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爱卡自助游 >  进藏公路最后一块拼图 —— 雪域高原单人单车万里自由穿越!

发表于 2019-12-26 13:55    IP属地:未知

爱卡币+20
共获得爱卡币
越往上走,风刮得越大,好像神圣的地方有风神特别守护,让一般人不能靠近。不过,我们的心是虔诚的,为了一睹神山的容颜,我们把仅剩的力气都用上了,连爬带拉地翻过一个个山岗......终于,冈仁波齐雄伟的身姿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继续向前走,我们离神山越来越近,冈仁波齐的身躯越发显得高大伟岸。当你凝望着神山的时候,不得不为他的气势所震撼,由山顶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和横向岩层神奇地构成了“卍”的标志,意为佛法永存,那时候,你真得以为他就是神,有着摄人心魄的神力,我们在他面前显得如此渺小......身边的山坡上堆了很多嘛尼堆,这里可能是最靠近冈仁波齐主峰的地方,能在这么近的距离敬拜神山,或许人们期望获得神山更多的护佑。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12-29 15:53    IP属地:未知

虽然山上的风很大,我们还是试图进一步靠近这座神灵之山。当我们爬到我们所能爬到的极限时,冈仁波齐的南峰在眼前一览无遗。这里已经过了雪线,寒冷的山谷中寸草不生,只有暗红色的山岩,仿佛来到另一个星球。我们看到冈仁波齐峰不同岩性的地层一层层平铺叠聚,这是当年造山运动所留下的痕迹,被强烈抬升的地壳板块山体,在冰雪、暴雨等风化侵蚀和冲刷下,形成了一系列台阶状的金字塔形、锥状形、方山形、台桌状形等地貌造型,当中的冈仁波齐主峰呈规则的金字塔状,与周边众星拱月般的山峰形态迥然不同,这也是为什么冈仁波齐被尊为神山之王的原因。虽然冈仁波齐的南峰冰雪终年不化,但这里没有被冰川覆盖,地质形态能够清晰地呈现出来。只可惜,我们登山的时候,不断有厚重的云团围绕着山峰,不能完全展现神山的威姿。不过,云雾弥漫的肃杀气氛倒是让神山更加充满了神秘感。
回头遥望对面海拔更高的纳木那尼峰,那些延绵不绝的喜马拉雅山峰好像也成了对神山顶礼膜拜的信徒。圣湖玛旁雍错和鬼湖拉昂错分列左右,依然成了神山的护城河。山脚下的塔钦镇被山坡遮挡,已经小得像微缩景观......这俯瞰大地、舍我其谁的气势仿佛让我们也感染了几分君临天下的情怀。
正当我们领略这难得的奇峰异景的时候,云团突然向下挥洒冰冷的细雨,阵阵寒风也让我们站立不稳,眼看天色变暗,只得慢慢往山下撤。然而,刚走到半山腰,云团突然散开,金色的夕阳铺撒在雄伟的山峰上,变换出完全不同的面貌。我们顿时懊恼,蛮好刚才在山上再坚持一些时间,太阳出来的感觉真是新旧社会两重天,阳光映照下的神山景色显得愈发气象万千。不过,再上去肯定折腾不动了,刚好半山腰有个绿草如茵的河谷,就在这里跟神山合张影吧。
阿颢玩得更加嗨,一把油门驾着KTM从路基上飞了下来!,好吧,让神山见证一下咱们兄弟的速度与激情。
阿颢兄弟离职以后,鼓起勇气自己创业,发挥自己熟悉和擅长的本领,打算在国内推出自己设计制造的摩托车软质挎包(国内类似产品很少,国外产品又特别昂贵),这次西藏巡游,也是来严酷的户外亲自实地检验产品质量......打心底为兄弟高兴,人生苦短,能有机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最幸福的,不管事业是否成功,能为自己活一回,也算没有虚度一生。别的忙暂且帮不上,先帮兄弟打个软广,各位朋友如果是摩托车骑友,可以考虑阿颢的这款摩托车户外软质挎包。
下山的时候,乌云完全散去,金色的夕阳洒满大地,希望神山圣湖保佑我们一路顺利前行。
回镇子的路上,遇到不少转山回来的游客与藏民,还有一些欧美来的游客,不过很少见到印度人。或许,最近边境摩擦事件之后,对来自印度的朝拜者也限制了入境数量。
回到镇上已经八点多钟了,不知道是因为爬山能量消耗太多,还是身体慢慢恢复胃口大开,晚餐不想随便对付,跟阿颢特地找了一家重庆火锅打打牙祭。不过,在这个阿里高原的偏僻小镇吃火锅真是奢侈啊,价格不便宜,也难怪,这里的食材都要从外面运进来,物以稀为贵。另外,凑巧的是在火锅店又遇上出来觅食的央宗,估计跟着喇嘛吃了几天,肚子里没啥油水了。酒足饭饱之后,回酒店歇息。今天的行程非常紧凑,基本把神山圣湖都转了,计划一点没耽误。另一个奇怪的事情就是,本来一直头疼咳嗽胸闷,转了圣湖,爬了神山,回来后基本没啥症状了,这块地方真是仙界灵境,难怪那么多人不辞辛苦来此朝拜,唵、嘛、呢、叭、咪、吽......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0-01-08 21:01    IP属地:未知

第二天,到了我跟阿颢分别的时候,他直接返程回拉萨,而我继续我的新藏之旅,今天的目的地是札达的土林和古格王朝遗址。
现在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得很好,马路边就能看到成群的藏野驴。藏野驴虽然非常警觉,但见到人并不慌乱,在头驴的带领下在草原上悠闲地寻觅食物,欢跳嬉戏。
从索堆村离开新藏线拐进去札达的县道,这里开始一路上坡,穿行在喜马拉雅山脚的高原台地中。虽然县道已经都是油路,不过由于风化严重,局部路段还是尘土飞扬。
可能这边的山地富含铜、铁等很多矿物质,沿途的山坡呈现出红、黄、褐等各种颜色,偶尔有块不大的水塘,犹如绿松石一般点缀其间,这样的配色让我联想起藏族妇女的头饰,藏式风尚的搭配跟自然界和谐辉映。
当我翻过阿依拉山达坂以后,看到路边出现很多玛尼堆,再眺望远处的山坡,褶皱的土林延绵不绝。
这里原本是是一个巨大的湖泊,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把湖床抬了起来,湖底沉积的地层长期受流水切割,并逐渐风化剥蚀形成特殊的地貌。每一个地层好像一条年轮,每一个褶皱就好像一条皱纹,向人们宣示着年代的久远。
湖底岩层经过长久的水流冲刷和风化,被大自然鬼斧神工地雕刻出千奇百怪的形状。有些土林乍一看好像人工建造的城堡和碉楼,很难相信这是自然所为。当我经过这些远古遗迹的时候,好像游走在古埃及的王城之中。
开着车穿越在土林城堡的山谷里,那些形态多样的山壁,好像古埃及巨大的法老雕塑,远远地注视着你,那些石像昂然矗立,呼之欲出......
忽然,远处一片白云飘来,仿佛天上的仙女亲吻着大地上躺着的王子......西藏的风景有时候就是这样神奇,不经意间带给你超越日常的景象,宛若置身于仙境中,梦游一个奇幻无比的世界。
穿过奇幻的土林,前面出现一条宽阔的河谷,那就是象泉河。别看象泉河貌不惊人,却是一条国际河流。它发源于神山冈仁波齐峰的西坡,横穿札达县以后,流入印度,成为印度苏特里日河的源头,然后继续延伸到巴基斯坦境内,在卡拉奇附近汇入印度洋。
说起象泉河,不得不再次提到神山冈仁波齐在这片亚洲大陆的地位。冈仁波齐是几个水系的分水岭:西北方是印度河上游的狮泉河,西南方是象泉河,南方的孔雀河是恒河的源头之一,东方是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的上游马泉河水系。可见,印度次大陆的很多水系源头都在冈仁波齐周围的区域,因此,印度次大陆产生的宗教及受其影响的宗教,就把冈仁波齐看做百川之源和世界中心。
离札达县城一百公里左右的象泉河上游河畔还有一处古象雄都城遗址——穹窿银城,它是内象雄的中心,也是西藏历史和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我这次的行程当中,已经拜访过外象雄中心——丁青孜珠山,中象雄中心——尼玛当惹雍错穹窿山,不过由于时间有限,这次没能前去内象雄中心实地参观,有点小遗憾。
札达县城就坐落在象泉河畔的岸边高地上,因为没有打算在札达县城住宿,所以直接穿城而过。
这次来札达,除了土林之外,就是参观种草已久的古格王朝遗址。几乎每一个到阿里的游客都会来参观这个悲剧王朝的遗址。我特地下午时分赶到离开札达县城15公里外的古格王朝遗址,一方面从冈仁波齐出发,路上可以有充足的时间赶路和欣赏土林风光;另一方面,下午晚些时候到,可以利用斜下的夕阳拍摄更为精彩的照片。当然,如果有耐心和毅力,还可以拍摄古城落日美景,不过,你务必要赶在晚上9点遗址关门之前下山出来,或者等工作人员离开后使用无人机(这里貌似禁止使用无人机)。
现在古格王朝遗址必须要换乘景点的电瓶车上山,自驾车必须停在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其实,如果不赶时间的话,可以从一条小路走上山,还能有机会免门票,嘘......我因为想看遗址内的壁画,担心过了开放时间,还是买了联票上山。从游客接待中心开到山上的遗址大概2、3公里的样子,呵呵,又多了一条创收的内容。
从游客下车的地方走上去还有两百米的土路,当我迈着沉重的步伐跨入遗址城堡山门的时候,被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叫住,“想听导游讲解吗?我们拼个团”。原来那个男人好像是武汉什么大学的老师,带着几个学生过来参观。现在遗址内几个殿堂平时都是锁着的,要进入参观,必须要付给工作人员讲解费才能开门。武汉老师正在征集拼团的人,这样可以分担费用,正巧被我撞上了......你找对人了,我正要参观那些壁画,不讲解我还真不太了解里面的道道。
古格王国遗址并不都是印象中的残垣破壁,至今仍然完好保留了几座当时的建筑,其中包括:山顶上突兀而出的坛城殿、山坡台上两相辉映的红庙和白庙、高低错落的大威德殿和度母殿、山坡西北侧高耸的佛塔,这些风韵犹存的建筑古迹在荒芜的城堡遗址中显得格外醒目。而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这些殿堂内部大多保留了几百年前的壁画,让我们能够一睹先人创作的艺术,同时领略其中包含的宗教、历史与文化内容。另外,很多人去了古格王朝遗址没有找到干尸洞,其实干尸洞不在遗址城堡里面,而是在城堡山脚下河谷边的山壁上。
走进古格王朝遗址的山门,台阶之上第一个佛殿就是度母殿。度母殿是红色的藏式建筑,规模较小,门廊的墙壁上装饰着精美的壁画。工作人员带领我们进入之后,只见昏暗的殿内折射出金色的线条,原来墙壁上的度母像用金粉装饰,色彩艳丽,熠熠生辉。据说这些颜料都是当时的画匠采用当地的矿物质制作而成,历经几百年仍不褪色,而后来修复部分采用的颜料却更早地淡去了色彩,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创造力。由于工作人员叮嘱不要拍照,没有留下纪念,不过从门廊壁画的色彩可以看出这些壁画的美丽。
从度母殿出来,转去旁边第二所殿堂是“白殿”。白殿又叫“拉康咖布”,因为墙面涂成白色,被称为“白殿”,它是古格王城建筑当中比较早的一座建筑,除了壁画以外,里面还有非常多的泥塑作品。无论是壁画还是泥塑作品,都可以堪称艺术史上的杰作。
白殿的建筑非常有特色,殿里有36根榫卯结构的柱子来支撑殿顶,每根柱子顶端有镀金的佛像,站在门口能同时看到36根柱子,但每根柱子都不遮挡其它柱子。大殿的最里端原来供奉着佛主的坐像,其头顶上方开有一处天窗,室外的光线透过天窗映射到佛主身上,仿佛菩萨显灵,在黑暗的大殿中更加凸显出佛主的光芒。可惜的是,原来那尊塑像后来动乱时被破坏了。因为室内不能拍照,我站在门外匆忙记录了一下当时的场景。白殿平时也是大门紧锁,只有工作人员带领才能参观。
白殿壁画在遗址中历史最悠久,其风格凸显了当时供养人对于在视觉呈现上与旧古格王国之藏西风格绘画建立起联系的期待。这里所绘的人物特征,背景装饰皆采用了鲜明的早期藏西风格元素以强调与旧古格王国的连结,色彩的使用也限制在以红色与蓝色为主。
壁画中各人物描绘采用了显著的藏西风格特征,诸如细长的双眼,与鼻翼同宽并带有朱红色点缀的小嘴,修长呈现V字的躯干与流畅的肌肉线条,肚脐部位十字型的肌肉纹路等。而菩萨周围的供养天神绘像的神态或许最能表现出白殿绘画与其源流喀什米尔美学的关联。其中的女性神祇身段婀娜生动,双乳浑圆,腰部纤细而四肢修长,呈现出富有韵律感的曲线。因为古格王朝地处西藏和中亚的节点,其画风也受到中亚甚至希腊艺术的影响。
从白殿出来再往上走就是规模相似的另一座重要的佛教殿堂——红殿。红殿又叫“拉康布玛”,布玛就是红色的意思,因为它的外墙是红色的,所以我们称之为叫做“红殿”。佛殿飞檐和梁柱上饰有类似狮子、大象、马、孔雀等动物形象,这些装饰都是从以冈仁波齐为主峰的冈底斯山脉分流出来的河流命名的,它们分别是狮泉河、象泉河、马泉河、孔雀河,藏民称这四条河为神水,同时这四条河也是印度河上游最主要的河流,凸显出阿里地区作为西藏和印度宗教圣地的特殊地位。红殿的大门也采用精美的木雕花纹装饰,两扇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厚重门板上雕刻着藏文的六字箴言。
走进红殿,发现幽暗的殿内显得有些破败,大殿当中原先供奉佛像的底座已经坍塌,杂乱的土堆上却安放着一颗佛头像,是当年佛像的遗留物,据说里面还混合有一些圣物。相比残缺的塑像和基台,红殿的壁画虽然部分遭受损坏,但还是依然生动艳丽。
红殿壁画大约完成于十五世纪末期,年代上比白殿的壁画要晚一些,其风格也有一定的差异,相较于较为早期的白殿壁画,红殿壁画采用了更重的墨彩,装饰风格上呈现了更加简约化的趋势。而整个壁画所采用的主要色调也是红色,和我们之前看到采用主色调为蓝色的白殿形成非常鲜明的对比。整个画面内容宏大、富丽、隆重,表现出一种自信与气派。红殿的壁画吸收了印度、尼迫尔和西域等多个艺术形式,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带有明显的克什米尔及犍陀罗艺术特点。红殿壁画当中的这些塑像,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头较小,四肢修长,身体显得比较大,使佛和神的造型显得更加伟岸。这些壁画人物的线条非常流畅,韵律美十足。
红殿壁画除了表现菩萨形象之外,更难得的是还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当年一些重要佛事活动的场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幅1042年古格王子菩提光迎请古印度佛学大师阿底峡的壁画,(阿底峡本是印度一个小国王子,后出家成为佛学大师,因被古格王子智光的诚意打动来到西藏,先是在阿里古格托林寺弘法,后被仲喀巴大师请去桑耶寺。阿底峡是藏族佛教后弘期的主要代表,其创建的佛学教义后来成为藏传佛教格鲁派的理论基础。)画中贵族、僧众等端坐一旁,聆听大师讲经传道,旁边有人击鼓吹号,形象生动,栩栩如生。这些壁画虽时隔数百年,色泽仍很鲜艳,是西藏艺术杰作中极其珍贵的明珠。
由于时间关系,工作人员带领我们参观了三个佛殿之后就关门下班了,我也庆幸赶上了这一波,否则千里迢迢赶到这里,没有看到最珍贵的历史遗迹肯定是非常遗憾的。
从红殿出来,下一个目标就是山顶的王城。从这里再往上走,道路变得有些逼仄,沿途的山壁上布满了蜂巢般的洞窟。有些洞窟非常低矮,不过里面却用土砖隔成了不同的活动空间。这些洞窟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半山腰以下的洞窟大多住着奴隶和穷困的平民,这些人平日里在野外劳动,并为王公贵族提供相应的服务,他们是古格王朝最底层的族群。
顺着台阶继续往上走,来到了位于山腰地带一片残墙断壁的区域,虽然风化严重,不过也能看出当年楼阁相连的宏伟气势。这里属于更高的社会阶层,住的大多是富人和僧侣。
走过这些残垣断壁,半山腰出现了一处较为开阔的小广场,广场边的城墙罕见地使用了此处少见的石头。据说,因山顶的古格王城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当年拉达克军队久攻不下,然后驱使古格的臣民从远处搬运石头过来搭建高台,想利用这个高台来攻打山顶的王宫。古格国王赤扎西扎巴德不忍自己的臣民被持续折磨和虐待,毅然决定开门投降......于是,当年未曾完工的石墙成为了展现当年那场残酷战争残存的印记。
从历史的遐想中回过神来,我看见旁边一位身背单反的老年游客,于是想找他帮忙拍个到此一游照,发现对方居然也来自上海。老乡见老乡,两眼闪金光......哈哈哈,老人佩服我说一个人开这么远,我说一个人太累了,老天保佑没让我开沟里去......“我就开沟里去了”此时老人身边的一位中年人凑过来说了一声。什么?你们开沟里去了?原来两人搭档从上海自驾过来,开到林芝的时候,因为开车的中年搭档长途驾驶打瞌睡,等醒过来已经撞树上了......还好命大,车坏了,人没事,两个人心态真好,到了拉萨把车托运回去,租了一辆霸道继续前进。现在轮到佩服的该是我,这把年纪还能有如此革命乐观主义情怀,真不容易。
再往上走就是山顶的古格王城,那是以前王室贵族生活的地方。但是必须要经过一条垂直往上的狭窄暗道,最窄的地方只能荣一个人通过,而且还必须弯下腰来,这也是通往山顶的唯一通道。难怪当年拉达克人废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法攻占山顶的王城,这个防御结构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通道的尽头有一扇门,是王城的唯一出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钻出暗道的门,眼前顿时开阔了一点,这片山顶区域以前只有古格的王公贵族才能进入。山顶的建筑大概有五六十座,主要集中在北部,除了红色的坛城殿以及后来修缮的白色小屋外,基本都已经坍塌。
走在断壁残垣的废墟之间,我想象着当年王公和仆人穿梭来往的热闹场景,那是怎样一副祥和得到景象......站在山顶最高处的一间没有屋顶的殿堂门口,围墙比周围的建筑更加高大,貌似国王居住的地方。建筑四周一片寂静,当年的盛况已经烟消云散,此时除了我自己活动的身影,只有呼啸而过的寒风,人在时空的长河里渺小得如同地上的一颗沙砾。感受这些历史遗迹的好处之一就是,你忽然觉得自己身外的一切都不太那么重要了,而活在当下是你唯一感到庆幸的事情。
从遗址山门到达山顶的王城大概有300多米高,有个以前来过的朋友说爬到山顶半条命去了,毕竟这里海拔将近四千米。不过,我觉得能走的话还是要爬到山顶,因为这是除了佛殿壁画之外,遗址建筑最精华的部分。整个山顶的王室建筑如同布达拉宫一样,是古代西藏宗山建筑的代表作,将寺院、城堡建筑和山形地势融为一体,形成功能完备、防御结构体系完善的建筑群落,四周全是悬崖峭壁,险不可攀,易守难攻,气势宏伟。
立于坛城殿旁的峭壁之上,纵览全城,东西两侧干涸的河谷、南部开阔的土林以及象泉河全都尽收眼底。
王城的四周大部分没有围栏,让人有俯瞰大地、指点江山的冲动。忽然,一阵狂风袭来,差点被吹下山谷,不由的一阵心悸......还好,身体重心最后一刻扳了回来,否则就英雄变狗熊了。
由于古格遗址所处的地方比较干旱,据说山脚下的河道是当时古格人特地从象泉河开挖引入的,而且山顶有一条暗道可以直通山脚来取水,我想也是,如果没有取水的措施,拉达克人久违之下,国王不可能坚持这么久。只不过山上地道纵横,洞窟遍布,这条直通山下的暗道在哪里无人可知。
穿过这片建筑群继续往里走,靠近山顶南部的区域除了几个高起的土坡之外,还有一处面积约两百多平方米的大厅残迹,屋顶已经消失,只剩下周围一圈残壁。这里是城堡建筑中最大的空间,看起来这里好像是王室用来议事的大厅,厅内地面是石子和沙泥夯打处理过的,显得较为平整。不过,据说有专家分析了土壤后,发现其地表土层中含有大量马粪和马匹鬃毛,这里很有可能曾是王室的马厩。然而这样的地势结构,那些马怎么能轻松上下山呢?这又是一个不解之谜!
眼看夕阳西下,天色暗沉下来,山顶上的游人逐渐稀少,我也顺着来时的山路往回走。忽然想到山下遇见的那个武汉老师说,山顶上坛城殿附近有一条暗道可以直接下山......不知道哪根脑筋搭起来了,好奇心居然驱使我去探寻这条线路,哪成想,刚才还是美妙的博物馆奇妙记,接下去演变成了古堡惊魂历险记。于是我离开常规的主通道,翻入东北坡的废墟中搜寻起来。此时,太阳开始落下,北坡空无一人,山谷里冷风嗖嗖,气氛显得有点阴森。
打起精神在废墟的巷子里拐弯抹角地搜寻着,好不容易在一个半人高的土堆旁发现了地道的入口。低头朝下面张望了一下,目光所及之处有十多米深,下面黑咕隆咚的,不知道通往何处。强烈的好奇心让我不假思索地一头钻了进去......
曲着身子慢慢下到拐弯处,还是没有到底,脚下是一条更深的台阶通道,好在下面不黑,有点亮光,于是继续往下移动。
果然,下到底部一个略微局促的平台时,有一个一米左右高的洞口,洞口外面就是悬崖绝壁,可以看见古堡下面的山谷。借着洞口照进的光,我继续朝里面摸索着......里面是一个更大一些的洞窟,四周不同位置有五六个洞口通向漆黑的深处。我只能随机选择一个继续朝里走......这时,漆黑的深处好像有一丝亮的东西一闪而过,感觉像是一个人影,我靠,莫非我撞鬼了吧......我不知道是否是因为高反产生的幻觉,还是有人故意在里面折腾,我大叫了一下,除了回声,没有任何回应,黑暗的山洞里死一般的沉静。此时,我回头看了一下,七拐八绕的,像迷宫一样,竟然不知道哪一个是我进来的路。我一下子心跳加速,毕竟这神秘的古堡下面只有我一个人,而且现在已经过了开放时间,山上也没什么人,万一出不去那就惨了,那真是叫天天不应,只能在这阴森恐怖的山洞里缅怀先人了。
我强迫自己镇定下来,深吸一口气,然后借着外面泛进来的微弱光线仔细观察这地面的情况,因为地面都是土,应该有来时的脚印。我左拐右拐寻找着来路,总算回到原来的洞窟,也看到了开在悬崖的那个透光的洞口......此时我也顾不得拍照留念了,赶紧抓起铁索连滚带爬地攀了上去。当我重新回到山顶的地面,一颗心都快跳到嗓子眼了。
回来重新查了资料,没有发现这条地道通往山下,或许是武汉老师误传了,反正我没找到。这个地方据说是国王的冬宫,下面是一连串的地穴式洞窟,洞中有洞,颇为复杂。不过,我觉得国王有房子不住,住在几十米深的山洞里,而且入口的地方狭小憋屈,毫不起眼,根本不像是让王室贵族长待的地方,这个假设应该不成立。我个人觉得这下面可能是一个储藏室,也可能是一条暗道,便于国王遇到危险的时候方便转移......不管怎样,古格的王城遗址确实让我感受到了那种历史的神秘和穿越时空的遐想。
此时将近晚上八点,城堡内的游客早已散去,寂寞的废墟显得更加荒凉。不过,站在山脚回望,残阳如血,落日最后的余晖洒在高耸的城堡上,反而呈现出一种昔日的悲壮和辉煌。
我快步走出山门,想赶上景区接送的班车。不过,这时候工作人员早已下班,班车也停止接送。我看到山门外停车场还站着两女一男三个人,好像也是在等车。这三个人都是在拉萨拼的车,原来不认识。那唯一的男人貌似没有半点英雄气概,也不主动想办法,让两个女孩子到处打电话联系。看见我过来,居然让我帮他拍照,而且不同姿势一张又一张,搞个没完,也不说谢谢,好像我是他随从一样,真没见过这样的,我也不好意思发作,但心里特不是滋味。
两个女孩打完电话跟我说不行,没车上来接。好在我问过客栈老板,知道有一条小路可以回到景区门口,而且还经过河谷里的藏尸洞,正好一举两得。于是,我跟大家说了我的办法,招呼大家跟着我朝山下的河谷走去。
走到沟底的时候,光线暗了下来。我们一脚深一脚浅地往前走。到了藏尸洞的时候,我顺着台阶上去看了一眼,里面黑乎乎的,貌似有些残破的骸骨,还有人往里面仍了一些钱币......阿弥陀佛,但愿这些几百年的冤魂能够得到安息。出于尊重先人,我没有拍照,简单看了一眼就下来了,然后招呼已经走到前面去的那几个人要不要去看藏尸洞,他们几个走在前面也没出声,估计只想着往回走。等我们走到景区大门的时候,我再问了一声为什么不去看藏尸洞?那几个这才恍然大悟,你原来叫我们看的就是藏尸洞啊?! 还以为是个普通洞窟......算了,留个遗憾吧,不看也没关系,也让人家清静清静。
因为本就计划住在古格遗址边的扎不让村,不回札达县城,所以在停车场附近就近找了家客栈住下。我觉得去参观古格遗址住在扎不让村更合适,这里的住宿条件还不错,有电有水,房间也比较干净,性价比高。另外,如果想拍古格城堡的夕阳照片,下午晚一些时间去,可以待到晚上八九点钟,工作人员七点就下班了,那时候可以飞无人机,而且落日的时间刚好。那样的话,住扎不让村更合适。
累了一天,回到客栈安顿好以后也不高兴出去溜达了,泡碗自热火锅压压惊,明天继续向西挺进。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0-01-14 16:11    IP属地:未知

引用 yffw 于 20-01-12 22:46 发表的回复
您好LZ,把您从文布南村到措勤的实际行走轨迹给我发一份好吗? *****  那座断桥现在修好了吗?
那座断桥现在没有修好,如果你有多辆越野车,可以寻找合适的河面,组队涉水。如果是单车,建议不要冒险。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0-01-14 16:14    IP属地:未知

引用 yffw 于 20-01-12 23:10 发表的回复
您好LZ,把您从那曲出来到叶城的实际行走轨迹给我发一份好吗? 谢谢!  *****
除了文布南村到措勤那一段,其余路段,没有用卫星导航,实际的路线,我都在帖子里公布了线路图。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交流。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0-01-16 16:49    IP属地:未知

由于攀爬古格城堡有点累,第二天多睡了一会,临近中午才出发。车子驶出扎不让村的时候,才注意到村口两边长着几排白杨树,估计是后人栽种,这里环境特别干旱少雨,要生长乔木确实特别困难。看起来扶贫工作抓得不错,据说这里很多村民以前都住在古格城堡附近的山洞里,后来政府出钱为他们在扎不让村建造了住房。
这不,经过札达县城的时候,就看到刚刚建造完毕的成片民居,建筑非常新,还有很大的院子,这福利搁在内地无法想象。
经过札达县城,有一个重要的注意事项,就是如果从札达继续去狮泉河,可以不用走回头路,现在可以直接走Y709,节省几十公里。对于一向不爱走回头路的我,在选择路线的时候,特别不想走导航让我走的回头路,倒不是怕绕路,而是觉得走回头路特别浪费生命,每一脚油门都是重复劳动。当我发现,还有一条Y709的乡道,就毫不犹豫地改走这条线。以前这条路特别差,最近已经被翻修成油路,如果没有这条路,以前只能从X701乖乖地回到索堆村再回新藏线,多走很多冤枉路。这条Y709线跟主路的岔口,就在一个县城外的加油站边上,那里还有一个检查站。事实证明,我的选择绝对正确。
驶上Y709的山路,回望象泉河边的札达县城,这次没有时间溜达了,下次再说。
从河谷驶上高地之后,两边呈现着城堡式的土林山地,天空一片湛蓝,朵朵白云从头顶掠过,路况出奇的好,我不禁为我的英明决定而庆幸。
走着走着,我忽然有一种行走在西部电影里的感觉......两边荒漠的山坡,四周空旷无人的戈壁,一群牛仔骑马飞驰而过,身后扬起阵阵沙尘......犹如走进了《西部世界》乐园,呵呵,美剧看多了。不过,这样的场景太接近那种西部旷野的感觉,让我一路的心情也不由地兴奋起来。
快要驶过这片满是西部风格的城堡式土林区域的时候,路边出现很多洞窟遗址,这里附近就有两个著名的历史遗迹,一个是皮央石窟群,还有一个是香孜古堡遗址。皮央石窟群现存石窟总数近千座,石窟内绘有精美的壁画,内容题材有佛、菩萨、比丘、飞天、供养人像、佛传故事以及动物、植物和不同种类的装饰图案,具有十分浓厚的地域色彩。皮央石窟群是西藏高原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一处佛教石窟遗址,填补了中国佛教石窟寺艺术在西藏高原的空白。因此,皮央石窟群享有中国“第二敦煌”的美誉。可惜,由于时间关系,这次没有专门前往参观,后来整理旅行资料的时候,才发现错过了这个极为珍贵的文化遗迹,以后有机会再补吧。
这边附近有一条岔路可以去往香孜乡,离香孜古堡不远。香孜古堡也是当年古格王朝时代遗留的古迹,属于古格的管辖范围。从路边洞窟的分布来开,这里的先民自古有在石窟生活的习惯,洞窟里的石壁大都被烟熏成黑色,说明有人长久在里面烹饪食物。利用自然环境,搭建生存空间的习俗有点像住窑洞的陕北,只不过没有陕北的窑洞那么精致而已。
离开土林区域,迎面驶过一片非常平坦的草原,笔直的马路伸向远方,天地顿时变得非常辽阔。
远处驶来一辆警车,《后会无期》般的电影场景好像又在眼前重现,耳边顿时响起the end of the world......这里的环境确实有着天涯海角的味道,辽阔、荒漠、孤寂......太能出片了。
穿过这片草原,我们即将离开札达县域,欢迎的牌楼悄然而过,前面将再次翻越阿依拉雪山。
翻越雪山的公路貌似新鲜出炉,来往的车辆极少,路况好得令人发指,路面干净平整简直可以媲美F1赛道,我不得不再次庆幸选择了这条线路,比从索堆村过来的那条路况好太多。当然,新修的路肯定不错,就是不知道能保持多久。不过,从这条偏僻山道的路况,就能看出我国的基建实力,那绝对是大山对面的阿三完全不能比的。
翻越垭口的时候,遇到部队的一个车队。军车的司机看见我的车从后面过来,友好地打着转向灯让我超车。当我超过一辆辆军车的时候,眼睛忽然有点湿润......这次穿越新藏,体验到了绝世的美景和独特的人文,但也感受到了青藏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旅途的艰难,我只是偏僻高原的一个过客,而守卫在这片偏远土地上的军人真是太难了,虽然现在的部队装备比以前好很多,不过他们每天都要面对这样艰苦的环境......然而正是由于这些最可爱的人为我们把守着这片美丽的国土,才能让我们有机会来领略青藏高原的无限风光。我不禁举起了手,向旁边车队的战士敬了一个礼,没什么多说的,感谢!
翻越阿依拉山之后,新修的县道在新嘎村附近重新接入国道209。由于这条路还没有正式通车,所以在快到终点的地方设置了路障,不能通过。对于越野车来说,问题不大,直接可以下路基绕过去,小车可能有点困难。沿着新藏线继续行驶,不知不觉到了狮泉河达坂,过了垭口以后,眼前出现一幅巨大的水幕!原来降雨云团正好在正前方自由挥洒着天上的雨露,气势磅礴,蔚为壮观,也只有在西藏高原地区,才能目睹这样的自然盛景,虽然多次遇见降雨云团,不过以这样的视角这么近的距离,还是让人为之震撼。忽然奇思妙想,如果搞台投影机,弄成个水幕电影,会不会就破了吉尼斯纪录了?哈哈
下了达坂没多久,前面就到了阿里地区的重镇狮泉河,见着新造的牌楼,照样下车留个纪念。
由于今天打算在班公湖过夜,所以没有在狮泉河过多停留,随便找了一家店吃了碗面就出发了。狮泉河镇张灯结彩,喜迎国庆,展露出西部旷野难得的城市风貌。据说1966年刚开始建城的时候,这里就是一块荒地,只有简易的营房,才几百人,现在已经有十多万人。不得不承认,咱们国家建设还是比旁边其他国家好很多。
穿城而过的时候,在城外的山坡上有一块巨大的八一军徽,估计狮泉河也是军区的所在地。
驶离狮泉河镇,路上的车辆逐渐减少,周围的环境显得更加荒凉,海拔开始逐渐提高,接下去将会翻越一座座达坂。
路边荒漠的戈壁出现了一排新造的房屋,小楼造得不错,估计是援藏的成果,希望将附近流动的牧民集中居住,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这一点我觉得咱们国家做得确实不错,我也有几个朋友最近被调来新疆和西藏援建,对少数民族的帮助都是实实在在的,有些西方国家的舆论真是不可理喻,简直胡说八道。
在狮泉河检查站遇到几个骑摩托的女孩子,路上又遇见了。现在国人的旅行方式越来越多样,骑摩托旅行的女生也越来越多,好事情,突破自我的边界,才能成就一个更加多元发展的社会。
翻过拉梅拉达坂之后,新藏线进入一段喀喇昆仑和岗底斯山脉之间的湖盆河谷,虽然海拔较高,已在4500以上,但是河谷的水草肥美,沼泽遍布。此时,落日的余晖轻柔地铺撒在草原上,几匹低头吃草的马儿悠闲地溜达在绿茸茸的草地上,构成了一幅高原牧场的甜美画卷。
车子不经意地驶过一片湿地,草丛中窜出一群飞鸟,一边欢叫着,一边在金色的河摊上盘旋嬉戏,眼前的场面顿时生动起来,连空气也带来一丝浪漫的滋味,真是自然的天堂。很难想象,这片恬静美好的山谷对面,就是一直以来流血不止、纷争不断的克什米尔地区。
当车辆拐过一个弯,我看到一个令人惊奇的场景,一群山羊两两交叉,一动不动地站立在草地上,排列的非常整齐......难道这些山羊经过天安门礼兵的训练?山羊太温顺了,看了此情此景,我都不忍心想起“羊肉串”这三个字。对了,这里的白绒山羊据说很有名,羊毛质地非常优良,这羊肉......罪过罪过,不忍直视,赶紧离去。
此时,太阳渐渐落下,金色的夕阳把路边的山头染成了橙红色,我停下车,四周寂静无声,只有不时从雪山旁飞过的小鸟发出清翠的鸣叫,演绎着自然的乐章......一个人面对这样的意境,容易感到一阵莫名的孤独,但很快又让人沉醉其间,不能自拔,或许这是一个人行走西藏独有的体验,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待了太久,身处无人的环境,不想说话,只让心灵放飞......
翻过一处山头,远处终于出现一面金色的湖水,班公错到了。今天没有选择进日土县城,而是在班公错边扎营,就是想近距离地亲近一下这个神奇美丽的高原湖泊,和各种水鸟作伴。
到了湖边码头,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我随便问了一下旁边客栈的老板,果然早已没有房间。我本来也没打算一定要住客栈,想想就在湖边扎营也不错。这时,正好迎面碰上几位山东威海来的驴友,我们曾经在半路上遇见,他们是听了我的介绍才放弃住县城而直奔这里来的。我们热情地打着招呼,我说我来晚了,没房间,直接在湖边扎营,没关系......旁边老板一听这帮客人还是我介绍过来的,马上把我拉过去说可以把他预留的一间房给我......那感情好,看样子积德行善还是有好报的,哈哈。
跟老板领完钥匙,我也不急着进房间,拿着相机就朝湖边跑,想趁太阳还没有完全下山的功夫,看看还能有什么绝美的景色。一到湖边,果然不同凡响,落日的最后一丝余晖就是最好的调色板,染成金黄的阿里喀喇昆仑山倒映在深邃的湖水中,白天开阔直白的湖面,现在变得千娇百媚,每时每刻都在变换着迷人的色彩。
夕阳落下去的那一刻,天空映照出紫红色的光晕,此时的湖水波澜不惊,在微风地吹佛下泛出阵阵涟漪,远处几只水鸟在水面上游走嬉戏,营造出天鹅湖般的童话世界......眼前的画面简直就是天然的壁纸。
移步到湖边码头,有几艘巡逻艇停靠在岸边。班公湖这片区域原本都属于我国,现在我们只占有三分之二,还有三分之一目前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多亏我们的军队守护住了这片美丽的土地,让我们还能身临其境,直接感受她的美丽,不过心里对阿三占领了另一部分领土还是有点耿耿于怀。难怪老天开眼,我们这部分的湖水是淡水,而阿三控制的部分居然是咸水。
在湖边一直溜达到太阳完全下山,这才依依不舍地回到湖边的小木屋。打开客栈的房门......哇......这条件也太好了吧,呵呵,艰苦环境呆惯了,人都变傻了。这间酒店的客房确实是这几天来条件最好的,只不过配套的洗漱用品还是简陋了点,但在这么偏远的地方,能有这么一个休息的场所,我也满足了。
收拾停当之后都快晚上十点了,这才发觉自己还没顾得上吃饭,于是在屋外摆开炉灶,赶紧煮点东西充饥。这露天厨房意境深远,宽敞透气,看着更能增进食欲......别文艺了,饿了什么都好吃。
其实,这会儿吃饭也是为了半夜拍星空补充能量。我曾经在丙察察的原始森林里,感受过最令我难忘的星空,那里更加清静,没有电,没有光,伸手不见五指,使我仿佛完全融入那片宇宙。班公错湖面开阔,视野更加好,只不过湖边还是有一些人工设施,219国道也绕湖而过,不时路过的大车带来的光污染有些冲淡了星空月下的氛围。但是,班公错的星空还是美丽的,配合着湖水的倒影,让人有着遨游银河的无限遐想......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0-01-16 16:52    IP属地:未知

引用 yffw 于 20-01-14 23:13 发表的回复
谢谢您的回复,除了文布南村到措勤,其余的行程用高德地图导航可以吗?
完全没有问题,你提前用高德地图下载西藏和新疆的离线数据,这样的话有些地区没有手机信号也能用。文布南村到措勤的GPS轨迹可以到六只脚下载我的数据。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0-01-16 16:53    IP属地:未知

爱卡币+20
共获得爱卡币
引用 aweng 于 20-01-15 22:52 发表的回复
这么强大!楼主文笔也非常好!用了两晚看到这,继续支持!
最近忙,更新有点慢,谢谢支持!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0-01-29 15:10    IP属地:未知

引用 yffw 于 20-01-20 00:57 发表的回复
LZ,六只脚里您叫什么?您的数据叫什么名字?
我在六只脚里的ID是:T_MIKE,结合GPS轨迹和我帖子里的照片,一般不会迷路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0-01-29 15:11    IP属地:未知

引用 fengdeliulang 于 20-01-28 16:07 发表的回复
跟着楼主看风景、听故事,憧憬啥时候也去看看!
相信您一定可以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