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辽宁论坛 >  中日战争是谁发动的? [连载] 99楼更新

发表于 2009-11-01 14:48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北方阳光 于 09-11-01 14:37 发表
也就是说**不能管军队!这才是军国主义。
我也
山本就向陆军求援,因为陆军管着国内治安方面的军队使用,应付“突发事件”嘛。可这次陆军不管,楠濑陆相的
理由冠冕堂皇:我们这边值日表还没排出来呢,派兵归陆军省还是归参谋本部管谁也不知道。再者说了,军队是保
护国民的,不是用来Z压要求正义的国民的。真有宵小之徒混在里面的话,由警察去管吧。
这警察也不知是谁管的,一到国会议事堂前就把刀给拔出来了。S威的民众一见,如火上加油,这一来一发不可收
拾,贵族院也站出来指责山本了。山本一琢磨,没治了,只好辞职下台。

大正三年 大隈“西M子事件”是德国西M子公司为取得日本Z F舰船订单而向海军高级官员行贿的事件。
.......................................................
陆军也不赶尽杀绝,下台就下台了。后来追查西M子事件的时候,雷声大雨点小,最重的也就判了四年半,还是缓
刑。哈哈,腐败人人有,何必太认真。
其实当时陆军也不是一人没派,派了一员狠将——驻朝鲜宪兵司令明石元二郎来了。派他来干吗?那还要说吗?人家
明石元二郎在彼得堡都能鼓捣出革命来,在东京什么鼓捣不出来?没准人家明石还在嘀咕:“咳,就这么个破事,
还要我老人家亲自出手?”这就是前面“自发”二字要打上引号的原因。
从这件事以后,陆军(后来再加上海军)就真正开始无法无天、为所欲为了。用句俗话说叫做“长能耐了”。这拨长
了能耐的军人们,首先赶上的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次可是大大地拙劣表演了一番,为太平洋战争的失败埋下了
伏线。
..............................................................

   明石元二郎日本陆军大将,天才的特工王者,日俄战争期间资助发动俄国1905年G命,把俄国腹地闹的天翻地覆,

被称为一人可抵十个师团的人物。

注: 1904年他在日内瓦找到了一个笔名叫LN的秃顶小矮个子,通过观察,觉得能在俄国成功搞革命的必是此人,

当下提出日本ZF愿以资金援助L宁所领导的S会Z义运动。L宁一开始以背叛Z国的理由拒绝接受、明石于是以“你身为

鞑靼人(L宁母系是蒙古人),推翻号称民族监狱的罗曼诺夫王朝才是最大的爱国。于是L宁委托T洛茨基用这笔钱做

活动经费。进行了一系列D覆活动,1904年沙俄内政部长维亚切斯拉夫·冯·普勒韦的暗杀,1905年1月22日彼得堡

的“星期日惨案”,一日之间4600名Q愿的工人被打死打伤。6月战舰“波将金号”哗变的“六三”Z变,都可以找

到他的暗影。这些就是后世所称1917年革命的总演习的E国1905年G命。一直到后来十月G命成功后,L宁亦提及此事

,也还是说,真的感谢日本的明石大佐,在B尔什W克最困难的时候给了一笔启动资金,真是雪中送炭,真想给他一

个大大的感谢信。除此之外,还布置情报通信网、策F俄国军官、S动波罗的海三小国D立Y动、会见芬兰D立领袖,

碍兵力的运输、秘密偷渡武器给反帝俄组织、与英国ZF密切合作、引导欧洲舆论对R友好(有驻英国武官宇都宫太郎

帮忙)等,工作量及困难度均超乎想像。就这样,沙皇军队成天提防,Z压四处的革命和叛乱都来不及,哪儿还能

调兵来和日本人重新打过? 一直到1905年5月日本海大战,俄国失败后,虽还可反击在中国东北的日军,惟政局不

稳,气数已竭,到9月双方终于停战。


[ 本帖最后由 三雇茅驴 于 09-11-01 15:00 编辑 ]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至于你信不信 我反正是信了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11-01 15:05    IP属地:未知


明石元二郎(あかし もとじろう‎1864年9月1日—1919年10月26日)
简介://baike.baidu.com/view/362859.htm

明石元二郎 (1864 - 1919)日治时代第7任台湾總督 (1918年7月就任,翌年10月病逝)。
其墓現遷建在三芝鄉店子村福音山基督教墓園。

                明石元二郎 墓园还在台湾


   图为:1905年1月22日彼得堡的“流血星期日”

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参谋次长长冈外史说:“明石一人可抵陆军10个师团”。

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也说、“明石元二郎一人、其成果超越日本満州20万大军”。

[ 本帖最后由 三雇茅驴 于 09-11-01 15:14 编辑 ]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至于你信不信 我反正是信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11-01 15:36    IP属地:未知

4到西伯利亚去打劫

1914年(大正三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由德国、奥匈帝国组成的同盟国英国、俄国、法国等组成的

协约国之间,打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先后被卷入的有38个国家的15亿人。光死亡士兵数就

达900万人,因战祸而死的平民更远高于此数,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曾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骑士

精神从战场上消失了,战场成了一个单纯的杀戮的场所。”

由于日英有同盟关系,所以日本自动加入了协约国。要不然看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的表现,也还真不能肯
定他们会把宝到底押在哪边。

大战的主要战场是在欧洲,没人关心亚洲。这样日本人可算逮着了机会8月15日日本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

其交出胶州湾租界,23日日本向德国宣战,25日日本向奥匈帝国宣战,挤进战争去浑水摸鱼,在亚洲太平洋地

区大捞油水。

德国在亚太地区原来就没有多少兵力,步兵包括两个营兵力左右的青岛守备队和一个华北派遣队,海军是由两
艘装甲巡洋舰和三艘轻巡洋舰组成的一个小舰队。对全力以赴来趁火打劫的日本军队来说,不够当一碟菜的。
于是日本陆军出动了一个师团和海军的第二舰队,加上英军一个营的配合,于11月17日攻占了德国的租界青岛

海军则派了一支“南遣舰队”,早在10月14日就把赤道以北的南太平洋的德国领地照单全收。后来让日本人伤

透了心的塞班岛,就是那时候落到了日本人手里的。

大家眼睛都盯着欧洲,谁也没有注意日本人在亚太的小动作。就美国人盯着不放,美国是一直把拉美看做后院
,太平洋看做门前池塘的。日本人的小动作在美国人看来,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就到他本家大叔英国那儿去告
状。可本家大叔那儿也正吃紧,说不要吵了,全到欧洲来帮忙吧。要求日本派三个军团共15个师团的陆军去欧
洲。(海军是把南太平洋的德国岛屿打扫干净了以后就去欧洲助拳去了,去了包括8艘巡洋舰在内的18艘舰艇,
还沉了一艘驱逐舰,死了70多人呢。)

日本人不干,说兵都去了欧洲,自己的国防就空虚了;其次15个师团的运输需要200万吨船舶,现实上不可能;
再者日英确实有同盟条约,可是条约的适用范围只在印度以东,日本没有在欧洲用兵的义务。

英国佬这个恨哟。当年只是想用这只黄皮猴子在亚洲牵制一下俄国和德国,这才有条约的适用范围这一说,谁
知道今天还真要靠这黄皮猴子了。什么国防空虚,练家子全在这欧洲比武呢,你那日本国要防谁呀。

那么日本到底在想什么呢?他们确实考虑了出兵欧洲的风险,不出陆军的话,协约国要是输了,德国不会感谢

他们;协约国要是赢了,战后处理时就没了他们,现在拿在手里的胶州湾和南洋诸岛能不能保得住?可就是出

了兵的话,万一打得疲劳不堪,实力没了,别人说没你的不还是照样没你的了吗?但是,阻挠日本出兵的不仅

仅是这种日本人特有的犹豫不决,他们真正关心的是中国大陆。1915年1月18日,大隈重信内阁(当时外相是
加藤高明)向袁世凯**提出了“对华五项二十一条”,这个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内容如下: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至于你信不信 我反正是信了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11-01 15:46    IP属地:未知

“二十一条”内容如下:

第一项:德国在山东的所有权益由日本继承等共五条;

第二项:旅顺、大连的租借期延长到像满铁一样的99年,满蒙地区的事实上日本控制等7条;

第三项:汉冶萍公司的中日合资;

第四项:中国沿海及岛屿的不割让;

第五项:中国**的政治、财政、军事方面采用日本顾问,中国警察的中日合同,中国军兵器半数以上由日本供给
或者建立中日合资的兵器工厂,其他港湾铁道权利等7条。

第五项为秘密条款。

一般都认为这21条是外务省和陆军关系密切的政务局局长小池张造拟定的参与的有陆军省、参谋本部,真正幕后

策划的是当时的参谋次长田中义一少将。但是后来被判处了20年有期徒刑的甲级战犯东乡茂德有另一种说法,他说
他听当时的驻华公使日置益说,这21条是袁世凯拿到日本方面去的。但那只是一面之词,并无旁证,所以现在大家
采用的都是第一种。

这个“二十一条”,才是日本的真正用心之所在。但是后来中方有意泄漏了有第五项的存在,这一下国际舆论大哗
。英国人、俄国人还要求着日本人出兵欧洲战场,没大声张,美国人不干了,闹得最凶。日本人只好在5月7日撤回
第五项条款。

5月9日袁世凯政权在条约上签了字。这个5月9日,从此就成了中国的“国耻纪念日”。

但是美国从来没有承认过这个“二十一条”。1917年美国出兵欧洲以后,为了换取日本的出兵,日美两国签订过
一个“石井—兰辛协定”(石井菊次郎,当时的日本驻美大使,罗伯特·兰辛,当时的美国国务卿),在美国坚持
“门户开放,利益均沾”政策的前提下,承认日本在蒙古东部和满洲的“特殊利益”,得到了妥协。巴黎和会虽
然承认了日本继承德国在中国(主要是山东)的权益(这就是“五四”运动的由来),但是后来1922年美国提议召开

了一个“华盛顿会议”,愣是逼着日本在《九国条约》上签字(九国: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

、葡萄牙、日本、中国),放弃了在山东的权益。这次会议以后,形成了一个“华盛顿体制”。这个体制到1937年

“七七事变”以后才被打破。

一句题外话,华盛顿会议可以说是美国迈向超级大国的第一步。但那是后来的事,现在是日本几乎得到了他们想
得到的一切,还派不派兵去欧洲帮场子了?

去还是想去的,不去怕战后分赃时没有了份头。原来对出兵欧洲很不积极的上原勇作和田中义一,突然又对出兵
欧洲兴致勃勃了。对英国人提出了几条条件,说是满足这些条件的话,出兵4个师团到欧洲去打他老师德意志去。

都是些什么条件呢?

一、协约国一致协力,大家拿出最后资源。(大家都别藏着掖着,是骡子是马得全拉出来遛遛。)

二、协约国承认日军自由,俄罗斯军队以日军行动为基准配合。(老爷来了是当老大的,别拿老爷当壮丁使唤。)

三、协约国方面负担日军的军费和军需物资供应,第一年军费62亿日洋,运输船舶60万吨。(不给,老爷我可会

“打粮”的。)

四、中国作为日军的补给基地,西伯利亚铁道归日本军方管理。(现在老爷我捡的洋捞全归老爷我了,你们还得

加一点贴水。)

英国佬见了这四项条件,差点没气死。好你个黄皮猴子,想趁机拿人一把啊。今天就当死了张屠夫,还不吃你
这混毛猪了!缺了你这只臭鸡蛋,老子照样吃槽子糕。回头让本家侄子美国出兵,看收拾了德国以后再来收拾
你。这就是战后不久的1923年,日英同盟条约就失效了的原因。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至于你信不信 我反正是信了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11-01 15:56    IP属地:未知

日本陆军倒不是对参战很不积极,而只是对去欧洲作战很不积极。时机一到,他又积极起来了。什么时机到了?
俄国改国号了,不叫沙俄,改叫苏俄了。和德国单独签了《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一次大战,不打了。这时候出
了一件事,当时有5万捷克兵在苏俄境内,原来是帮着沙俄打奥匈人的,现在停战了嘛,他就要回家了。走西边

回不去,和托洛茨基商量了以后,布尔什维克同意他们坐西伯利亚铁道到海参崴,然后走海路回家。可这些倒

霉的捷克兵们走着走着,被德奥军队给分割包围了起来,到不了海参崴了

那时候捷克可是个重要国家,号称世界第三工业国,除了英美就是他。你看哪个国家不用斯捷潘工厂造的

“捷克式”机枪?那可绝对是尖端武器,HiTech!那些落了难的捷克大兵哥们一定得去救

去救吧,说好各出一哨人马,大家一起去。日本12000人,美国7000人,法国2200人,中国1000人,英国800人,

一共23000人。可到出发那天一看,白鬼子们傻了眼:日本兵来了72000人!比说好的多了6万,这是去干吗?再去

捡洋捞去。大家都还记得那个被西园寺公望否决了的“明治四十年日本帝国国防方针”吧,日本陆军也时时刻
刻记着呢。现在苏俄发生了革命,趁火打劫的最好机会来了,打劫就得人手多,不派那么多兵怎么办?

作决定的当然是田中义一少将,策划的是谁呢?将来的荒木贞夫陆军大将,当时还是中佐参谋,在俄国活动的日
本特务机关的机关长。此人是陆大19期毕业,就是那个“国防方针”制定的1907年。后来官拜大将,做过陆相、
文相。是被东京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终身监禁的甲级战犯。现在大家都耳熟能详的“皇军”,专利就是他的,

来不叫“皇军”而叫“国军”。

这日本陆军想打什么劫呢?出兵前大家说好了,到海参崴为止,可日本人却一直跑到了贝加尔湖东面。跑那么
远去干吗?想去弄一个像后来的“满洲国”似的傀儡政权出来。一开始想弄来实际上受苏俄控制的“远东共和

”的领导权,后来发现布尔什维克不像以前的沙皇那样好欺负,就又想捣鼓一个“沿海州共和国”。

反对布尔什维克,英美还不一定有意见,但是成立亲日政权就完全是两码事了。再者英美支持的是高尔察克,
虽然被布尔什维克称为“匪帮”,但还是沙俄正规军的上将,拿得上台面。而日本呢,不知从什么地方找出来

了一个叫谢苗诺夫的哥萨克,在英美看来,那可真是个土匪了。于是,接回来了捷克大兵们后,英美法于“凡
尔赛条约”签订、大战结束之后的1920年1月撤军,而日军则一直赖到了1922年10月,历时四年两个月,先后

轮换10个师团(当时全军总共才有21个师团),耗军费9亿日洋(日俄战争耗军费17亿日洋)。

换来了什么?从高尔察克那个傻瓜那里骗来16吨黄金。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朋友,都还记得一个名字
“高尔察克匪帮”?这位高尔察克上将当时掌握了沙俄中央银行的黄金,他拿着16吨黄金向日本关东军买军火
剩下的请日本人帮忙保管,当时的军部还没有后来那么牛,见到这么多黄金自己还不敢做主,因为这可太冒天
下之大不韪了,得和**商量。当时的藏相高桥是清一听到有这么好的事,要,国内经济情况正不好呢,就这
么着把黄金经中国东北、朝鲜半岛给运了回来。后来高尔察克失败了以后,那黄金就被日本人贪污了。苏联人
要过几次,日本人装傻,就是不给,后来苏联人也就只能忍气吞声了。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换来。只是与英美
关系的恶化和国内以荒木贞夫为代表的“皇道派”军国主义思潮的泛滥。

日本人到现在还有一种说法,战后斯大林扣留日军战俘60万人达数年之久,是在报日本陆军出兵西伯利亚的仇。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至于你信不信 我反正是信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11-01 16:08    IP属地:未知

5田中要当党魁了

失败的西伯利亚出兵,死了5000人,花了9亿多日洋军费,什么好处都没有换来。

什么好处都没有,得分对谁说,对田中义一可有好处,这位被大家都看好要当元帅的大将,突然说他要转预备
役了。日本的元帅不是军衔,而是一荣誉称号,进了“元帅府”议事,那就是元帅。像日俄战争的英雄东乡平
八郎,你可以叫“东乡平八郎元帅”,但要是写出来的话,就必须是“元帅东乡平八郎海军大将”。怎么样,
是不是有点别扭?所以总觉得好像用一个大清朝的称呼更合适:“元帅府行走”。大将65岁就得退休,元帅则
是终身制的,当了“元帅府行走”就可以终身在军中保持巨大的影响力。

既然这个“元帅府行走”这么好,为什么田中义一还要放弃呢?说起来,这还是田中义一的一种“献身精神”

呢。他要牺牲自己的元帅称号,来为军人换取更大的空间。他脱了军服准备去干吗?去政界混。去政界混的意
思并不是仅仅想当总理,就田中义一当时的地位(原敬内阁和第二次山本权兵卫内阁的两任陆军大臣),这个总
理迟早是他的。那他还想干吗?想当政D党K。很简单,当时已经是Z党Y会制了,而那些个政客们时不时要
叽叽歪歪一下,什么都要插嘴。当年老子打江山时他们在哪里?田中想想气就不打一处来,干脆去当他们的老
大去。就这样,1925年田中退出现役,去立宪政友会当老大去了

这个“立宪政友会”也不是小帮会,那是伊藤博文“亲手缔造”的政党,怎么说说就给他田中当上老大呢?田
中没空着手去,带了300万日洋的见面礼。这300万日洋在当时是个什么概念?这么说您就知道了,到1945年时
,日本陆军大将的月薪才是500日洋,300万是一个陆军大将500年的工资。有这么多钱,甭说来当老大了,来
当老大的爹都行。

且慢,他田中大将怎么能有500年的工资来送礼呢?他们家是财主?不是,他爹只是给藩主抬轿子(日语叫“驾笼

”)的轿夫,苦出身。就算他爹是武士的话,也没钱。日本的武士阶层虽然是统治阶级,但在经济上是很贫穷

的。社会的财富主要集中在“士农工商”的最下层商人手里,武士过不了日子了,就去问商人借钱。有时候看
看日本的武士们也够呆的,怎么就想不出“增税”出来?什么“遣唐使”、“遣隋使”的派了那么多,真正的

精髓还是没学到啊。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至于你信不信 我反正是信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11-01 16:14    IP属地:未知

那么田中的钱是从哪儿来的呢?黑来的。甲午战争中日本陆军机密费花掉369万日洋,日俄战争花去320万(里面

明石元二郎一个人就用掉了快一半去搞革命),而这次的西伯利亚出兵,陆军居然用掉机密费2400万日洋!其中寺
内正毅内阁用掉340万,剩下的2000多万全是原敬内阁用掉的,原敬内阁的陆相就是田中义一。现在知道他的钱是
从哪儿来的了吧,莫说300万,就是政友会狮子大开口,再多讹田中大将一点,也没问题。

俗话说“财不漏白”,这位退役大将如此大手大脚,就不怕别人戳脊梁骨?

不但有人戳脊梁骨,还有人公开站出来和田中叫板。谁?一个很有趣的人物,著名的反军派政治家中野正刚。这位
的性格和名字一样,又野又刚,在众议院全会上就把陆军机密费问题和田中义一给政友会的“彩礼”给捆在一起
提出来了。这一下舆论大哗,第二天(1926年3月5日)东京各报的头条都是这条丑闻。

这下田中要倒霉了吧?没有。50年后的田中(角荣)是一见了报就倒了霉,但这位田中(义一)运气好,谁让他早生那
么多年呢?当时的陆相宇垣一成(后出任过首相,以“宇垣裁军”而出名)挺身而出,捍卫“陆军的威信”。宇垣在
3月6日的预算总会答辩时指天拍胸,“陆军军纪严明,机密费的会计手续是有点小问题,但是说有人贪污则是荒

唐无稽”。接下来政友会又在3月11日提出国会决议说:“中野正刚议员在神圣的议院用荒唐的言词挑动国民,

紊乱军纪,废颓士气。实为模仿苏俄G产Y义者,企图离间军队和国民的非行,应该深刻反省。”

就这样,政党和陆军的沆瀣一气,把日本拖进了堕落的深渊。从此以后,批判军部就是“破坏军队的威信”,
是“企图破坏国体的G产主Y者和乱臣贼子”。

          田中义一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至于你信不信 我反正是信了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11-01 16:21    IP属地:未知

6宇垣裁军

一次大战结束时,日本陆军的常备师团总数已经扩展到了21个,海军也在进行“八八舰队”计划,这已经超出了

日本这个事实上的小国所能负担的界限了。比如说“八八舰队”如果建成,光每年的维持费用就是6亿日洋,而当

时日本**的财政支出每年只有15亿日洋!加上一战以后的和平思潮,维持这么庞大的军事机器,确实有点荒唐。

再加上1920年代空前的经济危机席卷了世界,日本也进入了所谓“昭和恐慌”。东北部各县饿死不少人,卖儿卖
女随处可见。这时候日本只能走“裁军”这一条路了。1925年加藤高明内阁时,陆相宇垣一成进行了所谓“宇垣
裁军”。其主要内容是裁减1/5的陆军军力,也就是4个师团,关闭5所陆军医院、两所陆军幼年学校。

宇垣裁军的主要思想是“以质量换数量”,并不是为国家预算省钱。节省下来的经费扩充了一个坦克联队(团)、
一个高炮联队、两个航空联队和一个台湾山炮联队;开设了陆军汽车学校、通信学校,为陆军部队配备了飞机、
坦克、轻机枪、汽车牵引炮和野战重炮。

但宇垣裁军遭到了强烈的抵抗。

首先,裁下来的4个师团的军官们没处安置,后来就把他们弄到学校里去当军训教官。您说有哪个老师或学生会
喜欢一个军官在学校里成天溜达的?于是纠纷不断,整个社会上就形成了一种“军人是吃闲饭的”看法。

军人受得了这个吗?这不刚刚打完仗,前几天大家还在喊万岁,怎么爬起炕来就不认人啦?到哪儿都看白眼,嫌哥
儿们吃闲饭?哥儿们自己去找饭吃!总比在这儿当孩子王强。

不是用裁军的钱给了军人们好武器吗?嘿,人家不稀罕这个。日本陆军们不太欢迎坦克之类的新式武器,除了迷

信精神万能之外,日本陆军的组织构造也是一个原因。

日本陆军最强的组织是联队(团),因为除了近卫师团外,其余师团的联队都是所谓“乡土联队”,在联队里谁
都得老老实实夹着尾巴做人,要不然放个屁就臭回家里去了。联队长(团长)可是当地一大土豪劣绅,就是在太
平洋战争最后的日子,你要是认识联队长,照样“召集书”不会寄到你家来。怎么样,够邪门吧?

联队长们可不喜欢坦克。他们喜欢什么?喜欢马。坦克对他们来说无利可图造坦克是工厂的事,订购坦克是参

谋本部的事,坦克的燃料也是统一供应的——没有猫腻。而马呢?马的饲料可是一笔大买卖,在哪儿买,买多

少,里面猫腻大了去了。当上了战车联队长是没有办法,普通联队长对坦克一般是敬而远之的。日本海军是上

层腐败(订购军舰的“西吗子事件”就是一个例子),而日本陆军则是从中层开始就腐败了。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至于你信不信 我反正是信了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11-01 16:28    IP属地:未知

说起日本军队的保守,人们很喜欢举的一个例子就是日本军队的军刀。其实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在各国军队
里军刀就已经是礼仪用具,但日本军就是死抱着不放,在二次大战时还是作为一种制式兵器是个官就得挎把刀

,沉甸甸地吊在腰上,行动不便不说,倒霉的还造成事故。日本刀是锻造而成,磁力很强,带着那军刀坐飞机对
罗盘有很大影响。当时美军已经有了雷达,捕捉日军飞机时经常发现日军飞机飞的航线莫名其妙,起初以为是为
了逃避美军跟踪,到后来才知道,是上面坐的军官携带的军刀在作怪,弄得飞机偏离航线。飞行员技术棒的,还
能纠正过来,碰到那技术菜的,或者是路线不熟的,那就直接飞天照大神那儿去了,连尸首都没有。

回过头再说宇垣一成。宇垣是陆大第14期1900年毕业的,是所谓“军刀组”之一。宇垣从小就挺聪明,小学毕业

后在母校当代课老师,14岁就通过了教员资格考试,成为正式教员,16岁居然当上了小学校长。1894年的小学校

长,怎么着也比现在的半野鸡大学校长要酷得多吧,况且只有16岁。

宇垣以“军刀组”的身份从陆大毕业,确实挺一帆风顺。先后当过驻德武官、参谋本部军务局长、作战部长、陆
大校长、第10师团长、教育总监部本部长、陆相等要职。但因为两件事得罪了娘家人陆军,一次是1931年3月,
后来的甲级战犯桥本欣五郎和大川周明策划过一次政变,要推宇垣做首相。后来虽然宇垣自己制止了这次政变
但是讲不清楚到底参与到了什么程度。还有就是这次裁军,主要就是因为这事。
所以1937年广田弘毅内阁总辞职以后,宇垣受命组阁,这时娘家人出来捣乱了。石原莞尔串通陆军又闹了一次B

工,不出人当陆军大臣,于是宇垣只能灰溜溜歇菜。战后1953年,宇垣又以最高票当选为参议员,有过几次要
出任首相的风声,但就是没当上。日本人一提起宇垣一成,就会想到几十年在首相宝座边上转,但就是坐不上

的滑稽形象。

别看陆军罢过宇垣一工,宇垣在陆军中的影响力其实是巨大的。当时有个名词叫“宇垣派阀”,就是后来的所
谓“统制派”,里面都是些什么人呢?看看以后升上陆军大将的名单吧:金谷范三、南次郎、畑英太郎、

阿部信行、本庄繁、松井石根、小矶国昭、杉山元、畑俊六。里面有两个后来的首相(阿部信行、小矶国昭),
四个后来的甲级战犯(南次郎、松井石根、小矶国昭、畑俊六)。嗯?怎么没有东条英机,他不是统制派的大哥
大吗?别急,东条那时还没有混出来呢。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至于你信不信 我反正是信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11-01 16:39    IP属地:未知

7皇姑屯事件:关东军给田中挖坑
前面说到,军部从中野正刚那儿把田中义一给保下来了,可是还有另一拨军人正热火朝天地为田中义一赶着挖
坟坑呢。谁?关东军的参谋们。
田中义一顺利地坐上了总理位置,陆相是白川义则(陆大12期),他们都和张作霖有个人交情,同时认为与其自
己去统治满洲,不如想法子把张作霖变成一个傀儡更好,所以虽然张作霖在山东失败,还是支持张作霖继续统
治满洲。而当时关东军司令官村冈长太郎(陆大16期军刀组)、参谋长斋藤恒(陆大19期)、高级参谋河本大作
则把张作霖看做最大障碍,认为只要除掉这条老狐狸就万事大吉,那个号称少帅的张学良只是一个爱抽鸦片的
小少爷,哪有心思管正事。
参谋本部作战部长荒木贞夫也支持关东军,以对抗陆军省和内阁
于是在1928年6月4日凌晨,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安国军大元帅张作霖的专列被炸飞,张作霖不
治身死。当时关东军方面放出的流言是中国南方B伐军便衣队所为。
但事情很快就清楚了,“皇姑屯事件”的具体主谋是关东军高级参谋河本大作大佐。河本是“二叶会”的积极
成员,他就没有想过对“二叶会”的狐群狗党们隐瞒这件事。再者河本也知道这毕竟是和Z F在打擂台,会不
会被认真追究他也没底,要争取有人为他说话。所以事情发生以后,荒木贞夫和“二叶会”的成员们都知道了
事情的真相。
田中义一当然也知道了,怎么说人家也是首相,何况陆军还是他娘家呢。
所以在昭和天皇问起这件事的时候,田中义一就一五一十全跟天皇说了,挺得意地向天皇保证,一定严肃处理
这种无组织无纪律的行为,把那河本送上军事法庭。但是一转身,发现那保证兑不了现了。
田中一回来,政友会的中野正刚就在国会以此事攻击Z F参与谋杀他国大元帅。田中刚刚想说明Z F与此无关,
陆军参谋总长宇垣一成就跳了出来,说没那事,那是诬蔑陆军,往陆军的脸上抹黑。田中这才知道他管不了这
事了:河本的后台是关东军,不,是全体大日本帝国陆军
这下田中抓了瞎。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至于你信不信 我反正是信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