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7-07-10 09:44 IP属地:未知
不少人对锡金王室仍充满尊敬
“锡金人乐于成为印度人吗?”相当于中国知乎的外国网站Quora上有这样一个问题。一名印度人回答说:“这取决于不同个人。”另一名生活在锡金的居民称:“锡金人作为印度人相当高兴,他们能使用印度各地的设施。”
名为Siesta Fiesta的锡金网民在Quora上说,“我认为不带偏见地看,在当今正在变化的地球村,如果继续是独立国家或王国,锡金将陷入困境,加入印度为锡金提供了稳定和发展途径”。不过,他同时认为,印度吞并锡金的确是一个阴影。“当时的许多锡金人民不知道在投什么票,他们被要求在‘民主制’和‘君主制’之间做出选择,不知道民主制等同于印度联邦。至今仍有部分锡金人对吞并感到不满。我来到印度次大陆并被当地人质疑我的种族或大声嘲笑我的印地语口音时,我也希望锡金没有被‘合并’。当一些印度人甚至不知道锡金在何处时,我们确实面临一定程度的身份认同危机,但一厢情愿的想法无法改变任何事。”
据记者了解,锡金民众平时大多不自称为印度人,只以锡金人自居,原因一方面来自抵触情绪,另一方面是锡金历史上多信奉藏传佛教,风俗习惯、语言文化皆与印度教不同。3年前去过锡金邦旅游的一名尼泊尔人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在锡金邦有很多亲切感,相比印度人,锡金人在民族上与不丹和尼泊尔更接近。“我们都是喜马拉雅山下的民族,是蒙古和雅利安人种,很多锡金人的姓名现在还和尼泊尔人的一模一样。那里50%的人说尼泊尔语”。这名尼泊尔人表示,“来自印度其他地方的人在锡金不多见”。不过,美国《外交政策》网站一篇标题为“被遗忘的王国”的文章说,近几十年来,来自尼泊尔和印度其他地方的移民不断涌入,锡金土著居民在其故土上沦为“少数群体”。
锡金人怎么看印度?上述尼泊尔人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他无法了解绝大部分锡金人的想法,但从他的观察看,确实有一部分人在内心不太认同印度,“因为当时印度吞并锡金采取了不少强力手段,直到现在,不少在尼泊尔生活的锡金人和我聊过他们的危机感,以及对当年锡金领导人向印度妥协的不满”。
但中国南亚学会常务理事钱峰认为,在锡金并入印度之前,英国已经对当地民众进行了严重的“渗透”,最后被印度“吞并”也只是形式上的过程,当地民众在意识里已经承认归从于印度政府的领导了。
“在与印度合并的问题上,锡金仍是一座‘分裂的房子’。”曾在1974年前往一名锡金同学家的《印度斯坦时报》撰稿人普罗马尼克刊文说,1975年,一些锡金学生支持并入印度,另一些人将32位与印度签署合并协议的政界领导人称为“叛徒”。40多年过去了,锡金人的看法依然分化。从上世纪90年代末起,许多锡金年轻人对吞并事件以及当初的锡金国王帕尔登·顿杜普·纳姆加尔知之甚少。“他是一位国王或者什么人物吗?他不住在首席部长官邸?”一位年轻的锡金记者曾这样问普罗马尼克。1999年帕万·查姆林第二次当选锡金首席部长后,他对普罗马尼克说:“人们已经选择前行,如今合并已成为历史。我们需要做的是与这个国家的其他部分融为一体。”
与此同时,锡金官员——大多来自前锡金王国政权的前官员——经常在私下里谈论印度如何“攫取”锡金。《印度斯坦时报》称,不少人至今对锡金王室充满尊敬。锡金王国末代世袭统治者帕尔登1982年在美国纽约死于癌症,王储旺楚克即位,他宣布印度对锡金的吞并非法。如今,64岁的旺楚克过着深居简出的僧人生活,更喜欢在不丹或尼泊尔的山洞中冥思。40多年过去了,反对君主制的人对他冷嘲热讽,而一些前“臣民”仍牵挂其健康状况和行踪,“‘他在哪里’‘他身体怎样’,是许多甘托克家庭关起门后谈论的话题”。
北京大学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姜景奎9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据他所知,锡金本土没有独立运动,海外有些人在呼吁,但锡金体量太小,对印政府依赖性非常大,没有能力独立。姜景奎说,“就我所接触的人而言,我觉得锡金人有一种复杂心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觉得中国人比较亲切。有的人给我一种感觉:我想投入你的怀抱,但我目前没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