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4-03-03 09:50 IP属地:未知
现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师名称、土地面积及驻地如下:
第一师:1953年成立,土地总面积2943平方公里,全师分为三大垦区:阿拉尔垦区、沙井子垦区(金银川垦区)、阿克苏垦区,下辖16个团场,主要分布于阿克苏地区境内的四个县市,师部驻阿克苏市,拥有阿拉尔市。前身是第一兵团第二军步兵第五师,最早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第六军团和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一二零师三五九旅,以“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闻名。
第二师:1953年成立,土地总面积5164平方公里,全师分为三大垦区:焉耆垦区、库尔勒垦区、塔里木垦区(乌鲁克垦区包括且若垦区的米兰垦区),下辖17个团场,分布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7个县市,师部驻库尔勒市,拥有铁门关市,前身是第一兵团第二军步兵第六师。
第三师:1966年成立,总面积4115平方公里,全师分为三大垦区:小海子垦区、麦盖提垦区、喀什垦区,下辖18个团场,分布于喀什地区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境内境内10个县市,师部驻喀什市,拥有图木舒克市,前身是第一兵团第五军步兵第十四师。
第四师:1953年成立,总面积5972.5平方公里,全师分为三个垦区:霍城垦区、伊宁垦区、昭苏垦区,下辖21个团场,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属原伊犁地区境内,师部驻伊宁市,前身是第一兵团第五军步兵第十五师。
第五师:1953年成立,总面积3093平方公里,全师分为三个垦区:塔斯尔海垦区、博乐垦区、沙山子垦区,下辖11个团场,主要分布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的3个县市,师部驻博乐市,前身是第一兵团第六军步兵第十六师。
第六师:1953年成立,总面积3278平方公里,全师分为三个垦区:芳草湖垦区、五家渠垦区(包括军户农场)、奇台垦区(包括北塔山牧场),下辖19个团场,主要分布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境内,师部与五家渠市师市合一。前身是第一兵团第六军步兵第十七师,即西北野战军新四旅。
第七师:1953年成立,总面积3073平方公里,全师分为三个垦区:奎屯垦区、车排子垦区、乌尔禾垦区(137团),下辖10个团场,主要分布在奎屯附近,师部驻奎屯市,拥有奎屯市奎北新区,前身是第二十二兵团第九军步兵第二十五师。
第八师:1953年成立,总面积5085平方公里,全师分为四个垦区:石河子垦区(狭义垦区)、下野地垦区、安集海垦区、莫索湾垦区,下辖18个团场,主要分布在石河子附近,师部驻石河子市,师部与石河子市师市合一,前身是第二十二兵团第九军步兵第二十六师。
第九师:1962年成立,总面积36777平方公里,全师分为三个垦区:叶尔盖提垦区、额敏垦区、乌什水垦区,下辖11个团场,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塔城地区北部边境地区的4个县市,师部驻额敏县,前身是第二十二兵团第九军步兵第二十七师。
第十师:1959年成立,总面积3820平方公里,全师分为两个垦区:北屯垦区、巴里巴盖垦区,下辖11个团场,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区境内,师部驻北屯市,师部与北屯市师市合一,前身是第二十二兵团骑兵第七师。
第十二师:即原乌鲁木齐农场管理局,1982年成立,2001年改为现名,总面积2542平方公里,全师只有一个垦区:乌鲁木齐垦区,下辖6个团场,主要分布在乌鲁木齐市境内,师部驻乌鲁木齐市。
第十三师:即原哈密农场管理局,1982年成立,2001年改为现名,总面积1985平方公里,全师分为三个垦区:哈密垦区、巴里坤垦区、淖毛湖垦区,下辖12个团场,主要分布在哈密地区境内,师部驻哈密市。
第十四师:即原和田农场管理局,1982年成立,2001年改为现名,总面积5583平方公里,只有一个垦区:皮墨垦区 ,下辖3个团场,主要分布在和田地区境内,师部驻和田市。
建筑工程师:1953年成立,以工业、工程施工为主,对外称兵团建工集团,师部驻乌鲁木齐市,前身是第二十二兵团骑兵第八师。建筑工程师下辖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团共计8个施工团。工一团(对外称兵团七建)位于石河子市,工二团(对外称兵团八建)位于乌鲁木齐市(原从鱼儿沟镇搬迁),工三团(对外称兵团三建)位于库尔勒市,工四团(对外称兵团四建)位于乌鲁木齐市,工五团(对外称兵团五建)位于石河子市,工六团(对外称兵团六建)位于石河子市,工七团(对外称兵团一建)位于乌鲁木齐市,工八团(对外称兵团九建)位于奎屯市,工九团位于乌鲁木齐市。2004年1月14日,兵团党委决定,建工师撤团建企,同时将建工师的兵团三建移交农二师,兵团九建移交农七师,只保留驻乌鲁木齐市和石河子市建筑施工单位。
二二二团:1959年1月19日创建,其前身是兵团农六师干部大队,地处举世闻名的新疆天池脚下,团部北亭镇距乌鲁木齐市中心72公里,距阜康市中心18公里,吐—乌—大高速公路通过团场附近,交通十分方便。全团土地总面积32.6万亩,现是兵团唯一的直属团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