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沃尔沃XC Classic论坛 >  歼-6发展始末

发表于 2017-02-21 15:49    IP属地:未知


中国天空靠老六支撑 25 年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2-21 15:49    IP属地:未知


解放军技术大比武,比的是为歼-6 安装副油箱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2-21 15:50    IP属地:未知


歼-6 后期型增加了一对翼下挂架,可挂 2 组或 4 组 57 毫米口径的 57-1 型火箭弹发射器,挂架也可以挂载 50~250 千克级的航空炸弹,可执行简单的对地攻击任务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2-21 15:51    IP属地:未知

歼-6 I
  严格来说,歼-6 I 只能算是应急改装产品,而不能作为一个单独的改型。
  歼-6 I 的出现,根本原因在于越南战争的扩大化。北部湾事件后,美军开始大规模空袭北越。为了防止朝鲜战争的情况重演,美军需要大量搜集中国西南边境的情报,其主要手段之一就是高空无人侦察机(初期是 BQM-147G,后期改进为 BQM-147H)。其最大飞行高度可达 20,000 米,典型侦察飞行高度 17,000~18,000 米,超过歼-6 实用升限,但在其动升限范围内。采用适当的战术和正确的引导、操纵,可以使用歼-6 对其实施打击。但问题在于,实际拦截时的战术选择、引导、操纵对飞行员和地面情报保障、指挥人员的要求均相当高,拦截难度很大。1964 年 10 月 13 日,空 1 师 1 架歼-6 在广西拦截一架高空侦察机时,作战高度达 17,600 米,3 次开炮未能击落。飞行员决心撞下敌机,但动作过猛,飞机进入螺旋坠毁,美侦察机安然返航。此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空军歼-6 多次击落美侦察机,但实际作战时歼-6 升限不足仍然是拦截的主要技术障碍。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2-21 15:52    IP属地:未知

  歼-6 I 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改装的产品,但采取的改进相当简单。其主要措施就是换装涡喷-6 甲发动机,单台加力推力增大 4.9 千牛。此外还采取了增大襟翼面积(增加 0.6㎡)、拆除着陆灯等非必要设备、拆除两门翼根航炮(仅保留机头右下方那一门)等措施,但这些措施对飞机性能的提高影响有限。
  1966 年,歼-6 I 改装成功。总计改装了 12 架。


歼-6I 仅保留一门航炮,导致火力不足(本图经过修改,仅供示意之用)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2-21 15:54    IP属地:未知

歼-6 II
  歼-6 II 是歼-6 I 进一步发展的昼间高空截击型。该型出现的原因仍然是打击美高空无人侦察机,由此可知歼-6 I 的改装效果不佳。
  歼-6 II 的主要特点是:改进进气系统,自 59 式之后首次在歼-6 上加装可调激波锥,改善高速条件下的进气效率并减小阻力;进气口唇口半径减小,增加 8 个辅助进气门(由此推测进气道捕获面积有所减小);发动机仍采用加大推力的涡喷-6 甲;由于歼-6 I 仅装备 1 门 30 毫米航炮,火力不足,因此在机头左下方增加 1 门 23毫米航炮;有文章称该机可以加装两枚空空导弹,但未见其它资料或照片证实;此外,歼-6 II 也沿用了歼-6 I 的方法,拆除不必要的照相枪、信号枪等设备,以求减轻重量。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2-21 15:54    IP属地:未知


歼-6 II 进气口增加了激波锥,并增加 8 个辅助进气门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2-21 15:55    IP属地:未知

  1969 年,沈阳飞机厂开始改进研制歼-6 II。当年 3 月 25 日,歼-6 II 首次试飞成功。该机仅生产 2 架,至 1980 年退役。就当年的实际情况来看,1968 年美国停炸北越,1969 年打击美高空无人侦察机的战斗已接近尾声,至 1969 年底美军即停止了使用无人侦察机侦察我西南边境的行动。因此歼-6 II 改进的进展虽快,但服役时已几无用武之地。


歼-6II 进气口特写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2-21 15:56    IP属地:未知

歼-6III
  歼-6III 其实是歼-6 家族中争议最大的一个型号。长期以来,歼-6III 一直是作为“左”的思想造成的恶果进行批判的。但当年的情况真的是一个“左”字可以概括的吗?要评价歼-6III 的功过是非,就必须回到当年,看看实际情况。
  1965 年,空军根据总参和国防科委的要求调整了装备发展规划,歼击机方面要求 1966~1970 年将米格-21 仿制出来,1971~1975 年将米格-21 改型生产出来装备部队。到 1969 年 3 月,空军提出继续改进歼-6III。1969 年 7 月 28 日歼-6III 即完成总装,8 月 5 日首飞成功。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2-21 15:57    IP属地:未知



沈飞制造的歼-6III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