道派”就是属于低层阶级的。到现在都还是这样,越是下层的人,对皇室什么的

越关心,总相信天皇是“天纵英才”,事情就坏在几个贪官污吏手里,如果“天皇亲政”,就什么事都解决
了。而“统制派”大多就属于“皇道派”所恨之入骨的“贪官污吏”,起码对天皇什么的无所谓,也就是所
谓中层阶级。“二二六事件”其实就是低层阶级为了上层阶级(天皇)来打倒中层阶级。

但是“二二六事件”以后,天皇震怒,说“杀了我的肱股之臣”。要血债血还,把为首的下级军官们连同摇

鹅毛扇的北一辉一刀全给宰了。觉得好像被天皇给卖了,这下“皇道派”就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只好“一
致对外”了。

对外?那“外”是哪儿?有一个口号叫“满蒙生命线”。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至于你信不信 我反正是信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11-01 20:10    IP属地:未知

2满蒙就是生命线

满蒙生命线”到底是谁先说出来的?现在能查到的资料上,好像首先是后来的甲级战犯、当时的政友
会议员松冈洋右1931年在众议院上说出来的:“我认为满蒙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生死存亡的问题,是我

国国民的生命线。国防上经济上必须这样考虑。”在这之后,《每日新闻》曾经以“满蒙生命线论”
的标题连发三十几篇社论。一时日本全国从上到下“满蒙生命线”的说法是甚嚣尘上。

其实这个“满蒙生命线”的提法是石原莞尔发明的。

1904年,仙台陆军地方幼年学校。

陆军幼年学校有一门作业是写生,每星期得交两张写生,目的是为了打好将来的作战绘图基础,所以
日本陆军将领大都画得一手好图。笔者见过几张辻政信画的素描,从并非职业画家这一点来说,画得
不错。

这一天,有一张三年级(相当于现在的中学三年级)学生交上来的作业不对头。上面画了一根很可爱的
小鸡鸡,边上还有一行字:我的宝贝,画于厕所,10月1日

老师一看,怒不可遏。堂堂陆军幼年学校居然有人画这种淫画,还敢当作业交。这种混蛋学生不处分
如何了得?

但是教员会议讨论的结果是:15岁的小孩子,偶尔恶作剧一下也没什么,而且也应该鼓励这种大胆的
做法。到底这个“大胆”是什么意思,也没人弄得清楚,反正那个绘图教员是一怒之下拂袖而去,而
这位“大胆”的学生没有受到任何处分。

几十年以后,人们回忆起这件事时,总是很惋惜地说:“如果当时仙台陆军幼年学校开除了那个小孩,

以后的亚洲历史可能就会改写。

为什么?哪个小孩是谁?不是别人,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策划了“满洲事变”(日本人对“九一八事变
的称呼),建立了满洲国,拉开了“十五年战争”序幕,而后来又自告奋勇当战犯美国人都不收的

原莞尔。

其实石原莞尔的出名,还倒不是因为他策划了“九一八”,而是在1936年“绥远事变”的时候,当
时已经荣升参谋本部战争指导课课长的石原莞尔大佐,11月20日飞到现场想阻止,被武藤章(陆大32
期,甲级战犯)调侃了一句:“石原桑,我们只不过是在重复先辈在满洲干过的事情,有什么不对

吗?”这才出了名。

石原莞尔是陆大30期以次席的身份毕业的,够牛。这还不算,本来是应该首席的,但因为平时桀骜
不驯,得罪了教官,这才被降到次席。毕业后留学德国,据说是能够读懂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的

为数不多的日本人中的一个。不仅如此,这位还发展了《战争论》,整出来了一个“最终战争论”。
现在能看到的《最终战争论》只是石原1940年在京都一次讲演的纪录稿,而完整地表现了石原思

想的战争史大观》,最早是1929年在长春的一篇讲话纲领,后来经本人在1938年和1940年两次

修改,于1941年正式出版。




最终战争论”是个什么玩意儿?石原认为未来世界的冲突是东方文明西方文明的冲突,作为

方文明代表的日本,不可避免地要和作为西方文明代表的美国进行一场所谓“最终的战争”,以

此来决定人类社会的走向。

石原又认为,在这场“最终战争”的较量中,日本在战略地位上处于不利:国土没有纵深,没有

战略物资资源。在这场持久战的过程中,日本一定要一个后方基地,这个基地就是满蒙


这就是“满蒙生命线论”的由来。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至于你信不信 我反正是信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11-01 20:18    IP属地:未知

这就是“满蒙生命线论”的由来。
还是应该说石原莞尔是个天才。在1941年出版的《战争史大观》中,石原不仅强调了飞机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而
指出了原子核裂变能量在军事中的应用。石原说,“使用这种能量的破坏力,可能使战争在一瞬间就决出胜负”,
怪力光线武器什么的突然出现也有可能”。在重视武器这点上,石原和日本陆军不同,这也是石原最后被东条英
机排斥的原因之一。当然就算是石原也没有想到,是日本首先成了原子核裂变能量武器的试验品,“一瞬间就决出
胜负”了。


               石原莞尔


石原非常聪明。当时陆军大学校的功课是相当重的,学员开通宵做作业是常事。可石原永远像是无所事事,吃了饭
就到处串门。石原特能侃,所以大家对他是又喜欢又讨厌:喜欢听他侃大山,但是一听他侃大山,作业怎么办?但
石原就是这样轻轻松松地以次席的成绩毕业。
还有一点邪门的,石原出身于国粹世家,是个狂热的佛教徒。嗯?读者要有意见了,能用“狂热”来形容连生都不
杀的佛教吗?能,日本就有一门极富攻击性的佛教,叫日莲宗。据说原来是中国的天台宗,传到日本去了以后,不
知怎的就带上了通常佛教所没有的攻击性。特别是在明治以后,日莲宗在国家权力有形无形的支持下,成为了皇
道派右翼力量的大本营。皇道派团体及其所发动的事件,像“血盟团”、“立宪养正会”、“二二六事件”等等
,背后都有日莲宗的影子,一直到战后的三岛由纪夫思想中都有日莲宗的痕迹
石原莞尔的“满蒙生命线”理论,理所当然地被陆军奉为至宝。再经过传媒的宣传,成为了最锐利的口号和攻无
不克战无不胜的思想武器,任何言行碰到了它,都得熄了火。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至于你信不信 我反正是信了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11-01 20:29    IP属地:未知

3九一八事变:石原一举成名

前面讲了皇姑屯事件,应该说,关东军参谋们策划的皇姑屯事件是很失败的,事情没有照他们期望的走,那个被

关东军参谋们看不起的张学良,又做了一件让他们想不到的事情:和蒋介石拜把子了,东北易帜这下关东军想

不通了,早知道不杀张作霖,东北也不一定就到处挂“青天白日满地红”,还不如不干。

但我们说过那一拨是滚刀肉,不会轻易认输。皇姑屯事件4个月后,石原莞尔赴关东军任作战主任参谋,不久

垣征四郎也来关东军接任河本离任后空缺的高级参谋职位。这两位有了河本的例子作为经验和教训,要放手在满
洲干一下了。所谓河本的经验就是:干什么都没事,**不用说,就是军部都管不了他们这些精英参谋而所谓

河本的教训则是:干就要干个大的,不能像河本那样小打小闹,结果什么都没有得到。要独霸满洲,靠杀一两个

人是不行了,得消灭张学良那50万东北军,建立一个由日本人控制的傀儡帝国出来。

1929年7月,在一次参谋旅行中,石原莞尔中佐对着关东军的参谋们首次发表了他的“最终战争论”和“满洲土

地无主论”。一边听着的板垣高级参谋十分佩服,一字不漏,全记在笔记本上了,回奉天后找来石原莞尔再次
研究。于是石原莞尔中佐板垣征四郎大佐、花谷正少佐和今田新太郎少佐(陆大37期),就每星期碰一到两次
头,专门研究占领和统治满洲的问题。石原还叫人拟了一份计划,1930年12月计划完成,石原捧着计划踌躇满

志地说:“好了,还有两年。”

花谷正回忆,知道这个计划的有:“桥本欣太郎中佐、根本博中佐(陆大34期,时任参谋本部**课**班
班长)95%;建川美次少将、重滕千秋大佐(陆大30期,时任参谋本部**课课长)90%;永田铁山大佐85%;小矶

国昭少将、二宫治重中将(陆大22期军刀组,时任参谋本部次长)50%;而关东军参谋长三宅光治少将以及手下

的不少关东军参谋幕僚,当时倒并不知道。”

这就是所谓昭和军阀三大“下克上”事件的第一件:石原莞尔、板垣征四郎策划的“满洲事变”。另两件是辻

政信、服部卓四郎的“诺门罕事件”,和富永恭次、佐藤贤了的“北部法属印度**进驻事件”。这第一件和
第三件总算还各抓了一个甲级战犯结账,那第二件可真见鬼,两个首犯一个被蒋介石的情报组织军统局给保护
起来了,一个被麦克阿瑟的情报组织G2给保护起来了,什么事都没有

应该说石原和板垣是在准备进行一场豪赌,要知道“九一八事变”是被不少人看做军事学上的奇迹的,就是那
个有名的“不抵抗将军”成就了石原莞尔和板垣征四郎的名声。能在两年之内,把老爷子留下来的50万军队,

110万平方公里土地,3700万“子民”给输得精光锃亮的能人,不知道是不是能上“吉尼斯败家子世界纪录”?


咱们来看看那位“少帅”的能耐吧。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至于你信不信 我反正是信了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11-01 20:52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公爵110 于 09-11-01 20:21 发表
做个记号,66楼~

咱们来看看那位“少帅”的能耐吧。

        水光溜滑的纨绔小六子

当时的关东军只有10600人,而东北军是44,8万,其中正规军268万,驻在平津一带的精锐有11万左右,驻在
奉天的精锐有6万左右,对关东军占绝对优势
人们在谈到抗战的时候,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虽然中国军队人数多,但是武器火力不如日军,所以失利的

case比较多”。一般来说,那句话是对的,但是在1931年的中国东北,那句话不成立!东北军不但在人数上远远

超过了关东军,而且在武器火力上也远远超过了关东军。只要看看九一八事变中关东军缴获的战利品就知道了

飞机60架,坦克25辆,还有大量的日军根本没有的捷克式冲锋枪!
会不会有人奇怪,他张学良怎么有那么多钱,装备怎么会那么好?这么说吧,少帅论别的比不上他爹,就整钱的
能耐比他爹要强得多了。大帅整钱靠做马贼、胡子,那钱来得不地道。少帅念过洋书,懂经济,挣钱的方法要酷
得多了。东北特产是大豆,少帅就专门倒腾大豆到国际市场去卖,挺来钱。有人要说了,倒腾大豆能挣几个钱?
倒腾和倒腾不一样,人家少帅发行一种不可兑换的“奉天票”,除了有花以外和废纸一样。少帅拿了那个废纸
向老乡强购大豆,拿了大豆出口去换钱,换了钱去买军火,买了军火再“交”给关东军。
当然,东北军在训练程度上比关东军差远了,但是东北军训练差的责任在谁?总不能让人家石原莞尔和板垣征四

帮你张学良来负吧?攻打北大营的日军有多少?有千军万马?没有,就独立守备队步兵第二大队川岛中队,就一

个连,一百来号人!
皇姑屯事件”的硝烟未散,老爹张作霖的热孝在身,会吃棒子面的都知道是关东军炸的火车,嘿,那位张少
帅偏偏就认为关东军是来和他搞联欢的。这不,扔下东北不管,跑北京享乐去了。
1931年春天,参谋本部军事课长永田铁山(“巴登巴登的四人帮”之一)到满洲视察时说:“虽说张学良军队素
质不高,但也有22万人。人家还有三十几架飞机,咱们什么都没有。一旦有事,你们准备怎么办?”指示从国
内弄几门大炮到奉天(沈阳)来。
什么炮?没有那日俄战争时打俄国人的28厘米大炮那么大,24厘米。但想来吓吓那二流子没问题,就这样把两
门24厘米大炮从东京搬到神户,再装上船运到旅顺,最后拖到了奉天。那炮一动弹起来,就得几百个人伺候,

整出了那么大动静,他张少帅愣就是不知道这些情报。

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正当行。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入沈阳。告急军

书夜半来,开场弦管又相催。沈阳已陷休回顾,更抱佳人舞几回。”

但是这位少帅总算还没有泯灭最后的良知:他知道他不能回东北,他还知道他无脸以对东北3700万父老乡亲。
要不然这位少帅除了创吉尼斯败家子记录以外,还可以创吉尼斯厚脸皮纪录了。
河本大作当年偷偷干不同,石原莞尔这次是公开地在干,没打算瞒谁,因为赌局实在太大了。石原的“

界最终战争”理论,参谋本部和陆军与其说反对,不如说有共鸣。但是要付诸实现则反对,理由是怕美国、

苏俄或者蒋介石插手。
美国不会直接插手,这点石原敢肯定蒋介石呢?不说正在忙着“剿共”,按老蒋的为人,石原也准确地判

断得出,蒋介石肯定袖手旁观。老蒋对异己喜欢的程度,不比对G产D更多。红军长征时,老蒋都没有忘记
借G产D的手剿灭异己。像胡宗南带了10万大军跟在徐海东的5000人后面,不即不离,就差半天路。徐海东
进保安歇了三天,打土豪分田地,胡宗南也在城外歇三天。后来徐海东上午出城,胡宗南下午进城,也不知
道是在剿共还是在剿异己。这回有日本人帮忙剿灭奉系军阀,蒋介石高兴还来不及呢。
至于苏俄那边呢?那个少帅早把活埋他自己的坑给酷酷地挖好了。1929年7月,张作霖刚死不到一个月,张学

就敢上演“爱国秀”,不去找杀父仇人关东军,却和俄国人去闹出了一个“中东路事件”。被人家打得满

地找牙不说,还把一旦有事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给玩没了。
但即便真的美苏蒋全部不闻不问,东北军真的和关东军拼命,关东军也怕,所以石原又通过朝鲜军参谋神田

正种(陆大31期)串通了朝鲜军司令官林铣十郎大将(陆大17期,后来在1937年做过4个月首相。他那个内阁,
15个位置10个人干,兼职一串,特别节约人力,被人称为“两人三脚内阁”),无视军法,擅自将朝鲜军调

至边境,随时准备越境支援关东军。其实有两个大队(营)当天晚上已经越过了边界,而林铣十郎是第二天才

向上边报告的。这位林铣十郎从此就得了个混名:“越境将军”。
神田正种原来就是关东军的,“九一八事变”后又回到了关东军,长期从事对苏工作,最后做到第17军中将
军长。战后落到俄国人手里,给判了结结实实的14年徒刑。
整了个那么大的架势,反对的参谋本部就只呆在一边看?那倒没有,参谋本部派了个作战部次长建川美次

(陆大21期)来奉天阻止关东军乱来。
[ 本帖最后由 三雇茅驴 于 09-11-01 22:57 编辑 ]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至于你信不信 我反正是信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11-01 20:55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beisheng 于 09-11-01 20:26 发表
又长篇纪实作品先占位。。。

建川是有名的“挺进将军”,他怎么会愿意来劝阻石原和板垣呢,可是军令在身,不得不行。他就玩了一个“磨
洋工,装死狗”。从东京出来,他不坐飞机,走陆路、坐海船,横穿朝鲜慢慢来。为什么?为了帮石原们和关东军
争取时间。等他坐火车到奉天,已经是9月18号傍晚了。

建川有情,石原也有意,不能让建川落不是。当天晚上关东军举行盛大招待会,为次长洗尘。建川次长心知肚明:
都该忙得像耗子似的时候,怎么还全来接风?没错,看样子要出事就是今天了。于是就开怀畅饮起来,左一杯,
右一杯,两杯喝完,醉倒下了。干吗来的?等明天酒醒了再说吧。

真的假的?有没有搞错?两杯就醉了?那得去问建川本人了。不过关东军原来定的日期确实是9月28日,接到参谋本
部俄罗斯班班长桥本欣五郎少佐的密报,建川美次要来,这才提前到9月18日的。

9月15日,石原莞尔、板垣征四郎、花谷正、今田新太郎开了个紧急会议,研究建川美次部长要来的问题。板垣
拿了一支铅笔竖在桌子上,说:“问天命吧,铅笔往右倒就不干了,往左倒咱们就玩命赌了。”

结果铅笔往右倒了下去。

那就是说计划中止了。

但是今田跳了起来,涨红了脸说:“你们不干我一个人干。”

这一句话,整个会议的空气为之一变。其实今田只不过是说出了大家想说的话。日本陆军的佐级参谋,是一批
特别疯狂的人,他们为了早日戴上将军肩章,什么事都敢干。在他们那儿,没有“冒天下之大不韪”这句话。

于是这四个参谋就决定了在9月18日建川到达的那天晚上动手,因为那是能够争取到的最后时间。建川部长交给
花谷,只要能把他灌得不省人事就行了。

等建川第二天醒来,事已经没了,沈阳的东北军已经被全部解除了武装,石原们正忙着清点战利品呢,不,应
该说是缴获品,不能叫战利品,根本就没有过战斗嘛。

石原的战术应该说很简单:“打蛇打七寸”。趁那位花花公子沉醉在温柔乡之际,打掉沈阳城里的奉军指挥部,
使东北军群龙无首。在沈阳动手的同时占领营口和丹东,阻断关外奉军主力回援,和确保朝鲜军可以越境增援。

应该说石原莞尔和板垣征四郎的算计几乎完美无缺,唯一的缺点就是他们没有想到,不但美苏蒋袖手旁观,连
当事人张学良本人也同样袖手旁观!根本没有必要占领营口,就是帮张学良修一条现代高速公路,他也不会
“打回老家去”。

石原的第一步,在张学良的“协助”下,走得很顺利。
到了第二天9月19日早上,建川的酒也醒了,也想起来了花这么多时间到奉天来,到底是干什么来的了。找来
石原们训话,说不能在满洲闹出事来。谁知石原们的回答是已经闹完了,奉军全给缴了械,不,不是缴的械,
是交的械,没事了。飞机、坦克收来了一大堆,比咱关东军的要好多了,是不是得封张少帅一个“关东军军火
采购部长”的头衔,请首长指示。

建川虽然在思想上不反对关东军的胡作非为,但是俗话说“屁股决定脑袋”,坐在参谋本部作战部次长这个位
置上,这次又是钦差大臣,他必须考虑以后怎么办。于是就和石原吵了起来,最后不欢而散,坐飞机回去了。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至于你信不信 我反正是信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