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交通安全宣传区 >  约翰 怀斯曼的生存手册

发表于 2009-02-05 20:49    IP属地:未知

第64节 烹饪(3)
    3、3、1 晒(晾)干
    风和太阳光可使食物变干,不过,多数时候,将食物架在火上烤干更为容易。食物失去水分后干缩,体积和重量都变小(轻),营养成分更为集中。当水分含量大于10%,食物会生出霉菌;当水分仅5%或更少时,几乎不会生霉,也很少生蛆。
    猪肉、鹅肉以及其他高脂肪肉类难以保存,最好将脂肪切除,在新鲜肉内涂上食盐(盐是很好的干燥剂),将腌过的肉挂在阴凉通风处。
    3、3、2 烟熏致干
    烟熏肉类既可以使其脱去水分,又给其添上一层保护衣,犹如在外表涂了一层漆。肉类内部被干化因此不会变质,外面被干封后,防止了细菌侵入。在烟房中或圆锥形烟帐中烟熏的效果很好。
    圆锥形烟帐
    在地上插入三根木棍,形成一个三角架,将顶部系在一块,中间搭一平台,平台底下用于生火。
    烟房
    除烟帐外,一个垂直的方形框架是另一种熏干方式。用横杆支撑一个烟熏平台,将火生于平台之下,使用方法与圆锥形烟帐相同。这两种情况下,肉类都应切成精瘦、无脂肪的细条,鱼要掏尽内脏、切成片状,肉块长度可以随意,不过应控制在宽约2、5厘米、厚6毫米。
    燃起火堆,准备一些青树叶,最好取材于质地坚硬的树木,尤其是栎树,但冬青和其他有毒的树叶不可使用。针叶树富含树脂,且燃起后火势很旺。不要用青草叶。一些树叶会使肉具有一种独特的风味,西班牙辣椒叶熏制出的熏肉风味独特。
    当火堆中已无火苗,将树叶堆放在灰烬上,用块布将框架盖住,使烟不致散失。如果无合适材料,就备好大树枝和草皮堆在上面,封上整个框架达18个小时,使烟可以充分作用。
    如果锥形帐中余火灰烬又突然窜起火舌,框架可能因此而起火,这种情况可通过在岸边挖个洞坑建个火堆来避免(参见“蛇形洞火”)。将圆锥形框架树立在烟囱上方,这样既能控制火势,又使烟源源不断供应。这种烟比地下火堆中直接冒出的烟温度稍低,食物因此慢慢变干,且被包上一层“外衣”,而不致烤糊。
    晒干肉条
    这种方式是通过阳光直接把肉晒干。这不如烟熏肉那样保存更好,只应在无法烟熏时使用这一方式。
    把肉切成条,像烟熏时一样,悬在阳光下晒干,确保不让动物偷食,距地面约2~3米高。
    晒干肉可能需要两个星期,这段时间中必须一直保持干燥,要注意防雨。如必要,将肉条翻转,使肉皮可以充分曝晒,另外,一开始就不让苍蝇挨近,以免其在上面产卵。
    晒干鱼
    与晒干肉条方法相同。去除鱼头、鱼尾,清理内脏,切开鱼肉,去除脊骨,放在阳光晒过的岩石上,在内层切割出条条沟痕,以加速晒干。不超过7、5厘米的小鱼不需掏出内脏。
    鱼肉也可熏制保存。将肉剖开外翻,洗净后去掉内脏,不需去掉脊柱骨、头尾,这样悬挂更容易一些,可将鱼头一侧串起悬挂。
    干肉松
    由干肉条制成的营养浓缩物可以随身携带,易于保存,是很不错的干粮,尤其是你认为可以安全可靠地作长途旅行时。干肉饼中富含除维生素C以外的所有重要维生素及矿物质。
    原料:一份干肉条加上一份等质量的熟油。把肉切开、捣碎,油脂在火上烤化,但不要煮沸,滚烫的热油浇在肉末上,搅匀,晾干,即成干肉松。
    气温较低时,将肉松放入防水包中可以保存相当长的时间,尤其是在气候严寒的情况下。
    3、3、3 醋腌与盐腌
    野生酸橙和柠檬中富含柠檬酸,提取出来可以用来腌制鱼肉。一份水加两份水果汁,混匀后将肉浸入,至少12小时,再转移到有盖、最好不透气的密闭容器中。必须保证汁液能浸渍所有的肉片。含有较高水分的蔬菜保存很困难,醋腌则很适合它们。如果盐分比这类水果汁更易弄到,可以先用盐将它们煮一下,再保存在盐水溶液中。沸煮会杀灭细菌,盐水则会使细菌远离。
    检验盐水浓度是否足够的一种常用方法是,不断往盐水溶液里加盐,搅拌溶解,直至其密度足够大,可以使一块土豆漂浮在盐水溶液中。也可用小块水果或在无盐溶液中不会漂浮的蔬菜根茎替代土豆作尝试(不能用苹果——它们太容易漂浮了)。另一种腌制方法是,用盐层层填塞蔬菜(如蚕豆或豌豆),在你需要时可以一层层取用,洗净盐渍。
    3、3、4 坚果与谷类
    晾干后,只要不回潮,能很好保存。可以把它们放在用火烘烤过的滚烫岩石上不断翻动,直至完全变干,再放入防潮防水的容器中保存。
    3、3、5 水果、真菌和地衣类
    完整的水果或浆果能直接弄干,也可切成片状,日光、烧烤或热气流都能使之变干。真菌类晒干后也易于保存——尤其是牛肝菌属类真菌。干水果可以直接食用。干的真菌可直接加入汤中或煨炖的食物中,也可先用水浸泡几小时,待其恢复原状后,再用其他方法烹烧。
    地衣可以先用水浸泡过夜,捞出适当煮烧,或待其变干后碾成碎粉,再加水烧煮成浓厚浆状。经这样处理的地衣存放在密闭容器中,可以挪出较大的空间存放其他食物。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2-05 20:50    IP属地:未知

第65节 烹饪(4)
    3、4 烧煮注意事项
    肉最好切成块烹烧。猪肉在气候炎热时很容易变质,野外生活的猪类体中常有寄生蠕虫和肝吸虫。其他野生动物的肉中也容易寄生蠕虫类。
    过于坚韧的肉可放入柠檬汁中浸泡24小时,这有助于它们变嫩发软,以适于炖煮。
    内脏或下水类
    侍弄肝肚时要特别小心。只有肉质致密结实、无异味、无变色褐白斑及硬块的,才能食用。先要沸煮,如果你乐意,可以再煎炒。心脏最好半煮半焙烧(先煮后焙烧)。
    动物血
    可以先盛放在容器中凝聚,要掩盖好容器口,防止污染。血浆里的水分会逐渐渗出成为清亮的上层。当血块与水完全分离时,去除水分。血块可用火烧烤,形成更结实的块状物,添加进滚汤或煨炖的食物中。
    香肠
    肠管里儿外翻,彻底洗净。管中填塞肉与脂肪的等比例混合物。系上肠管两端烧煮,熏烧后保存。
    鱼类
    淡水鱼类一般无寄生病菌。煮鱼花不了多长时间。鱼肉最适于煨炖,也可用树叶包裹后放入炭火中。繁缕和蟾斗叶属植物较合适,其树叶无毒。
    鸟肉
    可以烧煮。老乌鸦、乌鸫及鹦鹉肉不易烹烂,可直接烤烧。在鸟肉里填充水果和草药,烧烤后肉味更加鲜美。
    爬行类
    掏去爬行类动物体腔中的内脏。其皮粗糙坚韧,可以用炭火烤烧,去皮后的肉可以煮烧。有几种蛇类皮肤上分泌有剧毒的粘液,多数则在头部有毒腺,因此烧煮前要切除头部。如果不能确定是否为无毒种,在清洗处理时更要小心。
    许多蛙皮有毒腺,在烧煮前要剥皮。可以串在木棍上烧烤。
    甲鱼类
    龟鳖类可以清洗后烧煮,壳会脱落。将肉切碎继续烹煮,直至更加松嫩可口。
    鲨鱼肉
    烧煮方法不当时,肉味会很差。可切成小块,先浸在淡水中过夜。连续烧煮并换水,去掉讨厌的氨味。
    水生贝壳类
    因为可能寄生有害寄生虫,蟹、虾类煮熟后食用较安全。所有的贝壳类肉质都很易变坏,必须尽快烧熟。可放入沸滚的盐水中,烧煮10分钟。
    在海滨野餐时准备一些淡菜、蛤肉及诸如此类的食物,无疑非常美妙。先挖个沙坑,点燃篝火,坑外围上石块,石块发热后再放入坑内;将贝壳类动物放在烤烫的石块上,覆盖上青草或海藻,草上覆盖厚约10厘米的沙层。火坑里冒出的蒸汽会把软体动物蒸熟。
    昆虫类
    最好烧煮,然后用瓶体把它们碾碎。也可放在热岩石上烤干,再碾成粉,添加入肉汤或炖肉中。
    蛋类
    很适合煮。如果没有合适的容器,先用一端削尖的木棍或一把锋利的小刀在蛋的一端刺个小洞,再烤烧。可平放在温热的余火堆中慢慢焙烧,这能防止蛋壳爆裂。
    富含油分的香蕉叶可用来作煎蛋烤锅。将其放在火堆上方,将蛋壳打破,蛋清蛋黄盛在叶上,很快就能熟。如果蛋中已出现胚胎,可去掉后焙烧。
    绿色蔬菜
    清水中洗干净,烧煮至恰好脆嫩——经常会被烧煮过头。确保无毒的植物清蒸食用会更加脆嫩可口。新鲜的莴苣洗净后可以生食。
    根茎类
    有些根茎有毒,通过加热煮烧可以破坏毒素。所以植物根茎作为食物时总应该先煮熟。煮烧也会使坚韧的根茎变得松软。烧烤味道也会很好——但要首先沸煮5分钟,再捞出放在火堆下掏好的小洞里,用热炭灰盖上。
    地衣及苔藓类
    在清水中浸泡过夜,加到炖肉汤中。
    西米
    正宗西米来自于西谷椰子属植物。西谷椰子属植物每株平均可产275公斤西米——足够一个人食用一年。
    从根部砍倒西谷椰子树,修剪清理至倒数第一花茎的下方。将树干分成几部分,沿纵向削砍——这是份并不轻松的工作,因为外层树皮厚达5厘米,而且坚硬如竹片。把树心捣碎成糊状,在盛水容器里进一步搓揉,待类似淀粉的糊状物沉淀下来,可以捞出搓成球状烧煮。
    树汁
    棕榈的树汁提炼自开花部分,而非树干。选中带有花头的粗壮茎干。在树冠底部用木棒擦破树皮,刺激树汁流出。切去头部,甘甜的树汁会从茎干一端流出——每天约有1、5公升。可以每天擦磨、切割,以刺激树汁外流。汁液可以生饮或煮烧,冷却后可制成太妃糖状——几乎是纯糖糖块。尼巴棕榈、可可果及布里棕榈都适用此法。
    谷类和种子
    谷物外被种皮,晒干后有些会自动裂开,可以用木棍或石块帮助谷类去皮。如果谷物有韧度,可用手搓去种皮。把谷物与种皮混合物盛在平底敞口器具上,迎着微风扬起至空中,谷壳会被风吹走,密度大的种子下落回到器具上。
    炒粉
    将种子放在用火烤烫的岩石上烘烤。热气可以烤干种子,而不会将之烤焦。干种子很易保存。烤熟的种子冷却后可以直接食用,或者再加热后食用。可以与炖肉一起烹烧,也可磨成粉放入热水中——富有营养,味道也不错。炒粉干吃不易消化,但可以填饱肚子。
    面粉
    没有合适的磨臼,要想把谷物碾成面粉还是很费时费力的。可以借助石块。寻找一块岩石,其向上的平面中央应有凹槽,可以盛放谷物。用光滑的石块加以研磨。
    也可在一根管形硬木上钻洞,用它盛放谷物,用木槌舂捣。
    在面粉里掺和少量水,揉捏可成面团,在炉火上烘烤;或者制成长条状,包裹在一根经过修剪的嫩木茎上,放在炭火上烤烧。还可将面团捏成小球,压平后包在烘热的干净卵石上继续烤烧。用水沾湿手指,只要行动迅速,就不会被卵石烫着;也可用木棍或钳子夹起卵石。
    面粉不一定非要由谷物制成。只要富含淀粉,如香蒲的花枝,煮烧后压碎去皮的根茎,或者无毒的原生植物类都可以浸泡在水中,用木棍或石块挤压以析出淀粉。去掉纤维类杂质,倒去水分,留下的淀粉晾干后,你就有了面粉。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2-05 20:50    IP属地:未知

第66节 组建营地
    在求生环境中,许多时候或许已有某个人负责带头组建营地、制订营地行动计划。但是,如果在一群遇难者中没有这样的人,则应成立组织,委任或选举一些人负起责任。如果遇难者人数很多,而且又不可能即刻获得营救,则有必要采用负责人员轮换制度。经验必须大家分享,要立刻对遇难者进行调查,发现何人能贡献何种专长。
    对于营地的日常琐碎事务,如收集木柴、草料、水,做饭,捕猎,建厕所和值勤等,建立一个花名册相当重要。
    遇难者有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经历,大家情况各异。每个人只要有能力,都应承担一些必要的事务,即使这些事务并不令人愉快。但对一些各方面都有专长的人,让其承担某些事务就会大材小用,得不偿失。每个人应该承担其最擅长的工作——对在某一方面表现出天赋的人,应积极鼓励他(她)努力发展。
    每个人都应做份内之事,不过也要注意不要过分劳累疲惫,营地中应保持高昂的士气。身体有病或受伤的人做一些最轻的工作,并且最好在营地附近工作,直到他们已经康复。营地中应始终有人留守,留守人要有操作信号设备的能力,如有营救的飞机出现,努力取得联系。如营地人数众多,离开营地时,不要孤身一人。
    在沙漠中,白天为了避免过强的阳光,大部分时间都应在营地度过,清早和晚上才是活动的时间。而除了在沙漠中,日常工作大多在白天完成。夜晚人们会感到烦躁、厌倦,此时,在营地周围点燃一堆篝火,有助于给大家建立一种活动方式,培育出一种井然有序、一切正常的感觉,也使大家有机会讨论白天的事务,制订第二天的计划,谋划新的策略。
    音乐无疑能鼓舞大家的情绪。如没有携带乐器或乐器被毁,则可简易制作一些,如打击乐器或排箫都比较容易制作,大家都可和着音乐歌唱。
    唱歌、跳舞、猜字谜、智力测验、讲故事,在这里都可以派上用场。你或许有创作出更多娱乐方式的天赋,对于个人消遣,书籍无太大价值,可以制作一些棋子进行木板游戏,如跳棋、象棋。可用石头或制成棋盘,或雕成简易的游戏棋子。
    4、1 营地卫生
    对于遇难人员来说,保持身体健康十分重要。应始终遵守所有严格的卫生要求,不仅个人如此,对于整个营地都应给予计划管理。垃圾和厕所应该远离营地,以减少苍蝇的干扰。由于大多数常见疾病是通过水源传染的,所以饮用水应极力避免污染,如可能,食物残渣和垃圾要用火焚毁。
    4、1、1 营地布置
    营地的日常活动场所要选择好位置,使其不会相互影响,或者使生活或厨房等区域受到污染。如果有一条河流或小溪经过营地,则日常活动在河溪边的位置要固定,并且不要变动。
    建立一个固定用水地点,用来收集饮用水。确保大家不要在此洗浴、清洗壶罐等物品或洗衣裳。如有河流经过,则将用水地点固定在上游,下游用来个人洗浴或清洗衣物,再下游则可用来清洗各种用具。
    厕所应建在营地的下坡,远离水源储备,保证粪便不会渗出而形成污染。
    厕所和垃圾处理应远离营地——最好在下风向处——但不要过远,以防大家不方便。坚决反对随地大小便或乱倒垃圾。如有必要,修出一条小道使上厕所或倒垃圾更方便。
    4、1、2 厕所
    修建一个适宜的厕所很必要,即使遇难者只是孤身一人。如果性别不同,厕所要分开,让使用者感到方便。垃圾应予焚毁,不适宜焚烧的应掩埋。
    不要在厕所里使用消毒剂,石灰或消毒剂能杀死有益的细菌(这些细菌能将粪便分解掉),随后粪便就散发出恶臭味。将粪便用泥土覆盖住,添加少量水,以利于细菌存活。
    厕所要覆盖好,以避开苍蝇。记住要经常更换盖子。否则,苍蝇在粪便上驻足后,又会在你的食物上驻足,开始传播病菌。
    使用一段时间后,如果厕所开始散发异味,则应该修建新的厕所,而旧厕所要填起来,旧厕所使用过的木材和覆盖物要焚毁。
    深坑厕所
    挖一深约1、25米,宽约45厘米的壕沟,在壕沟上用岩石或木材垒起一个高度合适、使用舒服的“座位”,“座位”的一部分埋入泥土之中。在“座位”上放一些木棒,仅留下一个洞口以供使用(如果人多,建成的是公共厕所,可留几个洞口。)可撒一些木灰到厕所里,形成一个薄层,以阻止苍蝇的侵扰。
    用一块宽大平滑的岩石或一片大树叶作盖,上面压上小石块。记住,这些盖子要经常更换。
    小便坑
    挖一个深约60厘米的小坑,其中四分之三的空间用石头填起,然后在上面堆放一些泥土,再用树皮做一锥形孔,安置在泥土上,作为尿液下渗的通道。小便坑的位置离营地尽可能近一些,以便人们使用方便。
    4、1、3 垃圾处理
    如果营地中产生太多的废物需要焚烧清理,可在偏僻的地方如厕所附近焚烧。可以用大的听罐作为焚化炉。不能燃烧的废物可扔到垃圾坑中处理。
    营地纪律
    □不要在营地内捕猎,内脏、血块、皮毛等诱饵要放到陷阱里,以吸引猎物。
    □食物应覆盖好,不能接触地面。如将食物搁在树上,要防止树上的小动物吞食或污染。
    □水壶等容器使用过后,要即刻盖好盖子。
    □“房屋”内的衣物、工具要有条不紊地放好,防止受潮和着火。
    □每件物品都应合理摆放,保持整洁。可将食品罐和炊具放在树上——将其悬挂在树枝树丫上;找个地方放杯子匙子——不要在地上乱放,在树上钉个盒子就可作为碗橱。
    □烧火时要时刻注意照看。
    4、1、4 肥皂
    清洗身体时,使用肥皂易于去除肌肤产生的油垢。但这也会使皮肤缺水,且更易于遭到细菌的攻击。在求生条件下,清洗时过于频繁使用肥皂是不明智的。但无论怎样,肥皂也是日常最普遍的抗菌剂,比其他东西如碘酒更好(碘酒在消灭细菌的同时也会毁坏身体组织细胞)。在清洗伤口前,用肥皂洗洗手很有必要。注意要节约使用肥皂。
    肥皂的制作
    制作肥皂的两种必要成分是油和碱。油可以取自动物的脂肪(包括鱼类)或植物,但不可取材于矿物质;碱可通过焚烧木材或海藻产生的灰烬取得。
    制作方法:用水浸泡灰烬,过滤,再加油煮沸。在火上煨一定时间,让液体蒸发,再从火上取下,让其冷凝。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肥皂可用来清洗皮肤,但不具有抗菌剂的功能。不过,在酿造过程中添加一些山葵根或松树树脂就能用作抗菌。
    要得到比例适当的混合物,经验是最重要的。开始时使用的油要比碱多,因为碱过多将使皮肤过分干燥,易发生溃疡。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2-05 20:51    IP属地:未知

第66节 组建营地
    在求生环境中,许多时候或许已有某个人负责带头组建营地、制订营地行动计划。但是,如果在一群遇难者中没有这样的人,则应成立组织,委任或选举一些人负起责任。如果遇难者人数很多,而且又不可能即刻获得营救,则有必要采用负责人员轮换制度。经验必须大家分享,要立刻对遇难者进行调查,发现何人能贡献何种专长。
    对于营地的日常琐碎事务,如收集木柴、草料、水,做饭,捕猎,建厕所和值勤等,建立一个花名册相当重要。
    遇难者有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经历,大家情况各异。每个人只要有能力,都应承担一些必要的事务,即使这些事务并不令人愉快。但对一些各方面都有专长的人,让其承担某些事务就会大材小用,得不偿失。每个人应该承担其最擅长的工作——对在某一方面表现出天赋的人,应积极鼓励他(她)努力发展。
    每个人都应做份内之事,不过也要注意不要过分劳累疲惫,营地中应保持高昂的士气。身体有病或受伤的人做一些最轻的工作,并且最好在营地附近工作,直到他们已经康复。营地中应始终有人留守,留守人要有操作信号设备的能力,如有营救的飞机出现,努力取得联系。如营地人数众多,离开营地时,不要孤身一人。
    在沙漠中,白天为了避免过强的阳光,大部分时间都应在营地度过,清早和晚上才是活动的时间。而除了在沙漠中,日常工作大多在白天完成。夜晚人们会感到烦躁、厌倦,此时,在营地周围点燃一堆篝火,有助于给大家建立一种活动方式,培育出一种井然有序、一切正常的感觉,也使大家有机会讨论白天的事务,制订第二天的计划,谋划新的策略。
    音乐无疑能鼓舞大家的情绪。如没有携带乐器或乐器被毁,则可简易制作一些,如打击乐器或排箫都比较容易制作,大家都可和着音乐歌唱。
    唱歌、跳舞、猜字谜、智力测验、讲故事,在这里都可以派上用场。你或许有创作出更多娱乐方式的天赋,对于个人消遣,书籍无太大价值,可以制作一些棋子进行木板游戏,如跳棋、象棋。可用石头或制成棋盘,或雕成简易的游戏棋子。
    4、1 营地卫生
    对于遇难人员来说,保持身体健康十分重要。应始终遵守所有严格的卫生要求,不仅个人如此,对于整个营地都应给予计划管理。垃圾和厕所应该远离营地,以减少苍蝇的干扰。由于大多数常见疾病是通过水源传染的,所以饮用水应极力避免污染,如可能,食物残渣和垃圾要用火焚毁。
    4、1、1 营地布置
    营地的日常活动场所要选择好位置,使其不会相互影响,或者使生活或厨房等区域受到污染。如果有一条河流或小溪经过营地,则日常活动在河溪边的位置要固定,并且不要变动。
    建立一个固定用水地点,用来收集饮用水。确保大家不要在此洗浴、清洗壶罐等物品或洗衣裳。如有河流经过,则将用水地点固定在上游,下游用来个人洗浴或清洗衣物,再下游则可用来清洗各种用具。
    厕所应建在营地的下坡,远离水源储备,保证粪便不会渗出而形成污染。
    厕所和垃圾处理应远离营地——最好在下风向处——但不要过远,以防大家不方便。坚决反对随地大小便或乱倒垃圾。如有必要,修出一条小道使上厕所或倒垃圾更方便。
    4、1、2 厕所
    修建一个适宜的厕所很必要,即使遇难者只是孤身一人。如果性别不同,厕所要分开,让使用者感到方便。垃圾应予焚毁,不适宜焚烧的应掩埋。
    不要在厕所里使用消毒剂,石灰或消毒剂能杀死有益的细菌(这些细菌能将粪便分解掉),随后粪便就散发出恶臭味。将粪便用泥土覆盖住,添加少量水,以利于细菌存活。
    厕所要覆盖好,以避开苍蝇。记住要经常更换盖子。否则,苍蝇在粪便上驻足后,又会在你的食物上驻足,开始传播病菌。
    使用一段时间后,如果厕所开始散发异味,则应该修建新的厕所,而旧厕所要填起来,旧厕所使用过的木材和覆盖物要焚毁。
    深坑厕所
    挖一深约1、25米,宽约45厘米的壕沟,在壕沟上用岩石或木材垒起一个高度合适、使用舒服的“座位”,“座位”的一部分埋入泥土之中。在“座位”上放一些木棒,仅留下一个洞口以供使用(如果人多,建成的是公共厕所,可留几个洞口。)可撒一些木灰到厕所里,形成一个薄层,以阻止苍蝇的侵扰。
    用一块宽大平滑的岩石或一片大树叶作盖,上面压上小石块。记住,这些盖子要经常更换。
    小便坑
    挖一个深约60厘米的小坑,其中四分之三的空间用石头填起,然后在上面堆放一些泥土,再用树皮做一锥形孔,安置在泥土上,作为尿液下渗的通道。小便坑的位置离营地尽可能近一些,以便人们使用方便。
    4、1、3 垃圾处理
    如果营地中产生太多的废物需要焚烧清理,可在偏僻的地方如厕所附近焚烧。可以用大的听罐作为焚化炉。不能燃烧的废物可扔到垃圾坑中处理。
    营地纪律
    □不要在营地内捕猎,内脏、血块、皮毛等诱饵要放到陷阱里,以吸引猎物。
    □食物应覆盖好,不能接触地面。如将食物搁在树上,要防止树上的小动物吞食或污染。
    □水壶等容器使用过后,要即刻盖好盖子。
    □“房屋”内的衣物、工具要有条不紊地放好,防止受潮和着火。
    □每件物品都应合理摆放,保持整洁。可将食品罐和炊具放在树上——将其悬挂在树枝树丫上;找个地方放杯子匙子——不要在地上乱放,在树上钉个盒子就可作为碗橱。
    □烧火时要时刻注意照看。
    4、1、4 肥皂
    清洗身体时,使用肥皂易于去除肌肤产生的油垢。但这也会使皮肤缺水,且更易于遭到细菌的攻击。在求生条件下,清洗时过于频繁使用肥皂是不明智的。但无论怎样,肥皂也是日常最普遍的抗菌剂,比其他东西如碘酒更好(碘酒在消灭细菌的同时也会毁坏身体组织细胞)。在清洗伤口前,用肥皂洗洗手很有必要。注意要节约使用肥皂。
    肥皂的制作
    制作肥皂的两种必要成分是油和碱。油可以取自动物的脂肪(包括鱼类)或植物,但不可取材于矿物质;碱可通过焚烧木材或海藻产生的灰烬取得。
    制作方法:用水浸泡灰烬,过滤,再加油煮沸。在火上煨一定时间,让液体蒸发,再从火上取下,让其冷凝。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肥皂可用来清洗皮肤,但不具有抗菌剂的功能。不过,在酿造过程中添加一些山葵根或松树树脂就能用作抗菌。
    要得到比例适当的混合物,经验是最重要的。开始时使用的油要比碱多,因为碱过多将使皮肤过分干燥,易发生溃疡。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2-05 20:52    IP属地:未知

第67节 工具(1)
    人类在发现金属、学会使用金属之前,使用的工具多取材于石头——特别是燧石、黑曜岩、石英和别的明亮的岩石,以及骨头和其他天然材料。石头可制成效果不错的锤子,可以单独使用,如果外形易于固定也可绑上一个手柄。对于色泽明亮的岩石,可通过敲击(削或其他方式)使其边缘锋利。其他石块,如板岩,尽管在敲击时不是相当结实耐用,但也可产生刀一般的薄片。
    一个裂开的卵石是制作石器的最佳方式。裂开的卵石或取自河床,或用另一平滑坚硬的卵石撞击而成。撞击时角度不应小于90度,撞击力要被卵石完全吸收。用另一石块击打卵石边缘,清除覆在光滑平面边缘的薄片,进行精细制作时可用软一点的器具如鹿角击打和按压。如果产生了光滑的平面,连续击打即可产生锋利的刀片。
    制作石器的技巧不是轻易可以掌握的,应该有足够的耐心,并且坚持不懈地进行操作练习。
    不仅石头可制作成工具,鹿角或其他动物触角也可用来挖坑或制成凿子、锤子。制作时,可用石器切割或在粗糙的岩石上磨擦。可以学习史前人类的制作经验,模仿他们的技巧。如有个小刀或其他金属工具,则有助雕刻骨头。
    有些木材,如澳大利亚的围篱树,常被当地土著用来制成长矛。它的质地十分坚硬,可制成相当锋利耐用的刀片,用来捕猎和切割。
    5、1 石器和骨器
    5、1、1 石器
    这里介绍一种制作石斧的技术:首先将一石块劈开,使部分边缘成形(a),在一边用锐利石片(b)连续垂直敲击,可产生一个“平台”(图c)。
    用较软的岩石或一片鹿角或硬木块击打、压制石块使其成形。
    掌握制作石器的技巧需要足够的耐心,练习时产生的一些石块薄片也可用于刮擦、切割,或作为箭头。
    5、1、2 骨器
    薄薄的肩胛骨很适合于制作一把质量不错的锯子(a)。首先将肩胛骨劈成两片,然后用小刀切割成锯齿。也可用边缘锋利的肩胛骨制成小的骨头利刃(b)。
    5、1、3 骨针
    选择一个尺寸合适的骨头或骨片,削尖,用灼热的金属线在上面烫出一个眼;如没有金属线,可用小刀的尖端或燧石在骨上刻眼,不要在火中加热小刀。
    5、2 斧 子
    5、2、1 斧子的制作
    斧子是所有船舶飞机上常备的工具,在斧头上安装一个合适简易的斧柄将利于携带与使用。斧子重量约500~700克是理想的。
    制作斧柄
    适合用作斧柄的木材要平直,无疤结,质地坚硬。*3木和山核桃木都相当理想。在热带地区根肿树(a)的肿根的弧制作斧柄相当合适:微有弧度,平直的纹理,加工简易。
    制作方法:在一个肿根上切两个槽口,长度与斧柄相当(b至c)。
    在切口附近沿着肿根边缘敲击,可以使肿根沿着这一深度劈开。
    安装斧头
    将斧柄一端削成合适的形状,且在上面挖出一个凹槽,然后将斧柄塞入斧头之中,在凹槽上加一合适的楔子加固。
    将楔子适度钉入凹槽,然后将斧头浸泡在水中过夜,以使斧头斧柄间结合牢固。
    安装石斧
    选择一质地坚硬的树枝作斧柄,在距离一端点约23厘米的地方用绳索缠绕几圈,系紧,然后从端点处将其劈开,裂口延伸至绑带处为止(此时可利用小刀、楔子或一片制斧头时余下的燧石)。将斧石插入斧柄裂口,再将末端用绳索缠好,固定结实。
    此斧可劈木头,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使斧子锋利
    如果斧刃过钝,使用起来无异于一把不太有效的锤子。使斧口保持锋利可以节省体力。除去斧口上的毛口用锉刀最好,而磨刀石可使斧刃更加锋利。使用锉刀时只能按一定的方向运动——只可使用推力而不可以回拉。
    可用木桩和圆木将斧子撑住(如图a),打磨刀口时要在刀口的内侧用力,同时注意不要产生毛口。
    用锉刀或质地粗糙的磨石打磨斧子刀口的褶皱和毛口(b),然后再用质地光滑的磨石进一步打磨。打磨时,磨石应作圈状运动,不要拉动(c)。用手指适度按压推动其旋转磨擦刀片(参见第一章必需物品中的刀类部分)。
    将斧头翻过来,按相反的方向重复打磨。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2-05 20:52    IP属地:未知

第68节 工具(2)
    5、2、2使用斧头
    大多数人是天生的左撇子或右撇子,手臂的摆幅也有一定的习惯。按习惯方式使用斧子使人感到舒适自然。握紧斧柄,试着摆动一定弧度,既不会伤着自己的身体、腿或手,又感到十分方便。使用时一定注意,在没劈着树木或目标物时,也不要劈着自己或他人。不要将斧头随地乱扔。要包裹好,或者将斧头砍入木头中。
    伐树
    砍伐前,检查头上有无枯死的树枝,防止其落下伤人,同时注意大黄蜂窝。先清除一些树枝或藤本植物,以防斧子劈砍时变向。如果树根或树干在底部膨胀出来,可建筑一个平台,以砍伐树干直径较小的地方,节省体力。平台要足够牢固,在树木倒错了方向时,你可以快速跳下。
    砍伐的高度要十分舒服顺手,最好与地面成45度角。另外,砍伐口的底部有必要与地面平行,这有助于清除砍伐口内的木屑。
    砍伐时,在树干相对的两边同时开始,首先按45度角伐出一个豁口,然后在对面更低一点地方按45度角伐出另一豁口,这一面就是你预计的树木倒下的方向(a)。在砍伐另一豁口之前,这一豁口的深度不能超过树干的一半。
    如果两个人一起按相反方向同时工作,则要特别注意:如果树干倾斜或者树的某一面拥有大量的树杈,那么树的重心所在的位置就是树木倒下的方向,这与砍伐时选择的落刃点是没有关系的。
    用力稳定、节奏感强的砍伐动作比试图用力足、次数少的砍伐动作更为合理,效果更佳。用力应集中在斧头上,且砍伐位置准确,否则不久你就会精疲力尽。让斧子本身的力量也起作用。
    砍伐时,要轮流变换角度,以防止树木楔挤斧子。砍伐时角度过陡,树干受力就过小(a)。如果砍伐力垂直于树干,则易于将斧子塞住,效果不佳(b)。应该采用45度角砍伐(c)。
    清理树枝树杈
    清理时的位置应选在树枝从树干分杈处角度大的外部(a),而不要从内部(b)入手。
    劈断圆木
    砍伐时,站在大圆木的后面,两脚分开,砍伐的一面远离自己(a)。
    不要从上往下垂直砍伐(b)。
    如要劈开一根细木棒,可将棒的一端放在圆木上(c),不可以将脚放在上面。
    如木棒过小,可将斧头楔进木棒使两者联在一起,然后一起向大圆木上击落(d)(为安全起见,别砍过短的圆木)。
    也可利用楔子或岩石来劈开圆木(e)。
    斧柄折断怎么办
    要经常拿起斧头练习砍伐技巧,获取经验,不过练习中斧柄常会折断——大多由于斧头未击中目标,斧柄承受所有的重量引起(a)。除去折断斧柄的最简易方法是放在火上焚烧。为了防止焚烧使铁块失去韧性,尽可能将斧头埋在泥土中——单边斧口如图(b),双边斧如图(c)。
    5、3 弹性软锯使用法
    使用弹性软锯时要使锯口向上(a),而不可向下(b),否则软锯会因物体挤压而受阻。
    使用时,锯条绷紧(c)成一直线,不可弯曲成某一角度拉伸软锯(d)。两人一起操作时,要小心谨慎,使节奏保持一致,否则软锯可能会缠在一起(e),引起断裂。
    独自一人锯割圆木时,向上用力通常更容易(f),用一岩石将圆木支起离开地面,有了一定的角度,锯口更易分开。
    锯割位于头顶上的树枝时,可向下用力拉动锯子(g),不过相当危险。
    树枝过高时,可在软锯两端接上绳索,增加长度。操作时也相当危险,要双眼盯着树枝,一旦有险情,随时准备跳开。
第五章 有关扎营的技术
第69节 营地设备
    6、1 床 铺
    高质量的睡眠使人精力充沛,值得花费一番工夫来制作舒适的床铺。避免直接躺在冰冷、潮湿的地面。在热带地区,将床铺安置在高处效果更好——既可远离潮湿地面,又可享受阵阵凉风。而在气候严寒地带,如没有一个作永久打算的避难所,可多准备些燃料,在寒冷的夜晚烧火取暖。在火堆后竖起一个反射器,以便将热量反射到你睡觉的地方。
    如果地面足够干燥或在避难所中,可在火中加热一些石头(参见“火”一节的警告部分),然后埋在一层薄薄的土壤下,这样即使到了深夜,床铺都可吸取到热量,温暖舒适。
    6、1、1 架子床
    用木棒制作一个牢固的框架,使床铺离开地面。将两双木棒成一定角度插入地下,二者间距离超过自己的身高,每两根木棒的顶部用绳索绑在一起,如地面坚硬,则要在每个框架的两脚之间及两个框架之间固定上横挡加固。
    6、1、2 管形床
    管形床制作最为简便,用一块质地结实的布匹等材料就可制作,可将两边缝制在一起,也可用皮带绑在一起。一个大的塑料皮带较为合适,但太薄了就易断裂。质地结实的布料也可以,不过缝成的床铺通常过窄。一般的织物不适宜制成管形床——或者承受不了你的重量,或者接口可能撕裂。
    首先制作一个架子作支撑物。选用两根大体相当的平直的木杆,每根木杆的长度要稍长于两框架之间的距离;将木杆穿过用塑料带等制成的管形床面,然后放置在框架上。每一边都应受力,管形床面可自动阻止床体下滑。
    6、1、3 树枝床
    在针叶林丛生的区域,冷杉的枝丫可形成一层层台面,可在上面安置一舒适的床铺,其芳香的气味有助于你的睡眠。
    6、1、4 梯形床
    制作两个框架作支撑物,像管形床一样选用两根木杆,同时也需要许多短树枝——具体要多少树枝依睡觉者的身高和床的种类而定。弹性强的小树枝显然比大树枝更舒适(假定小树枝足够结实)。
    先将两根横挡(树枝)绑在框架支撑物上,使每边都有所突出。将做好的梯子放在框架上,绑结实。铺上欧洲蕨等植物,就是一个不错的床铺。
    6、1、5 吊床
    在吊床上睡觉还需要一定的训练——吊床用绳索吊起,每边都向上翘起,成一弧形将人体包裹其中。
    用降落伞制作吊床
    这种方式效果不错,降落伞伞面有许多支索线,穿过伞面,直达伞顶。如图所示,割取五块伞布,但不可割断支索线。
    如图(a)所示将五块伞布折叠在一起,然后抚平。
    将三根支索线拉在一起,在接近伞布的位置打一个结(b)。
    将三根支索线编成辫形(图c)(参见“结”)。
    取一小木棒,棒两端刻上凹槽,然后如图(d)所示插在支索线间,支索线卡住凹槽,将吊床系在相近的树上或牢固的木杆上。
    在吊床上部再系上一根绳索(e),轻松披上垫单或雨披就可快速形成一座“小棚”。要确保吊床的一端用一可迅速解开的结系牢固(参见“结”),在情况紧急时,有必要离开吊床。
    如果还有绳索,或能够用一些无用的支索线编一根绳索,可将吊床上的绳索系到固定的环上(f),例如单套结(参见“结”)。试着用不同的方式悬挂吊床,直到认为牢固舒适为止。
    6、2 座 位
    不要坐在潮湿的地下,可随便找些东西,如圆木。如果没有座椅,可简易制作:将两根矮木棒绑在一起作支撑物,照此再作一个支撑物,然后将另一树枝放在两个支撑物上。
    制作一简单的盒形框架支撑物,腿部的木棒较短,用交叉的木棒连接在一起。用藤本来回缠绕编织,或用一块帆布或塑料皮带就可缝制成一座椅。亦可用一片光滑木块或金属片放在上面,或者用韧性强的小树枝绑在框架上,树枝要紧密交错。
    6、3 梯 子
    采集食物、建筑防护棚、设置陷阱以及做许多其他事,有一个梯子都会更加方便简单。梯子的制作也很容易,将横档(木棒)绑在两根长木上即可,捆绑时采用交叉方式。由于两根长木杆是成一定角度放置的,并非平行,所以横档不会下滑。
    6、4 滑 车
    搬运燃料或捕获的猎物或其他重物时,如果地面足够平滑,使用一个滑车会简便省力。当然不可在崎岖不平、遍地石砾的地面使用滑车。选用两根韧性良好的长树枝,如梯子一般绑上一些横档,使用交叉方式捆绑,然后加上一些额外的树枝起固定作用(见图)。
    运用滑车运载重物就像一个小雪橇。如果距离较短,在滑车上绑上一根绳带即可(a)。如果物体较大,搬运时,放至滑车的前端。用皮革或织物制成背带放在肩膀上拉动滑车(b)。
    关于搬运设备和雪橇,请参见第七章“旅途”。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2-05 20:52    IP属地:未知

第70节 动物制品
    7、1 动物毛皮
    所有动物都可提供毛皮,但其质量优劣取决于以下因素:剥皮时的技巧和经验,杀死动物的方式(是否损伤毛皮),动物的大小及季节(如交配季节,季节性的脱毛蜕皮都可影响某些动物毛皮的数量和色泽)。常见的毛皮缺陷多由于寄生虫、疾病、营养不良以及打斗引发的皮肤溃疡等引起。
    蛇、蜥蜴、鳄鱼和其他爬行类动物都有优质皮革。体形大的鸟类如鸵鸟的毛皮质量也不错。一些水生哺乳动物如海豹及其同类,也有优质皮革。像陆生哺乳动物一样,鲸鱼和海豚的皮革质地坚硬。鲨鱼不似其他鱼类多鳞片,也产皮革。鸟类的皮肤上附着羽毛,可制成保暖衣物或被褥等。动物的毛皮也是食物的来源之一,在食物极度匮乏时也可以食用,甚至已经处理保存或做成衣服的皮革也可食用,虽由于极其坚硬而难以咀嚼,还是能够打发食欲。有许多在恶劣环境下食用自己皮靴的实例。尽管我们强调毛皮可以食用,但同时应该记住,食用这些东西必须有足够的饮用水储备。
    皮及皮革富含水分和蛋白质,如果不经特别处理就加以保存,很快就会腐烂。如何进行处理要依据是否需保留动物毛发而定。但在初始阶段的程序并无区别。如用来制作皮靴、庇护棚、系带、皮带、水袋或皮制船,则应去除动物毛发。如用来制作保温衣物、床上用品和优质地毯,则应保留。
    经适当处理的毛皮柔软而结实,抗拽撕,抗磨损,不变形,不延展,穿戴舒适,保温良好,但易透风,易渗水。
    7、1、1 清洁毛皮
    在一个框架上将毛皮拉展开,清洁和干燥毛皮都相当容易。毛皮的边缘要开些小洞以拉细线,但小洞离边缘不能过近。取一根骨头(或岩石,甚至木头),用骨头边缘刮擦皮子就可除去脂肪和肉,但不要将毛皮割破;每一点肉迹都应除去。也可将毛皮放在地上,蚂蚁或其他的昆虫就可帮忙吞食脂肪和肉,但不能让其进一步吞食毛皮本身。
    7、1、2 毛皮的干燥
    展开毛皮,尽可能绷紧,放在阳光下。所有的水分都应蒸干,以免腐烂。在毛皮上擦一些盐或木灰有助于水分蒸发。
    不要让皮子接触湿气,直到毛皮已完全干燥。存放毛皮时注意不可受到雨淋或被早晨露水打湿。
    毛皮绝对要经干燥处理,如阳光少而弱或没有阳光,可将毛皮放在火上烤干,当然要离火苗足够远,仅利用其热量和烟(这样更利于保存)。
    7、1、3 毛皮的加工
    毛皮处理干净后,用石块沉至水下,在水中浸泡约2~3天时间,直到可以用手拔去皮毛。
    将动物的大脑和脂肪混合到一起,然后放在火上煨烤,直到十分稠密,成为一团。
    毛皮的每面都要刮擦,除去体毛,保持毛皮湿润。坐在凳子上,将毛皮放在膝盖上,耐心工作。
    将大脑和脂肪的混合物撒在仍然潮湿的皮子内侧,展开,操作同前。
    放在火上用烟将毛皮熏干,毛皮离火苗要足够远。烟能使擦在毛皮上的混合物溶液发生反应,使毛皮松软柔顺。
    7、1、4 系带与皮索
    动物皮革是制作系带和皮索的最好材料之一。
    沿方形皮革的长边切割皮条,经加工即为较短的系带。
    为了制取较长的皮索,可在皮革中绕圈切割,当然皮条的宽度要保持一致,否则皮索上就有薄弱点,容易拉断。
    用肌腱制作皮线
    后腿肌腱和腿部其他主要肌腱——特别是体形大的动物——晒干后可制成皮线,缝制皮革制成庇护棚和皮衣。肌腱外表看起来像细线,呈白色,质坚韧,易于辨认。
    也可用肌腱制作弓弦和短的皮绳。其特点为受潮时呈粘性,干燥时结实。
    7、2 动物膀胱
    由于膀胱的正常功能是储存尿液,所以形体较大的动物膀胱自然可以用作储水袋——胃同样有此用途。将膀胱或胃的开口部位系住就可存水。
第五章 有关扎营的技术
第71节 服饰
    某些时候,当服饰缺乏或不合身时,可用多种方式临时制作弥补所需。一般情况下,毛皮不易取得,而织物纤维的取得较为容易。毛巾、毛毯、桌布、垫子、坐垫、窗帘、船舶飞机失事后的麻布袋(常令人意想不到)等任何织物都可用来制作衣物、床上用品甚至遮护棚。
    多添加些东西以增添隔热性和保暖性,在一层袜子上可再加一双袜子,然后在之间填塞一些干草、苔藓。草、纸张、毛皮、毛发等都可用来塞在衣服间。记住,报纸也有良好的隔热性。
    8、1 防水雨披
    用塑料布、被单等可制作简易防水雨披。也可割下大片的桦木树皮,除去外皮,将轻软柔顺的内皮缝制在衣服外面,许多雨水就可顺势滑走。其他的一些易去除外皮的光滑的树皮也可制成雨披,不过桦木树皮是最好的。
    如在野外时间过长,可在衣服上涂擦动物脂肪,提高衣服的防水性能。在气候极其严寒地区就不必这样做,因为这些地区雨水较少,而且这样做会使衣服的隔热性大大降低。
    8、2 鞋 类
    不要低估鞋子的分量和坎坷不平的地面的影响,翻越岩石或穿过碎石路面很快就会使一双制作精巧的城市用鞋面目全非。高跟鞋和凉鞋容易断裂,在崎岖的地面也极易磨损。
    □从橡胶轮胎上切割一片橡胶作为鞋底,在边缘穿出一些眼,用皮线缠着脚绑好,或者与鞋缝在一起。
    □多缠几层当然更好,可以用皮带捆绑紧,或者将三角绑带绕过脚面折过来,在其前部开一裂口,其他部分从脚后部绕过来,穿过前面的裂口,然后在脚踝处捆紧。
    □可用一块皮革割出一双软鞋,割出的软底比脚上的鞋底周边宽8厘米,用皮线在软底边缘穿进穿出,然后在脚上部将皮线系紧。照此方法,可再制出一个,这样更结实耐用。或者多费一点时间和耐心,用更厚实的皮革、条纹布、鞋帮制作更好的软鞋。当然,首先是测出脚的尺寸。
    8、3 护目镜
    在海上、雪地、沙漠中,人眼经常受到伤害,应该制作一副简易护目镜保护眼睛。从纸张、树皮上切割下来呈细条状的一片,系在眼睛上即可(如果气候严寒,可将脸部全部覆盖),但不可用金属片。爱斯基摩人常用木头来雕刻护目镜,在木头上开一细长裂口以便观察,弄些木炭涂在眼睛下作一额外防护,减弱光线刺激。
    针、线
    龙舌兰属植物有结实的纤维,可制作绳子和凉席,但制成衣服相当粗糙,其叶子尾部几乎总有一个尖硬的凸出点,可以抽出来,上面附着一根纤维,是相当不错的天然丝线。
    □将长长的叶子和织物纤维绕腰带或脖子上的箍带系好,垂下后可作为草衬衫或斗篷。
    □在地毯或毛毯上割出一个脑袋大小的洞作为雨披,在腰部系紧或用皮带捆好。
    □体积小的毛皮可用皮线缝在一起,毛皮作内衣有更强的隔热性,作为外套可更好地防雪。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2-05 20:53    IP属地:未知

第72节 绳索与细线(1)
    绳索和细线的用途数不胜数:从建筑中的材料固定到灯芯制作以及用缘绳下降法爬下悬崖或设置罗网捕猎。制作绳索的传统用料包括大麻纤维、椰子果纤维、马尼拉大麻纤维(属于麻蕉植物)、剑麻和波罗麻(属于龙舌兰属植物)。总之,绳索可由纤维多且柔软的材料制成,将丝丝缕缕的纤维结合在一起就能形成足够的强度和长度。现在许多绳索是由尼龙或其他人造纤维制成,它们强度大且承受压力均匀,重量轻、抗水、抗昆虫、抗腐蚀。但无论如何,有时尼龙绳并非首选之物。
    尼龙绳的缺点在于:受热易软化——绳索在摩擦时会生热——遭遇潮湿又易变滑,如果承受拉力过强,而边缘又较为锋利时,则可能会突然断裂。
    9、1 绳索种类
    克勒型绳索(a)外部有一绳鞘包裹,内核由丝丝缕缕的纤维线组成,除了在雨雪天气中,克勒型绳索易于操作,但强度不如较粗的绳索,在有切口时容易散开。而普通的手搓绳索(b)由三股纤维线缠在一起,一股受力,其他也能分担。
    9、2 绳索选择
    比较各种绳索,手中绳索的粗细与长短应与你的要求相符。在气候温润的地域和要考虑绳子重量的情况下,尼龙绳比较有利。但要记住尼龙绳的缺陷。粗约7毫米以及低于7毫米的绳子不宜使用。
    粗约9~10毫米的绳子常作为绑绳,用于投掷与登山。如果应用缘绳下降法和固定保护绳等技巧,这种绳子可用作安全带。
    如果无其他物品拖累,应携带长约30~40米的绳索。
    登山用绳应有足够的弹性,这样可以消解一些震动,同时在不慎摔落时不会强烈地勒紧身体。关于绳索型号,可以参照当地官方登山机构的建议。
    9、3 绳索保护
    如无必要,绳索不要放在潮湿的地面或强烈阳光下(假定绳索是天然纤维制作),以防止啮齿类动物和昆虫的吞啮。
    如果绳索受潮,不要放置火上强行烤干,也不要拉直放在地面,这样脏物易渗入,砂砾就会在绳索内部磨损绳索。如天气晴朗,可将过于肮脏的绳索放在清水中洗净,然后晒干或风干。
    应在不同条件下使用不同型号的绳子,最好别混用——登山用绳别用来晒衣服或制成鞭子。当然,在求生境地下,一条绳子不得不用于多个目的。
    为防止磨损,绳子末端可编织成鞭状。将绳子盘绕成圈放置,以防自身缠绕不清。这样更便于使用,需要时可及时抽出绳索。
    绳索的价值不可低估,甚至有时不得不把生命系于其上,一定要注意保管。
    9、4 简易绳圈
    将绳索按直径约35~45厘米的圆绕成圈,每一圈与上一圈紧挨,不能产生扭曲或缠绕现象。(1)绳两端要留一截,用来系紧绳圈,将绳的一端(a)弯曲到绳圈上,(2)用另一端(b)将其缠裹,(3)然后拉紧绳端(a)固定,(4)用一平结系紧(方法见后节所示)。
    9、5 长绳绕圈
    如果要在肩膀上或悬挂在腰带上或在背包里携带一根长绳,用以下方法。
    将绳子在手臂上一前一后绕成环状,绳环直径约35~60厘米,绳端垂下(a),将绳端拢在一起,然后沿环状线束缠绕几次(b),再将绳端留出一环,且穿过绳束的顶部(c),最后将绳端穿过此环(d)。可用一平结将其系在背包上。
    9、6 投掷绳索
    扔出一圈绳显然比仅扔出一根松弛的绳端更容易——无论向上扔或向外扔——也有助于绳索散开时不缠绕在一起。扔出的一端可打一个大的结或附一重物,同时另外一端要捉牢。
    把绳子另一端扔向目标时,要考虑固定的这一端是否安全,如掷出一根救生带,假如掷向一个在水中快速漂流的橡皮筏,会拉你下水吗?所以固定端此时可绑在树或重物上。多扔出一段救生带,以便即使被救人未抓住绳端,也有机会攫取绳子的其他部分。
    先在右手手指及手掌上缠绕一半绳子,然后抬起食指,将剩余部分缠在其他手指上,再将后一半放到左手。
    投掷时,右手绳圈比左手绳圈早放几秒。如果认为绳子会突然绷紧,或者所处地势危险,可将一端固定起来。
    投向远处
    在绳端(a)系上一个合适的投掷物,将绳子圈好放在地上,或者将绳子松松环在另一只手上,以便投掷时不会产生阻力。
    不要让身边的这端绳索松开,可系在一个锚上,如一个大石头,打一个锚结(详细后述)。
    如果绳索粗重,当绳索掷过一树枝时会荡回原处,要及时躲开!如果用绳索扔救生带,不要打着求助者。
    9、7 制作绳索藤本植物、禾木科植物、灯芯草、树皮、棕榈、动物毛发,都是制作绳索的原料。动物腿部肌腱能制成优质皮线,但易于干燥发硬(对于捆绑箭头或矛头相当有效)。
    荨麻茎制作绳子质量上乘,而忍冬属植物的茎可制作轻便的鞭子。纤维结实,制作的绳子也自然结实。一些质地坚硬的纤维经过蒸汽熏或加热后变得富有弹性。
    柔软的藤本和其他长茎植物制作的绳索在干燥时显得脆弱,用植物纤维环绕或打辫编成的绳索更加经久耐用。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2-05 20:53    IP属地:未知

第73节 绳索与细线(2)
    9、7、1 纤维来源
    □荨麻是优质纤维的来源,不过须事先精心准备。
    寻找一些生长时间长、茎干最长的植物,放在水中浸泡24小时,然后铺在地上,用表面光滑的石头棰击。这样做可使外表面撕裂,纤维丰富的内部就会显露,然后小心梳理,除去肉质,悬挂至干燥。
    干燥后,将外表面剥除,将纤维“纺”成长线,然后打辫编成或搓成结实的绳索。
    □棕榈富含优质纤维,叶子、树干和叶柄都可使用,椰子的果皮在工厂里用来制绳和编席。
    □夹竹桃茎部富含优质纤维,且易于加工。
    □树皮,尤其是柳树树皮含有高质量的纤维,通常取材于新长成的小柳树树皮。死去的柳树内皮及树枝内皮不应忽视,但如果柳树枯死已久,那么大部分树皮或许都已腐烂,故使用前应先试试纤维的强度。
    □根:许多树木生长于地表的根部可制作鞭子。生于地下的根部或者甚至生于地表的根部,通常柔软且结实。云杉的根部就相当结实,北美印第安人常将白桦树皮用云杉根制作的绳子缝制在一起制成独木舟。
    □叶:如百合科等植物,特别是芦荟,叶子富含纤维。可撕一半叶子试一试,如果可分成一层层细线则证明其纤维可制作绳子,但要先将其浸泡在水中,除去肉质部分。
    □灯芯草、蓑衣草和禾本科植物在新鲜时就可使用,当然尽可能选用纤维长的种类。
    □动物肌腱:常用来将某些东西系在一起。使用时必须潮湿。
    劈开植物茎
    竹子、白藤属、其他植物茎部及藤本、树皮全部需要劈开之后才能制成各式绳子。劈茎时注意,拉动茎叶较细的部分可能会导致中途失败,而拉动较粗的部分就可避开这一问题,同时也能节省时间和体力。
    试验纤维强度
    打一反手结将两根长纤维系在一起。向两边用力拉动时力量要合适,如纤维突然折断,说明纤维太脆易断;如果两根纤维分开,说明纤维本身过滑。适合的纤维会绞合在一起。
    9、7、2 辫状编制绳索
    如果经验并不丰富,可采用手搓或辫状编方式来制作绳索。将线分成三股,将其辫状编制在一起成一更粗更结实的绳子。在编织时,如需加长,可错开线股,添加新的纤维。
    取一束纤维,将一端系在一起,固定好,然后均匀分成三股(a),将左边一股放到中间(b),再将右边一股放在它上面,将现在的左边这股再绕到中间放好(d),依此类推(e-f),继续缠绕,采用如上所示的辫状编织,要尽可能使股线间紧密、平滑。
    9、7、3 环绕式造绳
    将一些植物纤维放在一起旋转(如图所示,按顺时针方向,当然什么方向都可以,主要是保持旋转的方向始终一致),当需要增添纤维时,使其末端错开。
    当已经制好三根纤维,将它们固定在一起,使每根纤维继续旋转,使其足够紧密。在每根纤维末端系一套索钉(或小木棒),这样旋转更方便。
    将三股线放至一起,逆时针旋转——沿相反的方向旋转。
    继续增加,继续旋转,直到达到所需绳数。制作时有时感到进退两难,很不顺手,此时可将已完成的一部分固定;每股间要保持紧密。可将已完成部分裹着树干,这样旋转的长度就会变短。
    要使绳索更粗,也可将已制好的绳索作为其中一股,重复上一方法,或用简单的辫状编制法编在一起。
    切记:制作绳索时,每股纤维的粗细应相当,并且每股纤维自身也应保持粗细均匀,如果每股粗细不匀,则绳子造好后,轻细的部分在受力时就容易拉断。
    9、8 缠绕绳子加固法
    绳子的末端需用某种方式固定,以防散开。将绳索缠绕系牢,避免磨损。
    制作技巧高的绳索缠绕紧密且平滑,如过于松弛,则易松易散易脱落。绳索过粗缠绕时相当困难,而过细又容易滑动,只有依靠经验,你才会选出粗细合适的绳索。
    使用缠绕绳索技巧,在握斧柄和又大又重的短刀时会更舒服。
    1、将被缠绕物沿绳索放好,绳子的一端留出一段(a),除去绳端,留有一手宽的长度。
    2、缠绕绳子(b),缠绕移动的方向指向末端。渐渐覆盖放在被缠物上的绳子。
    3、将放在被缠物末端的松弛的绳头(a)弯成一个环,绳端(a)放在已缠好的部分。
    4、继续缠绕盖住环,直到缠到末端。
    5、将绳端(b)穿过绳环,拉紧绳端(a),最后将末端修理光滑。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2-05 20:54    IP属地:未知

第74节 结(1)
    日常许多事务都需使用结,从事各项活动时,选择正确合适的结极为重要。当需要打结时,不应该一无所知。要学习、掌握每种结的用途及如何打结——在黑暗之中和其他各种条件下要能自如打结;同时也应知道如何解开结——在许多危险时刻,不会开结比不会打结更糟糕。
    说明:在以下叙述中,用来打结的绳索被提起的一端我们称之为活端;与此区分,绳索的其他部分我们称之为固定部分或固定端。
    10、1 一些简单的结
    有一些结十分简单,制作快速,掌握它们的制作方法,有助于对下文所述的更复杂的结加深了解。
    反手结
    在所有的结当中,反手结最简单。首先将绳索曲成一环状,将活端从后面穿过此环拉紧即成。反手结除了用来在绳端处打一结点(使绳头不易散开)外,很少有其他用场,但它是许多其他结的组成部分。
    反手环(结)
    此结制作极为快速,首先将绳索弯成一环,将此环套在一固定物体上,紧拉,再用活端与环打一反手结。
    “8”字形结
    此结同反手结一样可在绳端系一个结点,但却比反手结更为有效。先将绳弯曲成一环,将活端放至绳索固定部分的后面,然后绕过固定部分,再将活端穿过前面的环。
    “8”字形环
    此环比反手环更结实牢固,制作方法与“8”字形结相同,但使用双股线,将环端作为活端,可放在用来系绳索的钉锚上。
    “8”字结第二种编织法
    这是一种将绳索系在锚上的相当有效的结。可在物体(锚)过高不能将打好的结套上的时候使用。首先在绳索上制作一松弛的“8”字形结,将活端绕过物体再拉回,沿着原8字形结的线路重新作一“8”字形,然后系紧即成。
    绳索连接单编结
    用来连接粗细相同或不同的两根绳索,这比两根粗细相同的绳索系成的平结更为有效。对于材料不同的绳索,特别是潮湿或结冰的绳索,此结较理想。
    此结制作简单,在绳索未承受拉力时也容易解开。如果制作方法无误,且承受的拉力是稳定规则的,则此结不会滑开。
    1将一绳弯曲成环状,另一绳的活端(a)向右,从后面绕过环,再将活端从这根绳与另一绳之间的环间穿过。
    2拉紧。拉力增加时,此结自动系紧。
    双编结
    双编结比单编结更结实耐用,对潮湿的绳索效果不错,特别是在两根绳索间粗细相差悬殊时。不过,即使两根绳索都很粗,使用双编结连接也十分结实。如果绳索受到的拉力不稳定,普通的单编结就容易滑落,此时更能显出双编结的优点。
    1将粗一点的绳索弯曲成环状,将细绳的活端(a)穿过此环,先移到粗绳活端的下面,再从前面开始环绕此环一周,然后从后面将细绳活端穿过细绳与粗绳活端之间。
    2将细绳活端再次环绕一周,再穿过相同地方(细绳与粗绳活端之间)。
    3拉紧,此结完成。
    如果未拉紧,此结受力时容易松动。制作此结不宜使用光滑的绳索,如尼龙质的钓鱼线。
    渔人结
    连接两根质地柔软的绳索(或其他材料)时可采用此结,例如藤本或金属线。对于潮湿的或打滑的绳线也很有效,特别适于连接捕鱼用的钓线——首先在水中浸泡钓线,使其柔软。用此结连接细线时紧密牢固,但不易解开,在不能肯定平结或单编结是否有效时,可试用此结。但粗笨的绳索或尼龙线不可使用此结。
    1将两根线放在一起,末端方向相反,将其中一线的活端绕过另一根线,简单制作一个反手结。
    2用同样方式,重复另一根线的活端。
    3轻微拉紧两个反手结,然后彼此相向滑动,让两结紧挨,再系紧两结。
    两层渔人结
    这是渔人结类型中更加牢固的一种形式,但尼龙线、尼龙绳及粗笨绳索不能使用此结。
    1将其中一根线的活端环绕另一根线一次,然后再绕一次。
    2将活端穿过已形成的两环。
    3用同样方式,重复另一根线的活端。
    4将两个结彼此相向滑至一处,小心移动系紧两结。
    带结
    对于表面平滑的材料如皮带、布带等的连接,此结效果不错。当情况紧急、缺少绳索时,甚至可用被单或其他织物试一试。
    1用一根带子活端制作一个反手结,不要拉紧。
    2将另一根带子的活端沿反手结的运动轨迹的相反方向穿越此结。
    3活端应该恰好在结内,这样,拉紧时活端就不会滑落。
    10、2 制作绳环单套环
    此环制作快速,承受拉力时,既不变紧也不滑动。可用于救生环的末端或其他需要绳环固定的场合。
    1在离绳端一定距离处弯曲一个小环。
    2将活端向上穿过此环,从绳索固定部分后部绕过,然后向下再穿过此环。
    3拉动活端,使其变紧,小心使结固定。
    活动单套环
    此环可以滑动,可以任意松紧。先制作一个小的单套环,然后将绳子长端从此环穿过。
    不能将活动单套环系于腰间,特别在登山时更应注意。此环的功能类似悬挂人的绞索,可以致命。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