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08-08-11 21:19 IP属地:未知
一路风尘,到达平遥时已临近4时。陌生的朋友很给面子,先帮我定了宾馆,又怕我走失,专门派司机来接我,一直把我送到宾馆里。宾馆名叫云峰,像是一家老宾馆,宽带还要接ADSL,折腾半天,最后一天晚上还是没能上成网,郁闷。价格180。
比较累,于是洗澡睡觉,醒来时已经是晚7时,夕阳西下。
决定先去享受平遥的夜晚。
多年前,我曾经到过平遥,对古城的印像如在昨日。城内闲逛,感觉古城保存完好,古风尤在。车是不能进城的,不过乘电瓶车在城里拉风感觉也不错,白天的暑热一扫而空,明清街的灯光、耸立的市楼,街上散步的人群,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那么悠闲。
闲,是古城旅行的精髓。凤凰如是,丽江如是,平遥亦如是。在平遥的大街小巷悠闲的穿行,时光好像回到过去,不再催人,不再紧张。你尽可以慢慢享受平遥的一切,自在,自得。

简介:
平遥古城,与同为第二批国家
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
阆中、云南丽江、安徽
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今
山西省平遥县旧称“古陶”。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零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景德、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在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
康熙四十三年(公元一七零三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这是一座古代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明信片的主图再现了这一风采。
鸟瞰平遥古城,更令人称奇道绝。这个平面呈方形的城墙,形如龟状,城门六座,南北各一,东西各二。城池南门为龟头,门外两眼水井象征龟的双目。北城门为龟尾,是全城的最低处,城内所有积水都要经此流出。城池东西四座瓮城,双双相对,上西门、下西门、上东门的瓮城城门均向南开,形似龟爪前伸,唯下东门瓮城的外城门径直向东开,据说是造城时恐怕乌龟爬走,将其左腿拉直,拴在距城二十里的麓台上。这个看似虚妄的传说,闪射出古人对乌龟的极其崇拜之情。乌龟乃长生之物,在古人心目中自然如同神灵一样圣洁。它凝示着希冀借龟神之力,使平遥古城坚如磐石,金汤永固,安然无恙,永世长存的深刻含义。
平遥是中国境内保存完整的明清时期古代县城的原型。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意大利
那不勒斯召开的世界遗产委员会21届大会决定将平遥古城以古代城墙、官衙、街市、民居、寺庙作为整体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它是研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宗教发展的实物标本。平遥古城是依据中国汉民族文化思想和建筑风格建立起来的。现在城墙及城内建筑均保持着14—18世纪的历史风貌。
国家邮政局为纪念这一中国文化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于2000年8月18日向全国发行题为“
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特种邮资明信片,一套10枚,均为60分面值,发行量50万套。图案分别为:古城墙、
镇国寺、文庙大成殿、
双林寺、市楼、清虚观、
日升昌票号、明清民居、平遥社火、古城鸟瞰。这是我国第一次尝试发行主图与邮资图不同的特种邮资明信片;同时尊重广大集邮爱好者的意愿,仅发行国内明信片资例60分一种。每张明信片以大小两幅图,画龙点睛般反映了汉民族明时期城市建筑的杰出范例和特征;10张明信片组合在一起,展现出一幅汉民族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
本帖最后由 GG走天下 于 08-09-01 11:47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