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烟墩角海草房叹为观止 赴烟台上码头人车同载
第一回 烟墩角村
十年前的那次回山东老家探亲我留下一个遗憾,什么呢?就是那年我沿着海边从成山头往威海行进的过程中,发现有个别渔村的房子很特别,尖顶,房草也很特别,内地见不到,很有特点。回家问老度家才知道这是胶东渔村特有的海草房,算是世界文化遗产了应该,这次再回山东我打算吧这一课补上。
通过上网查找荣成附近有几处原始的海草房的地方,烟墩角村便是其中的一处。
2024年5月4日,也是我们探亲山东老家的第四天,也是自由活动的第二天,我的目的地很明显,第一站,去烟墩角村看海草房。
办理退房,我们今晚不能回这里住宿了,返程的日子也到了~
直到我们要离开这里了才知道我们住宿的这个民宿是有餐厅的,早知道何苦大老远跑到大水泊去吃呢~
品种也是挺全的,蛮可以的~
来吧,虽说简单,但我们吃的还是挺可口的~
吃饱了我们上路出发,我们的云宿的位置基本处于威海和荣成之间,我们需要往荣成方向前进~
看,很快我们便进入了荣成界~
我的朋友孩子家在荣成,他在孩子家等我们,我们要先去那里和他汇合,一起去烟墩角村玩耍~
你要是问我右边的塔是咋回事儿,我只能告诉你是气象站或军用雷达~
你看进荣成的标语多有人情味,荣归故里,成就未来~
看见楼了,那就是荣成城区了~
这是我第一次进入荣成城区,小城不大,很干净~
过街天桥~
我们按照朋友给出的位置导航过去~
又见到了那句熟悉的话语~
我们很快就要和朋友汇合了~
爷俩同时在小区门口迎接我们,见到家乡人太高兴了!孩子也出息,在那个著名的核电站工作,衣食无忧了~
这回朋友开着孩子的迈腾在前面引路,我们跟他走了~
我理解的海洋牧场的概念,就是大的海产养殖场呗~
山东的路真好!我们一路坦途~
继续前行~
我看到烟墩角的字样了,果然在前面~
从这个牌楼进去,离我们的目的地就不远了~
右手边就是大海,刚才路牌看到的烟墩角牧场一定说的就是这里了~
一片繁忙的景象~
这条水渠应该是把海水引向了内陆~
可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对岸的人们在地里劳作~
前面密密麻麻的浮漂网箱一定是水产养殖区~
前面才到目的地,在这翻腾什么呢?
我们还要向前再走一块儿~
向前走吧,很快就到了~
这个房子明显带有文革的气息~
这个房子的《青年园地》也有那个如火如荼年代的气息~
我们到目的地了,你看这家民宿多么的有情调啊,不是苏格兰情调,是浪漫~
名字起的也好,在海边,就叫浪花里吧~
这家叫绿色家园,石头墙是这里的特点~
这个有点年代感了吧~
见到了,我心心念念的海草房,是这个东西~
在胶东半岛,如果你见到这样的平顶房子,那顶上一定是给晾晒干菜、地瓜干、小咸鱼、地瓜条预备的,这是我从舅家房子的特点得来的经验~
人家山东沿海地区就是发展的好,什么事情都超前,你看,村子里也都标配共享单车了,还是电动的~
石头墙,海草房,对了,这个就比较正宗了,海草从房顶能卷到下面,这主要是防海风吹坏屋顶的设计~
烟墩角村随处可见的民宿~
这个海草房的咖啡、民宿、小酒馆很有意思吧~
这个老冰棍箱子和斑斑锈迹的自行车真的能唤起童年的美好回忆~
这个海景渔村的海草房可能是怕海风把海草吹跑吧,武屋顶用网子罩着~
h好有情怀的室内摆设,浓郁的渔家味道~
半岛的渔家一直保持着朴素的生活作风,民宿也是,简单的桌椅就能吃顿饱饭~
喜欢这个朴素的环境和氛围~
墙上挂着的斗笠让我想起了若干年前画报上的一幅美丽的画面:渔家姑娘织鱼网,斗笠下面的渔家女那么的可爱~
我们刚来到烟墩角就被这里的一草一木所吸引了,有情怀的老屋有情怀的人~
这里也有台天文望远镜,看来店主人的兴趣爱好和我有一拼。说起我家的天文望远镜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当年岳父退休的时候为了打发他寂寞的时光我和爱人去省城花了1200元给他买了一具天文望远镜。目的是让岳父没事时拿着它去公园给孩子们看月亮,看一次2元钱。当时我还算了一笔账,一天有30个孩子观看就是60元,一个月就是1800元,这个生意好做,一个月就能回本了。等我把望远镜买回家才发现帐算错了,你知道哪里算错了吗?哈哈,一个月只有几天能看到圆月,嘿嘿,挣不那么多~
就不用说别的,就室内的这个船上的各种形状的贝壳就足够吸引眼球的了~
店家在忙活什么?我去瞧瞧去~
哈,山东大馒头,我在二姨家和舅家吃到的逗都比这个大~
一筐筐的海货~
标准的海草房~
海草房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生态民居之一。
据考证,海草房从秦汉至宋金逐步形成并在胶东半岛获得广泛传承.
到了元明清则进入繁荣时期。
接下来我们就沿着烟墩角村的街路游走,近距离的欣赏古老的海草房的风韵~
想你的风还是吹到了烟墩角~
从墙体的情况判断,有些海草房就是经过翻修或者就是新建的~
海草房是胶东半岛独有的一道景观,张皮村离此不远,二哥小时候就在这边长大,不知道这个海草房留在他心中多少记忆~
宝宝们太开心了,打卡留念~
宝宝们交流的很好~
他家主打的一个鲍鱼水饺和海菜包子,想都不用想,一定好吃的不得了~
如今的渔船都是金属制造了,这种木舢板就成了摆件了,像艺术品一样~
渔家小院一瞥~
这环境要多舒服有多舒服,出门就是海~
这里是烟墩角社区的卫生院所在地~
我刚才说的话可能不准确了,从海里这只孤独的小舢板来看,木质的船没有淘汰~
海草房是在原始石块或砖石块混合垒起的屋墙上。
有着高高隆起的屋脊,屋脊上面是质感蓬松,绷着渔网的奇妙屋顶。这就是极富地方特色的民居——海草房。
海边人家~
漂亮的马莲花~
一座海草房需要七十多道工序,全部都是手工艺。
最关键的步骤就是往屋顶上苫海草。
一栋海草房的好坏,使用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海草苫的是否严密。
小村一瞥~
里边的海滩上竟然还有住宿的太空舱~
房车也有,不错不错~
这片水域应该是我们进村时看到的烟墩角海洋牧场~
用于建造海草房的海草,是生长在5——10米浅海的大叶海苔等野生藻类。
海草生鲜时颜色翠绿,晒干后变成紫褐色,非常柔韧.
荣成等地沿海生长着许多这样的海草。
海洋牧场一瞥~
这水面可真够辽阔的~
感觉景区都用心做了,可是却都成了摆设~
再进村转一圈我们该出发了~
村子里民宿不少,有机会来这里住上几天,好好感觉感觉~
村子里集中连片的海草房~
这个比较原生态~
喜欢这里的海草房~
祖国灿烂的民民俗文化一定要发扬光大~
这幢海草房的海草有被风吹过的痕迹了~
如果在烟墩角村评选最美海草房,我想这幢房子能排进前五~
烟墩角村从这里分出来2条路~
多响亮的口号啊:住海草房,吃渔家饭~
这幢海草房用渔网罩上还是比较稳妥的~
海草房的最显著特点就是房顶比较尖。这样设计的目的还是防止海草被风刮跑,因为比较立陡,风掀不动~
小时候,老家的泥草房常常被风掀掉房草,就是结构没有海草房这么好~
像这样的结构就万无一失了~
好有特点的石头墙~
魅力烟墩角,迷人海草房~
天鹅村渔家~
石头墙,海草房,这个比较典型~
这个组合堪称完美~
烟墩角村的海草房,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这也是一家民宿,称之为海。故里,多么浪漫的名字呀~
通过这个牌子我看到了原来烟墩角村归俚岛镇管辖~
你看,和现在的房屋结构相比,海草房的脊会高出很多~
我喜欢海草房的随和、圆润~
沧桑岁月掩饰不住海草房的古朴和自然~
这里主打的就是海草屋渔家乐~
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
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我们就要离开海草屋了~
临走了,宝宝要在这里打卡拍照~
好看的贝壳~
感觉就像艺术品~
也有编好的手串啥的~
果然漂亮~
再见了,烟墩角村,如果有机会,我会回来的~
再见了,海草屋,我太喜欢你的样子了~
弥补了十年前留下的遗憾,心情无比舒畅~