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途安论坛 >  长篇纪实【人生如梦 • 我与汽车四十年】(第二版)更新中..

发表于 2020-06-11 16:11    IP属地:未知

引用 已然如此 于 2020-6-11 14:15 发表的回复
航空知识、舰船知识也是那时的最爱,小伙伴来了全拿出来,如数家珍的讲,可是人家不感兴趣,惊奇的我。。。
条理性、规划性是与生俱来的,很难培养,有些人很聪明,但这方面一塌糊涂,终不成大事。
说的对呀
你喜欢的并不是别人喜欢的
不过我们应该是同路人

老朽的博客 //blog.sina.com.cn/tony66tang

在帝都断断续续地混了33年;
在魔都哩哩啦啦地混了24年。
直至帝都魔都都混不下去了;
就只能溜到海南提前养老了。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0-06-11 16:12    IP属地:未知

引用 andyhu1001 于 2020-6-11 15:19 发表的回复
老弟和糖粉们大家下午好
马上更新了

老朽的博客 //blog.sina.com.cn/tony66tang

在帝都断断续续地混了33年;
在魔都哩哩啦啦地混了24年。
直至帝都魔都都混不下去了;
就只能溜到海南提前养老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0-06-11 16:12    IP属地:未知

爱卡币+5
共获得爱卡币
11/
机翼上面是弧形的,在加工机翼轮廓的时候我在想,这个弧形的大小应该怎么分配呢,如果要是随意制作的话,好像很难做到两个机翼的相互对称。当我把主机翼轮廓加工完毕之后,我再次拿起图纸开始寻找,看看图纸中是否有我需要的答案。
        
我的眼睛在立体图上看了好久,上面虽然画的很清楚,但似乎并不具备可操作性。我不得不把目光放在了周边的小图,试图从中找到答案。也许是看小图看烦了,我盯着小图看了没多久就失去了兴趣,随后放下图纸,把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的轮廓也加工完毕了。
今天刚上手就干了这么多活儿,那么只能停手明天再说。晚上睡觉之前我再次看了图纸,仍然没有找到答案,但我还是认为那些小图肯定有它们的作用,只是我没有看懂而已。第二天上午我不得不再次面对正在加工中的米格15模型。其实除了机翼之外,机身的弧度也是个问题,所以在无奈之下我不得不再次拿起图纸,我感觉如果不把那些小图看懂,那么我手中的几块木头,即使也能勉强拼成一架飞机,但也一定很难看。
想来想去,还是按照以往的经验来解决问题吧,先挑小图中的大图来分析。我盯着一张稍大的图看,看着看着突然豁然开朗,图中阴影部分好像就是机身的横截面,外面的一圈实线应该就是机身横截面的最大轮廓线。所以在这些小图中有五六个机身横截面的图样。那么我只要在机身相应的位置,按照图中的要求把横截面的轮廓加工出来就行了,而且下面这几张小图都用了一条实线指引,用于指示该图应该出现的位置。
机身形状的问题解决了,我兴奋极了。我接着看其他的小图,居然也立刻水到渠成,因为这些小图,是用于指示水平尾翼与垂直尾翼横截面的。没想到憋了这么久的问题,居然在一瞬间便解决了。我看着手里的图纸,上上下下看了好几遍,在确认全部看懂了之后还是不舍得放下,因为看着图纸我心里就高兴,因为居然会看图了。也许是因为太高兴了,今天什么都不想干了,干脆放假一天。
季老师仅仅给我们上了一节机械识图课,技校就出事了。所以我们的知识范围,也仅限于三视图的基本概念,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这张实体飞机的模型图,居然与机械图也有着紧密的联系。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叶,是电子管电路向晶体管电路快速过渡的年代。随着无线电杂志对我的日益熏陶,随着外插式与超外插式小型半导体收音机的日益普及。我也陆续开始在无线电杂志中所指引的厂家,开始购买一些半导体套件,在家里进行组装。
记得装过一台五管超外差式收音机,装好之后居然没有任何声音,我立马晕菜了,几乎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查找故障所在。辛亏楼上街坊是个老牌无线电爱好者,那天晚上我捧着电路板找他帮忙,他笑眯眯地说:“先放在这儿吧。”没想到他第二天便告诉我说:“好了啊。”我居然不敢相信我的耳朵。他随后告诉我说,是输出变压器断路。他把输出变压器拆下来,找到那个断点重新焊接后又把线圈绕上了,随后收音机就响了,就这么简单。
那个年代流行的半导体功放,基本上以推挽电路为主,所以其前级输入与末端输出,都需要用变压器来配合。我看着比拇指指甲盖大不了多少的输出变压器,里面的漆包线比头发丝都细啊。我承认我遇到坎坷的时候,仍然缺乏耐心,那个时候我也有万用表,那么当时我怎么没有测量,就把输入变压器和输出变压器都装上了呢?看样子差距不是一点点啊!
在技校随后的几个假期中,我不停地做着各种手工。其中按照无线电杂志的指引,把当时仅仅有些基础概念的简易电子琴电路,改成了具有鼓、板、釵音效的四二、四三与四四拍节奏的电子琴电路,并把它挂在墙上看了半年。我记得又是一个暑假来临的时候,我去北京手风琴厂,软磨硬泡地买了一套手风琴键盘,居然把这套我自己拼起来的电路图,用白色的油漆在单面敷铜板上画了电路图,用三氯化铁腐蚀了电路板,把电子琴做起来了。
完工的那天我调好音高,并在阳台弹了一会儿。发现因为碳膜电阻的阻值,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差异,而造成频率的漂移。所以仅仅玩儿了一会儿就没兴趣了,但是鼓板釵电路与节拍电路的合并还是非常成功的,而且快慢也能调节。最可惜的是,我当年制作的许多东西,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被老尖们扔了,当时我还小,当然是不敢怒不敢言。
有一年夏天我买了负离子发生器的套件。这个套件的升压原理,是用11个无极电容来实现的。我趁着在三厂实习的机会,干私活做了有六十个放电针的极板,放电针用60个不锈钢大头针替代。谁知在第一次通电试机的时候,我不小心碰到了放电板。那个猛烈的电击感受我至今难以忘却。我的胳膊在碰到电极的一瞬间,毫无意识地猛然向后甩去,当我醒来的时候我居然不知我是谁?我在哪里?
估计至少有两三秒钟以上我是失去任何意识的,全部意识的回归过程大约有三五分钟。辛亏我当时没倒下,否则后果不堪设想。220伏特的电压经过11倍无极电容增压,我大约在2500伏特左右。辛亏是小功率的升压电路,否则我就不可能写四十年回忆录了。
这个作品也许是最成功的了。完工之后我把它放在老尖的卧室。负离子发生器释放出来的清新味道充满了房间,大概他们用了三年多也不知去向了。
在随后的寒暑假里,我还花了74块钱买了套件做过对讲机。说明书上说通话距离可达1000米以上,但是我组装好之后经过测试,大概才有四五十米。大概三天后我就托人放到菜市口信托商店卖了45块钱。
总之,通过技校的几个寒暑假,使我的动手能力与思考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其中航空知识与无线电杂志,也从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 本帖最后由 我与汽车四十年 于 2020-6-12 15:50 编辑 ]
老朽的博客 //blog.sina.com.cn/tony66tang

在帝都断断续续地混了33年;
在魔都哩哩啦啦地混了24年。
直至帝都魔都都混不下去了;
就只能溜到海南提前养老了。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0-06-11 21:48    IP属地:未知

引用 汉子你火火 于 2020-6-11 17:17 发表的回复
历害历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把唐老师放沈伊霍,估计你能上天
那个年代的我
脑子里没有高低贵贱的意识
估计他们把我分去街道清洁队
我也能干的不亦乐乎

老朽的博客 //blog.sina.com.cn/tony66tang

在帝都断断续续地混了33年;
在魔都哩哩啦啦地混了24年。
直至帝都魔都都混不下去了;
就只能溜到海南提前养老了。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0-06-11 21:49    IP属地:未知

引用 catvvv 于 2020-6-11 21:29 发表的回复

唐老您好!
终于找到队伍了!!!!
继续追剧~~~~
=============
虽是70后
但在八、九十年代我也订过航空知识、兵器知识等杂志
满满都是回忆啊
..........
哎哟真的差点儿把花猫老弟丢了呢
这么算起来老弟也快五张喽

老朽的博客 //blog.sina.com.cn/tony66tang

在帝都断断续续地混了33年;
在魔都哩哩啦啦地混了24年。
直至帝都魔都都混不下去了;
就只能溜到海南提前养老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0-06-12 15:13    IP属地:未知

引用 julius_woo 于 2020-6-12 11:14 发表的回复
写得真棒!各个历史的瞬间跃然纸上,没有确实的经历是写不出这么翔实的文字的
共同的经历
共同的感受
谢谢老弟的精彩评价!

老朽的博客 //blog.sina.com.cn/tony66tang

在帝都断断续续地混了33年;
在魔都哩哩啦啦地混了24年。
直至帝都魔都都混不下去了;
就只能溜到海南提前养老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0-06-12 15:14    IP属地:未知

引用 catvvv 于 2020-6-12 11:50 发表的回复

时光如白驹过隙
再有两三年就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了
很多时候还浑然不觉
比如单位里打篮球还和那帮喊叔的毛孩子去怼
打乒乓球不想回家
遇见无赖,路见不平时总想动手
..........
媳妇总奚落我
整个是长不大的老顽童啊
这样最好
心态不老人不老

老朽的博客 //blog.sina.com.cn/tony66tang

在帝都断断续续地混了33年;
在魔都哩哩啦啦地混了24年。
直至帝都魔都都混不下去了;
就只能溜到海南提前养老了。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0-06-12 15:14    IP属地:未知

爱卡币+7
共获得爱卡币
12/
开学那天,继续到樱桃园去坐大篷车。我们刚在各自座位上坐稳,便得到通知说学农生活开始了,让我们回家整理行装,两天之后带好被褥等日常生活用品,在樱桃园集合,由大篷车把我们送到平谷县夏各庄大队。

其他同学怎么想我不知道,反正我是没有任何想法。本想既然逃离了高中到了技校,就应该痛改前非好好学习,可事实与愿望完全相反。我不太喜欢规规矩矩的生活,当然最讨厌的还是考试。学农便可以不考试了,对我而言应该是件好事,

我已经记不清进入夏各庄那天的场景了。一班二班的学生都被安排在老乡家住宿,基本上是四五个,或者五六个学生住在一起。进了堂屋之后,左右两间厢房老乡住一间,我们住一间,也有与老乡住在一起的。

我和郝玉萍、陈同学和一名班干部住在一起。我们的炕头还睡着一个老头,这个老头大概有六七十,虽然对我们很客气,但是从没跟我们讲过一句整话。我们在这张炕上睡了小半年,从来没见他洗过脸、洗过脚、刷过牙。所以我们怀疑他这辈子都没洗过澡,因为他睡觉从来不脱衣服,偶尔露出来的皮肤看着很吓人。所以我们三个人刚进屋见到这个老头,便一致推选让班干部挨着老头睡。

在村里的小高坡上有间空房和一个小院,那里就是我们的伙房。从三厂食堂调过来两位师傅负责给我们做饭,又选了三四位同学去帮厨,我们吃饭问题就解决了。

刚把我们安顿好,第二天一早便安排我们跟着老农下地干活。从村里走到干活的地方,差不多要走一个小时,每天往返要两个多小时。火辣辣的太阳把我的脑壳快晒爆了,我心想这个学农劳动,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啊?如果学农是这么艰苦无味,那我可真的要动点儿小脑筋了。

第二天出工,我的情绪非常不好,见什么都烦。当我们收工陆续回到老乡家不久,刘老师便过来通知说,让我们选两位同学拿着脸盆去食堂打饭。班干部和郝玉萍二话不说,便拿着技校发的两个脸盆走了。刘老师把我拉到一边说:“你以前是学校鼓号队的么?”我说:“是啊。”刘老师说:“那你吃完饭到我住的地方去一趟,我有事找你。”

其实我已经猜到了几分,如果刘老师不是那个意思,那我不就白欢喜一场了,所以我没跟任何人说。村里没几盏路灯,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土路,而且我对村子里的胡同又不熟悉,只是听说刘老师单独住在间隔我们两条胡同的地方,那条胡同里面有个单独小屋,只要进了胡同四五十米叫一声刘老师,刘老师就会出来了。

吃完晚饭天就擦黑了,我赶快出门去找刘老师。果不其然我进了胡同还没多远,就大喊刘老师,他开门出来笑眯眯地就把我拉进屋了。这间屋子特别小,只能放下一张单人床和一个写字台。写字台上还有个台灯,这在当时的农村已经算是稀罕物了。刘老师让我坐下,然后从被子里摸出一把号问我:“你能把它吹响吗?”

在初中的时候,我是学校鼓号队的主力对员,其水平数一数二。虽然半年多没吹号了,但是吹响还是没问题的。我毫不犹豫地接过号,毫不费力地就吹响了。刘老师笑着把号拿过去,仔细地看了看号嘴,鼓着腮帮子噗噗噗地吹了好几次也吹不响。他笑着说:“那你会吹起床号吗?”我说:“起床号、开饭号、集合号、熄灯号我都会。”刘老师如获至宝地说:“从明天开始你就别下地了,给我们当司号员吧。平常没事的时候去帮伙房挑水,以后伙房的用水就包给你了。”

哎哟我太激动了,以前看见号就嘴馋,这下我又能吹号了,而且还不用下地干活了。这可是件两全其美的差事!挑水这个活儿嘛,以前在三夏劳动的时候给老乡挑过。其中的要点是别把扁担压在锁骨上,扁担要稍微斜一点儿,然后稍微弯点儿腰,把扁担压在肩部的肉上就不会疼了。

刘老师说:“要不明天你先练一天,后天再开始吧。不过明天给伙房挑水你可别忘了。”我问:“明天几点挑水啊?”刘老师笑着说:“明天吃完早饭,等他们都下地了,你就可以去伙房了。”

我美滋滋地揣着号回到老乡家说:“我当司号员了。”他们几个楞了一下,郝玉萍二话不说拿着号就吹,噗噗噗吹不响。陈同学把号抓过去接着吹,居然勉强吹响了两声。老头在炕上翻过身,一脸迷惑地看着我们,班干部见状说:“别吹了,别吹了。”老头翻了个身又睡了。

第二天早上我看他们顶着烈日又下地了,便美滋滋地来到伙房。伙房院子里有个大水缸,缸上有个木头盖子。那个时期男女同学之间基本不讲话,另外帮厨的几个女同学,也不知道我不下地却来伙房干嘛?因为刘老师已经跟着学生一起下地了。

在离水缸不远的地方,我看见了一根扁担和两个铁皮水桶。水井在离伙房下坡不远的地方,大概也就一百多米吧。我掀起木头盖子看了看,剩下的水不多了,的确该去挑水了。说实话,我宁愿挑水也不愿下地。我心想,一天十五挑水总应该够了吧?

我挑着空桶下坡去打水,其实在井里打水也是需要技巧的,但幸运的是我都会。我用辘轳把摇了两桶水上来,用扁担前后钩好,把扁担在肩部找对位置一挺腰,水桶便离地了。好久好久没挑水了,腿有点儿软,还有点儿左右摇晃。

我稳住水桶,试着走了几步,便找回了一点儿感觉。肩膀有点儿涨、腿还是有点儿软。努努力,平地算是走过来了,但眼前一条二十多米长的上坡,我心里还真有点儿犯怵。我见四下无人,便放下扁担歇了歇,随后再次上肩。这次我只能一口气走完这个上坡,如果在中途停下来的话,连水桶都没地方放。

上坡之后左转就进院子了,进了院子再走七八步就是水缸。当我在水缸边放下扁担的一霎那,我眼睛都黑了。

一片漆黑在我眼前一扫而过,我努力地使自己不要倒下。也许是做午饭的时间还没到,厨师与几个帮厨的同学都在屋子里聊天,幸好她们谁都没有看见我如此狼狈的样子。
[ 本帖最后由 我与汽车四十年 于 2020-6-12 15:47 编辑 ]
老朽的博客 //blog.sina.com.cn/tony66tang

在帝都断断续续地混了33年;
在魔都哩哩啦啦地混了24年。
直至帝都魔都都混不下去了;
就只能溜到海南提前养老了。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0-06-13 15:26    IP属地:未知

引用 pocabell 于 2020-6-12 21:44 发表的回复
终于追过来了!
这些陈年旧事勾起了我们无限回忆。
原来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的食堂价位没什么变化,19路车也还是从动物园开到右安门。
现在看来,那个年代的生活真是很悠闲。
八十年代,在景山公园北边的市少年宫有航模卖,那时只是趴在玻璃上看看,没有钱买。
记忆中,小时候最早的模型是一个电动机的模型,在商场就可以买到,只要一毛多钱,但是是从最基础的转子,漆包线,电刷,一点点自己做出来。
看唐老师的帖子,最...
右安门还有五路汽车,是朝北海方向开的。我经常坐五路去北长街。还有10路是去北京站的。这都是满满的幸福回忆啊。可惜再也回不来了。
老朽的博客 //blog.sina.com.cn/tony66tang

在帝都断断续续地混了33年;
在魔都哩哩啦啦地混了24年。
直至帝都魔都都混不下去了;
就只能溜到海南提前养老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0-06-13 15:28    IP属地:未知

引用 pocabell 于 2020-6-12 21:47 发表的回复
八十年代,基本是三分红果,五分巧克力和奶油,一毛的雪糕。
七十年代在农村,倒是真有二分的用糖精水做的冰棍。
现在看用糖精有多不好,当年糖精可是好东西。就像的确良,比棉布吃香多了。
那个时候糖精是宝,像小药片似的,家里都藏着掖着不舍得用。因为那个时候的白糖是凭票买的。每户每月才半斤白糖。
老朽的博客 //blog.sina.com.cn/tony66tang

在帝都断断续续地混了33年;
在魔都哩哩啦啦地混了24年。
直至帝都魔都都混不下去了;
就只能溜到海南提前养老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