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300C论坛 >  300C---名胜古迹/山川河流/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之华中旅---友情分享完

发表于 2012-10-29 18:08    IP属地:未知

黄鹤 楼》-登顶
  赵昔桂 2010 初夏
  一江怒波挂天边,
  白鸥掠水起伏间。
  无涯碧空风拂面,
  登顶辽望帝王鞭。
  赏析:
  长江涨水的时候,波浪滔天,怒号着滚滚的流向天边,白鸥急驰着掠水飞舞,在天空中时起时落。享受着迎面吹来的江风,望着无边无际的碧空万里,登上最高的一层仰望高空,满腔豪情,历代帝王登台的心情也不过如此吧!











【大切联盟】:酌情越野,激情穿越,慧缘公益,力所能及! 【慧缘公益】:扶贫济困,尊老爱幼,助残助学,应急救援!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9 18:10    IP属地:未知












【大切联盟】:酌情越野,激情穿越,慧缘公益,力所能及! 【慧缘公益】:扶贫济困,尊老爱幼,助残助学,应急救援!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9 18:11    IP属地:未知

《黄鹤 楼》- 眺江
  作者:赵昔桂 2012
  京江羊城只一天,崔李乘鹤云水间。
  骚人迁客仰天叹,千载白云笑众生。
  两江三楚峙重镇,眺天瞰地揽风云。
  鹤立龟蛇逝汉水,阅尽沧海复又来。
  武广一时天,崔李云水间。世人仰天叹,白云笑众生。
  两江融三镇,鹤立逝汉水。桥下奔东去,沧海复又来。
  简析:
  现在游览北京、武汉与广州我只需要一天的时间,登黄鹤楼呤着崔、李白的诗,但他们却乘仙鹤于滚滚长江的天地之间而去。来来往往的文人墨客及游人圣贤,面对李与崔的千古绝唱,不敢随意提笔只能仰天长叹!但千百年来黄鹤楼悠悠的白云依旧,笑看芸芸众生!长江、汉水融汇三楚文明峙立于重镇武汉,拥揽天地,圆融历史,历经沧桑。黄鹤楼静静的矗立在龟蛇二山之间,看着滚滚流逝的长江及汉水,奔向大海,看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年复一年,又重新回到这里登楼远眺,回归本真,感悟着历史及人生的循环往复!《登黄鹤楼》年代:现代作者:张帆一高踞蛇山上,雄浑入昊空。惯看江汉水,常揽楚吴风。黄鹤飞何速?仙人去太匆。千年游此地,吊古意无穷。二赋诗千载未曾休,也挟豪情上此楼。黄鹤随仙飞去远,空余江汉两悠悠。第一首为五律。起句写黄鹤楼的地理位置与雄浑巍峨,引领全篇气势。承句写黄鹤楼交汇于江汉之水,历尽楚吴沧桑,从时间与空间上喻其历史厚重与文化传承。第三句一转,从历史传说中下笔,极具传奇色彩。如此,二、三句实虚相映,天然无痕,意趣其中。末句结于现实,诗人千年之后来游名楼,吊古之情溢于言表。全诗起承转合有度,可称佳篇。第二首为绝句。说千百年来黄鹤楼因其大名,历代文人墨客来此游览赋诗作文者代有其人,诗人慕名也来此登临,可谓豪情满怀,仙人乘鹤西去的传说已很久远了,现在看到的只有长江和汉水悠悠东流。全诗虚实相间,感慨其中,与历代感怀诗一脉相承且出新意,可谓佳作。故此二首亦必流传于世,或为黄鹤楼园区所收藏。















【大切联盟】:酌情越野,激情穿越,慧缘公益,力所能及! 【慧缘公益】:扶贫济困,尊老爱幼,助残助学,应急救援!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9 18:13    IP属地:未知

《黄鹤楼》-阎伯理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何必濑乡九柱、东阳八咏,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
  译文:鄂州城的西南角上,有黄鹤楼。《图经》上说:三国时代蜀汉大将费祎成了仙人,曾经骑着黄鹤返回到这里休息,于是就用黄鹤命名这座楼。有关这件事记载在《神仙传》上,有关事迹还保存在《述异志》上。观看这矗立着的楼宇,高高耸立,十分雄伟,它顶端靠着银河,底部临近大江;两层屋檐像鸟翼高翘在房舍之上,四面的大门高大宽敞;坐在楼上,可以远眺城乡景色,低下头可以拍击云气和烟雾:这里也是楚地吴地山川胜迹中的最美的地方。没有必要去濑乡的老子祠,去东阳的八咏楼,这里就可以观赏景色、会集神仙了。
  主题:介绍了黄鹤楼雄伟高大的外观和建筑结构的特点,描述了登临黄鹤楼的所见所感,凸现了黄鹤楼这座历史名楼的地位和价值,表现了作者热爱山川胜迹和仰慕仙人的思想感情。
  这短短的两段,四句话,写的却和崔颢截然不同,他的观点是崔颢大大相反。
  州:指鄂州,治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
  隅:角落。
  《图经》:记载某地风俗、产物,附有地图的书籍。
  费祎:字文伟,三国时期蜀汉大将军
  《神仙》:即《神仙传》,晋代葛洪著,专记神仙故事。
  《述异》:即《述异记》,南朝梁任昉著,多载志怪故事。
  登:成为。
  尝:曾经。
  驾:乘、骑。
  憩:休息。
  遂:于是,就。
  名:命名。
  之:助词,调节音节,不译。
  耸构:矗立的楼宇。
  巍峨:高大雄伟的样子。
  高标:高耸的楼宇。
  巃嵸:高耸的样子。
  倚:靠着。
  临:靠近。
  河汉:银河。
  翼:古代建筑的飞檐,文中译为:像鸟翼(高翘)
  闼:大门。
  霞敞:高大宽敞。
  窥:看。
  井邑:城乡。
  形胜:山川胜迹。
  最:最好的事物。
  引申: 为什么要引用古籍和传说?
  引用传说,增添神秘色彩,突出楼的不同寻常;引用古籍,增强了黄鹤楼的的命名由来,增加说服力,给人一种真实感。










【大切联盟】:酌情越野,激情穿越,慧缘公益,力所能及! 【慧缘公益】:扶贫济困,尊老爱幼,助残助学,应急救援!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9 18:15    IP属地:未知

黄鹤楼》-崔颢
  年代:唐
  作者:崔颢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释】
  选自《崔颢集》。崔颢(公元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黄鹤楼,故址在今武汉市蛇山(又名黄鹄山)。传说三国时费袆登仙驾鹤于此,因此得名。1985年在今址重建。
  历历:清楚可数。
  萋萋:形容草木长得很茂盛。
  鹦鹉洲:唐朝时在汉阳西南长江中,后逐渐被水冲没。
  空余:只留下。(空:只)
  乡关:故乡。
  【译文】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碧绿的芳草覆盖着鹦鹉洲
  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鉴赏】
  此诗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慷慨,后四句描绘登楼所见,烘托思乡之情,视野开阔,抒情真挚,为咏黄鹤楼的绝唱。传说李白登黄鹤楼,曾想写诗,见到此诗佩服之至,并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有诗题上头。传说或出于后人附会,未必真有其事。然李白确曾两次作诗拟此诗格调。其《鹦鹉洲》诗前四句说:鹦鹉东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与崔诗如出一辙。又有《登金陵凤凰台》诗亦是明显地摹学此诗。为此,说诗者众口交誉,如严羽《沧浪诗话》谓: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这一来,崔颢的《黄鹤楼》的名气就更大了。
  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见《齐谐志》);又云费文袆(一作费袆)登仙驾鹤于此(见《太平寰宇记》引《图经》)。诗即从楼的命名之由来着想,借传说落笔,然后生发开去。仙人跨鹤,本属虚无,现以无作有,说它一去不复返,就有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诗人这几笔写出了那个时代登黄鹤楼的人们常有的感受,气概苍莽,感情真挚。
  前人有文以气为主之说,此诗前四句看似随口说出,一气旋转,顺势而下,绝无半点滞碍。黄鹤二字再三出现,却因其气势奔腾直下,使读者手挥五弦,目送飞鸿,急忙读下去,无暇觉察到它的重叠出现,而这是律诗格律上之大忌,诗人好像忘记了是在写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字字皆有定声的七律。试看:首联的五、六字同出黄鹤;第三句几乎全用仄声;第四句又用空悠悠这样的三平调煞尾;亦不顾什么对仗,用的全是古体诗的句法。这是因为七律在当时尚未定型吗?不是的,规范的七律早就有了,崔颢自己也曾写过。是诗人有意在写拗律吗?也未必。他跟后来杜甫的律诗有意自创别调的情况也不同。看来还是知之而不顾,如《红楼梦》中林黛玉教人做诗时所说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在这里,崔颢是依据诗以立意为要和不以词害意的原则去进行实践的,所以才写出这样七律中罕见的高唱入云的诗句。沈德潜评此诗,以为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唐诗别裁》卷十三),也就是这个意思。
  











【大切联盟】:酌情越野,激情穿越,慧缘公益,力所能及! 【慧缘公益】:扶贫济困,尊老爱幼,助残助学,应急救援!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9 18:19    IP属地:未知

 此诗前半首用散调变格,后半首就整饬归正,实写楼中所见所感,写从楼上眺望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并由此而引起的乡愁,这是先放后收。倘只放不收,一味不拘常规,不回到格律上来,那么,它就不是一首七律,而成为七古了。此诗前后似成两截,其实文势是从头一直贯注到底的,中间只不过是换了一口气罢了。这种似断实续的连接,从律诗的起、承、转、合来看,也最有章法。元杨载《诗法家数》论律诗第二联要紧承首联时说:此联要接破题(首联),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此诗前四句正是如此,叙仙人乘鹤传说,颔联与破题相接相抱,浑然一体。杨载又论颈联之说:与前联之意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疾雷之喻,意在说明章法上至五、六句应有突变,出人意外。此诗转折处,格调上由变归正,境界上与前联截然异趣,恰好符合律法的这个要求。叙昔人黄鹤,杳然已去,给人以渺不可知的感觉;忽一变而为晴川草树,历历在目,萋萋满洲的眼前景象,这一对比,不但能烘染出登楼远眺者的愁绪,也使文势因此而有起伏波澜。《楚辞·招隐士》曰: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诗中芳草萋萋之语亦借此而逗出结尾乡关何处、归思难禁的意思。末联以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这样能回应前面,如豹尾之能绕额的,也是很符合律诗法度的。
  正由于此诗艺术上出神入化,取得极大成功,它被人们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大切联盟】:酌情越野,激情穿越,慧缘公益,力所能及! 【慧缘公益】:扶贫济困,尊老爱幼,助残助学,应急救援!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9 18:21    IP属地:未知









【大切联盟】:酌情越野,激情穿越,慧缘公益,力所能及! 【慧缘公益】:扶贫济困,尊老爱幼,助残助学,应急救援!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9 18:24    IP属地:未知










换MM唱了....


【大切联盟】:酌情越野,激情穿越,慧缘公益,力所能及! 【慧缘公益】:扶贫济困,尊老爱幼,助残助学,应急救援!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9 18:26    IP属地:未知




熟悉的PP....







【大切联盟】:酌情越野,激情穿越,慧缘公益,力所能及! 【慧缘公益】:扶贫济困,尊老爱幼,助残助学,应急救援!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9 18:29    IP属地:未知












【大切联盟】:酌情越野,激情穿越,慧缘公益,力所能及! 【慧缘公益】:扶贫济困,尊老爱幼,助残助学,应急救援!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