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爱卡吃坛 >  ♥♥ 三茗斋 ♥♥

发表于 2007-06-29 08:49    IP属地:未知

正在喝碧螺春~~~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06-29 08:54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咖啡老爸 于 07-06-28 22:47 发表
再给茶馆挂幅对联吧(摘引):
馆内人来自南北东西都各抒己见是交流信息的处所;
座上客无分农工商学尽自得其乐乃闲暇清心之地方。
再加个横批吧:莫论国事
身居幽彀任风摧.浮动暗香观心脾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06-29 09:07    IP属地:未知

好吧...九点了..茶斋开门大吉啊
先来杯早盘论市茶:
由于前两个交易日,大盘出现了持续反弹的走势,上证综指的日K线图一度形成了双底的形态,并摆出一副冲击前期高点的姿态。但想不到的是,昨日上证综指在午市后快速下行,急挫164.40点,收出一根长阳K线,从而使得上证综指的双底形态渐趋破灭。对于昨日A股市场的大幅下跌,表面看来,是因为市场流传出种种不利于A股市场短线走势的信息,比如说关于利息税取消、大非们减持的信息等等。甚至有分析人士认为,前期已被媒体报道过的《上市公司国有股转让暂行管理办法》成为昨日后市急挫的因素之一。也就是说,部分分析人士倾向于认为昨日的下跌是信息频发所致。 大盘昨日急跌,信息充其量是一个催化剂,更重要的是在于市场参与资金对大盘目前的点位、估值感到没有信心,一旦反弹到一定程度,就会抛盘渐多,压力渐显,最终会抑制住大盘的反弹空间。 昨日大跌主要是重大利空导致的,是市场对利空的一种反映。从技术面看,它可能是对周二的3818点的二次探底。在探底完成后,如果再没有重大利空,大盘就有可能重返升幅。当然,如果继续有重大利空,又或者是这一利空的影响力远远大于我们的预期,那可能就很难说了。 财政部准备发行1.55万亿特别国债买外汇,这意味着,将要抽走社会大量的资金。这对于资金推动型的大牛市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利空。从证券市场对消息的反映方式来看,利空的一般规律是——利空出尽的时候往往就是利好。从这一角度看,后市就不一定很悲观。甚至是,在人人都不看好的时候,正是我们要大胆看好的时候。最近一波下跌,可能就可以理解为是对周二大盘3818点的二次探底。之后大盘就将会重返上升趋势了。
身居幽彀任风摧.浮动暗香观心脾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06-29 09:50    IP属地:未知

俺是哪杯茶捏~
算算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06-29 09:55    IP属地:未知

茶道究竟起源于何时呢?
陆羽在《茶经》里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是说人类最早发现茶的药理功效是起源于“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迄今已有约五千年时间了,所以亦有一说茶的祖师为神农也。但从三皇神农氏发现茶可以解毒疗疾,上古的先民们最早把茶当”灵药“用于治疗疾病时起直到西周这一千七百余年至两千年间,却没有留下有关以茶治疗疾病或饮茶、用茶的文字记载。
    “茶之为饮……闻于鲁周公”。是指的相传周公所著的一部书《尔雅释木篇》里记载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古茶字“槚、即是苦茶“。此外在西周初年涉及茶事的还有以下重要的历史文献记载:一是,在《礼记地官》里记载西周宫廷里已设置了“掌荼官”司掌宫廷茶事与以茶祭祀宗庙等礼仪活动。二是,《华样国志巴志》记载:在武望伐纣时(公元前1066年),巴蜀(即今之四川东起奉节县,西至宜宾市宜宾县境;南极涪陵,北接陕西汉中地区)部落首领,已将“丹漆茶蜜”连同当地其他大宗土特产作为贡品晋献西周王室。文中还特别记载:“其果实之珍者……园有芳蒻香茗”。三是,《尚书顾命篇》里记载了周成王在临终时有:“王三宿、三祭、三诧”的遗嘱。
    周成王[姬诵,周文王之孙、武王之子,是西周的第二代帝君。武王死后继承王位,因其年幼由周公摄政]临终嘱托周康王(姬钊)在祭祀三王(即指周文王、武王和成王本人)时,不是要以“三牺”(牛、羊、豕)祭、酒祭,而是要以茶代酒“三祭、三诧”。这即说明在西周帝君心目中“茶是圣洁的灵物”。在当人主时可以品尝天府之国晋贡的香茗,而在死后仍要后人以胜于“六清”的“荈诧”来祭祀先王们。从而亦证明了西周宫廷设“掌荼“这一官职,是专司宫廷茶事的礼官。除掌管宫廷的以茶祭祀王室宗庙之外,还要掌管宫廷的茶宴等活动,因在《礼记地官》里还有“聚荼”的记载。“聚荼”这二字可以解释为是帝后们或宫廷官员以一定的礼仪方式品茶或举行隆重的茶宴。
    根据上述文献记载与相关印证,是否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国早期的“茶道”可以说是同源远流长、有文字记载的中国茶文化历史一样久远,从西周算起迄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时间了。
身居幽彀任风摧.浮动暗香观心脾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06-29 10:20    IP属地:未知

生活中不少人一天到晚离不开茶,但对怎样泡壶好茶却是知之甚少。
    首先是泡茶用具宜小不宜大,以瓷器最好,陶器和玻璃器皿次之,一般不用金属茶具。现在有些人喜欢用保暖杯泡茶,其实很不科学。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芳香油,在高温和恒温的水中,部分芳香油会挥发,香味因而减少。鞣酸、茶碱大量浸出,茶叶色泽变得过深,味亦苦涩,甚至还有闷沤的味道,最重要的是降低了茶的营养价值。
    其次是老茶嫩泡。茶叶靠高度的热力才能把香气挥发出来。所以,所用的茶杯都须先用热水烫过,也叫“暖杯”。然后,在壶内放入适量的茶叶,再用温水冲泡,同时也是洗涤,这一步骤叫做“洗茶”。冲水时,水壶提高到30厘米左右,易于将茶叶冲开。泡茶的水温,则要视茶叶的质量而定,要掌握“老茶宜沏,嫩茶宜泡”的原则。所谓“沏”,就是用开水直接冲茶;“泡”,即将滚水放一会,待水温降低时泡浸。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用高温的水来“沏”茶,会破坏茶叶中的维生素,但水温过低,又难使茶叶的香气散发出来,为求两全,品尝高级绿茶和嫩名茶,水温可掌握在80℃左右。
    另外,善于饮茶的人,总把名茶与好水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如果没有优质的水来冲泡,就难以将茶固有的色、香、味充分发挥出来。现在自来水中含有的化学物质较多,如能静置一夜,使氯气散失后再煮沸泡茶,效果则更佳。
身居幽彀任风摧.浮动暗香观心脾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06-29 10:22    IP属地:未知

我国民间有句老话:“当家度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话说明茶在我国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然而人们只知道饮茶很有乐趣,而且对人体健康有益,却不知道饮茶还有学问,如不同季节饮什么茶就大有讲究。祖国医学主张: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
     
    ◆ 春饮花茶
    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季风气候,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季极为分明。在春天的日子里,春风复苏,阳气生发,给万物带来了生机,但这时人们却普遍感到困倦乏力,表现为春困现象。
    人喝花茶,能缓解春困带来的不良影响。花茶甘凉而兼芳香辛散之气,有利于散发积聚在人体内的冬季寒邪、促进体内阳气生发,令人神清气爽,可使“春困”自消。
    花茶是集茶味之美、鲜花之香于一体的茶中珍品。“花引茶香,相得益彰”,它是利用烘青毛茶及其他茶类毛茶的吸味特性和鲜花的吐香特性的原理,将茶叶和鲜花拌和窨制而成,以茉莉花茶最为有名。这是因为,茉莉花香气清婉,入茶饮之浓醇爽口,馥郁宜人。高档花茶的泡饮,应选用透明玻璃盖杯,取花茶3克,放入杯里,用初沸开水稍凉至90℃左右冲泡,随即盖上杯盖,以防香气散失。二三分钟后,即可品饮,顿觉芬芳扑鼻,令人心旷神怡。
    ◆ 夏饮绿茶
    夏日炎热,骄阳似火,人在其中,挥汗如雨,人的体力消耗很多,精神不振,这时以品绿茶为好。因绿茶属未发酵茶,性寒,“寒可清热”,最能去火,生津止渴,消食化痰,对口腔和轻度胃溃疡有加速愈合的作用。
    而且它营养成分较高,还具有降血脂、防血管硬化等药用价值。这种茶冲泡后水色清冽,香气清幽,滋味鲜爽,夏日常饮,清热解暑,强身益体。绿茶中的珍品,有浙江杭州狮峰的龙井,汤色碧绿,清香宜人,被誉为“中国绿茶魁首”;江苏太湖碧螺春,茶色碧翠嫩绿,香气浓郁;安徽黄山毛峰,茶味清香。
    冲泡绿茶,直取90℃开水泡之,高级绿茶和细嫩的名茶,其芽叶细嫩,香气也多为低沸点的清香型,用80℃开水冲泡即可,冲泡时不必盖上杯盖,以免产生热闷气,影响茶汤的鲜爽度。
    ◆ 秋饮青茶
    秋天,天高云淡,金风萧瑟,花木凋落,气候干燥,令人口干舌燥,嘴唇干裂,中医称之“秋燥”,这时宜饮用青茶。青茶,又称乌龙茶,属半发酵茶,介于绿、红茶之间。色泽青褐,冲泡后可看到叶片中间呈青色,叶缘呈红色,素有“青叶镶边”美称,既有绿茶的清香和天然花香,又有红茶醇厚的滋味,不寒不热,温热适中,有润肤、润喉、生津、清除体内积热,让机体适应自然环境变化的作用。
    常见的乌龙茶名品有福建乌龙、广东乌龙、台湾乌龙,以闽北武夷岩茶、闽南安溪铁观音为著名。但乌龙茶类很多以茶树品种而分,有铁观音、奇兰、梅占、水仙、桃仁、毛蟹等。乌龙茶习惯浓饮,注重品味闻香,冲泡乌龙茶需100℃沸水,泡后片刻将茶壶里的茶水倒入茶杯里,品时香气浓郁,齿颊留香。
    ◆ 冬饮红茶
    冬天,天寒地冻,万物蛰伏,寒邪袭人,人体生理功能减退,阳气渐弱,中医认为:“时届寒冬,万物生机闭藏,人的机体生理活动处于抑制状态。养生之道,贵乎御寒保暖”,因而冬天喝茶以红茶为上品。
    红茶甘温,可养人体阳气;红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糖,生热暧腹,增强人体的抗寒能力,还可助消化,去油腻。红茶类在加工过程中经过充分发酵,使茶鞣质氧化,故又称全发酵茶。茶鲜叶经过氧化后形成红色的氧化聚合产物——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这些色素一部分溶于水,冲泡形成了红色茶汤。
    传统工夫红茶名品有湖红、宜红、宁红、闽红、台红、祁红,以安徽祁门县的祁红为著名。冲泡红茶,宜用刚煮沸的水冲泡,并加以杯盖,以免释放香味。英国人普遍有饮“午后茶”习惯,常将祁红和印度红茶拼配,再加牛奶、砂糖饮用。在我国一些地方,也有将红茶加糖、奶、芝麻饮用的习惯,这样既能生热暖腹,又可增添营养,强身健体。
身居幽彀任风摧.浮动暗香观心脾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06-29 10:27    IP属地:未知

先这样吧。。。休息下再来。。。
也算抛砖引玉吧。。。。偶这茶斋可以不只论茶。。。还可说道的,欢迎各
位TX们多多发言啊。。。最后偶可以搞个什么月度冠军。年度状元、榜眼什
么的,到时让董事长给大家发红包啊。。。
身居幽彀任风摧.浮动暗香观心脾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06-29 10:31    IP属地:未知

学习~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06-29 10:35    IP属地:未知

谈古论茶.........
胡椒斑斑来发红包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