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爱卡自助游 >  带你去远方(3)——伊斯坦布尔

发表于 2024-08-18 09:45    IP属地:未知

【车臣之心清真寺】
        车臣之心清真寺的正式名称是艾哈迈德?卡德罗夫清真寺。是他的儿子小卡德罗夫为父亲修建的,在2008年建设完成。这时,离第二次车臣战争结束已经过去8个年头了。两次车臣战争,将首都格罗兹尼打成一片废墟,我们认为现在去车臣,那里仍然是个充满战争遗迹的地方。
        从阿斯特拉罕到矿水城,走近路是不会经过车臣的,但是我们是自驾,可以去一般人到不了的地方,所以,稍稍绕个弯,我们就可以从格罗兹尼穿城而过。
        就这样,一路上,我们经过了6个哨卡,这些哨卡都是由士兵而不是警察在检查过往的车辆,感觉形势有点儿紧张似的。这些士兵都是全副武装,但是对我们却是十分友好,用汉语说一声“你好”,看过护照,就放行了。
        格罗兹尼以一个现代化大城市的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城市干净整洁,高楼林立,丝毫看不到当年战争的遗迹。我们先来到艾哈迈德?卡德罗夫纪念馆,广场上有卡德罗夫的雕像和画像,有展示的大炮、坦克和装甲车,还有数座卫国战争时期牺牲的车臣英雄的半身像。纪念馆大厅里是卡德罗夫的生平展示。
        纪念馆前的停车场是免费的,从这里,我们又去了车臣之心清真寺,虽然清真寺地处市中心,那里的停车场同样也是免费的。
        要说推荐格罗兹尼旅游景点,车臣之心清真寺是排在第一位的,这是一座很漂亮的建筑,据说是参照伊斯坦布尔蓝色清真寺修建的。
        我和小清进去参观了,男女是分开的,男人在一楼参观,女人在二楼参观。在一楼可以看到二楼参观的人,可是我看了半天也没有发现小清的踪影,不由得心慌,心想别把她弄丢了,于是赶紧出来,在参观入口处等她。这是我们约好的,在哪分手的,就在哪等。
        等了半天,才看见小清出来。我说:“你跑哪去了?我在一楼看了半天都看不见你。”小清说:“那是你认不出我啦,这次进清真寺,不是戴一个头巾就可以进去了,要穿一个长袍,从头到脚都包起来,才能进去。你看,这是我让她们给我拍的照片。”小清说着拿出手机,让我看她刚才穿长袍的照片,还问我:“好看吗?”我说:“好看。”
        我当然要说好看了!
        离开格罗兹尼,晚上,我们到了矿水城。这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这是我们去索契的一个中间站。我们在这里换了卢布,买了水果和蔬菜,还在酒店旁边吃了肯德基。商务酒店的服务非常好,早饭吃什么,都是私人订制。他们对中国游客十分友好,令我们十分感动。出乎意料的是,他们提出了一个要求,一个很小很小的要求,却似乎令我们无法完成,就是他们问我们,能不能找几个中国硬币给他们留作纪念。
        我们在国内实行手机支付已经多年了,别说硬币了,现在出门连钱包都不带了,哪有硬币呢?但是,这次我们一定要满足他们的要求,于是,我们翻箱子;翻汽车。找呀找,终于,小清在汽车扶手箱的角落里,居然找出了两枚5毛钱的硬币,送给两个服务员,然后,我们又送给他们两个中国结,同样令他们喜欢。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08-18 09:48    IP属地:未知

        【油箱没加满】
        我们下一站是从矿水城去索契。在银行用美元换了卢布,就有了底气。然后去加油。在加油站,有的时候是自己加油,然后进屋结算;有的时候,是加油站的人给加,遇到这种情况,到了加油站我就说:“汽油,加满。”一般我是先在翻译机上说好这句话,然后到了加油站,给他们看翻译过来的俄文,或者是播放语音。但是,有的时候,翻译机不好用,比如,光线很强时,翻译机显示的暗红色的字就看不见。再比如,环境嘈杂,翻译机的音量不够大,人家也听不清。所以,最好的表达形式是做个手势。
        在哈萨克斯坦,我们把车停在92油枪前面,打开油箱盖,指一下92油枪,做一个手势,就是右手从脖子下面划过,我们戏称这个动作叫“自杀”。这样,他们就知道你要油箱加满。这是从我们ATA群“溜达”那里学来的。
        后来在乌兹别克斯坦加油,我们依旧用这个“自杀”的手势,但是人家摇摇头,表示看不懂,他们比划了一个手势,就是右手从头顶上划过。这一下我就明白了,在这里,这个手势表示加满。我们觉得这个手势很形象,就像在水里,水没过了头顶,当然就是满了,那可就要“淹死了”。后来,在乌兹别克斯坦加油,我们都用这个“淹死”的手势,油箱就加满了。
        但是到了俄罗斯,那天在一个小镇加油,我先比划一个“淹死”,人家摇摇头,我又比划了一个“自杀”,人家还是摇头。这就奇怪了,这两个手势都不管用。加油员把我带进营业室,在纸上写了两个数字:30、40,再打个问号。我用翻译机说:“汽油,加满。”他摇摇头说:“不行,那样很危险,不安全。”这我就没办法了,加30升太少,加50升可能差不多,但是又怕加多了冒出来,保险一点儿,我就指了指40。于是就加了40升汽油。所以,手势也不是万能的,“淹死”和“自杀”都试了,油箱还是没有加满。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08-18 09:50    IP属地:未知

        【一本黄色小说】
        索契是一个美丽的城市。2014年的冬奥会就在这里举办的,当时,俄罗斯政府投入重金打造了这个黑海之滨的小城,做了大量的建设工作,光是酒店就新建了40家。这些酒店错落有致的布置在海滨的山上,人行步道将商场、餐厅和演艺大厅串联起来,一直延伸到海边。海港的码头上系泊着各式的游艇,每到夜晚,防波堤上的奥运五环标志都会闪闪发光。
        我们住在城市花园酒店,它就在海滨,地理位置好。其实,我们选择住在这儿,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它离奥斯特洛夫斯基博物馆很近,走路大约15分钟就到了,不用开车。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对我们这代人,有着很大的影响。截止到1991年,在世界范围内,它以82种语言,出版了773次。所以到了索契,我就来到奥斯特洛夫斯基博物馆参观,听讲解员讲述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生。最后呢,我也给他们讲了一本黄色小说的故事。
        话说那是50年前事了,我们初中毕业去了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我们当时在私底下传看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料这书被协理员发现了,他说这是一本黄色小说,命令我烧掉。当时,我并不认为这是本黄色小说,就把它藏了起来。这书能保存下来,并不是我有多大的能耐,而是那个协理员后来犯了作风问题,断送了自己的前程,接下来,也就没人再追究我这本“黄色小说”了。
        20年后,我把这段经历写下来,被收集在《草原启示录》这本书里,那本被保存下来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现在收藏在四川建川博物馆的知青生活馆中。
        我送了一本《草原启示录》给奥斯特洛夫斯基博物馆,说我们在年轻时,曾经保卫过奥斯特洛夫斯基。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08-18 09:55    IP属地:未知

        【先入境,再签证】
        索契是丝绸之路上的一环,处在黑海的北岸,南岸是土耳其的特拉布宗,两地相距不远,大约300公里。如果不走海路从陆地绕的话,距离远一点儿,从索契沿着海岸一直向东进入阿布哈兹,到格鲁吉亚的祖格迪迪再向南,一共走600公里也可以到达特拉布宗。
        由于苏联解体,以前可以直接走的路,现在就走不通了,阿布哈兹与格鲁吉亚之间的因古里河成了界河,我们想从索契经过阿布哈兹去土耳其是不行了,索契向东成了一个断头路,所以,来这里的中国游客很少,阿布哈兹也变得很神秘了。
        以前,我对阿布哈兹共和国也不怎么了解,这次既然到了索契,索契又离阿布哈兹很近,就说去那里看看。说起来,还真是很近,从索契向东开车30多公里,就到了俄罗斯与阿布哈兹的边境海关。
        阿布哈兹在苏联时期,是格鲁吉亚管辖的一个自治共和国,1993年宣布独立,尽管没有被国际社会多数国家所承认,但是现在它已经拥有了一个国家所具备的条件,比如,我们进入阿布哈兹,要在海关办理相应的手续,但是它的手续也有特殊性,就是先入境,签证需要到首都苏呼米去办,是另外附一张签证纸,出境的时候交还。而我们汽车的入境手续,是在海关当时办理的。
        阿布哈兹的海关人员和军人对我们都相当友好,提供入关的便利条件,我不会填写的表格,海关人员就过来主动帮我填写。他们还时不时地开个小玩笑,问中国的一辆豪车是不是值500辆坦克的价钱?我说,这我可不知道,于是,大家哈哈大笑,气氛相当融洽。
        在海关出口把小清接上,沿着滨海公路100公里去苏呼米。走到半路,遇到警察示意停车,原来是检查护照,还有就是检查有没有办车辆保险。我说保险还没有办,到苏呼米办了签证再办保险吧。警察说,要在这里办保险。原来,路旁边就有个小房子是办保险的。这也省事,于是,我跟了警察去办保险。15天,1000卢布。阿布哈兹和俄罗斯的关系很紧密,所以,在阿布哈兹也可以使用俄罗斯卢布。警察把保险单递给我,说,再有人拦你,你给他看这个就行。后来,也没有人再拦我了。
        天气变阴了,然后开始下雨,在雨中,我们到达了苏呼米,然后跟着导航一直把车开到路的尽头,前面就是黑海了,今天天气不好,狂风大作,海浪滔天,海中的轮船像一片小树叶一样,左摇右摆。狂风裹挟着海浪冲上岸来,整个海滨大道上一个人都没有,只有风,只有雨。
        海滨的这家酒店是我们从索契过来的导航终点,再往下导航就不工作了,因为苏呼米没有无线网络,无忧行在这里不行了,没有网络的日子真是太难受了。所以,我们先到酒店询问办理签证的具体地址,连接酒店的WIFI开启导航,接下来,去阿布哈兹共和国外交部办理签证。
        现在,阿布哈兹共和国与国际上七八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俄罗斯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外交部在一座白色二层小楼里办公,没有门卫,也没有保安,直接推门就进。
        一楼最里面的一间办公室办理签证。我们在外面排队,门开了,一位女办事员出来,看到我们两个外国人,就示意我们跟她进去。
        以前,进入阿布哈兹要提前上网预约,等待批准了,海关才放行。现在这些手续都取消了,直接过海关入境,然后再到外交部办理签证。在看了护照,问了几个简单的问题以后。就给我们办理了签证,每个人的签证费是790卢布,打印一张签证纸,有效期10天,一切都很简单、顺利和友好。
        离开阿布哈兹共和国外交部,我们还是要先回到海滨的那家酒店,我们不是去住宿,因为那家酒店住宿费比较高,当然了,它的位置好,在海滨,所以住一晚要600多块钱。我们想找一家便宜一点儿的酒店,离城里远一点儿也不怕,反正我们是开车。回那家酒店,是因为它那里有网络,我们在酒店外面上携程网搜到了Breeze酒店,这是一家新开业的酒店,还有游泳池,价格是300多块钱,但是离城市比较远,离城里有6公里,对苏呼米来说,已经是郊外了,我们却觉得价格挺合适的,就开车去了那里。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08-18 10:00    IP属地:未知

        【战争遗迹处处有】
        我们住的酒店提供早餐,早上8点钟我们去吃饭,老板娘对我们说:“你们来早了,还差1个小时呢。”我们觉得很奇怪,看看手机,明明显示现在就是8点钟嘛。老板娘指着墙上的挂钟说:“现在才7点钟。”
        噢,我突然明白过来了,阿布哈兹用的是莫斯科时间,而手机显示的是格鲁吉亚时间,差了一个时区,差了1小时。手机按照国际惯例,依然把阿布哈兹作为格鲁吉亚的一部分来对待的。
        于是,我把手表往后拨了1小时,要再等1个小时才能吃早饭呢。在阿布哈兹,我手表是一个时间,手机是另一个时间。
        吃过早饭,我们进城去议会大楼,议会大楼是苏呼米的中心,也是苏呼米的地标建筑。
        议会大楼前的广场上,人很少,议会大楼的正面,被装饰布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左侧的配楼上写着“1993”,那是阿布哈兹共和国独立的时间,右侧的配楼上写着“2023”,标志着阿布哈兹共和国已经走过了整整30个年头。
        1992年到1993年,阿布哈兹与格鲁吉亚之间爆发了一场持续了14个月的战争。起初,人数占优的格鲁吉亚攻占了苏呼米,但是后来,阿布哈兹得到了俄罗斯的支持,胜利的天平就转向阿布哈兹一方,他们驱逐了格鲁吉亚人,攻下了被格鲁吉亚人占领的议会大楼。但是,这幢议会大楼在战斗中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战后,阿布哈兹的重建工作进展缓慢,以至于我们今天过来,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依然是那幢千疮百孔弹痕累累的宏大建筑。
        三十年过去了,议会大楼的主楼和东面的配楼,都没有修复。西面的配楼局部进行了修整,里面有人在上班,窗外悬挂着“美的”空调。整座大楼都是静悄悄的,只有茂盛的灌木从窗户里探出头来向外四处张望。我们顺着楼梯一直爬上3楼,大楼里面垃圾遍地,杂草丛生,楼板坍塌,从三楼可以直接看到一楼,楼梯的栏杆断然无存,裸露的钢筋悬挂在头上,大楼里没有人,死一般的寂静,小清不敢往里走了,我们就退了出去。
        我们接下来要去的也是一个地标建筑——苏呼米火车站。由于市区没有网络,没法使用导航,我们是徒步从议会大楼是一路问过去的,走了近半个小时,顺便也看了苏呼米的市容。有两点印象深刻,一是苏呼米城市干净整洁,二是战争遗迹随处可见。由于战争,阿布哈兹的人口较战前锐减,城市出现了大批闲置的房屋,由于战争,有的楼房只剩下了框架,也有的楼房还能住人,一栋楼也只有一两户住在那里,因为只要有住人的房屋,就安装了窗户,外墙局部粉刷了,所以很好辨认。楼房的其余部分,依旧是战火燎过的痕迹。
        苏呼米火车站是一个漂亮的苏式建筑,和我们的北京展览馆属于同一个类型。高耸的尖塔,雕花的廊柱,都诉说着当年的辉煌。火车站的大厅是关闭的,透过玻璃,看到里面空空荡荡,什么都没有。
        火车站旁边有个大门,从这里就可以直接走上站台,恰巧,这时有一班从莫斯科开来的列车到站了,这里是终点站,旅客在这里下车了。如果苏联没有解体的话,这班列车还将继续向东行驶,一直可以开到格鲁吉亚的首都第比利斯。

[ 本帖最后由 老北京B02 于 2024-08-24 09:10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08-18 10:10    IP属地:未知

(待续)

[ 本帖最后由 老北京B02 于 2024-08-25 06:30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08-24 09:14    IP属地:未知

        【探寻“鬼城”】
        下午,我们去特克瓦尔切利,它在苏呼米东北方70公里处,原先是阿布哈兹的工业重镇,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是,由于格鲁吉亚和阿布哈兹之间的战争蔓延到了特克瓦尔切利,结果是工厂倒闭,楼宇破败,不见人影,人称“鬼城”。特克瓦尔切利现在是这个样子吗?凭着一份好奇心,我们准备去特克瓦尔切利,打算去鬼城探险。
        开车出了苏呼米,我们顺着沿海公路向东开,右手边是黑海,昨天还是狂风巨浪的黑海,今天艳阳高照,风平浪静了。左手边是旷野,绿色植被覆盖,大树参天。我们感叹这里良好的自然环境,憎恨战争破坏了这里的一切,昔日的黑海明珠,现在成了黑海沿岸贫穷的地方。
        开车40多公里,左转离开沿海公路,一条平整的公路一直通到特克瓦尔切利,原来我们以为会是一条无人管理破破烂烂的小路呢。
        我们来到了特克瓦尔切利,最先路过废弃的发电厂,厂区大门紧闭,在原来传达室的地方,墙上有一个豁口,从这里可以跳进去。小清坚决不进去,我说,那你在车里坐着,我进去看看。
        于是,我爬上了豁口,往下一看,就放弃了爬进去的念头,下面都是烂泥污物,加上昨天的大雨,豁口下面污水横流,这我可不愿意往下跳了。再一想,如果没个了解情况的人带着,我一个人在厂区里乱转,万一碰上个残留的战争遗物,比如说,有个地雷,那就麻烦了。所以,胆小的我找出一堆理由,从豁口上又退回来了。
我们继续开车往镇里走。看到了关闭的工厂和废弃的住宅,从这些建筑,我们可以想象出这里当年的兴盛景象。
尽管这里废墟多多,但是我们所见到的一切,和来之前预想的“鬼城”景象,相差甚远。废墟与重建并存,镇里有加油站,有商店,有学校,还有消防车……一切都是井井有条的样子。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08-24 09:17    IP属地:未知

        我们一直把车开到镇子的尽头才停下来,然后坐在车里看风景。这时,过来几个少男少女,围住我们的车,问是不是迷路了,要不要帮助?
        我们说没有迷路,我们对你们这里很感兴趣,我们是过来旅游的。
        他们说,旅游?这里有个大瀑布很漂亮,我来告诉你们怎么走。
        这六个少男少女是在校的中学生,凭着一个翻译机,我们在一起交流互相有兴趣的话题。
        后来,他们问我:“你们是从哪来的?”我说:“中国,知道吗?”他们摇摇头,说不知道。我想,这很正常,我在他们这个岁数,对外面的世界也知道的很少。他们能想到的是70公里外的苏呼米,那是他们的首都。从首都再向西100公里,那是俄罗斯的索契,那里充满了诱惑,很多阿布哈兹的青年人都选择去索契打工。可是,索契也只是俄罗斯南方一个很小的城市,离莫斯科有1800公里远,而莫斯科离北京还有8000公里呢,真是太遥远了。我说:“以后你们会知道中国的,现在,我们一起照一张像好吗?”大家都同意,于是,就在车前合影。
        我说:“最后,我要送你们一个小礼物留作纪念,就是中国结。”我送给了他们漂亮的中国结。他们见了,高兴地欢叫起来。我想,也许有一天他们长大了,会有兴趣寻找中国结的故乡。
        我们挥手告别。
        我们在车里一直目送他们离去。他们走出很远了,突然又站住了。那个高个子的男孩子反身又朝我们快步跑了过来,我觉得有什么事了,急忙下车迎了上去。那个男孩子跑到我跟前,把手伸了过来,天呐,他手里竟然攥着一块巧克力,这是他,这是他们,送给我们的礼物!
        我很喜欢这些阳光少年,有了他们,特克瓦尔切利就有了希望,有了他们,特克瓦尔切利就有了明天!
        我们返回苏呼米,30公里来到十字路口。从这个路口向东走40公里,就是格鲁吉亚的祖格迪迪。我们要从那里向北去看世界文化遗产——上斯瓦涅季地区。但是现在这条路自驾车是走不通的。本着阿布哈兹从哪入境就从哪出境的原则,我们还是要从十字路口向西,原路返回苏呼米,到索契,到矿水城,越过高加索山脉,从上拉尔斯口岸进入格鲁吉亚,再到祖格迪迪。原本40公里可以到达的路,结果要绕很大一个圈,多走1200公里。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08-24 18:21    IP属地:未知

         我们离开阿布哈兹去格鲁吉亚,怎么进来的,还要走原路怎么再绕回去。我们经过索契,再到弗拉基高加索,过上拉尔斯口岸,就来到格鲁吉亚位于卡兹别克山的圣三一教堂,山下是斯特潘茨明达小镇,于是,人们也叫它斯特潘茨明达三圣一教堂。      
据说,它是世界上离上帝最近的教堂,也是我们入境格鲁吉亚以后,寻找的第一个景点。然后,这路上还有俄格友谊纪念碑和阿娜努日要塞两个景点,尤其阿娜努日要塞是上过LP封面的景点。
        从上拉尔斯海关到第比利斯很近,也就150多公里.。到了住下,我们就去打卡圣三一大教堂,坐缆车到纳里卡拉要塞去看第比利斯之母雕像,再远一点儿,就是去小众景点看格鲁吉亚纪事纪念碑,更远一点儿,就是到西格纳吉。反正开车方便,大众景点和小众景点都跑到。最后再去祖格迪迪,向北到梅斯蒂亚,就到了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上斯瓦涅季地区。
           【乌树故里】
        我们住的梅斯蒂亚小镇和即将要去的乌树故里,都属于上斯瓦涅季地区。之所以它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是因为这地方太封闭了,交通不便,少有人到达,所以保留了欧洲中世纪的建筑和文化。
        我们在梅斯蒂亚住下以后,就到小镇上去遛弯。这个小镇最显著的建筑特色,就是碉楼,用于居住和防御。我们觉得这里的碉楼和咱们川西的碉楼有些相似之处,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 本帖最后由 老北京B02 于 2024-08-24 21:15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08-24 18:26    IP属地:未知

        小镇上有许多大巴车,这些都是旅行社的包车,他们到了梅斯蒂亚就完成任务了,住一晚上明天就往回返。但是,这样的行程对我们来说,是远远不够,我们的目标还在远方,在这条路的尽头,那里有一个小村庄叫做乌树故里(Ushguli),这个词翻译得太好了,让人看了就有想来的感觉。乌树故里是高加索山脉最深处的村庄,海拔高度大约为2200米,说是在欧洲有人居住的最高村庄。它的名气太大啦,所以,我们不来都不行,好像没到过乌树故里,就像没到过格鲁吉亚似的。
        从梅斯蒂亚到乌树故里有40多公里,前一半的路是好路,后一半是烂路。确实,这路是大巴车没法走的,坠石、水坑、塌方都会遇到。小清说:“这路和咱们去西藏的路挺像的。”我说:“现在西藏像这样的烂路都很少了,丙察察的路都比这个好,大概只有丙察左和它还有一拼。”
        网上有人在说去乌树故里的路有多难走,其实呢,不是四驱的车也行,不是硬派越野车也行,不是高底盘的也行,不是大排量的也行……总之,一辆普通的轿车是能够开到乌树故里的,只要他们知道,10年前,当318川藏线还是一条土路的时候,就有奥拓在冬天冒雪从四川开到拉萨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路再烂吧,也只有20公里,3档不行就换2档,2挡不行就换1档,好在这段路不长,慢慢开,总能到的。乌树故里的民宿还是修得不错,但是还得先修路,路不好,也只有小车才能开进来。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