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深圳论坛 >  万里走单骑------中原十一天访古赏秋之旅(全文完)

发表于 2019-11-10 16:42    IP属地:未知

走在龙脊山狭窄的山道上,西边是崖壁深千尺,确实令人心惊胆颤!

[ 本帖最后由 sz风景在路上 于 2019-11-12 16:08 编辑 ]
坚持原创!VXGZH:sz风景在路上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11-10 16:43    IP属地:未知

下午四点半离开通天峡景区,东行几公里便到了山西省平顺县的虹霓村,2019年1月,虹霓村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 本帖最后由 sz风景在路上 于 2019-11-12 16:15 编辑 ]
坚持原创!VXGZH:sz风景在路上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11-10 16:43    IP属地:未知

先顶再看
英国散文家黎里说:“没有火就不会有烟,没有重重疑惑,就不会有纷纷谣言”。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11-10 16:44    IP属地:未知

虹霓村现存明慧大师塔是虹霓村历史的见证。明惠大师塔位于虹霓村中虹霓小学校院内,东西4.79米、南北4.79米,占地面积30平方米,创建于后唐长兴三年(公元932年),是我国现存仅有的一座五代时期石塔。
      现在,已经不允许进去近距离观看了

[ 本帖最后由 sz风景在路上 于 2019-11-12 16:18 编辑 ]
坚持原创!VXGZH:sz风景在路上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11-10 16:45    IP属地:未知

在村子里走,穿过曲曲直直的小巷,两侧皆为老旧式民居,石料垒砌的房屋比比皆是。虹霓村房屋建筑全部就地取材,用石板做屋顶,取石头垒墙壁,石街、石墙、石屋、石瓦……形成了虹霓村独特的自然景观。这是太行山中之特色,也是房屋修建史上的一个奇观。

[ 本帖最后由 sz风景在路上 于 2019-11-12 16:20 编辑 ]
坚持原创!VXGZH:sz风景在路上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11-10 16:46    IP属地:未知

虹霓村被驴友们称为悬崖上的古村落;虹霓瀑布也是太行山峡谷的著名瀑布

[ 本帖最后由 sz风景在路上 于 2019-11-12 16:23 编辑 ]
坚持原创!VXGZH:sz风景在路上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11-10 16:46    IP属地:未知

傍晚,离开古村上高速,西行三十多公里到平顺县城食宿

[ 本帖最后由 sz风景在路上 于 2019-11-12 16:26 编辑 ]
坚持原创!VXGZH:sz风景在路上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11-10 16:52    IP属地:未知

第七天早餐后,前往北面几十公里的地方寻访三座古建筑;途经的省道 乡道秋色好浓;特别路旁的漳水衬托着彩林,仿佛在江南水乡;一个多小时后,便到了平顺县王曲村,找到了向往以久的中国仅存的唐代四座木构之一:天台庵
     天台庵位于平顺县城东北25公里处的坛形孤山上,始建于唐末天佑四年(907年),庵院的规模并不大,现存建筑建于五代后唐天成年间,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台庵东傍山谷、西临漳水,坐北向南,占地面积970平方米,建筑面积90余平方米。院子的东部矗立着唐碑一通,由于数百年的风雨剥蚀,字迹已经风化,已无法再看清上面的文字。天台庵大殿规模不大,但结构简练,相交严实,没有繁杂装饰之感,这体现了唐代建筑的特点。天台庵大殿虽然具有很多后期修缮的痕迹,但其依然是我国现存唐代木结构古建筑的珍贵实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本帖最后由 sz风景在路上 于 2019-11-12 18:08 编辑 ]
坚持原创!VXGZH:sz风景在路上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11-10 16:53    IP属地:未知

看过天台庵,移车到附近的实会村,探访一座五代时期的大云院;大云院藏于龙耳山中,三面环山,南临漳水,林木茂密,僻静幽深。

[ 本帖最后由 sz风景在路上 于 2019-11-12 18:15 编辑 ]
坚持原创!VXGZH:sz风景在路上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11-10 16:55    IP属地:未知

大云院又名“大云寺”。据碑文记载:寺院创建于五代晋天福三年(938),初名“仙岩院”。大云院座北向南,共为两进院落,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现存山门、天王殿、三佛殿(后殿)及前院东西厢房,均为明清两代的建筑风格。大佛殿为五代遗构。现存殿堂共计24间。
       天王殿(山门)广深各三间,悬山式屋顶,四椽伏直通前后檐,用二柱,前后檐用大额枋,柱头科明次间补间科五踩斗拱双下昂。琉璃脊兽,布板瓦装修屋面,用猫头滴水,重层板瓦,脊筒两面捏烧仙人、走兽、假山等脊饰,造形独特。
      大佛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四椽伏对后乳伏,通檐用三柱,单檐歇山顶,柱头斗拱与明次问补间斗拱为五铺作双抄,转角斗拱出斜拱斜昂,圆柱方额,飞檐起翘,形制古朴,巍峨壮观。殿内保存有五代壁画21平方米,东壁绘“维摩变相”佛教故事。紫殷红楼,流云环绕,富有传奇色彩。八个伎乐人,或伴奏管弦,或舒腰起舞,表现出神态仙姿。扇面墙正面绘观音、大势至二菩萨,飞天乘云遨游长空,姿态飘逸。拱眼壁和阐额上保存有五代彩绘11平方米。殿内保存有五代石香炉、宋代石经幢和石罗汉。
         弥陀殿(大佛殿)是大云院的正殿,始建于五代后晋天福五年(940年),是中国仅存的三座明确纪年断代的五代木构建筑之一。

[ 本帖最后由 sz风景在路上 于 2019-11-12 18:31 编辑 ]
坚持原创!VXGZH:sz风景在路上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